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培养方案_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培养方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Developmental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专业代码: 040202)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简介】
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科在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发展历史。2003年设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点,2005年获批成立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成为唯一的心理学省级重点学科(B类)。目前心理学一级学科师资队伍由30人组成,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9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7名。近五年承担国家及省部级以上项目42项,科研经费426.4万元,发表SCI/SSCI收录论文22篇。学科目前实验室总面积达750平方米,拥有包括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仪、128道脑电仪、生物信号处理系统、多台眼动仪等在内的先进仪器和设备,总价值超过1000万元,在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有两个研究特色,一是儿童道德认知与行为发展,研究人员在儿童说谎的概念、道德评价及行为发展方面开展研究十余年,获国际合作和国家级课题多项,在本领域最高水准的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成果多项,产生了较大的国际影响;二是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人员长期深入教育改革和实践的第一线,在国内率先倡导“以微观学与教理论引领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显著地提高了中小学教师的系统教学思维水平,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浙江省基础教育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已培养研究生77名,就业方向为高等学校、中小学、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的教学科研工作,以及教育部门决策管理和企业的管理咨询或临床心理治疗及研究工作。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具有独立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科学研究能力,胜任与该学科有关的教学、科研工作的较高级的专门人才。
具体目标如下:
1.系统掌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学术前沿与发展趋势。
2.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并能查阅专业文献,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写出有相当学术水平的硕士论文。
3.能胜任教科研机构的教学及科研工作,以及新闻出版、卫生、社区服务等相关工作;能胜任大学及中小学心理健康研究及实践工作。
4.具有独立的学习和研究能力,形成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特色,并且有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公开发表在心理学相关核心期刊上。
二、学习年限
本专业标准学制为3年(前3学期完成学位公共课、学科平台课、学位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导师课程、跨学科课程的学习,同时完成必修环节和硕士学位论文开题等工作,后3学期撰写学位论文并进行答辩),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特别优秀的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
三、研究方向
四、课程设置计划
详见本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课程计划表。
五、培养环节
参见《浙江师范大学关于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环节的说明》。
六、培养方式与方法
1.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下的研究生指导小组制。以学科负责人任组长的学科指导委员会统一组织、实施本学科硕士生的招生、中期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等工作,制订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组织读书报告、开题报告,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学院负责硕士生培养的日常管理工作。导师承担主要指导责任,制定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组织读书报告与学术讨论,指导课题研究与学位论文等,同时,导师在学科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依据硕士生的具体培养方向组建由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组成的3~5人硕士研究生指导小组,协助开展培养工作,以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和指导组的集体培养作用。注重导师指导与学生的自我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科研能力;注重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训练。
2.硕士生入学后第一学期内,在导师指导小组的指导下,根据本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课题研究方向与硕士生的个人特点,制定出个人培养计划,并报所在学院备案。个人培养计划应对课程学习、必修环节、中期考核、科研工作、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等项目的要求和进度做出具体规定并严格遵照执行,在执行过程中,若因特殊原因需要修改者,须
经导师和学院同意。
3.硕士生课程教学可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自学、课堂讨论、专题报告等多种方式进行。学校提倡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为主的教学方式,提倡采用课程教学团队集体授课的形式开展启发式、研讨式、专题式教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硕士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既要使硕士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又要使他们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4.硕士生课程学习阶段结束且安排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后,各学院应指定3~5名本学科和相关学科具有高级职称教师组成考核小组对其进行中期考核。考核的内容主要是硕士生的课程学习情况、对本学科研究领域的了解情况、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科研素质以及科研作风等。
5.鼓励采用项目驱动的硕士生科研素养培养方式。硕士生在具体的项目科学研究中,以开拓、创新为目标,重点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尤其是独立从事创造性科研工作的能力。
6.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可采用闭卷笔试、开卷考试、口试、课程论文、实践考核(如实验)等不同的形式;考查成绩是结合平时听课、作业完成、课堂讨论、调研报告、社会实践等形式(或情况)综合评定的成绩。学位课程进行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评定,60分为合格;选修课可采取考试或考查方式,以百分制评分,60分为合格;必修环节考核采用考查的方式进行,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合格”和“不合格”五级制评定。
七、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1.科研能力和水平的基本要求
(1)对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某些问题持有一种专业敏感,能够对问题的发展、现状、特点和趋势等形成方向性判断。
(2)独立查阅国内外学术文献,能够对相关问题进行文献综述。(3)能够对文献综述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逻辑归纳并又所提炼和升华。
(4)能够进行独立的研究设计和思考,具备基本的调查方法和研究问题能力,并且能够提出一些相对成熟的看法和观点。
(5)拥有比较熟练的信息处理、文字驾驭和表述能力。
(6)研究生学习期间,应该在导师指导下参与一定数量的科研活动,包括承担导师或导师组的部分科研任务。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开始前,应该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至少1篇。
2.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1)论题有现实针对性或理论价值;立论正确,方法科学,观点新颖,有独到见解;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理论和政策观点的阐述能自圆其说。
(2)通篇内容要体现上述“科研能力与水平”的五点要求,能够准确地归纳和描述论文选题(研究方向)所涉及的必备的基础理论、前沿成果和研究动态;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能够体现本研究方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有所创新;能够反映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
(3)字数达到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要求(3~5万字),参考文献不能少于50篇,其中外文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能虚心接受导师或导师组的意见进行修改。
八、须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1.必读书目
[1]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修订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3] 皮连生.智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 林崇德.学习和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 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6] 林崇德,辛涛,邹弘.学校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7] 郑日昌,陈永胜.学校心理咨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8] 钱铭怡.心理咨询与辅导.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9] 刘华山.学校心理辅导.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
[10] 吴增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1] 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2] 舒华.心理与教育研究中的多因素实验设计.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13]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选读书目
[1] 黛安娜·帕帕拉,萨利·奥尔兹,露丝·费尔德曼.发展心理学.英文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2] 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法.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3] 斯莱文.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第7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4] 理查德·鲁尼恩,凯·科尔曼,戴维·皮滕杰.心理统计.第9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5] 刘宣文.学校发展辅导.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 科瑞.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及实践.石林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7] 朱敬先.健康心理学——心理卫生.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期刊
[1] 心理学报[2] 心理科学[3] 心理科学进展 [4] 心理发展与教育[5] 心理与行为研究[6] 应用心理学 [7] 心理学探新[8]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9] 教育研究 [10] Child Development
[11]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2]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3]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14] Health Psychology [15] Psychological Aement [16]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7] 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
[18] Consulting Psychology Jour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19]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课程计划表
注:1.留学生不开设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外国语课程,由国际学院分别组织开设《中国社会概况》(1学分,第一学期)、《中国文化》(2学分,第二学期)和《高级汉语阅读》(2学分,第一学期)和《高级汉语写作》(2学分,第二学期)课程替代。
2.符合《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分层次教学改革实施意见(试行)》相关规定者修读《国际学术交流英语》,其他研究生修读《英语阅读与写作》。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第一章 发展理论】一、发展贯穿人的终身,指的是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到死亡整个过程中的系统的连续性和变化。二、青少年身体上的变化归纳起来主要有......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综观本书,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1.儿童发展心理与教育心理相结合。本教材突破了过去发展心理、教育心理分别论述的状况,将两者紧密结合,在理论部分既介绍儿......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1、因为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为标志,所以学术界大都认为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桑代克。2、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从产......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简答题1.为什么将普莱尔作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呢? A在时间上,《儿童心理》一书于1882年出版,1884年又再版,是儿童心理学著作中出版较早的。B在目的和内容......
第五章《儿童发展的差异与教育》一、名词解释1、认知方式2、场独立型3、场依存型4、气质5、智能二、选择题1、在人格特征中,具有核心作用的成分是()。A.能力B.气质C.性格D.认知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