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保健学考试重点_预防保健考试要点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预防保健学考试重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预防保健考试要点”。

09临床C班预防保健学上课时强调的重要部分

整理:成玄璇

★声明:以下内容只是老师上课时强调的比较重要的内容,不是针对考试画的重点!

绪论部分: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P3)健康的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完好的状态。(P4)三级预防,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初级预防,第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或三早预防,第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P14)

第一大部分:医学统计学部分(书第四章)

总体: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性质相同的所有个体某种变量值的集合。(P25)样本:就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实测值的集合。

同质:指对研究指标影响较大的,可以控制的主要因素应尽可能相同。变异:同质基础上的个体差异。

统计学上将不太可能发生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一般认为P≤0.05为小概率事件(P26)均数最适用于对称分布资料,尤其是正态分布资料;几何均数(观察值不能为0或同时出现正负值;同组资料G<(x拔))用于对数正态分布资料或呈倍数关系的等比资料等;中位数常用描述偏态分布资料、开口资料和分布未明的资料。(P28~30)标准正态分布是均数为0、标准差为1的正态分布:N(0,1),即μ=0,σ2=1。(P32)均数的抽样误差:由抽样引起的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之差(X-μ)。(P40)

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1.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2.选择正确的检验方法和计算统计量3.确定P值4.判断结果(P43)

P值:指从H0所规定的总体随机抽得≥或≤现有统计量的概率。(P43)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反证法、小概率的思想。

α越大,β越小,犯第Ⅱ类错误可能性越小;增大样本量后α和β都减小。

应用t检验对两样本均数进行比较时,要求原始数据满足三个条件:独立性、正态性、方差齐性。(P47)完全随机的三个条件与此相同。变异分为三类:总变异(SS总)、组间变异(SS组间)、组内变异(SS组内)。(P49)方差分析的意义是按照实验设计把总变异分成若干部分。(P49)

第二大部分:环境(书第六、七章)

根据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可将自然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原生环境:指天然形成的未受人类活动影响或影响较少的自然环境。次生环境:指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在原生环境中也可能存在一些对健康不利的因素,人们长期在这些地区生活居住,对人类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导致疾病,这类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P165)

生物蓄积作用:一种生物对某种物质的摄入量大于其排出量,随着生物生命过程的延长,该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含量逐渐增加。(P168)

第一类问题是原生环境问题,第二类是次生环境问题,第三类是社会环境问题。(P170)公害:严重的环境污染。公害病:因公害引起的区域性疾病。(P170)环境污染物:进入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P170)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生活“三废”:垃圾、污水、粪便。(P170)物质蓄积:进入机体的污染物或其代谢产物,如不能完全排出而逐渐蓄积于体内。(P174)物质蓄积是引起慢性中毒的物质基础。(P174)

功能蓄积/损害蓄积:毒物进入体内后,并未发现在体内明显贮留,但由该物质引起的机能改变却逐渐累积,导致机体对该毒物的反应性增强。(P174)

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特点:广泛性、多样性、复杂性、长期性。(P178)在日本发生的水俣病是由甲基汞污染引起的,痛痛病是由镉污染引起的。(P178~179)紫外线生物效应:抗佝偻病作用、红斑作用、色素沉着作用、杀菌作用。(P192)紫外线过量接触可引起机体的损伤:电光性眼炎、雪盲、皮肤的光老化、增加皮肤癌发病率。(P192)

红外线生物学作用的基础:热效应。(P192)

新鲜空气中重离子轻离子的比值不超过50(P193)室内小气候的四个因素:气温、气湿、气流、热辐射。酸雨:pH值小于5.6的雨水。(P197)

室内空气污染源之人的活动:燃料燃烧、吸烟、烹调产生的油烟、电器。(P199)

水体污染:指人为活动的污染物排放到江河、湖海、水库或地下水中,排放的量和速度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体的水质、底泥的理化特性、生物特性和组成发生改变,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间接危害或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P205)工业废水是水体污染最主要的来源。(P205)

水体富营养化及水华、赤潮: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指水流缓慢、更新期长的地表水体,接纳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引起的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急剧增殖,导致水体溶解氧含量下降,水质恶化变臭,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和水体变色等现象。这种现象发生在湖泊,以蓝色、绿色变化为主,成为水华;出现在海湾,以红色变化为主,成为赤潮。(P207)

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加氯量和接触时间、水的pH值、水温、水的浑浊度、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P218~219)

目前在人体中的化学元素按其生理功能可分为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按其在人体中的含量可分为宏量元素、微量元素。(P222)

判断某地的一种疾病是不是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概念在之前已提到,也可见书222页的)需要符合以下几个条件:疾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区域性;疾病的分布与某种化学元素之间的分布在时间、地点和人群中均有同样的相关性;疾病的发生与某化学元素之间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这种相关性用现代医学理论能够解释,不能仅仅是统计学的相关。(P222)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流行特征:山区多于平原、内陆多于沿海、乡村多于城市。地方性甲状腺肿通常在青春发育期发病率最高。(P223)碘化物易溶于水。

克山病的预防:改善居民的营养状况和卫生条件,尤其改善饮用水的卫生条件有重要意义。(P228)

大骨节病的预防:更换水源水、更换病区的粮食、定期服用亚硒酸钠、改变病区居民的饮食习惯,多进食豆类、蔬菜、肉类等食物,以增加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P228)

第三大部分:食物与健康(书第八章)

营养:机体从外界摄取食物并消化、吸收、代谢和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素和其他有益的成分以满足机体自身生长发育、生存和增进健康的生物学过程。(P232)营养素:指机体为维持生存和健康、保证生长发育和体力劳动所必需的来自外界的以食物形式摄入的化学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矿物质、维生素、水(前三个供给能量!)。(P232)膳食参考摄入量(DRIs)包括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P232)

EAR:它根据某些指标判断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RNI: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AI:是指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摄入量。最好的蛋白质来源食物是鸡蛋!(谷类和豆类有限制性氨基酸,不是好来源,但可搭配吃)必需氨基酸是指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速度不能适应机体的需要,而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取,共有9种。(P233)“假设借来一两本书” 限制性氨基酸:食物蛋白中的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限制了其他氨基酸的利用,造成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P234)

为了提高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往往食物混合食用,以多补少,起到相互补充必需氨基酸不足的作用,叫蛋白质互补作用。(P234)必需脂肪酸eg:亚油酸、α-亚麻酸。(P237)成人摄入脂肪能量占总能量的20~30% 纤维素主要功能:增加粪便体积;半纤维素:促进胃肠蠕动;果胶、树胶、粘胶少数半纤维素:延缓胃排空时间、减缓葡萄糖吸收、降低血胆固醇。(P239)膳食纤维会干扰元素吸收以及影响消化。(P239)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我国居民的糖AI占总热能的55%~65%。(P239)

有相当一部分人(约70%)有不同程度的乳糖不耐症,他们不能或部分地分解乳糖,乳糖进入大肠被细菌分解产酸、气、引起胃肠不适,多因体内缺少分解乳糖的乳糖酶。(P239)血糖指数:含50g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血糖应答曲线下面积与同一个体摄入50g葡萄糖或面包血糖应答曲线下面积之比。(P239)

体内1g蛋白质产生4kcal能量,脂肪9,糖4。即4:9:4。(P240)人体的能量消耗:基础代谢、体力活动、食物的热效应、生长发育。(P240~241)基础代谢是维持生命的最低能量消耗。(P241)基础代谢率(BMR):人体处于基础代谢状况下,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或每公斤体重)的热能消耗。

我国营养学会的建议是蛋白质供能占人体所需热能的10%~15%,脂肪20%~30%,糖55~65%。(P241)

牛奶是钙的优质来源、最好的钙的食物来源。

膳食中铁的优质来源:动物肝脏、动物血、黑木耳等。

维生素A缺乏:暗适应时间的延长,重者为夜盲、干眼病、结膜干燥、角膜软化、结膜颞侧的1/4处出现毕脱斑、毛囊角化和干燥。

维生素A最好的来源:各种动物肝脏、鱼肝油、鱼卵、全奶、奶油、禽蛋等;良好来源:深绿色蔬菜和水果。

维生素D缺乏:影响骨骼和牙齿钙化,引起骨骼变软、弯曲变形。婴幼儿可发生佝偻病,成人可导致骨质软化症和骨质疏松症。

维生素D主要存在于海水鱼、肝、蛋黄等动物性食品及鱼肝油制剂中。维生素E又名生育酚。

维生素E缺乏:动脉粥样硬化、癌、白内障、涉及老龄化的其他退行性过程。维生素E含量较丰富的食品:植物油、硬果、种子类、豆类。维生素B1又名硫胺素。维生素B1缺乏:脚气病。

维生素B1良好来源是动物的内脏(肝、肾、心)和瘦肉,全谷、豆类和坚果。中国居民谷类是B1主要食物来源。维生素B2又名核黄素。维生素B2缺乏:“口腔—生殖综合征”

维生素B2食物来源:动物性食物如肝、肾、心、蛋黄和乳类是B2的良好来源;植物性食物如菠菜、韭菜、油菜及豆类含B2也较多。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

维生素C缺乏:摄入严重不足时可患坏血病。

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品中,在植物性食品中,新鲜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C的最好来源,尤其是绿色蔬菜。水果中以柑橘类含C较多。(P242~250)

脂溶性维生素不容易缺乏(D除外)因为不溶于水,相对稳定,更容易过量中毒。水溶性维生素特点相反。老年人营养相关:摄入脂肪过多过少都无益;蛋白质的需要不低于中青年;多吃蔬菜和水果;节制饮食,不宜过饱,少食多餐,定时定量。(P257~258)合理营养基本要求:摄取的食物应供给足量的营养素和热能;摄取的食物应保持各营养素的平衡;食物应无毒无害,保证安全;食物应通过合理烹调和加工,减少营养素的损失,提高消化吸收率,并具有良好的色、香、味,引起食欲;合理膳食制度和良好饮食习惯。(P258~259)

食物结构的类型全球大体分三种:1.三高型2.东方型3.地中海式

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共有10条,适合于6岁以上的正常人群。具体内容为: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如饮酒应限量;吃新鲜卫生的食物。(P260)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从上到下:油25g-30g,盐6g;奶类及奶制品300g,大豆类及坚果30-50g;畜禽肉类50-75g,鱼虾类50-100g,蛋类25-50g;蔬菜类300-500g,水果类200-400g;谷类薯类及杂豆250-400g,水1200ml。(P261)

心血管疾病、肥胖者在营养膳食中要注意什么?(思考)膳食营养与冠心病的防治(自己看)(P265~266)预防心血管疾病,调整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是基础。(P266)

住院患者的基本膳食分类:普通膳食、软食、半流质膳食、流质膳食。(P279~280)肠内营养(EN)是用口服或管饲方式经胃肠道为机体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P285)

肠外营养是指通过胃肠外途径——静脉系统补充营养和体液的营养支持方法,又称静脉营养。(P285)食源性疾病:指通过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P286)食物中毒: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P287)

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潜伏期短,呈暴发性;中毒病人临床表现基本相似;发病与某种食物有关;人与人之间无直接传染。(P287)

细菌性食物中毒分感染型、毒素型、混合型。沙门菌食物中毒胃肠炎型最常见。(P289)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中毒机制:金葡菌,毒素型。河豚卵巢最毒,肝脏次之。(P294)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特效解毒剂:美蓝。(P296)

第四大部分:职业病(书第九章)

只有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条件、暴露者个体三者联系在一起,并且作用条件达到一定的水平,加上接触者个体具有某些易感特征时,才会引起职业损害。(P308)职业病: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和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机体已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一系列功能性和或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通称为职业病。(P309)

职业病的特点:病因明确;有明确的接触水平—效应(或反应)关系;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水平(剂量)与职业病病损严重程度或发病率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有害因素大都可以定量地加以检测;在接触同一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职业人群中,通常会有一定数量的人群发病;大多数职业病的病变在早期是可逆的,且越早治疗疗效和预后越好;除职业性传染病外,治疗患者个体对于控制人群发病率毫无意义。(P309~310)

职业病的诊断:患者的职业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临床表现和医学检查结果。(P310)

职业病的一些处理原则:职业病的诊断应当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并由三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在认真、客观、准确地收集上述资料后通过综合分析、集体讨论方能做出诊断。对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必然联系的,在排除其他致病因素后应当诊断为职业病。(P310)

我国在职业性损害防制方面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三级预防”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原则,以一级预防为主。(P312)

原则上职业性损害的防御措施应包括:法律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卫生保健措施等几个方面。(P312)

铅中毒主要蓄积于骨骼等(P315)

铅中毒临床表现:神经系统在中毒早期或轻度中毒时,出现头昏、头痛、乏力、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等类神经症的表现。继续接触可出现轻重不等的周围神经病变。重度中毒者还可引起中毒性脑病;消化系统早期或轻症患者的症状主要有纳差、恶心、腹涨、腹隐痛、便秘、腹泻等;血液系统主要表现为卟啉代谢障碍引起的铅中毒性贫血;肾脏可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P316)

铅中毒的治疗:依地酸二钠钙。不合理用药可出现“过络合综合征”。(P317)汞中毒:肾脏。(P318)

慢性汞中毒:神经衰弱综合征、汞毒性震颤、慢性口腔—牙龈炎、肾脏及其他损害。(P318)慢性汞中毒治疗:二硫基丙磺酸钠。(P319)苯中毒急性: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的苯蒸气,除可造成对黏膜的刺激症外主要产生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作用。慢性主要表现为苯的毒性代谢产物对造血系统的损害。(P320)肺水肿四期:刺激期、潜伏期、肺水肿期、恢复期。(P324)刺激性气体的急性损害主要危害是肺水肿。(P325)

肺水肿治疗:及早纠正缺氧、应用去泡剂、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减轻胸腔压力、预防和控制感染。(P325~326)

粉尘的三个清除机制:1.呼吸道特殊解剖结构2.粘液—纤毛系统3.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粉尘的理化性质及卫生学意义:

(一)化学组成、浓度和接触时间——对人体健康直接影响。SiO2>70%——结节性为主的弥漫性纤维化;SiO2<10%——间质纤维化,不易融合;浓度越高→发病越快→越重。接触时间——每日接触时间、工龄长短。

(二)分散度、粉尘粉碎程度——直径(μ)表示; 分散度越高→沉降速度慢→存留时间长→进入机体多,反之则少;分散度高→在呼吸道的储留分散度大的时间长,比表面积大。

比重:分散度相同,比重小沉降速度慢→进入机体多。

(三)溶解度:在呼吸道溶解、吸收; 毒性粉尘:铅,汞→溶解→中毒; 矿物粉尘:SiO2→不溶解→尘肺; 有机粉尘:面粉,糖→吸收。

(四)形状与硬度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球形→阻力小→易沉降;

比较坚硬→上呼吸道刺激,机械损伤。

(五)荷电性

温度↑→荷电性↑90%~95%±电荷; 湿度↑→荷电性↓5%~10%无电荷;

同性电荷相斥,稳定性增强,增加了被吸收的机会,异性电荷相吸,粉尘聚集→沉降,减少进入机体机会。

(六)爆炸性

高分散度的煤炭、糖、面粉、硫磺等粉尘。温度:(火焰、火花和放电)明火;

浓度:煤尘——30~40mg/m3;淀粉——7g/m3;糖——10g/m3.尘肺: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P338)

矽肺: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吸入游离SiO2粉尘所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P338)

结核是矽肺的最常发并发症。

矽肺的基本病理改变是矽结节形成和肺间质纤维化,晚期可形成融合团块(P339)矽肺胸部X线表现小阴影的病理基础是矽结节,大阴影的病理基础是团块状纤维化。(P341)对健康影响的物理因素的共同特点:物理因素都有其特定的物理参数;一旦装置停止工作,改物理因素会立即消失;绝大多数物理因素在脱离接触后体内便不再有残留;躁声、电磁辐射等因素其强度的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除人工激光外,作业场所常见的物理因素在自然界中均有存在。(P348)

中暑三种类型:热射病(包括日射病)、热痉挛、热衰竭。其中第一个死亡率最高。(P351)躁声对人体的危害:听觉系统有暂时性听阈移位,永久性听阈移位;听觉外系统不良影响有头晕、头痛、心悸、睡眠障碍和全身无力、记忆力减退和情绪不稳等,并会影响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P356)

妇女保健学重点完整版

妇女保健学为那些没有书的准备的另加了补充的几个和一些疑问性的1.我国采用的围产期1的定义:妊娠满28周(胎儿或新生儿出生体重≥1000g)至出生后7天内。2.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外阴......

体育保健学重点总结

1、晕厥是由于脑血流暂时降低或血中化学物质变化所致的意识短暂紊乱和意识丧失,也是过度紧张的一种表现形式。2、自我监督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期间采用自我观察和检查的方法......

预防医学考试重点

1.预防医学是医学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疾病在人群中分布规律,以及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一......

医学影像学考试重点

医学影像学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脑实质的MRI:T1WI脑髓质信号稍高于皮质,T2WI则稍低于皮质.脑脊液,信号均匀, T1WI为低信号, T2WI为高信号,水抑制像呈低信号.颅骨板障和脂肪组......

礼仪学考试重点

礼仪学考试重点第一部分、理论知识(此部分容易出大题)第一章一、礼仪学的核心概念是礼的概念,其它基本概念还有仪、礼仪以及礼貌、礼节等二、在我国古代礼有三层基本含义:典章......

《预防保健学考试重点.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预防保健学考试重点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预防保健考试要点 考试 预防保健 重点 预防保健考试要点 考试 预防保健 重点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