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动态资源 让数学课堂意外收获_数学课堂生成资源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巧用动态资源 让数学课堂意外收获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数学课堂生成资源”。

巧用动态资源 让数学课堂意外收获

内容摘要:

课堂教学中许多意外的收获往往源于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在现实的数学课堂中,经常会发生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答非所问”、“异想天开”、“节外生枝”、“插嘴”等等。面对课堂中的这些现象,如果我们能因势利导,尊重学生、信任学生、适时赞赏学生,并引导学生去分析、探究并尝试解决问题,对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资源进行巧妙运用,就会使僵化、机械的教学走向真实、灵活,使课堂高潮迭起,精彩纷呈,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从而使数学课堂获得意外收获。

关键词:数学课堂 动态生成 灵活 意外收获

这几年,学校组织教师开展“有效教师”、“有效教学”校本研究,人们都在思考: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怎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也许人们有不同的见解,我认为:学生们能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动态生成,精彩纷呈,那才是一节好课、有效课。那么,如何利用课堂教学动态生成呢?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谈谈我的看法。

一、教师要有巧妙利用动态生成的意识准备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只要教师不是填鸭入式的教学,学生提出的问题、想出的方法等等都有可能呈现多样化,都有可能出乎教师的意料。这样,课堂就成了一个动态生成的所在。因此,无论老师课前预设得多么充分,也难以预料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教师应该灵活地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在学生的真实认知点上综合把握,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敏锐捕捉不期而至的生成点,才能演绎不曾预约的精彩。倘若我们有了这样的意识与胸襟,我们就能够重视学生的“答非所问”、“异想天开”、“节外生枝”、“奇思怪想”,当学生出现这样的情况时,我们就能够勇敢面对、正确引导,使之成为动态的生成资源,课堂教学才能精彩纷呈。

二、教师要努力把“错误”巧妙演绎成动态资源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必然的、正常的,否则就不需要老师了。为此,必须允许学生犯错误!即当学生犯错误时,教师不能采取呵斥、批评的办法,否则,就会使学生不敢去思考和发问,进而扼杀他们的探究、创新精神。此时,教师应当学会正确对待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错误,有效利用学生学习中的错误,营造数学课堂的生机与活力。

1.抓住“错点”、因势利导

作为教师,应该明白:课堂中出现的错误,正是学生真实的思维方式的暴露。当学生出现错误时,为师者不可轻易给学生的回答判“死刑”,应该鼓励学生,让学生说说“理由”,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的回答,理清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让学生在错中悟理,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使错误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资源。

例如,我在教学《可能性的大小》时,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可能性有大有小,我设计了“分组摸球”的活动——每个小组的袋子里有6个红球,2个绿球,小组活动完毕,各小组争着汇报活动情况,到最后一个小组汇报时,却出现了颇富戏剧性的局面:他们小组摸到绿球的次数反而比摸到红球的次数多,并且这组有个学生“坚决”不同意袋子里红球多,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更大。尽管事先已经考虑到有可能出现这种概率很小的情况,但当学生提到时,我还是免不了一愣。之后,我迅速调整了自己的上课思路:这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跳过去,不好!那怎样来引导呢?于是我和学生之间有了下面的一番对话:

师:那你认为谁对?

生:都对!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组也是通过摸球得出的结论。

师:他们5个小组的意见都是一致的。

生:我还是不同意(声音不高,但依然坚定)。“啊?”同学们中间一阵喧哗。

师:这位同学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很了不起。说不定真理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呢?把你们小组的球拿过来,让你们这组同学再来摸几次。

这组同学连续摸了3次,结果摸到的都是红球多,摸到绿球少,这位同学又要求加摸了2次,结果还是摸到的红球多,绿球少。

师:说说你现在有什么想法?

生:我觉得他们对的可能性大一些,但我好像也没错。师:说得非常好!在红球多绿球少时,大多数情况下,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比摸到的绿球的可能性大,如果像你们小组的这种情况发生了,这是一种偶然现象。

师:谁能举出生活中发生的偶然的现象?

生:我们买彩票,中大奖就是一种非常偶然的现象。

生:我在路上捡到一个钱包是也是偶然的现象。

生:┅┅

遇到这种比较棘手的“错误”资源,我们只要处理得当,就会转化成本节课最大的“亮点”,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因为“错误”而更显精彩!又如,教学“根据一个乘法算式‘4×1=4’写出两个除法算式时,有的同学写出了1÷4=4,这显然是错的。而对学生来说从字面看是很难理解的。因此,我就打了个比方:老师有一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了4个,一个怎么变成那么多个,你们比孙悟空还厉害呀!幸好猪八戒没来,不然就乐死了。”这样简单的一个比喻,没有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在笑声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地把它改正过来,为学生创新求知火花的点燃起着催化的作用,也使数学课堂显得格外精彩,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2、精心备课,善于总结,预测错误,驾驭课堂

事实上,课堂上学生出现的错误,有些是教师能够预料到的。教师通过认真钻研教材,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根据学生发生错误的规律,可以事先预测出学生学习某知识时可能发生哪些错误,进而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错误,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轻松地驾驭课堂。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小数除法》中,学生在完成一道填空题:0.86÷0.12=7„„()时,大部分学生填的是“2”,针对这一较为典型的错误,我在备课时已经预测到了,把它作为一个判断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先判断答案是否正确,接着追问:“你是怎样发现错误的?”学生在富有启发性问题的诱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很快找到了三种判断错误的方法:(1)余数2与除数0.12比,余数比除数大,说明填“2”是错误的;(2)余数2与被除数0.86比,余数比被除数大,说明填“2”是错误的;(3)验算:7×0.12+2≠0.86,说明填“2”是错误的。紧接着,我再带着学生分析,找出正确的余数。由于计算时,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了100倍,虽然商不变,但余数是被除数扩大100倍计算后余下的,所以余数也扩大了100倍,正确的余数应把2缩小100倍,得0.02.这样处理,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了问题,解决了问题,既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发现意识。

二、捕捉、利用瞬间生成的资源。

在数学课堂中,学生往往会生成出许许多多独特的见解,教师要及时捕捉并加以“利用”,灵活地调整教学进程,才会使课堂在不断“生成”中绽放精彩。

比如:我校马老师在教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后,在练习中安排了一组笔算题,其中有这样两道题:188÷36、274÷54,当学生完成后,我挑了几题让其说说试商的方法,大部分学生都用刚学的“四舍五入法”,即把除数看作一个“整十数”进行试商,但这时仍有一位学生高举着小手不肯放下,马老师让她说了自己的想法。结果,她的想法是这样的:“当被除数的前两位是除数的一半时,就在被除数的前第三位上商5”,不拘一格的想法显示了他不凡的想象力,马老师马上改变了原先计划,没有按照预设继续下边的练习,而是让全班同学思考他这种试商法的可行性,在她这种想法的刺激下,其它同学都积极地投入到思考验证中„„通过多道题目的计算,这一伟大的“发现”得到了一致的认可,最后学生们竟然得出了“折半试商请用5”的简便而又高效的试商方法。整个学习过程,由于教师尊重学生个性,捕捉到的“价值不菲”的信息,对教学进程作了创意调整,鼓励学生敢想、敢做,激活了所有学生的思维,迸发了他们集体智慧的火花,学生们学得主动、学得深刻,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从而出现了超越教学设计预设的新想法,课堂也因“生成”变得更丰富多彩。

三、抓住“插嘴” 资源,调整教学策略。

在如今这种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插嘴”不是“乱”,而是一种“活”资源。面对学生的“插嘴”,我们可以提供一片空间,给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一个自由想象的时空,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

如我校王老师在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预设上课时给孩子们提供插图,引导他们观察得出“9”的连加算式,并在此基础上引出“9”的乘法算式,最终得出“9的乘法口诀”。谁知,我刚出示课题就听到学生叫到:“老师我都会背9的乘法口诀了:一九得九、二九

十八、„„”有不少同学也跟着背口诀。面对这一情景,我惊讶地问:“哪些同学会背9的口诀了?” 我看见一双双小手就像雨后春笋般地高高举了起来,几乎达到了100%,我在心底疑惑:这么熟练的背诵,是否真正理解呢?我高兴地说:“你们真聪明,老师还没教你们都会背8的乘法口诀了!那你们能用学具来验证一下口诀,看看你们背的口诀到底对不对吗”?学生一听来劲了,个个情绪激动,迫不急待。我就组织他们以小组为单位,用9个学具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不一会儿,孩子们摆出了各种各样的漂亮图形。接下来的教学,孩子们根据自己摆的图形,很快真正地领悟了“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四、巧妙叫停“不良”资源。

由于学生的差异和教学的开放,课堂中呈现出的生成也良莠不齐。当课堂中出现严重脱离学科的不文明的信息时,教师应善于叫停这些不良生成,在保护学生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委婉拒绝。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我让学生用刚学习的“可能”、“一定”、“不可能”来说说生活中的事,学生们精彩的表达博得了听课老师们的阵阵掌声。忽然,一个调皮的男生站起来大声地说:“女人可能是蹲着小便。”教室里顿时一片轰笑,这样的回答,我在课前是没有料到的,虽然他的回答是正确的,可面对那么多的听课老师和活泼调皮的孩子,如果我不及时地加以制止,也许接下来就会有更多的符合事实却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语言出现,这将一发不可收拾。于是我在迟疑一下后,马上微笑着说:“你说的没错,不过在这么多人面前说这种话多么不文明呀,老师希望你做一个语言美的孩子,好吗?”该生红着脸点点头坐下了,几个想接茬的捣蛋生也立即安静了下来,教学又按课前预设顺利进行着。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一些不良信息以及不能凸显数学学科本位的生成,我们要及时、巧妙地叫停,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中的所有细节,而在于能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小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理解能力的差异,对同一个问题常常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对于课堂上的“节外生枝”,我们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个性的舞台,给他们创造充分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机会。参考文献:

1.刘智松,徐恤和编,《小学“生成性” 课堂的理论与实践》; 2.翟新伟:《对小学数学课堂动态生成的几点思考》

蓝天杯:巧用可用资源,让音乐课堂锦上添花

编号:仪征市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申报表论文标题: 巧用可用资源 让音乐课堂锦上添花 论文类别: 中(小)学音乐作者姓名: 孙延华作者单位: 仪征市香沟中心校 联系电话: ***巧......

课堂中意外收获

课堂中意外收获慈溪新城中学邹波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控制下,严格按照预设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工作是“讲”,学生的任务是“听”。这种课堂是在教师严......

让数学课堂走向动态生成论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让数学课堂走向动态生成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让数学课堂走向动态生成论文

让数学课堂走向动态生成论文摘要:倡导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动态生成强调课堂教学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学习过程。追求的是师生在课堂中精彩的互动过程,随......

巧用数字资源 成就精彩课堂

巧用数字资源 成就精彩课堂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管厝学校陈香凤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

《巧用动态资源 让数学课堂意外收获.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巧用动态资源 让数学课堂意外收获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数学课堂生成资源 巧用 课堂 意外 数学课堂生成资源 巧用 课堂 意外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