护理记录缺陷案例分析及对策_护理缺陷案例分析
护理记录缺陷案例分析及对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护理缺陷案例分析”。
护理记录缺陷案例分析及对策
广西灵川县人民医院质控科 崔玉梅
关键词:护理记录缺陷 分析 对策
护理记录是护理文书的重中之重,是对住院患者全过程进行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记录,它不仅反映临床护理质量、护理水平,而且也反映出护士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法律知识的普及,患方强烈的维权意识及社会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日趋提高,而我们的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滞后,面对这样的形式与挑战,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提升护理记录的内涵及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是减少护理记录缺陷的关键。鉴此,笔者随机抽取2007年1~12月四个病区数份具有代表意义的护理记录缺陷作为案例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1.护理记录缺陷案例分析
1.1首次护理记录中容易出现的缺陷
1.1.1首次护理记录不规范案例:“患者男性65岁 诊断为肺部感染、肺心病、心功能三级。于9:00送入院,T36.5C、P90次/分、R22次/分、BP110/65MMGH。自诉昨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伴气促、心悸、全身乏力。今为进一步治疗而入我院。入院时神清、神差。介绍病区环境,相关制度,主管医师及责任护士,教会使用床头铃,否认药物过敏史。遵医嘱予一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予抗炎、利尿、平喘等对症处理。予氧气3L/分吸入,并告知其目的及注意事项。患者表示理解,积极配合。予速尿20Mg*1支静推。已做好明晨检查、宣教。患者表示理解”。
1.1.2分析:(1)入院方式不明确或漏项,应注明是车送或扶行入院;(2)主诉不完善,如遗漏咳痰及痰的性质等;(3)护理查体获得的阳性体征没有表现出来如双下肢浮肿等(4)内容层次不清,较混乱。首次护理记录跟医生的首次病程记录一样既要详细记录又要突出重点,不放过任何一个与疾病相关的症状、体征。1.2住院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缺陷
1.2.1客观性记录缺陷:例1。护士询问患者大小便情况时患者因不习惯在床上排便往往会说“有便意但躺着解不出”,在记录中便会有这样的记录出现“患者排便异常”例2。患者吃“馒头一个,肉汤一小碗,睡眠5小时”记录中出现“患者食欲、睡眠好”。分析。所列举的两个例子都是将客观资料通过自己的主观意识判断后表达出来,它掩盖了客观资料原有的、直观的、真实的东西。
1.2.2真实性记录缺陷:例1。同一天医生的病程记录24h尿量为1200毫升,护士的护理记录为1000毫升;例2。护士本身书写错误用红笔进行修改或漏签名或一篇记录中修改超过3处重抄均为一个人的笔迹。分析。医护记录的不一致性,主要原因是护士统计时间是清晨7时,而医生是根据查房时间统计,医护缺乏沟通与协调;不规范的修改和一人笔迹重抄在法律上让人对记录的真实性产生质疑。1.2.3完整性记录缺陷:不重视基础护理,如医嘱“预防褥疮”护士记录“嘱病人家属2小时翻身一次”;忽略非技术性护理行为,当今社会由于生活质量的提高,更注重体现人文关怀,营造医患和谐氛围、健康宣教、告知义务,功能恢复指导等贯穿于护士的整个护理行为中,而我们的工作和记录是否到位,值得深思。还有记录比较泛化,体现不出专科特点,多数护士跳不出首次记录的轨迹,知识拓展不开。1.2.4准确性记录缺陷:护理记录缺乏连贯性。例1。发热病人降温后无体温观察记录;腹痛病人处理后无结果;医生更改医嘱记录中无体现;例2。给病人鼻饲依靠家属来完成;例3。护士执行医嘱时间与具体操作时间或记录时间不一致。例4。病人外出体温单仍有体温记录等。诸多实例说明了护士责任心不强外,更重要的是法律意识淡薄。
1.3转科转院护理记录容易出现的缺陷
1.3.1转出护理记录不规范案例:“11月6日10:00。T 38C、P 84次/分、R 20次/分、BP 124/80MMGH。患者深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毫米,对光反射迟钝,骶尾部有10*10厘米压疮,皮肤破溃,尿管通畅,心电监护示,窦律,90次/分,脑水解蛋白组输液、3升/分吸氧、冰帽冰敷中,遵医嘱转神经外科,由主班护士护送前往”。
1.3.2转入护理记录不规范案例:“11月6日10:30。由神经内科转入,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双侧基底节)并破入脑室,骶尾部压疮”,患者深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毫米,对光反射迟钝,骶尾部有10×10厘米压疮,皮肤破溃,尿管通畅,有黄色尿液引出,心电监护示,窦律,90次/分,一级护理,禁食,吸氧3升/分,备头皮,采集血标本,11时阿托品0.5毫克皮下注射后送入手术室”。1.3.3分析:(1)时间的衔接不够紧凑,一个护士护送一深昏迷患者途中停止心电监护、是否携带氧气袋未记录,时间长达30分钟存在安全隐患;(2)压疮的性质记录比较模糊;经查阅前面记录有水疱形成(3)液体的交接观察不到位,注射部位皮肤情况没有记录,导致日后责任难以分清;(4)转出科室未交代注意事项,如注意监测生命征,压疮的护理及治疗等。
1.4变换护理记录单时容易出现的缺陷
(1)护士执行的是危重医嘱,记录用的是一般护理记录(2)记录单转换时无病情变化记录和医嘱更改记录。(3)记录单突然转换未于注明(4)虽然注明转换记录单但仍在使用原剩余的记录单。1.5抢救护理记录容易出现的缺陷
1.5.1抢救护理记录不规范案例:“12月21日17:30。患者16:10家属陪同下在卫生间排大便时突然出现口唇紫绀,神志不清,呼之不应,立即抬上床,查:呼吸停止,脉搏摸不到,双侧瞳孔直径3毫米,对光反射消失,立即給于吸氧,盐酸肾上腺素1毫克皮下注射,約3分钟后,患者张口呼吸,一分钟4次,心电监护示心律45次/分,给予胸外心脏按压,5%GS250毫升+多巴胺20毫克1支+洛贝林3毫克×1支+可拉明0.375×1支静滴。16:20患者呼吸停止,予气管插管,16:25于电除颤,患者心跳、呼吸仍未恢复,继续分次静推肾上腺素针、异丙肾上腺素针、阿托品针、利多卡因针、多巴酚丁胺、电除颤等抢救,17:10患者呼吸、心跳仍未恢复,口唇紫绀,血压测不到,双侧瞳孔直径5毫米,固定到边缘,心电图在直线,于17:10医生宣布临床死亡”。
1.5.2分析(1)未注明为补记,导致记录失真(2)没有依照病情变化所采取抢救措施的时间顺序来详细记录(3)省略部分内容,如反复采用的抢救措施电除颤4次,心电图3次,药物数次,(4)出现许多不规范书写方式(5)内容层次比较混乱。1.6手术护理记录容易出现的缺陷
1.6.1术前护理记录容易出现的缺陷:(1)麻醉方式不注明。例。“定于今日15:30送手术室在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2)术前准备工作记录过于笼统。例。“已备皮,交待禁饮、禁食,术前注意事项。1.6.2术中护理记录容易出现的缺陷:急危重症手术中,在手术室所采取的抢救治疗措施往往在护理记录中由于责任不明,容易被忽略,尤其是经过门急诊绿色通道直接进入手术室的患者,造成记录不完整或科室护士照抄医生的记录失去记录的真实性。
1.6.3术后护理记录容易出现的缺陷:(1)记录缺乏客观性、真实性。例。“术中一般情况好,血压平稳,出血少”。(2)术后卧位,饮食要求宣教不到位。例.只告诉家属平卧头偏向一侧及禁食,没有将原因进行宣教,导致患者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1.7出院护理记录容易出现的缺陷
(1)无宣教内容,有很多患者出院都是临时做的决定,没有预约,护士整理病历比较匆忙,过后又没有及时完成,造成遗漏。(2)宣教内容比较泛化,针对性不强;例。“注意保暖,避免受凉,进食容易消化食物,按时服药,如有不适随访”。(3)特殊用药,出院后需要继续进行的治疗及护理未予指导。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继续用药及饮食的具体指导如饮食控制,远动锻炼,自我监测,脑血管意外肌力改变的肢体功能锻炼指导等。2.对策
2.1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
在法制日益健全的今天,医务人员不仅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还必须有依法行医的素质[2],必须认真学习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掌握护理规范、常规,明确自己的法律责任,避免由于书写不当引起法律纠纷。资料应客观、真实、连续、完整、无涂改,对有安全隐患的潜在护理问题要有预见性措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患于未然。
2.2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
素质与能力是紧密相连的两个正比关系,当今社会,只有具备真正能力的人,才能拥有较强的竞争实力,才能在优胜劣汰的社会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3]。作为一名护理人员,除了具备较高的整体素质能力外,还应具备10种专业能力,即语言表达能力、形象策划能力、一针见血能力、无痛注射能力、记忆能力、联想能力、系统分析能力、综合判断能力、现场应急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4],并善于将知识转化为临床服务的能力,这些都要通过不断学习及实践获得,终身学习是我们的职业特点,只有持之以恒地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才能使个人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3.3加强质量监控,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1)建立有效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护士长与质控护士的职能作用。采取个人自查,科室周查,每份出院病历护士长检查后签字归档,护理部与质控科不定期下科室抽查,层层把关,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落实整改,科室每月定期召开质量控制会议一次,通报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2)重视基础质量。为了保证医疗护理服务的安全性,“三基”理论考试与技能测试是临床护士的“必修课”,开展多种形式的质量教育和培训方式,使在岗护士更新知识,开阔视野,不断提高质量意识。(3)把握关键质控点—环节质量控制。目前最具魅力的护理质量控制意识是护理质量零缺陷,提高书写质量的良方是架上病历事先预防,而不是归档后检验,不做重复工作。环节质量注重质量的自我控制,逐级控制,薄弱环节控制,重点病人控制,执行全程质量监控,全员参与,各负其责,严把书写质量关,是提高护理书写质量的根本保证。
参 考 文 献
[1]张继平,陈淑苹,陈笛恩,薛俊芳。护理记录书写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护理学杂志,2005,(3):69。
[2] 李冀宁。正确认识医疗诉讼的举证责任倒置、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J]。医学与哲学,2002,23(7):12。
[3] 李洪艳,朱学敏。浅谈提升护理人员能力及其策略[J]。护理学杂志,2005,20(11)48。
[4]肖先福,刘援增,张立红,等。对医务人员能力及其提升策略的分析 [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11):654。
神经外科护理记录缺陷分析及对策护理记录是指患者入院至出院期间, 护士按照护理程序对其实施整体护理过程的客观、真实和动态的记录,是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观察和实施护理措......
护理文书记录中存在缺陷及对策摘要 护理文书记录中经常存在不及时,不准确、不使用医学术语,重复累赘,不按“问题—措施—效果”进行连贯记录,有些记录内容甚至与医生记录相悖,非......
护理记录缺陷的原因分析及其改进对护理记录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护士按照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过程中的客观、真实、及时、全面、准确、动态的记录,是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
2012年护理文书缺陷原因分析及对策通过统计本年度内护理质控小组对护理病历质量评分,发现护理病历中存在许多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使存在的问题逐步......
1 常见的护理缺陷(1) 医嘱处理缺陷:包括医嘱处理不及时;医嘱转抄错误;医嘱签字后未执行等。(2) 口服药发放缺陷:包括口服药错发、漏发、早发或迟发;发药后对病人交待、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