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一般心理问题心理咨询_中学生一般心理问题
初中生一般心理问题心理咨询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学生一般心理问题”。
初中生一般心理问题心理咨询
案例报告
侯海莉
焦作市三十三中学
摘要:
本案例是一例初中三年级女生由于学习问题引发的一般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报告。该求助者自小成绩优异,未受到任何挫折。在一次考试失误后,受学习压力以及家人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对学习产生了认知偏差,总是担心中考成绩不好,并由此产生不良情绪,进而出现躯体化症状,影响到学习,因而前来求助,迫切希望改变现状。咨询员根据求助者的情况主要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求助者调整认知观念,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恢复了正常的学习。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 认知行为疗法
一、求助者一般情况
张某,女,15周岁,河南省xx市初中三年级学生,身高1.59米,体重40公斤,无重大躯体疾病,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独生女,联系方式:xxxxxxxxxxx。
首次来访时精神行为状况:求助者自行走进咨询室,衣着整洁,对时间、地点、人物定向准确;情感活动与内心体验及周围环境相协调;面带愁容,说话时条理清晰、表达完整,意识状态良好,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求助欲望强烈。在谈到学习问题时,情绪明显烦恼和焦虑。其母亲一同前来,据母亲介绍求助者对问题的陈述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二、求助者要求咨询的问题
主诉:整天都在担心自己考不上重点高中,会让父母失望,焦虑、心慌、入睡困难,无法静下心来学习一个月,加重1周。
三、咨询员对问题过程的描述
求助者一个月前在月考中没有考好,成绩下滑,父母对她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同学们也有议论,从那时起开始烦躁不安,不能静下心来学习。一周前老师宣布要进行第二次月考,上述症状加重,紧张、焦虑,晚上不能正常入睡,即使睡着了,很容易醒,多梦;总是感觉自己学不好了,中考也考不好了,不能顺利升入重点高中,痛苦不堪,主动前来咨询。
四、求助者背景资料
(一)个人成长的自我陈述
“我是家里的独生女,一直和父母一起生活。母亲是小学教师,父亲是公务员,他们关系不错,对我也很关心。爸爸平时很忙,家里事情主要由妈妈承担,但是只要有空,他就会询问我的学习情况。妈妈是个很要强的人,她们单位的同事之间经常比谁家的孩子考上重点了,谁家的孩子考第一了,所以她对我期望很高,要求也很严格,经常教育我要好好学习,为父母争光。我也一直很努力,平时除了看书,其他活动比如:看电视、玩电脑一般都不参与,就连平时和同学出去玩也很少,再加上我平时话不多,所以朋友不多。从小学到初中,成绩都还不错,老师也比较喜欢我,而我为了不让老师、家长失望,总是尽量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甚至一度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二)一般现状的自我陈述
“一年前,我升入了初三,感觉自己的弦绷得越来越紧,尤其在后半学期开始以后,主动要求晚上再加一个小时的学习时间,父母也同意了,毕竟离考试没有几天了。
一个月前,学校组织了中考前第一次月考。因为平时老师、父母就反复强调只有在月考中进入年级前二十名才有把握升入重点高中,所以我非常重视,在考试前一晚仍旧学习到很晚,但是考试成绩并不理想,连前三十名都没有进。为此父母很生气,和我长谈了一次,说一定要把握好这几次月考,为中招考试奠定好的基础。到学校后,同学也在议论这件事,都问我怎么回事,是不是生病了。我知道自己没有病,而且即使前一天睡得晚,也不会考成这样,因为平时我也经常学习到很晚,所以越想越不明白,越想心里越烦,总觉着不应该考这么差。虽然有时候安慰自己还有机会,但总是不能彻底摆脱这种不好的心情,书也看不进,心里很着急。
上星期老师宣布说学校准备进行第二次月考,让大家好好准备,当时立刻就想到了上次考试的事,脑子里乱哄哄的,心情更加不好,晚上睡不着,就算睡着了也很容易醒,白天没精神,感觉很累,不能静下心来学习,虽然我经常责怪自己为什么不能认真看书,难道又想考砸了,但就是学不进。现在我甚至觉得自己已经学不好了,中招考试也会考不好,如果不能升入重点高中,该怎么向爸妈交代呢?我对自己的状态感到非常痛苦,想调整自己,所以来到咨询室,请老师帮我找找原因。
(以上内容根据来访者口诉整理)
五、心理问题的归类及诊断
(一)对是否精神障碍的基本判断
根据区别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来访者的主观感受与客观情况是相统一的,心理活动内在协调统一,人格相对稳定,求助者自知力完整,主观感到痛苦,主动求治,可排除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病。
(二)心理问题的归类及诊断
根据临床资料的收集分析:求助者个性内向;智力水平正常;谈话涉及到学习问题时,伴有明显的紧张、焦虑情绪;情绪低落且不稳定;未发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心理问题分类
社会层面:学校学习与适应问题;考前焦虑。心理学层面:情感(绪)问题及个性问题;
医学(症状学)层面:根据(CCMD-3),焦虑性神经症的焦虑是没有明确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的心情,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出现泛化和回避,持续时间较长,而该求助者问题起因是学业受挫,属于现实意义的刺激,虽然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未严重影响到社会功能和思维逻辑,没有泛化和回避,而持续的时间也只有一个多月,不足以满足焦虑症的诊断标准。初步诊断:综上所述,属于一般心理问题。诊断依据:
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烦躁、睡眠障碍等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反应的强度不甚强烈,反应也只限于考试范围内,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无回避和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看,病程只有一个月,因此可以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六、对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生物学层面:来访者无重大躯体疾病史,无“脑炎、脑膜炎”等中枢神经感染、高热抽搐、昏迷史;无严重头部外伤史;13岁来月经,现年15岁,正处在青春期,情绪不稳定,易波动。
(二)社会与环境层面:考试失误后,丧失了信心,对考试产生了恐惧;父母期望值较高,在她出现失误时,予以了严厉批评;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呵护,一旦失败就受不了;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未得到理解,缺乏正确指导。
(三)心理层面:个性方面:从小听话,敬畏父母,不善交流;对自己要求严格,事事做得尽善尽美,害怕失败,考试失误为诱发因素,且有较持久的负性影响;行为模式方面: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巧,面对学习成绩下降,不知所措;心理平衡能力:除了学习外,没有其他的兴趣爱好,也没有什么朋友,维护心理平衡的资源较少。
七、治疗方案与知情同意
(一)治疗目标 根据以上评估与诊断,结合咨询目标的七项原则,通过与求助者和家长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调整认知方式,转变观念,构建合理的认知模式和有效的行为模式,逐步减少求助者心理压力;学会自我心理调控,树立学习信心。
2、终极目标与长远目标:完善求助者个性,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
(二)所依据的理论
本案例主要借助认知行为疗法理论。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有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以及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等,都是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求助者的不良认知,从而矫正并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
本案例中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外在表现为学习压力过大,注意力难以集中等,内在表现却是由于完美主义倾向和缺乏自信等认知因素造成的。焦虑行为的不断重复和强化,反过来又加剧了认知和个性的偏离,再加上教养方式和学校教育环境等不利因素的加重和催化。如果不及时采用操作性、目标性、实用性很强的认知行为疗法加以矫正,求助者将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极易导致焦虑症、恐惧症等神经症的形成。另外,求助者目前典型的心理和行为异常还没有达到较为严重的程度,还有她特定的年龄阶段,都比较适于采用如上咨询方法。
(三)所应用的技术(或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
(四)拟实施的步骤
第一阶段:
(1)向求助者说明咨询或治疗的情况。对于求助者所提的问题,暂不作确定答复,帮助求助者探寻心理矛盾,创造有利于自我成长的氛围;
(2)鼓励求助者情感的自由表达;
(3)布置家庭作业:思考成绩偶尔下滑的原因,认知中考的目的与学习的目的之间的关系。第二阶段:
(1)详细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模型(ABC模型);(2)与求助者一起分析成绩偶尔下滑的原因和产生考试压力的个人、家庭、社会原因,以及她的思维及行为定势;
(3)引导其了解中考的意义,分析中考的目的与学习的目的之间的关系,重新调整学习期望值,不要定的太高,要正视现实,对自己的学习和中考做出合理、正确的认知和评价;
(4)疗效的产生。当求助者已能有所领悟,咨询工作就转向引导求助者将合理的认知扩展到生活的其它领域,指导求助者深刻领会“人不是被事情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的含义;(5)布置家庭作业:在介绍艾利斯归纳的十一条生活中容易引起心理困扰的不合理信念之后,请求助者写出感想;增加业余爱好,调节紧张情绪;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及发展计划。第三阶段:
(1)调整制定的计划,指出努力方向;
(2)做好咨询的回顾和总结。请求助者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并总结整个咨询过程中的个人成长;咨询师对求助者的进步给予正性反馈与强化,帮助求助者把咨询过程中学到的认知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用新的认知和行为模式面对未来生活;
(五)知情同意,说明双方的权益和义务
向求助者及父母说明咨询员和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告知采用疗法的原理及意义,说明咨询效果取决于其配合程度,共同商定咨询时间;求助者约需要4次以上,每周一次,每次60分钟,因为是学校心理辅导,是免费的;以上内容得到求助者及其父母的认可。
八、咨询效果评价
(一)求助者主观感受:现在心情较为顺畅,能静下心来学习;焦虑、烦躁、入睡困难等症状已消失;感觉前途还是光明的,要尽力考上重点高中。
(二)求助者母亲评价:孩子考试焦虑状态已经缓解,睡眠基本良好,精神状态正常,逐步恢复到从前学习状态,成绩开始提高。
(三)咨询员观察评估:通过回访和追踪,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求助者的心理与躯体症状均消失,能够正常生活与学习,自信心增强,改变了原来不合理的认知结构,建立了新的认知系统。
九、总结
(一)需改进和肯定的方面
咨询时主要侧重于求助者自身认知结构的重建方面,但与求助者父母,尤其是母亲的交流不够,应该在家庭教养方面给予更多的指导。
与求助者的关系建立较好,取得了求助者及其父母的信任,因此在咨询中得到了求助者及其父母很好的配合,使得交流亲切、顺利。
(二)经验总结
求助者的智力水平及领悟能力也是咨询取得成效的重要基础;仅仅是接纳和理解还是不够的,对年龄较小的来访者,在其正性情感和自我评价呈现时,如果有及时恰当的赞许可能更好。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心理咨询师文章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文章类型: 文章题目:一例一般心理问题案例报告姓名:身份证号:所在省市:河北省唐山市单位:一例一般心理问题案例报告单位:......
初中生心理问题拍手游戏,进入课堂一、初中生学生的四大心理健康问题1、学习类问题1.厌学,心理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不想学习。2.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
初中生心理咨询记录(2011-05-12 初中生心理咨询记录2010年09月06日 星期一 17:21 摘要:考试焦虑是因考试压力引起的一种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迎考及考试期间出现过分担心、......
一般心理问题咨询案例报告刘xx摘要:求助者冯某某是一名高一的学生,一个多月前因为期中考试的英语考试不及格,之后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紧张,烦躁,爱发脾气,学习效率低下,失眠等......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分析摘要:本案例属于一般心理问题,环境的变化打破来访者原有的依赖模式,为了获得爱和归属感的需要,来访者将情感转移他人,继而造成自身的情感困惑。在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