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农村中学教学现状的对策_农村中学教学现状分析
改变农村中学教学现状的对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农村中学教学现状分析”。
改变农村中学教学现状的对策
摘要:农村初中教学当中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教学的设备不够全,教学的方法单一,学生不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所以要对当前的教学进行改革,要充分利用好学校当前的资源,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还要在教学过程当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读历史学科的兴趣。
关键词: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对策
初中教学当中,历史学科一直是副科,教师和学生都不够重视历史学科。历史课的存在有悠久的历史,一直是独立的学科,在培养人才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随着减负口号的开始,历史课本的内容也少了不少,变得越来越简单,减少了很多历史人物的描述。一些专门研究历史的资料都很晦涩,这就让人们产生了误解,历史是为专门的研究人员准备的,一般人不需要学。农村的初中生和网络接触很少,学习历史知识只是从课堂当中得到,城市的学生获取历史知识有很多种方式,获取的范围很广泛。初中历史教学不仅是传授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历史教学要发挥德育教育的功能,历史学科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实施素质教育,历史学科也属于一个重要的部分,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要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素质。人才的培养没有城市与农村的区别,初中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学生的知识会提高一个台阶。农村初中历史要能够给学生建立有一个构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一、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现状
农村初中学校不重视历史学科,只有少数的学生喜欢历史课,大部分学生对历史课都没有兴趣,这给农村初中历史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程,在学习过程当中就没有积极性。农村的学生把升学看得很重要,而历史科目所占的分数并不高,导致很多学生都不愿意去学习历史,歧视历史课。
农村的条件比较差,所以没有很完善的教学设备,教学资源也不够,历史挂图和相关的书籍很少,更没有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虽然近些年来随着电脑知识的不断普及,一些农村的初中学校教师也开始使用电脑,但是多数的学校还是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即使安装了一些简易的设备,使用的概率也会很少。
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教师忽视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教师把自己的教学任务定义为把课本当中的内容全部传授给学生。农村初中历史教师没有把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重点内容。很多教师使用的是新课本,但是却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就是在讲台上讲课,学生被动去学习。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贯穿到了整个教学活动当中,学生只是记住了教材的内容,学习历史的方式就是通过自己的记忆力,他们很少参与一些活动,学生没有质疑的机会,没有找到学习历史的乐趣。这些都很大地影响了学生的主动性,影响了质量。
二、改变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对策
(一)、更新教师的思想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每一位历史教学工作者尤其是农村中学历史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观念。社会学发展表明:一个人不懂历史,表明这个人无知;若是一个民族不懂历史,那么等待这个民族的将是被灭亡。历史学科的价值不仅存在于其传授历史知识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其产生的巨大的育人价值。坚持这个信念,农村中学的历史教师就不必自我看扁,就会有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历史教学之中,从而为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提供必要的精神动力。在坚持历史学科价值的基础上,历史教师还应明确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要求不仅关注知识的获得,更要关注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形成,品德的提升和情感的陶冶。结合历史这一学科以及农村中学实际的情况,我们亦不妨大胆定出符合实际的导向目标——以学生为本、学生为发展中心的理念为指导,引导学生通过自主、交流、探究、实践等学习途径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竞争观、科学的发展观,培养学生形成具有知识、情感、价值三者结合的良好人格。
1、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教育的成败主要是教师的作用,教师要为人师表,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在进行,对于新的课程标准来说,为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农村初中历史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教师要能够有自己的发展方向,积极参加专业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教师要参加各种研讨活动,提高业务能力。
2、充足利用农村的教学资源
初中历史学习要有比较真实的环境,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很难突出历史的形象和生动,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生动的挂图、录音、电视以及多媒体等等,可以让学生了解比较真实的环境,这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在新的课程标准的形势下掌握多媒体技术。历史内容是丰富的,教师要能够利用好历史的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能够抽时间阅读各种历史知识,积累一些素材,阅读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东西,之后把自己所获得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比如说,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介绍的过于简单,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了解达芬奇的相关内容,教师可以讲解一些之外的知识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的行之有效同样也离不开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历史感兴趣一半是因为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本身的吸引力,另一半则来自于历史教师自身的感染力,这种感染力不仅体现在教师个人的魅力,更体现在教师的亲和力以及讲述过程中的语言和肢体表达上。
4、做好备课工作
课前准备主要分为教师和学生两方面。作为教师,一节课四十分钟,我们要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这就需要无论是课前备课还是课中的导入,都需要精心的准备。备课时广泛的查阅资料,搜罗尽可能多的材料,然后仔细遴选出有助于课堂教学的那一部分,充实到教案中去,丰富课堂。课前导入也是有效性的一个方面,导入时间若是过多则会占用教学时间,一般三四分钟即可,导入形式可灵活采用,这里我觉得切忌盲目挪用,不可人云亦云。在听课的过程中我经常发现,有一些老师对于讲公开课已经有了一套应对的模式,就如同套八股文似的,导入必须得是情景导入法,没有这个就不是公开课。
历史是一门有魅力的学科,这种魅力需要我们教师用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去领略,去领略它所蕴含着的五千年的光辉灿烂。
(二)、加大政府资金投入,改善农村中学办学条件 由于教育经费的不足,严重制约着农村中学的办学条件,也影响了农村中学的教育质量。为了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各级政府应积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切实抓好“两免一补”和贫困生救助工作,真正让每个贫困生都享受到均等的教育机会。同时,政府应积极筹措资金,改造危旧校舍,添置图书,体育艺术器材和实验仪器等硬件设备,改善农村中学的办学条件。
(三)、建构优化合理的农村中学教师队伍是提高农村中学教育质量的当务之急
在农村基础教育这样一个系统内,作为重要一环的教师队伍成了最薄弱的环节,和农村基础教育系统脱节了,给农村基础教育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解决农村中学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建构优化、合理的农村教师队伍就成了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当务之急。具体从以下四点着手:
1.进一步加大改革农村教师管理制度的力度。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应充分发挥编制管理的调节平衡作用,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制度,实现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教师的合理流动,特别是向农村学校的流动。其次,建立合理的城镇与农村教师交流机制。可借鉴公务员挂职锻炼的办法,从城镇中学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到农村中学去挂职,从农村教师中选拔骨干教师到城镇学校担任教学任务,从制度上解决农村合格师资紧缺的问题。最后,对长期在农村中学任教的,工作业绩突出的青年教师,在晋级时可作破格处理,以充分调动广大农村教师的积极性。
2.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师待遇。可在住房、工资等方面适当予以扶持和倾斜。3.加大对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化培训力度,引进新的教师培训观念,开展多种途径和多种形式的师资培训。对于农村中学教师要让他们在假期集中进行专业化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更新与完善专业知识结构,对于上了年纪的教师,要求他们补修专业知识,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知识,使他们的教育观念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4.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对农村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农村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是提高当前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加快构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四)、农村中学教育中,重视农村中学生思想的转变也不容忽视 农村中学生是农村中学教育的对象,转变其思想,使他们能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其精神不受错误思想的侵蚀。另外,农村中学生大多淳朴、好学、能吃苦。鉴于此应鼓励他们,培养他们的爱国乐学精神,营造有利于学生求知的氛围。我们应该从转变学生及家长的观念入手,深化农村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
(五)、农村中学的课程要联系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 课程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载体,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从一定意义上说,要转变农村教育城市化的取向,关键在于加强农村教育的课程和教材建设。农村教育的课程开发与材料问题既是困扰农村教育健康发展的难点,也是农村基础教育与农村职业教育结合的难点。为此农村课程改革要做到:
1.调整考试内容及权重。农村中学考试内容需要打破传统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加大知识应用、跨学科的综合能力考查,适当增加对于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考察。
2.改善课程管理。当前我国农村中学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生源水平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对于不同的学校,课程改革不妨分类管理,避免一刀切。对于教育教学薄弱的山区地区、学校,需要在人力、财力等方面予以适当的扶持。3.完善课程评价体系。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必需与完善的评价体系相配套,这就要求课程评价为学校课程改革松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新闻舆论需要为课程改革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逐步把学校从“升学率”这唯一标准中“松绑”出来,在加强监督、指导的前提下,政府需要赋予学校合理的课程自主权,适当给予学校课程改革“失败”的机会。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农村学校课程提供宽松的环境。
总之,我国的农村中学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它的解决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积极配合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胡宗高,宋长明,张国方.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思考[J].盐城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04)[2] 周道贵.举步维艰的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是“带着镣铐跳舞”——从我市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现状谈起[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12)[3] 靳旭卫.农村中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省会宁县第三中学
[4] 孙改仙.农村中学教育的问题与对策—谈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J].河东学刊,1998年9月,第16卷,第3期.[5] 赵晓梅.论我国城市及农村中学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思考[J].甘肃省东乡县锁南中学.[6] 张彬,李更生.中国农村教育改革的先声—对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乡村教育运动的再认识[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9月.[7] 许颖.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农村中学教育改革[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8] 张振相.浅探提高农村中学教育管理质量的对策[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3月.
试析农村中学教育现状与对策农村的义务教育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长治久安。作为具有9亿人口的农村,基础教育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未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
分类号:迷级:U D C :编号:教育学科论文论文题目: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姓名:电话:***时间:2012-1-5所在单位:云南省南华县马街中学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
农村家庭教育弊端对策农村家庭教育的弊端制约着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越来越成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绊脚石。加快农村家庭教育改革的步伐,提高农村家长家庭教育的意识,成为现......
泸州市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二〇一六年九月徐 利泸州市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与研究对策摘要武术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是中国优秀体育文化的重要组......
农村中学班级管理的现状与对策邢台经济开发区青介中学薛正宇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层组织,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各项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班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