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语文试卷D_青海省西宁市广告资源
届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语文试卷D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青海省西宁市广告资源”。
1.根据课文默写(10分)
【小题1】__________,志在千里。__________,壮心不已。【小题2】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小题3】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小题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小题5】野芳发而幽香,【小题6】蒌蒿满地芦芽短。
【小题7】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小题8】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小题9】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窥谷忘反
2.名句默写。(10分)
【小题1】红军不怕远征难。【小题2】感时花溅泪。
【小题3】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小题4】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小题5】山河破碎风飘絮。
【小题6】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小题7】落红不是无情物。
【小题8】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小题9】孤山寺北贾亭西。【小题10】不畏浮云遮望眼。
3.名句默写(10分)【小题1】乡书何处达。(王湾《次北固山下》)【小题2】今夜月明人尽望。(王建《十五夜望月》)【小题3】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小题4】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小题5】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小题6】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小题7】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
【小题8】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小题9】__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小题10】七八个星天外。(辛弃疾《西江月》)
4.请按要求默写,比一比,看谁记得牢,写得准。(8分)【小题1】晴川历历汉阳树。(《黄鹤楼》)【小题2】__________,平海夕漫漫。(《早寒江上有怀》)【小题3】__________,山山唯落晖。(《野望》)【小题4】少壮不努力。(《长歌行》)【小题5】《桃花源诗》中有诗云:“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桃花源记》中表意与之相近的文句是:__________。
【小题6】在课外的探究活动中我们常常有“站得高看得远”的感慨,请你用学过的一句古诗来表达:__________。
1.茼蒿(9分)徐晓杭
⑴秋天来了。菊花的蕾密密地爆满枝头,桂花的香恣意地四处流淌,菜园子里空空的,只有老而坚的丝瓜成了精,每天还挂在篱笆上怀旧。
⑵霜冻来临前,蒿菜落种了。没有人问过他们为什么要生在秋天,生在万物都结果的时候。⑶问谁,问上帝吗? ⑷蒿菜,学名茼蒿,杭州人又叫菊花菜。木屑一样的籽,粗糙;干燥,风吹雨打曰晒,撒在哪里都发芽。
⑸严寒来了。浩浩荡荡的西北风凌厉如刀,在风的砍削下,他们甚至没有所有植物都要挺起的躯干,每一片叶子都从根上生起,却毫不懈怠地上举,你撑着我,我扶着你。
⑹他们所有的骄傲都潜藏在冬天的绿色里,敦厚、坦诚,任严寒拍打,仍敞开着胸膛。⑺尘世间的每次召唤,他们都高喊着,雀跃着,一朵朵争先恐后往前涌。选上的,以荠菜的做法,放在滚水里汆,拧干,切碎,和笋一起拌了,放在餐桌上,聊以解人思春之愁。⑻最粗壮,最饱满的蒿菜走了,菜园子里一片狼藉。破碎的老叶,幼小的嫩芯们依偎在一起,守着他们的家。生活是不能轻言放弃的。
⑼十天半个月后,他们又是葳蕤一片。命运之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而蒿菜仿佛有无尽 的生命力,前面的去了,后面的又来。
⑽任用他们是多么省心的一件事啊,他们取之不尽,他们生生不息。他们好像生来就是 为了奉献。
⑾仲春,当他们老得再也不能被采摘的时候,他们的每根躯干才结上了一个小小的花蕾,蒿菜们那个高兴啊,他们就像浩劫之后再次相逢在母校的学子,彼此相拥,唏嘘感叹。⑿春风中,他们努力展平脸上的褶皱,像年轻人一样开怀大笑,绽放他们最后的金黄。原来,原来他们对生命的全部要求,只是开一朵花,小小的。⒀望着阳光下那片兴高采烈的雏菊,刹那间,我热泪盈眶。(选自《中华散文百人百篇》)【小题1】从全文来看,茼蒿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简要写出三点。(3分)【小题2】赏析⑴段中加点词语的作用。(4分)爆满: 恣意:
【小题3】⑿段划线处“小小的”本该用在“花”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2分)
2.(5分)微笑是一种生活态度
①微笑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跟贫富、地位、处境没有必然的联系。一个富翁可能整天忧心忡忡,而一个穷人可能心情舒畅;一位处境顺利的人可能会愁眉不展,一位身处逆境的人可能会面带微笑„„
②心里有阳光的人,就能感受到现实的阳光,如果连自己都常苦着脸,那生活如何美好?生活始终是一面镜子,照到的是我们的影像,当我们哭泣时,生活在哭泣,当我们微笑时,生活也在微笑。
③在受到别人的曲解后,微笑的力量会更大。因为微笑会震撼对方的心灵,显露出来的豁达气度让对方觉得自己渺小、丑陋。当年,有人处处说爱因斯坦的理论错了,并且说有一百位科学家联合作证。爱因斯坦知道了这件事,只是淡淡地笑了笑,说:“一百位?要这么多人?只要证明我真的错了,一个人出面便行了。”爱因斯坦的理论经历了时间的考验,而那些人却败给了一个微笑。④微笑是人生最好的名片,谁不希望跟一个乐观向上的人交朋友呢?微笑能给自己一种信心,也能给别人一种信心,从而更好地激发潜能。微笑是朋友间最好的语言,一个自然流露的微笑,胜过千言万语,无论是初次谋面也好,相识已久也好,微笑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令彼此之间倍感温暖。
⑤微笑是一种修养,且是一种很深厚的修养。微笑的实质是亲切,是鼓励,是温馨。真正懂得微笑的人,总是容易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机会,总是容易取得成功。
【小题1】第①自然段最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小题2】请说说第③自然段的论证思路。(3分)
1.古诗文阅读(16分)桃花源记(节选)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道也。”
【小题1】下面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没有出路的境地)D.悉如外人(全、都)【小题2】下列加点字意思、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武陵人捕鱼为业中轩敞者为舱B.忘路之远近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C. 其中往来种作太守即遣人随其往D.屋舍俨然豁然开朗【小题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作了铺垫。B.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中的“此人”指的是渔人。D.“黄发垂髻”,是用借代的写法,指桃花源中的老老少少。【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分)(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分)
2.文言文阅读(10分)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3)吾日三省吾身(4)不逾矩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小题3】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2分)
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6分)水 调 歌 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小题1】词前小序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小题2】这首词中“_____________”一词照应小序中的“欢饮达旦”。全词带有人生哲理的意味,词人问天,问月,归根到底是问_____________。(2分)【小题3】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是过渡句。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转”“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C.“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词中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D.这首词上阙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2.阅读下面的诗歌。(3分)逢入京使(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小题1】“龙钟”、“凭”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1分)【小题2】此诗是诗人天宝八年赴安西途中所作,请回答此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3.(5分)
城阙辅之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离,同时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小题1】分析首联中的“辅”、“望”妙在何处?(2分)
【小题2】简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蕴涵的哲理。(3分)
1.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1)命题作文
真正的干读常常来自生活中的、生命中的一些细节:网络上看到一些这样的留言:
我又一次在香港问路,被问到那个女生不会普通话,然后从包里掏出一张纸,写了很多繁体字告诉我们怎么走,还画了路线图。大家无声地在纸上对话,香港街头人走路的节奏难以形容,居然有陌生人愿意花这么长时间为你停留。
一次很晚独自打车回家,司机的广播在放鬼故事。我说:“能不能不听这个,我等会下车还要走一截。”司机马上转了台,说:“别怕,这都是假的。”然后我下车时,他把车转过来,开大灯照着我回家的路,直到我转弯看不到我才掉头开走。当时特感动,几次回头表示感谢。记得有一次坐火车,在车要开的时候突然发神经开始向车窗外挥手告别,原以为没人会理我呢!没想到被一个路段检修工大叔看见了,也微笑的向我挥手致意。那时候还小,但是直到现在都记得那大叔一口洁白的牙齿!
有时即使是不起眼的细节也能轻轻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在我们心中留下美好而深刻的记忆„„
请以“细节中的感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2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2)给材料作文
一位探险家在森里中看到一位老农坐在树桩上抽烟斗,于是他上前打招呼:“您好,你在这儿干什么呢?” 这位老农回到:“有一次我正在砍树,但就在这时风雨大作,刮倒了许多参天大树,这省了我不少力气。” “您真幸运。”
“您可说对了,还有一次,暴风雨中的闪电把我准备焚烧的干草给点着了。” “真是奇迹,您现在准备做什么?”
“我正等待发生一场地震吧土豆从地里翻出来。”
要求1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1.默写①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休将白发唱黄鸡。 ②乡书何处达,。③山下兰芽短浸溪,__________,。 ④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⑤求剑若此,。⑥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
盐池高级中学2014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甲一、1.D【分析】D项所说内容是砚铭的共性,不是明清独有。2.A【分析】A项前后缺少因果关系。3.B【分析】B项“宋代一般不用诗词写......
1.诗词背诵。26分1、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2、、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二十三年弃置身。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4、________......
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苛刻 枝柯 科目 不落窠臼 B.丰沛 鞍辔 胚芽 凤冠霞帔 ........C. 干涸 弹劾......
湖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二)(10月)地理试题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