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语文试卷L_济南市高三语文试题

2020-02-29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语文试卷L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济南市高三语文试题”。

1.古诗文名句默写。

(1)蒹葭凄凄,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2)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3)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4)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5)_____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6)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7)古代文人墨客出行渡水,自然少不了舟,请写出含有“舟”字的一联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共1小题)

①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背灼炎天光。③__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

④池上碧苔三四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沁园春?雪》中描写雪后群山.高原壮观景象,化静为动的对偶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渔家傲》中抒发将士们既想建功立业,又思念家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记忆中的一剪梅(9分)曹积三

儿时,到了腊月,快过年了,母亲就会坐在炕头,围着火盆,用红纸剪出灿灿的梅花。她剪得很快,霎那间便出现了:一两条俊俏的枝,七八朵绽放的花,三五颗欲放未开的花骨朵,鲜活,灵动,栩栩如生。她边剪边讲着,这花,开时,没有叶,只有花,所以叫干枝梅。母亲慢声慢语地说:它不像一般的花那么娇气,都是等到刮起了北风,飘起了大雪,漫地一片白了,它才悄默声地,钻出了骨朵,裂开了花嘴。她说,这花,闻着,香喷喷的,香味儿几天不去,就是干巴了,还会散发着奇香。这花呀,除了好闻,还能做药,给人治病„„ 随着母亲的话音,我仿佛走进了梅林,嗅到了梅的香气,感受到那斑红灿烂的梅花世界。后来晓得,母亲喜爱梅花,不是平白无故的,竟与她的命运有关。据说,姥姥生她的前夜,姥爷在梦里拾到一枝红梅花。当母亲“呱呱”坠地后,姥爷一看是个闺女,便长长地叹了口气,他忧心忡忡,觉得梦灵验了,认为女儿生不逢时,花应该开在春天,而梅花却偏偏开在寒冬腊月,风吹雪打的,预兆着母亲此生必定命运多舛。

母亲一生确实吃了不少苦。她出嫁后,遇上山东老家大灾,便随父亲下了关东。天灾人祸,贫病交加。她是在害伤寒病的时候,生下了我。自打记事起,母亲天不亮就起床,掌了灯才停下脚,天天如是,日复一日;她那双手,操持家务,缝缝补补,锄地种菜,养鸡喂鸭„„从不闲着;可不管日子过得有多难,从不愁眉苦脸。刚强,淡定,邻里没有不佩服她的。任凭苦日子煎熬,那心里却亮堂堂,总是把来日想成一朵花,因为,儿子便是她的希望。母亲生怕家穷使我幼小的心灵蒙上阴影,在人前挺不直腰杆。春节时,总要想方设法给我做一身新单衣,套在旧棉袄棉裤的外面,好能给邻居拜年时,与富裕人家的孩子一样新鲜体面。置办这身新衣,是需要她贪几宿的夜,做两双棉鞋,拿到集上去卖,才能换来如许的钱„„ 她在房前屋后,除了种蔬菜,栽果树,还种了许多的花,那五颜六色的花,什么芍药、喜粉莲、不等高、胭粉豆、芨芨草、姜不辣、灯笼花„„从春天一直开到盛秋。虽然穷苦,但母亲在精神上给我营造了一种温馨和美丽。正是母亲的细心呵护,使我心里充满了快乐,从未因为家穷,而觉得比别人矮一头。母亲识不得几个字,眼光却不短浅;她曾受过裹脚之屈,竟有大丈夫般的宽广襟怀。平日,母亲炖菜舍不得放一滴油,可为了我晚上读书,读《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等课外书,竟毫不心疼地买了满满一罐子油,供我点油灯。

小学六年级那个寒假里,我在报纸上发表了第一篇稿子,当我用得到的全部三元钱稿费,买了20斤苞米面(即玉米面)放到母亲面前时,只见她转过身去,擦拭着眼睛„„

也许是为了让儿子在报纸上发表更多的稿子,也许是为了让儿子在报纸上学东西,长见识,母亲竟将她攒了一个多月的鸡蛋卖了,给我订了一份《中国少年报》,后来,又订了一份《中国青年报》。这在当时,不仅左邻右舍,就是全镇,怕也是绝无仅有的事情。

我被保送读初中,母亲很是高兴。可是读到初三,父亲病重,家里生活难以为继。恰巧,这时学校里,缺少一位代课老师,如果我退学,就可以上班,挣钱养家。母亲急了,执意不答应,她说:“咱上中学,就是为了考高中,将来上大学!” 我没有让母亲失望,随后,考取了吉林大学。

更令人庆幸的是,我和母亲一起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时代,贫穷已经成为沧桑往事。当穷困主宰母亲命运的时候,她不低头,无论怎样的艰难和困厄,她都与之默默地抗争,她是一个不信命的人。她的抗争精神,恰如她喜爱的梅花一样,风中挺立着浩气,雪里舒展着坚强。也许受到母亲的影响,我也具有了一种梅的情愫。

那一年春节前夕,去成都出差,经北京,到长春,我两次换乘飞机,冒着北方的严冬,捧回了一束梅花。母亲端详着那金灿灿的花朵,嗅着那香气,脸上露出惬意的微笑。那一刻,母亲的脸庞和那梅花好似融在了一起,沁人心脾的梅香弥漫了整个空间。

母亲在她85岁的时候,乘鹤西行了。那以后,我每每见到梅花,就仿佛看见了母亲,望见了她的笑容;每逢春节,母亲那剪梅的情景,恍若眼前。

【小题1】阅读第⑥和第⑦段,概括出作者“从未因为家穷而觉得比别人矮一头”的两件事。(2分)

【小题2】结合语境,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任凭苦日子煎熬,那心里却亮堂堂__________,总是把来日想成一朵花,因为,儿子便是她的希望。

【小题3】下列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并赏析。(4分)

母亲端详着那金灿灿的花朵,嗅着那香气,脸上露出惬意的微笑。

1.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6分)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乙】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与?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观 月(有删改)张孝祥)【小题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天山共色____________(2)天下独绝_______________(3)窥谷忘反____________(4)临水之观_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2)当亦如是而止耳。

【小题3】甲文中作者描绘奇山异水时,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乙文中作者缩写的四美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小题4】试具体分析[甲][乙]两文作者所表达的感情的异同。(4分)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

【甲】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之罪有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日:“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已毕,请杀之。公日:“勿杀!寡人闻命矣。” 【小题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

①齐之习辞者也()②使烛邹主鸟而亡之()③何坐()④寡人反取病焉()【小题2】 用画出下面句子的正确停顿(限2处)。(2分)使 吾 君 以 鸟 之 故 杀 人,是 罪 二 也。【小题3】翻译文中的句子:(4分)

①吏二缚一人诣王。②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小题4】甲文中“王笑曰”你如何来理解楚王的笑?(2分)

【小题5】结合以上两则关于晏子的故事,说说晏子在说理方面的技巧。(2分)

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3分)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试赏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词句。(3分)

1.作文

当我们喜欢上阅读的时候,春日的鲜花、夏日的小溪、秋天的明月、冬天的残阳,都将走进我们日臻完美的生活。在阅读中,总会有一些文字,让我们有所顿悟,引起我们的共鸣。请以“读《_______》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③不少于600字。

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语文试卷V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10分) (01)回眸一笑百媚生,。(白居易《长恨歌》) (02)__________,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 (03)时不可兮骤得,。(屈原《湘夫人》) (04)________......

无锡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无锡市2011年秋学期高三期末考试试卷语 文2012年1月命题单位:无锡市教研中心制卷单位:无锡市教研中心 注意事项及说明: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卷两部分,共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63)

2016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历 史 (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

届山东省德州一中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理科语文试卷L

1.诗词背诵。26分1、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2、、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二十三年弃置身。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4、________......

山东省莱芜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试卷资料

山东省莱芜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 综 试 题本试题卷共14页,44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祝考试顺利★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

《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语文试卷L.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语文试卷L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济南市高三语文试题 济南市 山东省 理科 济南市高三语文试题 济南市 山东省 理科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