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诚信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_学生诚信教育研究现状
医学生诚信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学生诚信教育研究现状”。
医学生诚信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张 健,李一卿
(1.天津医科大学,天津 300070,2.天津市儿童医院)1
2[摘要] 开展医学生诚信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关键环节,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文章对当前医学院校诚信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了诚信教育事关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学生的前途和命运,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提出了加强认识、完善机制,创新工作方式,针对专业特点开展诚信教育等改进措施。
[关键词]医学生诚信教育对策
诚信,简言之就是“诚实守信”,她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价值的核心,是炎黄子孙道德伦理的瑰宝。然而,近年来,诚信缺失现象大量滋生,丑陋的失信行为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就连一贯以 “济世活命”为美誉的医疗行业也深陷其中[1],出现了天津蓟县婴儿院内感染、山西问题疫苗、浙江大学贺海波论文造假等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的案例,产生了巨大的负面效应。
稍作思考,我们都会想到:这些医疗界诚信蛀虫,昔日都是医学院校的天之骄子,作为高等教育的“杰作”,他们学业上成绩卓著,道德考卷上却远远不能及格,我们的大学难道仅仅是“职业培训所”吗?医学生作为大学生的一部分,以专业知识为其显著特点,他们今后要面对的是对疾病束手无策的患者,承担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因此,加强医学生诚信教育,培养诚信品格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改善医疗诚信状况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只有在校是恪守诚信的学生,走进医院才能成为医德高尚的医生。此外,大学生具有集中性、可塑性强等特点,也便于开展教育和取得效果。
一、医学院校诚信教育现状
1.教育管理部门缺乏明确的政策指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强调要重视教育质量,大力加强医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着力打造和谐校园,提高学生人文修养。但如何把诚信教育作为重点,既没有教材指导,又没有可行的参考 1
评价体系,各院校间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尽相同,实际效果也相差较大,多在此问题上持谨慎、观望的态度。
2.教师行为缺乏诚信激励作用目前,许多大学教师往往注重“授业”,而忽略了“传道”,对学生的培养过程大多传承了传统的评价体系,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比较严重。此外,少数教师到处兼职,备课不充分,甚至在学术上存在抄袭现象。不健全的教学体系和不诚信的教师行为,势必会潜移默化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3.教育制度的实际运作缺乏诚信导向作用医学院校向来重专业轻社科,教育管理者在科技至上观念的影响下,越来越多地追求“精品课程”,忽略了诚信教育,只是片面强调其政治意义,而滞后了诚实待人、信实于人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在高校中,考研率、就业率仍然是核心目标,学生的素质教育课处于从属地位,往往只能让步于专业学习,久而久之,师生便习以为常地忽视了道德的教育作用,忽略了诚信的导向作用。
4.思想政治工作存在薄弱环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加强诚信思想教育,形成学生内心自觉的诚信意识,才会使其自愿诚信成为可能。而当前大多数医学院校还没有完善的诚信教育体制,如:将诚信教育纳入德育课程,建立健全诚信评价和监督体系等。此外,近几年各医学院校普遍扩招,学生管理、思想政治队伍的配备和建设远远跟不上招生增长速度,更何谈完善教育机制。
5、医学生行为存在诚信缺失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一部分人受利益驱动,言而无信,这种现象同样存在于医学院校,医学生诚信教育的滞后,加剧了学生的失信行为:学业上弄虚作假,抄袭,作弊,屡禁不止;经济上骗取贷款,补助,拖欠学费现象时有发生;工作中与人交往不讲信用,道德涣散;对待病人马马虎虎,敷衍了事;求职时制造假证书,夸大自我介绍。
二、加强医学生诚信教育的措施
1.提高医学生对诚信的认同感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诚信作为个人的立身之本,是做人的首要德行,公民有了诚信这种高尚的道德人格,社会才能有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加强医学生诚信教育,首先要提高他们的诚信道德认知水平,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使诚信成为道德的自觉。其次,要增强诚信道德情感,通过诚信实践为坚定的诚信信念和稳定持久的诚信意志打下坚实的基础。再次,要锻炼医学生的诚信道德意志,促进自身诚信素质的提高,为以后踏上“救死扶伤”的工作岗位、净化医疗卫生
环境做好准备。
2.摆正德育工作位置,针对专业特点进行诚信教育2001年,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的“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强调:“医学研究与服务的对象是人,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文、理、医渗透和多学科交叉融合,把医德和医术的培养结合起来。”这是对医学院校重科学技术轻思想道德倾向的矫正。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医学院校过分强调学科专业建设,忽视或轻视社会科学的作用,对学生进行的职业道德教育,仅是一种短期“程序化教育”,一般仅安排18至36个学时不等的医学伦理学课程,有的甚至将其列为选修课,这显然是很不够的。在完整的医学教育体系内,医学知识和操作技能是医学生作为未来医务工作者的硬件所需,而高尚的医德品质、崇高的敬业精神则是他们的精神需求,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当前,医学模式已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一个合格的医生必须“ 通天理、近人情、达国法”,要有仁术更要有仁心。因此,医学院校必须切实摆正德育工作位置,紧密结合专业特点开展诚信教育工作。
3.发挥教师在诚信教育中的作用的职责是“传道授业”,“传道”者首先 要“遵道”、“守道”。如果教育者本身不讲诚信,就必然自我削弱乃至违背 育人的宗旨,受教育者就不可能形成诚信的品格,诚信教育就会成为空谈[2]。贺海波作为一名教师,假设他的造假行为没有被揭发,那么他的不诚信将会像 瘟疫般在医学院校、医疗行业蔓延开来,由此带来的不良后果远比那些造假论 文要严重得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被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 守望社会的灯塔,必须要树立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 高尚的诚信人格影响学生,做诚信的传播者和实践者。高校也应逐步建立和完 善从教学质量、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等方面综合评价教师和教育水平的指标体 系,达到通过教师自身诚信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的目的[3]。
4.坚持多策并举,全方位开展诚信教育医学生诚信教育要符合社会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双重标准,应该坚持融道德教育与专业教育于一体的办学特色。首先,要加强医学生入学教育,帮助他们在踏入神圣医学殿堂前摒弃唯利是图、以收入和地位为标准的歪风邪气,端正求学和择业的动机,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价值观。其次,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加强“主阵地”“主渠道”的正确导向作用,努力把诚信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学术研究、临床实习等各个环节中,全面推进诚信进课堂、进教材、进公寓、进社团、进医院,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
染力。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心理学、管理学、职业生涯规划等学科知识的应用,将诚信教育与医学生健康成长,与医生这一职业的实际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4]。再次,教育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多主题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自己的导向作用,加深对诚信和济世救人本质的理解,增强自身诚信道德评价能力,自觉修正思想与行为。
5.创新工作方法,加强诚信教育实效性医学生诚信教育应该注入时代精神,深化内涵建设,当前形势下可分解为涵盖大学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各个层面的教育体系,使之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具体来说应抓好四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忠诚正直教育,教育医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胸怀报国之志;其次是道德责任教育,教育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勇于承担救死扶伤的责任;第三是规则法制教育。教育医学生要符合规则的约束、法制的监督;第四是爱岗敬业教育。教育医学生尊重职业选择,规范择业行为,提高责任意识,真诚务实,重诺守信。教育活动中要善于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和视听技术,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工作。当前,应重点加强信息化社会条件下的工作开展,要完善校园网络建设,优化网络诚信环境,开辟网络教育的新途径。此外,诚信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求整合各种力量,优化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环境,营造人人讲诚信的社会氛围,使方方面面都来关心、支持诚信教育,为学生的教育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6.建立健全诚信评价体系加强医学生诚信教育,必须建立健全既能立足当前、有效解决突出问题,又能着眼长远、保证工作不断推进的长效机制。要具体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完善诚信制度建设,形成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约束机制,从制度上保证有信者荣,无信者痛,使其恪守诚信做人的道德底线。二是成立诚信评估机构,建立医学生诚信评价指标体系和诚信档案,诚信档案的内容可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在校期间经济活动记录、行为记录三个方面,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诚实信用的道德观念和法制意识。三是构建诚信管理机制,在建立诚信档案的基础上,对学生诚信状况进行科学分析,设立基本信息记录、良好行为信息记录和不良行为信息记录,对有严重不良记录和濒临诚信降级的学生实施预警制度,避免诚信状况进一步恶化。对诚信行为较好的学生,可通过表扬或奖励等方式来加以宣传。诚信记录应放进学生档案,延至今后的工作单位,成为社会诚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架起学校与社会诚信教育的桥梁[5]。
总之,医学院校必须调整重业务、轻道德的培养模式,使培养出来的人才
不但具备扎实的技术功底,也具有良好的思想修养,这样我们的医疗诚信问题才能有所改观,医学诚信的维护任重道远,希望通过加强医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方燕君,郑晓.加强医学生职前诚信道德教育的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1):50-51.
[2] 梁小伊,刘红斌,陈晓梅.关于诚信教育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5,(1):84-86.
[3]张晋,吕振波.医学生诚信的失范与重构[J].西北医学教育,2006,(6):662-718.
[4] 高静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哲学本质及其社会功能 [J].新疆科技论坛,2007,(4):5-7.
[5] 王润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视阕下的医学生诚信教育机制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5):82-84.
Study on the Medical Students' Credit Educat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Zhang JianLI Yi-qing
作者简介:张健(1980~),男,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李一卿(1982~),女,医师,学士,研究方向:医院管理学
联系方式
姓名:张健
工作单位: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联系电话: ***,022-23542835
电子信箱:zhangjian@tijmu.edu.cn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摘要: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并不理想,存在着考试作弊、剽窃论文等诸多问题,需加以改进。首先阐述了诚信教育的重要性,然后从学术、贷款、就业、交往......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也是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有效途径。基础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对国民实施基本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科教文化事业的发展不断加快,教育作为我国重要的任务却没能得到很好的实践,尤其是教育模式的僵化,应......
湖北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人类正朝着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从商品经济到知识经济,从现代科技到信息科技,从现代农业到信......
黎城县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崔亚利摘要:针对目前黎城县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深入分析成因的基础上,从完善体制、机制方面、提高农民环保意识方面、示范带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