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井游记_满井游记好
满井游记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满井游记好”。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
(袁宏道)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增强文言语感。
2、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能力目标
1、重视诵读,在朗读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作者个性化的写景抒情风格。
3、体会本文白描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以及比喻句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把握形象生动的写景技巧。德育目标
感受北方早春宜人的春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1.品读课文,体会本文写景的技巧,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2.理解“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的丰富意蕴。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讨论点拨相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板书课题。2分钟
我国的南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前面我们在柳宗元的陪同下游览了湖南永州市的小石潭;与范仲淹相伴,登临岳阳西北的岳阳楼;在欧阳修的指引下,观赏了安徽滁州的醉翁亭。今天,我们将“挥师北上”,看看北京东直门的满井一带又有什么好看的景致。二 出示学习目标2分钟
1掌握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8分钟
(一)读课文
1、自学指导
(1)学习巩固生字,扫除文字障碍,把握句子节奏(2)强调长句子的断句
2、学生自读体会
3、指名学生读课文
要求:学生听读,并点评(①读音是否正确;②停顿是否分明)四第二次先学后教23分钟
(二)译课文 自学指导: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发现疑难词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3、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多媒体显示)内容如下: ① 常用实词。②一词多义。③难句翻译。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译:游人虽然还不算多,(但)用泉水煮茶喝的,拿着酒杯唱歌的,身着艳装骑驴的,也时时能看到。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译:(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啊。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译:大概说是不能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的,流连忘返在山石草木之间的,只这个官儿罢了。
五、当堂检测15分钟
配套1 2 3 4题必做,15分,4 5题选做8分 六课下作业: 笔译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1分钟 检查课文翻译
二、出示学习目标2分钟 1品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2研读课文,分析文章特色。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23分钟
品读课文
自学指导:请学生读课文,边读边把文章的段落标上序号,并思考 阅读思考:
1.北京一带早春气候有什么特征? 2.写城中余寒景象表达作者什么心情?第l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第2自然段描写初春景物,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分析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怎么描写的? 4.第3自然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
5.本文在记叙描写中用了很多比喻句。有的是以物比人,有的是以人比物,有的以物比物。试举例说明。讨论明确,归纳要点:
1.气候特征是“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
2.表达作者“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无奈心情。作用是:用烘托、反衬的手法,欲扬先抑,写出燕地的气候特征,暗示作者渴望出游的心情,为后文做了铺垫。
3.先写全景:“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及其独特的感受:“若脱笼之鹄”;再以独特感受为审美中心,分别描写“冰皮”“山峦”“柳条”“麦田”“游人”“鸟”“鱼”等种种景物,抓住了初春的特征,运用新颖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幅生机勃勃、喜气洋洋的画卷。在景物的描写中也寄寓了作者欢快、恬适的心情。写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4.“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是全文的主旨所在,既高度概括了上述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的内容,表现了作者的欢快心情,也反映了作者对哲理的追求。5.(1)若脱笼之鹄:以人比物(把人比作物)。
(2)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物比物。(3)如倩女之酿而髻鬟之始掠也:以物比人(把物比作人)。(4)麦田浅鬣寸许:以物比物。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10分钟
自学指导:学生进一步研读课文,找出文中写景的语句。小组讨论交流
研讨文章的写作特色
思路:品春————绘景
五、当堂检测:10分
9分钟
导学,1,2,3题,必做,10分4,7题选做 6分
六、课下作业:
完成《导学训练》的相关内容。
《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于丽欣齐芳教材分析: 本文是第六单元(文言文单元)的最后一篇游记,本文描写北国早春气象,既能传山水景物之神,又处处洋溢着作者悠然神往的情感。可以说是游记......
贺鹏程教学设计 第 1 页 2013-9-24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增强文言语感。2、了解这篇游记描写的北方初春景物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3、体会白描手法......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 积累文言词语,增强文言语感。⑵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⑶ 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
满井游记袁宏道一、基础1、原文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
导入新课 分析鉴赏1、分析结构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按这三种表达方式把本文分为三大部分段意(P187页)2、第一部分师:燕地初春的特点是什么?(用一个字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