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病人的护理_常见发热病人的护理
发热病人的护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常见发热病人的护理”。
发热病人的护理 据发热程度可分为:(以口温为准)
低热:< 38℃,多见于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热;
中等热:38~38.9℃,多见于急性感染;
高热:39~41℃,见急性感染;
过高热:>41℃,如中暑。
据体温变化常见热型分为:
1、稽留热:体温高达39℃以上。波动幅度<1℃。见于伤寒、肺炎。
2、间歇热:体温骤升至39℃以上,而后降至正常以下,经一个间歇后,再规律地交叉出现,见疟疾。
3、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于2~3℃。而最低温度始终高于正常。见败血症。
4、不规则热:一日间体温变化极不规则,且持续时间不定。见于流感、肿瘤病人发热。
人体最高耐受热约40.6~41.4℃。高达43℃则极少存活。因此,护士对发热病人应密切观察及护理:
1、应注意对高热病人体温的监测: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三天后可减至每日2次。同时密切观察其他生命体征,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
2、用冰袋冷敷头部,体温>39.5℃时进行酒精擦浴或药物降温,降温半小时后测体温并记录。
3、补充营养和水分:高热时,由于迷走神经兴奋降低,使胃肠活动及消化吸收降低;而另一面,分解代谢增加,营养物质大量消耗。引起消瘦、衰弱和营养不良。因此,应供给高热、高蛋白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并鼓励病人进食,对不能进食者,必要时用鼻饲补充营养,以弥补代谢之消耗。高热可使其机体丧失大量水分,应鼓励病人多饮水,必要时,由静脉补充液体、营养物质和电解质等。
4、加强口腔护理:长期发热病人,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内食物残渣易于发酵、促进细菌繁殖,同时由于机体抵抗力低下及维生素缺乏,易于引起口腔溃疡,应加强口腔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5、高热病人由于新陈代谢率增快,消耗大而进食少,体质虚弱,应卧床体息减少活动。在退热过程中往往大量出汗,应加强皮肤护理,及时擦干汗液并更衣以防感冒。
6、高热病人体温骤降时,常伴有大量出汗,以致造成体液大量丢失,年老体弱及心血管病人极易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冰冷等虚脱或体克表现,应密切观察,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配合医生及时处理,不恰当地使用退热剂,可出现类似情况,应慎用。
发热病人的护理发热是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机体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观察要点】1、监测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8.5。C,遵医......
【摘要】:对发热病人,根据发热不同阶段的特点和临床表现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发热时对机体的危害,消除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有利于对病人的诊断和康复。【关键词】发热 感......
方案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组织管理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们应该重视方案的制定和执行,不断提升方案制定的能力和水平,以更好地应对未来......
发热【护理评估】1、评估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注意热型病程及伴随的症状,观察皮肤有无出疹、出血点、麻疹、黄染等。2、评估患者意识状态。3、评估患者皮肤的温度、湿度及......
发热病人就诊登记制度1、对前来就诊的发热病人,由诊治医师用专门的发热门诊日志登记簿进行登记。2、登记的基本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