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练习_文言文经典练习题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文言文练习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文言文经典练习题”。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吕思诚,字仲实,平定州人。擢泰定元年进士第,授同知辽州事,丁内艰,未赴。改景州蓚县尹。差民户为三等,均其徭役;刻孔子象,令社学祀事;每岁春行田,树畜勤敏者,赏以农器,人争趋事,地无遗力。印识文簿,畀社长藏之,季月报县,不孝弟、不事生业者,悉书之,罚其输作。胥吏至社者,何人用饮食若干,多者责偿其直。豪猾者窜名职田户,思诚尽祛其弊。天旱道士持青蛇曰卢师谷小青谓龙也祷之即雨思诚以其惑人杀蛇逐道士雨亦随至遂有年。县多淫祠,动以百余计,刑牲以祭者无虚日,思诚悉命毁之,唯存江都相董仲舒祠。寻擢国子监丞,升司业,拜监察御史。移浙西。达识帖睦迩时为南台御史大夫,与江浙省臣有隙,嗾思诚劾之,思诚曰:‚吾为天子耳目,不为台臣鹰犬也。‛不听。已而闻行省平章左吉贪墨,浙民多怨之,思诚奏疏其罪,流之海南。左迁湖广行省左丞,遣太医院宣使秦初即其家迫遣之。初窘辱之,不遗余力,思诚不为动。抵武昌城下,语诸将曰:‚贼据城与诸君相持经久,必不知吾为此来,出其不意,可以入城。‛遂行。诸将不获已,随其后,竟不烦转斗而入。询其故,贼仓卒无备。尽惊走。思诚乃大会军民官吏告之曰:‚贼去,示吾弱也,规将复来。‛于是申号令,戒职事,修器械,葺城郭,明部伍,先谋自守,徐议出征。苗军暴横,侵辱省宪,思诚正色叱之曰:‚若等能杀吕左丞乎?‛自是无敢复至。俄得疾,以至正十七年三月十七日卒,年六十有五。思诚气宇凝定,素以劲拔闻,不为势利所屈。

(《元史·吕思诚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旱/道士持青蛇/曰卢师谷小青/谓龙也/祷之即雨/思诚以其惑/人杀蛇/逐道士/雨亦随至/遂有年/ B.天旱/道士持青蛇/曰卢师谷小青/谓龙也祷之/即雨/思诚以其惑人/杀蛇/逐道士/雨亦随至/遂有年/ C.天旱/道士持青蛇/曰卢师谷小青/谓龙也/祷之即雨/思诚以其惑人/杀蛇/逐道士/雨亦随至/遂有年/ D.天旱/道士持青蛇/曰卢师谷小青/谓龙也/祷之即雨/思诚以其惑人杀蛇/逐道士/雨亦随至/遂有年/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丁艰,也叫丁忧,原指遇到父母丧事,古代专指官员居丧,丁内艰是指遇母亲去世。B.社长,元时乡里有村瞳组织,每五十家编为一社,择年高、晓农事的汉族地主任之。C.淫祠,古时指供人纵情玩乐、不在祀典的祠庙,因有伤风化往往被正直的官员毁弃。D.贪墨,旧指官员贪污,语本《左传》‚贪以败官为墨‛,有时也是贪官污吏的代名词。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吕思诚励农兴教,关注百姓事体。他在担任蓚县尹时,奖赏那些有经济头脑的农民以农具,鼓励他们农业生产,在地方学校雕刻孔像进行祭祀。

B.吕思诚吏治有方,严格约束下属。办事的胥吏到乡社去,去多少人,饮食多少等都有一定标准,超过这个标准,要求胥吏照价自己付款,毫不含糊。

C.吕思诚刚直不阿,不受权贵利用。他刚到浙西任职,权贵达识帖睦迩因与江浙省臣有嫌怨,便唆使吕思诚弹劾他们,吕思诚义正词严地予以拒绝。

D.吕思诚腹有谋略,制敌出其不意。抵达武昌城下后,在苗军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他率领诸将出其不意地轻松取城,苗军却受到惊吓,四散奔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季月报县,不孝弟、不事生业者,悉书之,罚其输作。(5分)

(2)于是申号令,戒职事,修器械,葺城郭,明部伍,先谋自守,徐议出征。(5分)答案:1--3 4(1)

(2)

1,C【解析】原文标点:天旱,道士持青蛇,曰卢师谷小青,谓龙也,祷之即雨。思诚以其惑人,杀蛇,逐道士,雨亦随至,遂有年。

2.C【解析】淫祠是指滥建的祠庙,这些祠庙不具有正宗的佛寺道观等传统的宗教建筑的特点。3.A【解析】‚有经济头脑‛是对‚树畜勤敏‛的误解。

4.(1)按季(每季最后一个月)上报县里,不孝顺父母,不友爱兄弟,不参加生产劳动的人,都记在文簿上,罚他们服劳役。(季月,弟,事,输作各1分,句意1分)

(2)于是发号令,戒备职事,造器械,修城郭,整顿军队,先考虑守城,再慢慢计划出征。(申、葺、部伍、徐议各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

吕思诚字仲实,是平定州人。泰定元年中进士第,被授同知辽州知事,因母丧未赴任,改任景州蓚县尹,将民户分为三等,平均他们的徭役;刻孔子像,让地方学校进行祭祀;每年春季开犁,对植树养畜勤快灵活的人,赏给农具,人们争着务农,因而所有土地都被开垦利用。又印制文簿,赐与社长保管,按季(每季最后一个月)上报县里,不孝顺父母,不友爱兄弟,不参加生产劳动的人,都记在文簿上,罚他们服劳役。胥吏到乡社中去,有多少人,饮食多少(都有标准),多用者要求按价付款。狡猾豪民篡改姓名而享有职田的,这种弊端思诚都加以清除。天旱,道士持青蛇说是卢师谷小青,是龙,祈祷即可下雨。思诚因他迷惑众人,杀了蛇,驱逐了道士,随之也下了雨,有了丰年。县里淫祠有百余座,每天都杀牲祭祀,思诚命令全都摧毁,只保存了江都相董仲舒祠。不久先后任国子监丞、司业、监察御史。调任浙西。当时达识帖睦迩任南台御史大夫,与江浙省不和,鼓动思诚弹劾,思诚说‚:我是天子的耳目,不是台臣的鹰犬。‛不听。其后得知行省平章左吉贪污受贿,浙民多怨恨他,思诚上奏其罪,将其流放到海南。降职调任湖广行省左丞,朝廷派遣太医院宣使秦初立即到他的家中强迫成行。秦初不遗余力地窘辱他,思诚并不害怕。到达武昌城下,对诸将说:‚贼人据城与各位相持很久,必然不知道我为此而来,出其不意,可以进城。‛就开始入城,诸将不得已,跟随其后,竟然未经战斗而进城。问其原故,因为贼仓猝无准备,都被惊走。思诚于是召军民开会,告诉他们说‚:贼走了,向我们表明他们弱,估计还将再来。‛于是发号令,戒备职事,造器械,修城郭,整顿军队,先考虑守城,再慢慢计划出征。苗军横暴,侵犯侮辱行省长官,思诚厉声厉色申斥说:‚你们能杀吕左丞么?‛从此苗军不敢再来。于至正十七年(1357)三月十七日病逝,终年六十五岁。思诚气质持重,素以刚直闻名,不为势利所屈服。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张行简,字敬甫,莒州日照人。颖悟力学,淹贯经史。大定①十九年中词赋科第一,除应奉翰林文字。丁母忧,杜门读书。服除复任。章宗②即位,摄太常博士,累迁礼部郎中。章宗将下诏以示四方,行简奏曰:‚往年饥民弃子或丐以与人其后诏书官为收赎或其父母衣食稍充即识认官亦断与之。自此以后,饥岁流离道路,人不肯收养,肆为捐瘠,饿死沟中。伏见近代御灾诏书,皆曰‘以后不得复取’,今乞依此施行。‛上韪其言,诏中书省行之。

泰和③二年,为宋主生日副使。上召生日使完颜瑭戒之曰:‚卿过界勿饮酒,每事听于行简。‛谓行简曰:‚宋人行礼,好事末节,苟有非是,皆须正之。‛上复曰:‚颇闻前奉使者过淮,每至中流,即以分界争渡船,此殊非礼。卿自戒,且语宋使曰‘两国和好久矣,不宜争细故伤大体’。丁宁谕之,使悉此意也。‛四年,诏曰:‚每奏事之际,须令张行简常在左右。‛

五年,群臣复请上尊号,上不许,诏行简作批答,因问行简宋范祖禹作《唐鉴》论尊号事。行简对曰:‚司马光亦尝谏尊号事,不若祖禹之词深至,以谓臣子生谥君父,颇似惨切。‛上曰:‚卿用祖禹意答之。‛其文深雅,甚得代言之体。改顺天军节度使。上谓行简曰:‚卿未更治民,今至保州,民之情伪,卒难臆度,如之何?‛对曰:‚臣奉行法令,不敢违失,狱讼之事,以情察之,钤制公吏,禁抑豪猾,以镇静为务。‛上曰:‚在任一年,所得利害上之。‛

祐④三年七月,朝廷备防秋兵械,令内外职官不以丁忧、致仕,皆纳弓箭。行简上书曰:‚弓箭非通有之物,其清贫之家、丁忧、致仕,安有所谓如法军器。今绳以军期,补弊修坏以求应命而已,与仓促制造何以异哉?‛是议也,丁忧、致仕竟得免。是岁,卒,赠金紫荣禄大夫,谥文正。行简端悫慎密,为人所知。自初入翰林,至太常、礼部,典贡举终身,缙绅以为荣。

(选自《金史卷l06·列传第四十四·张行简》)【注】①大定,是金世宗完颜雍年号。②章宗,金主完颜璟。③泰和,是金章宗完颜璟的年号。④贞祐,是金宣宗完颜珣年号。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往年饥民/弃子或丐以与人/其后诏书官为收赎/或其父母衣食稍充即识认官/亦断与之 B.往年饥民弃子/或丐以与人/其后诏书官为收赎/或其父母衣食稍充/即识认/官亦断与之 C.往年饥民弃子/或丐以与人/其后诏书/官为收赎或其父母/衣食稍充即识认/官亦断与之 D.往年饥民/弃子或丐以与人/其后诏书/官为收赎或其父母/衣食稍充即识认官/亦断与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除,本意是台阶,还有授予官职,清除的意思;摄,代理。表代理官职的还有行、署等;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

B.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从唐代开始,为了神化皇权,皇帝在世之时便开始有群臣上请。

C.丁忧,即官员家中有丧事要回家奔丧、居丧的意思。到后来,丁忧特指父母之丧。致仕,就是退休,意为‚还禄位于君‛,也就是辞官在家闲居。

D.礼部,中国古代官署。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长官为礼部尚书,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太常是礼部的一个下属机构。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行简知识渊博且在经史上能融会贯通,大定年间考取进士第一名。章宗对他很是信任和依赖。B.当群臣请求为章宗上尊号的时候,章宗不答应并诏命张行简依据范祖禹的意思予以拒绝。

C.张行简治民有方。章宗问如何治理保州,他汇报了任职一年中调查实情、安民为要的成功做法。D.张行简敢于建言。贞祐三年朝廷征缴弓箭时,他的建议使部分难以完成的人员免除了缴纳弓箭。4.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1)卿未更治民,今至保州,民之情伪,卒难臆度,如之何?(5分)(2)今绳以军期,补弊修坏以求应命而已,与仓促制造何以异哉?(5分 答案:1--3 4(1)

(2)1.B 2.D(太常是掌建邦之天地、神祇、人鬼之礼,吉凶宾军嘉礼以及玉帛钟鼓等威文物的官员,即唐虞的秩宗、周朝的宗伯、秦朝的奉常,位列汉朝九卿之首,地位十分崇高,兼管文化教育、陵县行政,也统辖博士和太学。)

3.C(C项,‚汇报了任职一年中调查实情、安民为要的成功做法‛理解有误。原文是说‚章宗询问他该如何治理保州,他申明了自己坚持实情调查,把安定当作要务‛,‚章宗让他把在任一年所知道的情况都上报给他‛。)

4.(1)您没有治理老百姓的经历,现在到保州,民情的真伪短时间难以猜测,该怎么治理?(‚更、卒、度、如之何‛各1分,句意1分,句意重点落在‚情伪‛上)

(2)现在用期限来约束(他们),(只能)修补破的坏的,来应对上级的命令,这跟仓促制造有什么不同呢?(‚绳、弊坏、应、何以‛各1分,句意1分,句意重点落在‚以‛上)【参考译文】

张行简,字敬甫,是莒州日照县人。聪颖体悟好学,知识渊博且在经史上能融会贯通。大定(金世宗完颜雍年号)十九年(1179年)考取进士第一名,被授予应奉翰林文字(一职)。遭遇母亲去世守丧,谢绝交往闭门读书。服丧期满,恢复任职。章宗(金主完颜璟)即位,张行简代理太常博士,多次升迁为礼部郎中。

章宗将要下发诏令来昭示天下,张行简上书奏道:‚往年饥民抛弃孩子,有的乞求送人,这之后有诏令说官府出钱为他们收回、赎回孩子;有的孩子父母衣食稍微充裕点,就要把孩子认回来,官府也会断给他们。从那以后,饥荒年灾民流转离散,人家都不肯收留,(小孩)任意被抛弃,瘦弱损伤而饿死(在)沟中。我看到近代的抗灾诏书,都说‘(孩子送出)以后不得再要回来’,现在乞求按照这个规定施行。‛章宗认为他说的对,下诏中书省按此施行。

泰和二年,张行简担任宋主生日祝贺副使。章宗召见正使完颜瑭告诫他说:‚你过界后不要饮酒,凡事要听张行简的。‛对张行简说:‚宋人在施行礼节方面,喜好注重细枝末节,(你们)如果有不适合他们礼节的地方,都要更正。‛章宗又说:‚听说先前的奉使者过淮海,到了中流时,就因分界的事与人发生争执,这样做非常无礼,你要自己避免(与他们起冲突)并对宋使说‘两国和好很久了,不应该争小事而伤了大体。’叮咛告诫他们,是使他们详悉这个意思。‛泰和四年(公元1204年),章宗下诏说:‚在奏事的时候,必须让张行简常在左右。‛

秦和五年,群臣又请为章宗上尊号,章宗没答应。诏命张行简批答,(章宗)于是问到大宋的范祖禹作《唐鉴》论尊号的事。行简回答说:‚司马光也曾经进谏过尊号的事,不如范祖禹的言辞深透,认为臣子活着就给君父定谥号,好像很惨切。‛章宗说:‚你用范祖禹的意思回答他们。‛张行简的批复文字深刻典雅,非常符合代言的语体。(张行简)改做顺天军节度使。章宗对张行简说:‚您没有治理老百姓的经历,现在到保州,民情的真伪短时间难以猜测,该怎么治理?‛行简回答说:‚臣奉命行使法令,不敢违反和失误,案件诉讼的事,就按实情调查。约束公吏,管制豪强奸徒,把安定当作要务。‛章宗说:‚你在任一年,把所知道的好坏情况都报上来。‛

贞祐(金宣宗完颜珣年号)三年七月,朝廷预防准备秋兵军器械,命含当时朝内朝外官员,不论是守丧的还是退休的,都要缴纳弓箭。张行简上书说:‚弓箭并非通有之物,那些清贫之家、丁忧的和退休的,哪有所说的规定的军用器械。现在用期限来约束(他们),(只能)修补破的坏的,来应对上级的命令,这跟仓促制造有什么不同呢?‛这个提议,使得那些丁忧的和退休的最终得以免除(缴纳弓箭)。这一年,(张行简)去世,被追赠为金紫荣禄大夫。谥号文正。张行简,一向端正诚实谨慎周密,为人所了解。从一开始做翰林到太常、礼部,终身掌管贡举,缙绅们引以为荣。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少聪慧,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入太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解褐秘书郎,时年十七。

及高祖受禅,以为岐州刺史,兼领岐州宫监,甚有惠政。开皇二年,上幸岐州,悦其能,乃下诏曰:‚彦光操履平直,识用凝远,布政岐下,威惠在人,廉慎之誉,闻于天下。三载之后,自当迁陟。‛后数岁,转相州刺史。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化,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及居相部,如岐州法。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化。上闻而谴之,竟坐免。

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言于上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隆恩。‛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

豪猾者闻彦光自请而来,莫不嗤笑。彦光下车,发摘奸隐,有若神明,于是狡猾之徒,莫不潜窜,合境大骇。初,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关内,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居州郭。由是人情险诐,妄起风谣,万端千变。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有勤学异等、聪令有闻者,升堂设馔,其余并坐廊下。有好诤讼、惰业无成者,坐之庭中,设以草具。于是人皆克励,风俗大改。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于时庙中有韩伯瑜,母杖不痛,哀母力弱,对母悲泣之像,通遂感悟,既悲且愧,若无自容。彦光训谕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以德化人,皆此类也。后数岁,卒官,时年六十。

(节选自《隋书》卷七十三,有删节)

注:邺都:北齐都城,即相州。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

B.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

C.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

D.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学,始创于西汉武帝时期,鼎盛于东汉,是屹立在世界东方的第一所国立中央大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堪称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葩。

B.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后世常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乾隆皇帝、康熙皇帝等。

C.古代官制中,一般会用迁、陟、拔、擢等来表示提升官职,用左迁、罢、黜、贬、谪、除等来表示降级免职。

D.古代官吏初到任称为‚下车‛;官吏任期届满称为‚秩满‛;交还官职,即退休称为‚致仕‛;辞官还乡称为‚归田‛;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称为‚乞骸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梁彦光小时候就显露出卓越的品性,父亲认为他能够使家族兴旺。进入太学之后更注意遵循规矩法度,十七岁就开始当官。

B.梁彦光在担任岐州刺史的时候,治理地方很得法,皇上给予他很高的评价,希望他坚持这种品性,成为天下效仿的楷模。

C.梁彦光第一次担任相州刺史,仍然采用在岐州的方法治理当地,没有收到成效,最终被皇帝免职。D.梁彦光第二次担任相州刺史期间,根据当地风俗,不再采取强硬方式,着力推行以德化人的政策,开办学校,以儒家思想教化当地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隆恩。(5分

(2)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5分)1--3 1.B 2.C 3.D 4.(1)请求再次治理相州,改变方法,希望有用来改变当地风俗的方法。向上报答皇上深厚的恩典。(5分)(‚为‛:管理、治理,1分;‚庶‛:但愿、希望,1分;‚有以‛:有用来……的方法,1分;‚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1分;句意1分)

(2)有叫焦通的滏阳人,喜欢酗酒,侍奉亲长的礼节缺少,被堂弟诉讼。(5分)(‚事‛:侍奉,1分;‚阙‛: 缺少,1分;‚为……所‛:被动句,1分;‚从弟‛:堂弟,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

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梁彦光幼年聪慧,有卓越品行,他的父亲常常对所亲近的人说:‚这个孩子有刚正的气概,一定会使我们家族兴旺。‛进入太学,开始涉猎经史,遵循规矩法度,即使匆忙的时候,也一定按照礼仪做事。脱去布衣担任秘书郎,当时年仅十七岁。

等到隋高祖接受禅位,让他作岐州刺史,兼任岐州宫监,做了很多对民有利的政事。开皇二年,皇帝巡幸岐州,为他的能力感到高兴,于是下诏说:‚梁彦光操守公平正直,见识才能凝重深远,在岐州施政,威信恩惠遍及百姓,清廉谨慎的美誉,在天下闻名。三年之后,自然应当升迁。‛后来又过了几年,转任相州刺史。梁彦光先前在岐州的时候,风俗非常质朴,用‚静‛的方法治理,全境教化很好,朝廷考评接连最好,是天下第一。等到任职相州,仍然按照治理岐州的方法。相州是北齐旧都,风俗杂乱,当地人诡变多诈,为他们写作诗歌,称他们不能用道理教化。皇帝听说之后责备他,最终因此被免职。

一年多后,又拜为赵州刺史。梁彦光给皇上上书说:‚臣之前在相州获罪,百姓称呼我为‘戴帽饧’。臣自己料想罢免之后,没有恢复官职的希望,没想到天恩又垂青录用我。请求再次治理相州,改变方法,希望有用来改变当地风俗的方法。向上报答皇上深厚的恩典。‛皇帝答应了他,又让他担任相州刺史。

强横狡诈不守法纪的人听说梁彦光自己请求前来,没有人不嘲笑他的。梁彦光到任,揭露隐蔽潜伏的坏人或坏事,好像神明一般,于是狡猾的人,没有不潜逃的,全境都非常惊异。当初,北齐灭亡后,士绅大多迁往关内,只有手工业者、商人以及乐户移居在州城外城。因此人们都很阴险狡诈,随便就会有谣言产生,情况非常多变复杂。梁彦光想要革除弊病,于是用俸禄,招纳崤山以东的有名气的儒生,在每一个乡设立学堂,不是圣哲的书籍不能教授。经常在季月召集学生,亲自出题考试。有特别勤奋好学、聪明闻名的,在厅堂设宴席,其他人一起坐在走廊下。有喜欢争辩是非、懒惰学业无成的,坐到庭院中,用草具设坐。于是人们都克制自励,风俗有了很大改变。有叫焦通的滏阳人,喜欢酗酒,侍奉亲长的礼节缺少,被堂弟诉讼。梁彦光没有处罚他,而是把他带到州学,让他在孔子庙观看。当时庙中有韩伯瑜母亲打他不痛,他为母亲力气衰弱而悲哀,对着母亲哭泣的塑像,焦通就有所感悟,又悲伤又惭愧,无地自容。梁彦光训诫之后让他回去。后来焦通改过自新,勉力培养良好的品行,最终成为善良的人士。以德感化人,都是这样的做法。后来又过了几年,死在任上,当时六十岁。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谯玄,字君黄,巴郡阆中人也。少好学,能说《易》《春秋》。仕于州郡。成帝永始二年,有日食之灾,诏攀敦朴逊让、有行义者。州举玄,诣公车,对策高第,拜议郎。帝数为微行,立赵飞燕为皇后,后专宠怀忌,皇子多横夭。玄上书谏曰:‚臣闻王者承天,继宗统极,保业延祚,莫急胤嗣。夸陛下圣嗣未立,天下属望,而不惟社稷之计,专念微行之事,爱幸用于所惑。窃闻后宫皇子产而不育。臣闻之怛然,痛心伤剥,窃怀忧国,不忘须臾。夫警卫不修,则患生非常。此为贼乱发于左右也。愿陛下念天下之至重,爱金玉之身,天下幸甚。‛时数有灾异,玄辄陈其变。既不省纳,故久稽耶官。后迁太常丞,以弟服去职。平帝元始元年,日食,又诏公卿举敦朴直言。大鸿胪左成举玄诣公车对策,复拜议耶。四年,选明达政事、能班化风俗者八人。时并举玄,持节,与大仆王恽等分行天下,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事未及终,而王莽居摄,玄于是纵使者车,变易姓名,间窜归家,因以隐遮。后公孙述僭号于蜀,连聘不诣。述乃遣使者备礼征之;若玄不肯起,便赐以毒药!大守乃自赍玺书至玄庐,曰:‚君高节已著,朝廷垂意,诚不宜复辞,自招凶祸。‛玄仰天叹曰:‚唐尧大圣,许由耻仕;周武至德,伯夷守饿。彼独何人,我亦何人。保志全高,死亦奚恨!‛遂受毒药。玄子瑛泣血叩头于太守曰方今国家兵师四出国用军资或不常充足愿奉家钱千万以赎父死大守为请述听许之玄遂隐藏田野,终述之世。时兵戈累年,莫能修尚学业,玄独训诸子勤习经书。建武十一年卒。

(节选自《后汉书·谯玄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玄子瑛泣血叩头/于太守曰/方今国家/兵师四出/国用军资或不常充足/愿奉家钱千万/以赎父死/太守为请述/听之/ B.玄子瑛泣血叩头于太守曰/方今国家/兵师四出/国用军资或不常充足/愿奉家钱千万/以赎父死/太守为请/述听许之/

C.玄子瑛泣血叩头于太守曰/方今国家/兵师四出/国用军资成不常充足/愿奉家钱/千万以赎父死/太守为请述/听许之/

D.玄子瑛泣血叩头/于太守曰/方今国家/兵师四出/国用军资或不常充足/愿奉家钱/千万以赎父死/太守为请/述听许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车‛是汉代官署名,因汉代常用公家车马接迸应举的人,后也指举人进京应试。B.‚社稷‛原指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神和谷神,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后代指国家。C.‚元年‛特指古代帝王即位后的第一年,现指政体改变或政府组织上的大变革的第一年。D.‚持节‛本指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为凭证,后泛指在外担任重要职位。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谯玄德才兼备,多次受到举荐。他两次因出现日食被举荐,都被朝廷授职为议郎;元始四年,他又被举荐,与王恽观民风,行赏罚。

B.谯玄敢于劝谏,为国尽职尽责。面对皇后专宠、皇子多夭的情况,他上书劝谏皇上以天下为重;面对多次灾异,他总是直陈灾异变化。

C.谯玄忠于汉室,不屈从于逆臣。王莽专权,他弃使者车,改名变姓,归家隐居;公孙述让太守亲自去劝他出来做官,他宁死也不从。

D.谯玄崇尚学业,重视诸子教育。他年少时喜好学习,熟悉《易经》和《春秋》;乱世中人都废弃学业,唯独他教育诸于要勤读经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夫警卫不修,则患生非常。此为贼乱发于左右也。

(2)后公孙述僭号于蜀,连聘不诣。述乃遣使者备礼征之;若玄不肯起,便赐以毒药。答案:1--3 4(1)

(2)

文言文练习

文言文精短翻译练习25、任末好学勤记原文: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

文言文练习

八年级语文上《桃花源记》练习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

文言文练习

文言文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5-9题。(22分)杨雍建,字自西,浙江海宁人。顺治十二年进士,授广东高要知县。时方用兵,总督驻高要。师行征民夫,吏虑......

文言文练习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文言文练习

文言文练习题姓名学号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B、文中通过写水的“缥碧”......

《文言文练习.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言文练习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文言文经典练习题 文言文 文言文经典练习题 文言文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