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美术素养_美术提升核心素养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提高小学生美术素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美术提升核心素养”。

《提高小学生美术素养》阶段性总结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以美育人,育完美之人”是美育的根本目的,这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的目标是紧密相联系的。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开发大脑的形象思维,活化人的美感想象,使大脑的创造思维得到正常发展。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形成参与定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系统地把学法指导与学习过程联系起来,使学生有愿望也有能力参与学习,进行创造。正确评价学生绘画能力,从而使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绘画、审美、创新等美术素质的目的。从而来完善人格,完成从想象美到创造美的发展里程,真正肩负起民族发展的重任,创造新的世界。

在大力推进小学美术学科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注重儿童潜能开发与个性差异的培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培养创新能力”,己成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基本保证。然而长时期以来,小学美术教学受到了传统教育观念与模式的影响,“ 重讲授轻参与、重技法轻创造”。使学生没有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没有足够独立的思维空间,更谈不上认知、技能、兴趣、创新等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以下是笔者对小学一年级美术素质教学一些浅显的体会。

一、加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美术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让学生用发散性的思维思考问题 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是创设良好的情境和气氛,增进教学民主,加强师生沟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要努力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感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这是推动学生思维发展有效途径。

在美术学习中,作为教师,就要敢于打破常规,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设置矛盾情境,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用发散性的思维去思考问题。

二、提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情境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作为教育者应多给学生提供这种探究的机会,并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将激励他们不断的去探索,从而走上成功之路。创造想象的积极参与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因为创造想象提供的是事物的新形象,并使创造性思维的成果具体化。

1、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实践性强是美术学科教学的重要特点,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创作的源泉,学生新奇的想法来源于实践,创造思维的萌发,更取决于学生头脑中接触过的、熟悉的事物,多感才能多知。教师平时应引导学生多走出课堂,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给予关注,并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要知道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尤其创造想象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创造性劳动和掌握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如教一年级《滚动乐园》一课,让学生来写生我们周围的水果,玩具。如完全写实照搬画面肯定不好看,因此,在写生中引导学生观察的是自然中的结构、形状,要求学生用减法方式,减去不入画的部分,补充一部分,使构图完美,意境更充实。要求学生用夸张变形手法表现高的更高,矮的更矮,根据主观感受,表现情趣,加强艺术感染力,这样的效果是,全班几十人的作业,一人一模样,共性中有个性。看学生的写生作业:有的是一个足球娃娃,有的是水果车,有的是水果长翅膀了,引起人的遐想。写生提供了创作的源泉,经过艺术概括,去粗取精,创造出的是比现实景物更有个性,更为鲜明的形象。

此外,培养学生大胆幻想和善于幻想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有重要意义。敢想是敢做的起点,幻想是创造活动的必要条件,对于学生的幻想不应讽刺讥笑,应该珍视、鼓励,引导他们,把幻想转变为理想,把幻想同创造想象结合起来。一旦这样,学生的创造力定会被激发起来,其创造性思维也会得到发展。

2、激发学生难能可贵的创造思维

创造需要勇气,需要有一定的气氛烘托,在创造活动中,有的学生怕自己的作品特殊,怕同学起哄,更怕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因此,提倡学生有创造意识,就要求老师敢于表扬标新立异的同学,尤其在评判作业时,不以干净规矩为唯一标准,而看谁的作品不随大溜,有独到之处,谁的作业就是最好的作业,成功的作业。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好奇心和求知欲

学生的学习动机、求知欲、好奇心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条件。动机是在需要的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好奇心、求知欲是对知识本身感兴趣,它是一种最重要的最稳定的动机。动机和好奇心、求知欲能促进思维的进行,能促进人对问题的解决,从而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内在动机是由内在的心理因素(如需要、兴趣)转化而来的动机,它的驱力较大,其效应比较巩固持久而强有力。外在动机是在外部客观因素(如分数、父母的奖励)的影响和要求下产生的动机,这类动机的驱力相对小一些,其效应短暂而较弱。在实际的学习中,这两种动机交替发生作用。所以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外在动机,逐步引导他们把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另一方面如果学生已具备较稳定的内在动机,还要不断激发其外在动机,使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相互结合彼此交替。这样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其推动和维持学习活动的积极作用。这样将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进而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同时还应注意个体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对人有动机作用。应正确指导学生的归因,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促使学生将行为的结果归因于内部的、可以控制的因素,则会增强相应的动机;否则将成败归因于外部的或不可控制的因素(如运气、难度),则会削弱动机。

三、注重在教学上评价方式

《美术课程标准》评价建议第二条指出:美术教学评价既要通过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需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而使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

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行为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知识水平以及交流表达能力等。我们应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鼓励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鼓励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我在教学《水果精灵的游戏》一课时,我引导画眨眼睛的水果,说悄悄话的水果,蹦蹦跳跳的水果,大大小小、高高矮矮、胖胖瘦瘦……水果精灵是由不同的水果变来的,无论是大小、形状、色彩、花纹,他们都有各自的鲜明的特点。都表现在画面上,注意变化水果精灵眼睛和手脚的动态,这样使画面显得更活泼。几个水果精灵在一起,处在不同的位置,就会表现出不同的动态。引导活动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创作热情,一个个活灵活现地水果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教师的及时鼓励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人的画面上都是别具一格,在作业的过程中始终保持高涨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虽然这次作业效果并非我引导的精彩,但我还是在很多学生的作业上打上了表示鼓励小红旗,当学生打开作业本时,很多人高兴地叫了起来,有些学生甚至说“某某的画得比我差也得红旗”,教师及时解释和鼓励说“大家学得认真,画得认真,我认为你们的总体表现完全可以拿到小红旗。”学生感到很新奇很兴奋,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1、体现学生美术作品评价的多样性

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对于学生的美术作品评价一般是以分数方式的评价居多,评语次之,也有采用评语与分数相结合的方式,但说到底还是教师一人说了算,呈现方式比较单一。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教学,体现了评价方式的多样性。一是评价作品对象的多样性。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或他人(包括同学、家人等),现时我校学生的同一张作品很多时候都有师评、自评、互评等三种评价,并且评价等级很多时候并不一致。二是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既可以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在书面形式上以分数或等级体现,还可以采用口头的形式通过互评或座谈进行。课堂外举办各种形式的比赛和展览,也是一种很好的评价方式,能够参赛和参展本身就是对学生的肯定,同时让学生能自由畅快地欣赏和评价。因此我想举办“我的老师”肖像绘画比赛、“我最喜爱的卡通明星”绘画比赛等系列比赛和展览,并以学生投票的方式选出最受欢迎的作品。不论何种方式评价,都要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同时也可适当放宽评价条件,教师不经意的一次表扬和鼓励,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学习动力。

2、建立教师美术教学系统化的评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强调美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分析与反思有着积极意义。建立美术教师以自评为主,辅以校长、教师、学生等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美术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反馈信息,更能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提高自身素养,与时俱进。教师平时要养成写教学反思的好习惯,在每一课或每一单元结束后,记录教学体会、教学成果以及需要改进之处,对改进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很有帮助。其他方面可以通过美术教研活动和学科基本功比赛,让校长、教师、同行等进行评价。还可以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如我经常以学生举手调查的方式提出诸如你喜欢上美术课吗?为什么?你认为美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风格可以接受吗?你对老师有什么好建议吗?你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一课等问题,获取反馈信息,更好地改进和选择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美术评价是一道崭新的课题,有待美术教育工作者共同去探究、实践,其强大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将在美术学习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美术评价的研究将更加深入,更臻完善。

综上所述:小学生年美术素养的培养上,作为老师应加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美术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让学生用发散性的思维思考问题,提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情境,注重在教学上评价方式。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方面的综合能力。

侯 军

提高小学生美术素养的实施方案

提高小学生美术素养的实施方案美术素养不仅是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包括具备基本的美术态度。包括敏锐的视觉意识,对视觉现象和美术作品能做出积极地反应;能自觉而大胆......

加强版画教学,提高小学生美术素养

加强版画教学,提高小学生美术素养——版画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施 研究报告负责人古连全单 位: 北京市昌平区城北中心小学 一、研究的背景儿童版画教育在世界各地早已得到各国儿......

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

《利用“阅读点心”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课题阶段性研究总结报告四年级语文组一、课题的提出读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清楚地提出:“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磁县乐善学校:叶改丽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

提高一个人素养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提高一个人素养,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提高小学生美术素养.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提高小学生美术素养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美术提升核心素养 素养 小学生 美术 美术提升核心素养 素养 小学生 美术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