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习俗变更与社会经济发展动态_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农村习俗变更与社会经济发展动态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农村习俗变更与社会经济发展动态

调查人:刘海

调查时间:2010年8月

调查地点:邵阳市新宁县马头桥镇金星村 调查对象:部分农村居民

调查内容:农村传统习俗的的变更与具体表现 调查方式:口头问卷调查、农户走访 调查目的:通过对农村传统习俗变更的了解,认识这一变化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所存在的必然联系,并得出相关结论。

农村,从区域的概念来讲,向来是一个大范围的话题,无论是经济、历史、文化乃至是国家机器或者政治。数千年来,农村的历史和文化基本上都以一种固定的模式进行传承,很少有形式意义上的变化。而改革开放以后,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农村劳动力填补了城市劳动资源的不足。与此同时,城市向农村人口提供了大量文化、医疗、卫生方面的日常知识,双方实现了资源的优势互补。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农村人口受到城市生活的耳濡目染,潜意识下已经被城市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习性所同化。

农村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风俗习惯的变更,侧面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布局和基本形态。城市和农村构成了社会的总主体。城市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动力,而农村则是推进城市建设的基础。纵观这一二十年来农村婚嫁喜丧以及其他传统习俗的变更,我们不难发现,正是农村总体经济水平的上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才使得我们的农村居民从观念上改变了传统节俗仅仅使用传统方式进行庆贺的固有习惯。而这些民俗习惯的改变并不是说是由其自身的演变发展而来的,而是通过外部经济文化的渗透而实现的一种渐进性的质变。这些变化都与农村的经济文化生活有着巨大关联,更是农村经济文化结构布局重组的具体反映。

婚丧嫁娶是农村风俗中的主要一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这些传统习俗行为都会在一个比较固定的模式中进行。而随着时间的推进,历史的演化,以往与农村信仰有关的细节部分也被改化。比如说农村的丧事,在西洋乐还只流行于城市艺苑或者发挥着活动添秀的作用的时候,鼓钹唢呐是寄托死者亲人哀难和烘托氛围的主要声乐工具。而近年来,中西洋乐队相互融合组成送葬队伍的景象已是屡见不鲜。事实上,二者在送丧这一农村传统习俗的功能上是几乎等同的,而请一支西洋乐队的费用远比请一支传统乐队的费用要高,那么为什么死者家属要进行这种并不符合农村质朴行为的选择呢?很现实的一点,无疑是农村居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升,按照农村养老送终的一般观念,一个人一生只有这么一次,所以从而女的角度来说,尽这份孝心那是必然。手头逐渐富足,也不在乎那多出的一小部分花销。另一个原因便是农村在逐步城镇化的同时,受城市影响较大,西洋乐的融入能够让丧事表现出更多现代元素,使丧事操办人不会觉得在时代的观念上有输人一筹的感觉。而这里面最根本的原因是农村经济生活方式改变的使然。从整个农村领域的角度来说,传统习俗的变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最直接反映。比如说,我们农村的嫁娶,花轿是最让人熟悉不过的了。虽然说花轿在封建社会解体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但大部分习俗是未曾改变的。农村婚嫁演变至今,花轿已经被“花车”所取代,就像同城市的婚嫁一样,新郎都是要开了轿车或者租车上门迎娶新娘的。当然,这种现象在农村并不是像城市那样普及,但它被深受过城市生活影响的绝大部分的年轻人所接纳和效行。农村传统的婚嫁,女方在过门之前势必要准备好足够的木料做成嫁妆,嫁妆分量轻了,甚至会在婆家遭受白眼。而现在的家中物什之类则主要由男方操办,女方的嫁妆似乎并没有什么要求。这大概是源于农村居民经济条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对婚姻关系中财物均衡的态度不再那么在乎。在物质相对贫乏的过去,这样的婚嫁是不怎么受欢迎的。农村物质相对丰富,财产的逐步积累,生活状况的逐步改善,农村文明的不断进步,才促成了这一历史性的转变。

为成人办寿是农村最热闹不过的事情。逢到家中有成年子女的老人办寿,寿宴庆祝更是热闹。大概是新近来年产生的一种习俗,农村里每有成年人办寿,寿宴的头一天晚上,其家人都会点燃一定份量的烟花,以示庆祝,当然也是向全村人发出通知和邀请,烟花燃放的多少也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寿星家中的富有程度。祝寿过程中祝寿者的礼金较之八十年代也是相当可观的。当然,寿星的家人在宴请完祝寿者之后,还需要回馈给他们一定的礼品,以示诚心和敬意。但近些年来,这些礼品又被货币所取代。送礼者在上桌吃寿宴之时都会被寿星家人塞上一个红包作为回馈礼。从表象来看,似乎这只是寿宴操办者一种轻浮的表现,但透过这种既成事实的客观表达,我们又能够看到农村市场经济活跃的风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定的货币等同于一定的商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般物品。在市场经济繁荣的情况下,人们的贸易往来相当频繁,因而寿宴操办者转而摒弃回馈物品而代之以等量的货币,这样一来便省去了许多购买和分配的麻烦。正是在农村经济贸易发展的前提下,传统习俗中这一新的交往方式才得以应运而生。

其他的一些农村风俗,则均是在物质条件方面反映了其自身的变化。物质生活的改善是促使农村民俗发生改变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引发了农村文化生活的改变。比如说以往过年的时候,一家老小很可能围在火炉旁守着锅里煮着的腊肉一直聊到天亮,但而今电视节目的丰富和电视系统的升级,一家人很可能守着电视机看春晚看到午夜,然后像城市居民一样与电视里的主持人一起数着倒计时,再点燃门外早已准备好的烟花。这些既与物质生活有关又与精神文化生活有关的传统习俗上的改变,都是农村逐步城镇化及其总体综合水平不断提升促成的。

社会调查报告: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

。调查对象农村经济、环境问题一. 调查内容1.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2.我国环境现状3.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4.如何发展农村经济二.调查结果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一)当前我......

社会调查报告农村经济发展

对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一、调查背景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那么在我的家乡,农村社会发展......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调查报告班级9国经济与贸易1班姓名胡伟学号200904034131关于此次的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调查报告,主要着手点在于农村近几年在种植,水产,养殖,畜牧,务工及各种副业的......

关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马辛庄乡村官冯海崖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指导下,作为怀仁县马辛庄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干部,既要做到学习受教育,思想觉悟有提高,扎实履行......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这是对浮梁整体土地利用状况的一个形象描述。我县的特点就是山多、地广、人稀,农村人口、山区人口的比重大,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大部分农村还处......

《农村习俗变更与社会经济发展动态.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农村习俗变更与社会经济发展动态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习俗 社会经济发展 农村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习俗 社会经济发展 农村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