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识字课题方案(整理)_课外识字课题方案
课外识字课题方案(整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课外识字课题方案”。
学生课外有效识字的研究
一、课题立论的依据
(一)对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论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段话告诉我们在语文教育的广阔天地里,蕴藏着丰富的自然性课程资源、社会性课程资源、人文性课程资源。语文教育不应只局限于课内,而应植根于现实生活,面向未来。语文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
课堂以外的生活是最活的识字课本,社会是最活的识字课堂。为此,我们应当以“大语文观”为指导,打破只局限于课堂、课本的做法,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引导他们在沸腾的生活中主动识字,建立一个识字教学的开放系统。
本课题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优化识字学习方法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为目标,探讨适合本校本地区学生识字的最佳方法,着重于识字的学法指导。
课题开发本着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的原则,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趣味识字中开发学生的识字潜能。在语言环境中指导识字,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教给学生识字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识字的能力。博采众长,优化各种识字学习方法,构建科学的高速高效语文识字体系。培养识字的独立性、创造性,全面提高素养,巩固识字效果。
该课题前瞻性很强,立足于学生,着眼于发展,注重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二)对课题所达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的论证
研究的目标:
1、让孩子多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感受阅读的乐趣。
2、拓宽识字渠道,提高识字效率。
3、拓宽识字途径,增加识字量。实现独立阅读,基本无障碍阅读。
4、提高独立识字能力,养成自主识字习惯。
主要研究内容
1、新课程下,课外识字的理性研究;
2、新课程下,儿童课外识字与自主阅读现状的调查;
3、新课程下,儿童课外识字的内容选择和实施途径的研究。
二、课题的实施方法与策略
(一)以本为“本”,抓好课堂识字。
从一年级新教材来看,每课生字有十七、八个,教师以教材为依托,在课堂上教给识字方法,让学生熟练识字,为自主识字打下基础,作好铺垫。
1、突出重点,不平均用力。采取先强调、先入为主的方法加深印象。如学“候”,教师先把它与“后”比较,然后在书写时用红粉笔突出中间的“丨”,引起注意。
2、比较联系,不独立识字。教师注意把本课的字与认识的字或相近的字一并出现,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
3、理序分类,不按部就班。教师把文中的字按上下结构,左右结构等归类教学,方便简单,符合按偏旁记忆的规律。
4、趣味识字,不枯燥记忆。汉字的特点是音形义结合紧密。联系实际,采用猜谜语、摘果子、添减笔画、讲字形故事、拆字合字、错字病房等方式来进行趣味识字。
(二)倡导在生活中识字,构建自主识字的平台
生活是学生课外自主识字的源头活水,能否将生活之水长久地激活下去,就需要教师采取一些措施,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在课外识字的成果,以激励欣赏为主,让学生人人有成功感。
1、建立学生的课外识字成长记录袋
建立识字成长记录袋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成长记录袋的形成和内容,以学生的主观意愿为基础,教师参与其中,给予修改、补充、启发、引导,使成长记录袋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
2、开设课外识字交流课。为了让实验成功,实验者每周开设一节交流课,即校本课程的课时。课堂中有以下流程:①交流所识的字;②交流识字的方法与途径;③评选识字大王,并以小奖励,参与者中每班次只评选五个为宜,④拓展应用,利用所识的字说话、编故事、阅读等。
三、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本课题在二年级部分班级开展实验,确定其它平行班或同班没参加实验的学生作为参照。研究采用的方法有:调查问卷、测评、案例
与分析、经验总结、与家长沟通、资料展示、行为分析。
四、研究的阶段与任务
整个课题研究期一年。(2012年9月——2013年8月)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9——2012、10)
检索有关文献资料,起草课题研究方案,聘请专家论证,修订实施方案,确定课题组,申报课题立项。制订课题方案,组建课题组,进行课题论证,对识字教学现状调查,进行课题立项申报。
第二阶段:实验研究阶段(2012、10——2013、6)
开展实验,进行课题研究。重点是在教学实践中对课题进行行动研究,主要工作包括课题研究的研讨活动,召开阶段性成果展示会,编写课外识字集,阶段性总结;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提高识字的巩固率,并对实验的成果进行了推介。
第三阶段:总结完善阶段(2013、6——2013、8)
组织后期调查,与前期进行对比分析,梳理研究全过程的材料,提供必要的材料;撰写结题报告,总结理论与实践成果,完成结题,启动优秀成果的推广与运用工作。
(1)运用调查研究法对学生现有课外识字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学生阅读、习作情况的检测,了解不同学生的识字量;通过访谈了解不同学生的识字方法、途径,从而完成调查报告。
(2)让学生在社会、学校、家庭中搜集课外识字途径、方法,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
不同学生都会有自己各自的识字方法与途径,经过全班交流后,大家取长补短,更好地进行课外识字。
(3)生活是学习语文的大课堂。学生生活在多彩的世界中,随处可见的汉字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识字环境。学生已经掌握了识字的途径和方法,然后让学生在生活这个大课堂中去认识并采集更多的生字,享受识字的乐趣。
(4)检查,表扬好的,批评不好的。
学生在平时的课外识字中,往往会出现有的孩子能坚持课外识字,而有点学生却不能做到。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更多地进行课外识字,那么平时的检查就不能少,并且为了激发兴趣,就得采取表扬好的,批评不好的。
(5)运用经验总结法,对一年来的研究经验及其成果进行总结和提炼,并写好结题报告。
五、预期研究成果
(一)提高学生对识字的认识。
学生课外识字的心理机制是满足学生渴望识字、读书的需要,可使识字的紧张感得到放松,自信心和成功感得以建立。课外识字不仅仅是追求识字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在识字过程中培养学生自觉、主动识字的情感和主动识字、主动阅读的良好习惯,逐步达到“开开心心识字、认认真真读书”的境界。这样,儿童大脑的潜能得以开发,汉字的育人功能得以发掘,个性得以发展,审美教育就能落实,课程改革的理念当然就能体现了。这应该是课外识字的目标和价值追求。
(二)探索出一条适应教学的多渠道识字的途径。
可以结合校内外的资源、社会大课堂、家庭资源来拓宽识字途径。
(三)增加学生的识字量,培养学生主动识字、主动阅读的积极性。
(四)教师积累学生识字的材料,撰写论文,形成论文集。
六、成员组成及分工
负责人:崔玉涛
组员:侯智明、刘军、刘文富、李娓娜、李长荣、张莹、董冉冉、李文凤、刘金玉、吴雯雯
课题研讨名称:有效识字教学 研究日期:2012年9月1、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课题提出的背景:识字教学是单调冗长的教学过程,教法也过于简单、枯燥、乏味,很容易引起学......
三年级识字课题总结三年级组张美翠中年级的语文教学识字量很大,针对从低年级刚升上读三年级的学生的特点,通过一个学期的尝试,我在具体的识字教学中采用如下的方法:一、教学中,明......
关于《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语文低段识字与写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阶段性总结本学年来,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们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组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以课题......
《低年级识字教学》课题研究阶段小结低年级儿童的识字途径永远离不开具体的语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分散识字法。分散识字教学法注重生字字义的情景创设,提倡在词中、句子中、......
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一、课题的提出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每个人一生中生活与学习的最重要工具之一。郭沫若先生曾说:“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多识”有利于学生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