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一位数_所有两位数乘一位数
两位数乘一位数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所有两位数乘一位数”。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会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知道可以用再乘一遍的方法进行乘法的验算。
2.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口算、笔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养成细心读题、认真计算的习惯,进一步体会验算的价值。
教学重点:
明晰整十数乘一位数的算理,会熟练地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
结合情境图与算理,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竖式书写的过程,学会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复习,提取相关学习经验
今天老师要跟大家一起来学习乘法,说起乘法,小朋友们能不能说一些过去学习的乘法算式呢?请你举个例子。学生回忆学过的乘法算式教师随机板书。
在算这些乘法算式的时候是什么帮助我们算得又对又快,乘法口诀不仅可以帮助算像这样的表内乘法,更复杂的乘法运算中我们也要用到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新本领。
二、学习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一)出示情境图1:
请小朋友看屏幕,老师要带大家到森林里瞧一瞧,森林里的大象要搬新家了,它们在干什么?每头大象面前已经搬了多少木头?
1.要求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是怎样看出来的?
看了屏幕上提供的信息,你能提一个怎样的数学问题呢?3头大象一共运了多少根木头? 2.你会列怎样的算式? 20×3或3×20。
你用什么方法计算20×3?先独立想一想,再和同桌交流 3.要求学生自己先尝试计算并进行交流。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回答:(1)20+20+20=60 3个20相加
(2)2×3=6,所以20×3=60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0+20+20=60 2×3=6 20×3=60 老师有一个疑问,为什么算出了2×3=6,就马上可以知道20×3=60,这上下两个2有什么不一样吗? 上面的2是2个一,下面的2是2个十,2个一×3=6个一,2个十×3=6个十,6个十就是(60)。谁再来完整地说一说。板书:2个十×3=6个十(60)
(3)2个十乘3是6个十,6个十写作60。
4.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让学生试着说清算理。2个十×3=6个十(60)
5.小结:用加法,用过去学的乘法都能算出20×3=60,3×20=60,尽管计算方法不一样,但是其中的道理是相通的,都是算出3个20是多少。
【设计理念】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在多样化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评价进行适当的优化。
(二)变化情境图1:
1.动态演示:又来了2头大象,也像这样地运木头,要求5头大象一共运了多少根木头?能列式吗?有没有不一样的算式?20×5= 5×20= 你又是怎样算的?2个十×5=10个十(100)
2.出示试一试: 照这样计算8头大象一共运了多少根?20×8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
(三)比较并进行专项练习:
1.师:观察我们刚才口算的几道题,它们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有什么不一样? 2.师板贴出示课题:两位数乘一位数
这些两位数都有特点,你发现了吗?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学生口算:40×7= 30×5= 90×4= 自由说指名交流
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大家算得又对又快?有什么好的窍门好的经验介绍介绍。
比如40×7= 我们可以先算4×7=28 再在28后面加个0所以 40×7=280。用到的口诀是四七二十八
3.让学生尝试归纳口算的方法。
4.小结:乘法口诀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算像这样的表内乘法,还可以帮助我们算像这样的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可以先把整十数零前面的数和一位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1个零。5.开放练习:这个本领学会了吗?再来试一试,4×3= 40×3= 4×30= 找到它们的联系,你发现了什么?一口气说出这三道题的得数,只要先算4×3=12.再在12的后面添上一个0,用到的口诀是三四十二
出示7×8= 你能像前面那样编整十数乘一位数的题目考考大家吗? 70×8=560
7×80=560 6.学生改编乘法算式并口答。5×6=30 50×6=300 5×60=300 4×3=12 7×8=56 5×6=30 40×3=120 70×8=560 50×6=300 4×30=120 7×80=560 5×60=300 为什么50末尾只有一个0,积的末尾有两个0?这多出来的一个0是哪来的?乘法口诀自己带了一个0,三、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一)以口算启发笔算
1.森林里不仅大象在劳动,小猴也在劳动,它在干什么?可是这只小猴子很糊涂,它不忘了自己采了多少个桃?你能帮他数一数吗?一共采了(14)个桃?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猴哥哥也采了14个桃,两只小猴一共采了多少个?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板书14+14=28个
算出的是几个14?还会用别方法算吗?板书:2×14= 或者 14×2= 2.观察14+14=28 2×14=28 14×2=28 这三个算式有什么联系?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得数都是28?都是算出了2个14是28。你心里是怎样算出14×2的结果的?
可以分三步来想:14可以分成10和4,10×2=20,4×2=8,20+8=28多指名说说、3.一起来看这幅图,是这样列式的14×2= 28 2×14= 28 刚才我们把2个4先算起来,也就是图中这一部分的桃子,还可以把2个10合起来,算出的是这一部分的桃子,最后怎么样?把两部分合起来。
【设计理念】尊重学生的知识经验,给学生提供交流算法的平台,借助于学生的已有知识解决遇到的新问题。
(二)沟通口算与笔算之间的关系,建立竖式模型
1.刚才思考的这三步我们也可以用竖式来计算。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我们在算乘法时也要按这样的规律。
2.一般来说列乘法竖式时,总是把位数多的数写在竖式的第一行,把位数少的数写在竖式的第二行,同时要注意数位对齐。以前对齐数位以后我们要做加法或减法,今天我们对齐数为以后要做(乘法),如果你能在竖式中也找到这三步,说明这个竖式就列好了。愿不愿意试一试?
指名板演 1 4 × 2 2 8 3.学生尝试计算后交流自己的竖式中的每一步分别算的是什么,在这个竖式里能找到口算时用的三步吗?4×2=8,哪一步体现了?(个位上)2×10=20(十位上)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整理。
一起来看大屏幕,先算的是2个4是8,再算的是2个10是20,然后把这两部分合起来是28.【设计理念】竖式计算的过程实际上是算法的简洁记录过程,借助直观图和口算的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竖式计算的过程。
比较屏幕上竖式和小朋友列的竖式,哪个更简便?听从小朋友的建议简化一下,现在两个竖式一样了吗? 4.教师示范讲解: 1 4 × 2
用2乘个位上的4得到8,8写在积得个位上。用2乘十位上的1,这里的1其实是1个十,得到2个十,2写在积的十位上。
你能看着竖式再说说计算的过程和积的书写位置吗?学生自由说,指名说。齐说。
【设计理念】注重每一步的算理,注重学生对此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试一试: 3×21= 你怎样列竖式?怎样算?先说一说,再独立完成,校对。乘法计算后也要验算,乘法的验算方法不止一种,现在我们只能用再乘一遍的方法验算。
四、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2。
校对时让学生说说怎么用列竖式的方法来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学生在练习完整的竖式书写过程中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小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先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得数写在个位上,再用一位数乘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得数写在积的十位上。
2、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还可以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想想做做”的第5题
先在书上写出横式,再用竖式算出来。
谁能够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吗?12×4=48(瓶)。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一位数
20×3=60 3×20=60 14+14=28 20+20+20=60 14×2=28 2×3=6 2×14=28 20×3=60 1 4 2个十 ×3 =6个十(60)× 2 2 8
教学要求: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和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2、使学生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两位数乘两,三位......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三年级数学《笔算乘法》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教材中只给了两名同学的计算方法。然后引出了竖式,又强调了竖式中没一步的算理。二、说学情:在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学......
教案是教师为了指导学生学习而制定的一种教学计划。编写教案时,应注意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层次性,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能够有序地进行。范文的内容和形式各异,可以满足不同教......
《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案范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页上的内容,练习三的第1-4题。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地理解和巩固两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法则,认真、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