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曾国藩_如何评价曾国藩
评价曾国藩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如何评价曾国藩”。
《如何正确评价曾国藩》
“曾文正者,岂唯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唯我国,抑全世界不睹之大人也”。这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评价曾国藩的一段话。我觉得这段话形容曾国藩确实是最贴切的。作为一代名臣,一代重臣,他做到了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扫清反叛分子,开办洋务事业,中兴大清王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曾国藩全部做到了,其所著的《曾国藩家书》被后人世代传闻,他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究经世致用,和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家大师”。文学方面创立晚清古文的“湘相派”。清末及民初严复、林纾,以至谭嗣同、梁启超等均受其文风影响。同时曾国藩善用人才,晚清一些名臣如左宗棠、李鸿章都与他有密切关系。李鸿章等称呼他为老师。但是说到评价曾国藩最重要的最高潮的莫过于太平天国运动了。
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发动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853年攻占江宁定都改成“天京”,正式与大清王朝分庭抗礼,而此时大清王朝曾经引以为傲的八旗、绿营不堪一击,帝国的命运已经风雨飘摇。太平天国废孔孟之道,兵到之处生灵涂炭,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毁于一旦。然曾国藩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响应朝廷号召,组建地方武装“湘军”其目的就是保卫家园,一时间成为了清朝消灭太平天国的主要武装力量。不久,太平天国内部分裂史称“天京之变”曾国藩率领湘军攻城拔寨,先解南昌只围,后攻克九江,再围困安庆。同治三年7月,湘军攻破天京。太平天国覆灭。因为战功显赫,朝廷加曾国藩太子太保、一等公爵。成为汉人中最有权势的人。而此时的曾国藩坐拥东南半壁江山,如果这时候他佣兵自立,大清江山恐怕是信手拈来。但是,曾国藩考虑再三,决定将大部分湘军裁撤,仅保留左宗棠、李鸿章的小部和湘军水师以备朝廷只用。从这足以看出曾国藩对朝廷的忠心。但是,这里又不得不提一下,凡事皆有两面性,曾国藩的湘军在攻打太平天国之时,由于长期缺乏稳定的粮饷,为了维系军心,只得纵容官兵掠夺财物。破城之后烧杀抢掠,例如南京城破后,李城典“戮绝妖男,虏尽良女”,日夜宣淫,一夜“连御十女”而暴亡。可以说晚期的湘军在腐败已经超过了绿营。并且曾国藩所创立的湘军对后世影响极其严重,湘军在实际上取代了绿营和八旗的地位,将帅自招的募兵制度取代了国家经制的世兵制度,皆以“兵随将转,兵为将有”为方针,一改中国自北宋以来“兵无常帅,帅无常兵”的军事准则,形成了地方武装势力,成为了后来北洋军阀的起源。这纵然是世事使然,但是曾国藩也未尝没有责任。
说完了太平天国,紧接着曾国藩的又一大功绩无疑就是洋务运动了。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的严重打击,清朝内部的一些大臣已经意识到中国正在面临一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因此踊跃出一批洋务派,他们是以曾国藩、恭亲王奕以及曾国藩的学生李鸿章为代表的一批人。他们继承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西方列强的工业技术和商业模式,获得强大的军事装备,增强国家军事能力,维护清朝统治。1861年1月11日,咸丰帝批准恭亲王等人上奏的《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从此开始。
同年,曾国藩在安徽安庆大观亭设立安庆内军械所,这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军工企业。主要制造子弹、火药、枪炮、轮船。同时,安庆内军械所没有借助外国的帮助,完全靠国内的力量,并且集合了一批当时中国著名的科学技术专家。曾国藩创立军械所并非一时兴起,因为曾国藩当初在剿灭太平天国的时候曾碰到太平右军主将韦志俊向湘军投降,他投降时所带“器械甚精,洋枪甚多”。左宗棠也说:“从前贼匪打仗,并无外国枪械。数年以来,无一枝贼匪不有洋枪洋火,陈炳文赴鲍军门处投诚,禀缴洋枪七千余杆,而本部堂一军截剿湖州逆贼于皖、浙、江三省边境,所得洋枪亦不下万余杆。”这表明太平军使用新式武器已相当普遍。这一方面固然说明时势之必然性,另一方面也形成了一种促使清军加快洋式武器购求的压力。但是求购永远比不上自己造,“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国不能永远依靠外国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安庆内机械所应运而生。1862年,也就是洋务运动第二年,这个伟大的军械所就制造出了中国第一个蒸汽机,同时又联合徐寿制造出了中国第一艘火轮船。1865年,曾国藩又亲自规划了江南制造总局,后交李鸿章督办。江南造船厂经过历代演变,现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他同时也认识到,光有器械还不足以救中国,新式人才才是关键,于是在他的努力和多方斡旋下,派出了中国第一批留学生,这批留学生当中就有后来享誉盛名的詹天佑、冯如等人。
虽然我们作为后人已经清楚的知道了洋务运动的结局,但是作为一百多年前的一场中华民族自强运动它给中国带来现代银行体系、现代邮政体系、新式教育、新式军队、新兴共和思想、铁路、重工业等影响后世的成果。在文化交流、商务往来、科学技术上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洋务运动时期建立的机构和系统今天还能见到,如:邮政系统、电信系统、铁路系统、招商局、江南造船厂、交通银行等均由晚清延续至今。由于曾国藩本身地主阶级的局限性也导致了曾国藩所谓的“自强之道”,不过是为已露末世相的清政府借洋务运动寻找政治出路。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大的历史背景下,洋务运动不可能成为救国良方,更不可能使国富民强。最后,中日甲午战争以北洋海军的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失败的大结局。不论曾国藩,还是李鸿章,都无法挽回大清王朝覆灭的命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各种政治原因,对曾国藩等封建时期的人物大加斥责。但自文化大革命后学术界政治气氛下降后,对曾国藩的评价日趋活跃,“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曾国藩的一生非常难评价。他在处理大清朝的对外关系中如履薄冰,但是因为“天津教案”他的忠、信、笃、敬四字秘诀,未能挽救自己的名声乃至生命。他中兴大清王朝,剿灭太平军救帝国命运于水火,但是却也难逃“曾屠夫”的骂名。但是回顾整个大清王朝甚至于整个中国历史,又有多少人能像曾国藩这般“完人”。在整个历史中,曾国藩已经把一个人能做的都做到了,在历史的长河中他无法挽救大清挽救中华,不是他的不足,而是整个时代的局限性。只能说他尽力了,一个朝代一个民族不是他一个人能改变的,他问心无愧。
一,曾国藩与中国近代文化 论者普遍认为,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有的论者甚至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化身。如果说,儒家文化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研究式教学论文: 评价历史人物曾国藩 班级:勘查技术与工程11-3班小组成员:学号: 01 3110104337 02 3110104330 03 3110104320 04 3110104314 05 311010......
曾国藩的成功及现代启示有这样一幅挽联“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这是写给谁的呢?答案是曾国藩,曾国藩是一个大成功者,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用章太炎......
我眼中的曾国藩历史似一幕绚烂的烟火,稍纵即逝,却始终萦绕在我们心中,像是音乐,或婉转,或悲戚;像是影像,或宏伟,或俾小。它慢慢汇聚成一条大河,看不见,却流淌在每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
来源:双峰网 作者:徐泰来发表日期: 2006-11-28 14:37:28 阅读次数: 71268 文章标题:走近曾国藩→整体评价→评价曾国藩的历史作用和地位 查看权限:普通文章查看方式:查看:[ 大字中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