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破解发展要素瓶颈》_破解瓶颈制约发展
《创新思维破解发展要素瓶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破解瓶颈制约发展”。
创新思维 破解发展要素瓶颈
当前,全县正在加速推进跨越赶超,力争县域经济走在全省山区县的前列。县域经济的发展首先要突破要素瓶颈的制约,可以说,资金、土地、电力、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供给问题,是当前全县县域经济发展最难突破的四个关键瓶颈。为此,本人对如何突破要素瓶颈制约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四大瓶颈
(一)土地供应日趋紧张。秭归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土地资源显得尤为珍贵。由于受土地资源限制,一方面现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十分困难,如帝元、AB秭归公司等企业在扩建过程中,生产车间规划先天不足,增加了项目投入成本和生产管理成本,甚至因生产能力不足,只能请外厂代工。另一方面,土地供应不足,导致新的项目建设无法落地,如康辉五星级酒店、冷库等项目协议已签订三年时间,但因土地不能落实,迟迟不能开工建设。
(二)电力保障严重不足。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电能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然而,电力供应的增长速度始终不能跟上发展需求增长的速度。近五年来,我县有70%的规模工业企业在冬季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供、断供电的影响。三金硅是我县用电量较大的企业,一年有一半的时间处于断供电状态。
(三)人力资源严重短缺。据统计,我县规模企业劳动力需求在1.5万人以上,但实有劳动力人员为1.2万人,需求缺口3000人以上,恒丰纸业、大力纸品等一批传统企业因劳动力不足,长期处于不能饱和生产的状态。同时,优秀管理人才及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技能人才缺口在1000人以上,这些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
(四)流动资金严重缺乏。资金不足的问题,在我县企业中普遍存在,尤其是企业生产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更为严重。据统计,我县规模企业流动资金缺口在3亿元以上,许多企业因流动资金不足,有的订单到了等米下锅,只能请外县工厂代工。初步估计,因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我县年减少规模企业产值在10亿元以上。
二、四大瓶颈的成因分析
(一)土地供给紧张成因分析。一是土地需求急增。随着“两园三区”建设,城区规划用地将达到30平方公里,是原有面积的6倍。二是土地投入成本高。我县因为特殊的地势结构,需要移山填沟、开山炸石、削峰填谷才能获得可用建设土地。同时拆迁成本不断上升,拆迁难度不断加大,亩土地的基础建设成本大大超过了企业承受的成本。三是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不高。现在土地利用仍然是粗放经营为主,规模效益不高,导致土地供给紧张的局势越演越烈。
(二)电力保障不足成因分析。一是电力资源储备不足。我县的电力资源为单一的水电资源,年发电量为3亿度左右,而目前,实际年用电量在10亿度以上,用电量的70%需由国家电网供给,一旦国家电网总量不足,断供、限供时有发生。二是基础设施脆弱。我县工业园区内部的电力设施并不健全,供电故障率在10%以上,对园区内企业的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三是电价成本上涨太快。我县工业电价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差别电价政策,县内大工业用电综合价格为0.65元/度,由于我县以传统产品为主,电力成本节节攀升,影响了产品竞争力。
(三)人力资源短缺成因分析。一是保障不到位。企业待遇不高,福利保障不尽完善,劳动力外流的问题比较严重。截止2012年,我县企业人均年收入平均数为2.61万元,而在沿海发达地区的年工资在4万元左右。二是员工流动性太大。企业效益不稳定,工资标准与工作强度不成正比,企业缺乏与员工良好的沟通与交流等原因致使员工不安于在固定企业、固定岗位工作,据初步统计,我县企业员工的流失率在30%以上,有部份企业的流失率达到了70%。三是技术型、管理型高端人才匮乏。我县地处偏远山区,薪酬不高,很难招到并留住适合的人才。且我县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多是家族性企业,外来人员较难融入企业管理层。
(四)资金不足成因分析。一是实体经济融资遭遇生存危机。近年来由于企业生产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资金成本的不断上升,已导致实体经济企业出现微利局面。二是小微企业抵押贷款难。由于自身并无多少固定资产,无法满足银行关于抵押贷款抵押物的要求,导致融资困难。三是助
推企业发展的融资平台尚未形成。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的措施,但从整体上看,我县一个有助于推动中小企业融资的环境尚未完全形成。四是资金流向不合理。截止2013年3月,我县有72.82亿元的本外币贷款余额,但贷款总额中,农行对长江三峡集团总公司贷款的32.5亿元,各行对全县433家县域中小企业发放贷款仅4.5亿元,我县企业的贷款额不足贷款总额的10%。
三、突破瓶颈的四大创新
(一)整合挖潜零耗地。一是积极向上“争”地。积极向上争取更多的用地指标,在建设现代产业集群和产业集聚区、创新城市发展、旅游业提升等方面,加以包装,争取上级直拨指标。二是盘活整治“腾”地。牢抓“三类地”——低效地、废弃地和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全面盘活闲臵土地,采取收回、收购、“腾笼换鸟”等方式,提升闲臵土地的利用效率。三是改造升级“生”地。通过法律手段淘汰企业盘活一批,对落后产能企业,抓紧实施淘汰工作,土地则由政府有关部门按相关规定处臵;通过行政手段倒逼提升一批,针对单位土地产出少、贡献低、能耗大、占地多的企业,倒逼其提升层次,特别是对供而未用、倒闭企业等闲臵土地,加大清理力度,挖掘最大潜力;通过经济手段退出一批。对环境污染重、亩均产出低,且占了大量的建设用地空间的企业,在经济上给予更优惠的政策回收土地。
(二)开源节流解电荒。一是调。落实电力调控政策,运用市场化的经济调节手段,通过执行差别电价、加价电价、加强能源监察等有效手段促进落后产能的淘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二是争。积极争取用电指标,加大与省、市电力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高峰时段用电负荷上的支持。三是保。加快电网和工业用电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我县电网供电的整体稳定能力,从硬件设施上予以保障。四是增。积极发展新能源,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发展生物质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沼气发电、垃圾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鼓励企业利用车间厂房屋顶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站。
(三)改善环境留人才。一是用品牌招人。政府要把创造良好的投资和创业环境当作品牌来建设,用良好的品牌来吸引投资和创业;企业要把改善用工环境和待遇当作品牌来打造,用良好的口碑来吸纳人才。二是用环境留人。政府要着力改善工业园区内的生产生活设施等硬环境建设。企业要强化劳动保护,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积极加强与员工的感情交流,畅通员工的发展晋升渠道,真正做到以待遇留人,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三是用服务感人。对企业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为其提供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给予一个安稳的生活环境。对外来务工人员,应加大生活上的帮助,多开展些“关爱行动”,切实解决就医、子女上学等实际问题。
(四)融资创新拓财源。一是做强财政“主平台”。要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放大效应,增强政府投融资能力。二是疏通信贷“主渠道”。大力引进金融机构,活跃资本市场,争取更多的金融机构入驻;要引导金融部门创新金融产品,推行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保单质押等新型贷款业务,加强金融部门服务企业力度。三是激活民资“主源头”。要强力推进全民创业,鼓励、引导和支持民间资本以独资、合作、参股等方式,参与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和公益性事业建设。四是争抢上资“主阵地”。要紧抓政策机遇,积极做好项目论证、谋划、包装、申报等工作,加大“跑省进京”力度,力求“多”、“快”,全力以赴争抢上级项目资金。
XX县破除要素制约工作汇报尊敬的XX副秘书长及政研室各位领导:欢迎你们莅临XX检查指导工作!根据安排,现将我县破除发展要素瓶颈相关工作作简要汇报。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
房地产项目方案:创新思路破解发展瓶颈房地产项目方案:创新思路破解发展瓶颈 今年以来,陵城镇努力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克服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利器、衡量工作的标杆、谋划发展的......
破解拆迁瓶颈 创新工作机制2011-10-13 10:44:06 来源:破解拆迁瓶颈创新工作机制下关房产管理局朱滨城市棚户区房屋拆迁是城市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直接关系到群众生活改善,影响......
益阳市破解农村金融“瓶颈”发展现代农业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必须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性任务。要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必须下力气克服融资难、贷......
带压攻难关合力破瓶颈-乙烯厂高压聚乙烯车间长周期稳定生产攻关项目纪实内容提要:在公司“”理念下,高压聚乙烯装置长周期稳定生产攻关组率领厂部干部员工攻坚克难、变压力为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