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效学习】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 短文第一课时(学习《夸父追日》)导学案_七下语文第七课导学案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全效学习】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 短文第一课时(学习《夸父追日》)导学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七下语文第七课导学案”。

二五短文两篇(二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夸父追日》)

【知识链接】

《山海经》,书名,18篇。作者不详,各篇著作时代亦无定论,近代学者多认为不出一时一人之手,其中14篇是战国时作品,《海内经》四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夸父是一位十分神奇的人物。他是一个善于奔跑的巨人,他与太阳“逐走”。他口渴如焚,虽然接连喝干了黄河和渭水两条大河,仍不解渴,又赶往大泽,终于没来得及喝大泽的水而渴死。他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还能为人类造福。夸父敢与太阳决一高低,可以奔驰于天地,可以饮干大河大江,可以化手杖为桃林,真是气概非凡,本领非凡。夸父这一神话人物形象,具有超现实的想像、夸张的浪漫主义魅力。

【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饮于河、渭()弃其杖()..

2.解释下列加点字:

逐走()饮于河()()...

未而死().至()道渴.弃其杖()化为邓林()..

3.文学常识填空

《夸父追日》选自()“逐日”是追赶太阳之意。

“夸父逐日”是一个成语,现在多比喻()

二、合作探究

1.怎么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

2.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

3.你如何理解这则神话的主题?

三、拓展提升。

阅读《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名自叫。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山海经 •北山经》思考:这也是选自《山海经》的一则中国古代神话,试分析两则神话的相同点。答:

附:译文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总结反思】

【全效学习】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 邓稼先第一课时导学案

一一邓稼先(二课时)第一课时【知识链接】1.关于“两弹一星”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

【全效学习】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 夸父逐日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夸父逐日》学案一、根据课文补充,并翻译所填字词。夸父与日,;渴 ,欲得饮,饮于、;、不足,饮。未,渴而死。弃杖,化为。二、古今异义:河:古义-----走:古义----今义---今义-----......

【全效学习】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 爸爸的花儿落了第一课时)导学案

二、爸爸的花儿落了(二课时) 第一课时【知识链接】1.走进作者: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台湾作家。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窗》,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绿......

七年级上册全效学习

Unit 1 my pron.我的name n.名字is v.是 name's = name is 名字是clock n.钟I pron.我的am v.是I'm = I am 我是 nice adj.好的;令人愉快的 to part.用于与动词原形一起构......

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隔蒲中学余国福2011-3-6学习目标:1、准确讲述自己的烦恼故事。2、与别人交谈努力做到口齿清楚,态度大方,语言流畅。3、能准确表情达意,不重复。4、正确认识和对待成长过程中的烦......

《【全效学习】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 短文第一课时(学习《夸父追日》)导学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全效学习】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 短文第一课时(学习《夸父追日》)导学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七下语文第七课导学案 夸父追日 短文 课时 七下语文第七课导学案 夸父追日 短文 课时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