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翻译小资料_外交部翻译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外交部翻译小资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外交部翻译”。

淘汰式培训”

想进入外交部当一名优秀的高级翻译,必须经得起三道关考验:严格筛选,疯狂练习,周密准备。外交部挑选翻译人员要经过严格的初试和复试:初试一般通过公务员考试排名,或是去专业院校进行笔试。外交部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入部考试中的英语水平测试相当难,通过笔试后还必须参加英语面试,其中,成绩排在最前面的10至15名,才有可能进入翻译室参加下一阶段的‘观察培训’。”

“观察培训”实质上就是“淘汰式培训”。首先是强化训练,由翻译室的几位前辈每天陪学员做大量的听力、口译和笔译练习。“培训的强度很大,所用的教材时效性很强,基本上都是当天的新闻和评论,或近期的热点话题。”外交部还会邀请一些专家来授课,同时全面观察学员的外语基本功、翻译潜质、领悟力、语言表达习惯、声音状态、刻苦精神、承受高强度工作压力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组织纪律性„„“通过初试的人,只有不到4%被最终录用”。

“魔鬼式训练”

外交部翻译室像是“课堂”,张璐和同事们接受的是“魔鬼训练”。翻译是有一定技巧的,为了提高速度,部分内容会用一些符号来代替。“比如‘四项基本原则’可以用‘四’字来代替,‘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可以用‘和’字外面加一个圈来代替。”除此之外,领导人发言的时候,你不可能让他停下来,即使是连续10分钟的讲话,也得尽可能全部翻译出来。因此,记笔记是翻译的一个工作重点,这就需要不断地练习臂力。

接下来,就是没有捷径可走的“疯狂练习”。翻译室的很多工作人员都说,要不是内心真正喜欢,就无法坚持下来。他们通过这种练习,最后都能“不由自主,习惯成自然,看到中文时,嘴里就能马上条件反射出英文来”。

经过疯狂练习,最后一道关,就是“战前准备”。“每年总理的记者会,外交部都要提前一个月通知翻译。从那时起,接到任务的翻译就进入‘冲刺阶段’。不过这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有一个团队在一起准备。”“大战”前,还要模拟召开记者会,不上场的同事充当陪练,设计出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此外,还要进行“彩排走场”。

超强的政治敏感

给领导人当翻译,首先要有较高的政治敏感。“翻译时要保持对原文的忠实,做到如实翻译。”张璐在接受采访时说,“在3月14日的记者会上,温总理澄清所谓中国在哥本哈根大会上‘傲慢’的传言时提到,‘„„我从一位欧洲领导人那里知道,那天晚上有一个少数国家参加的会议„„’因为我跟着总理去过哥本哈根,知道他指的‘那位领导人’是谁,也知道这个人的性别。但当时总理并未提及这位领导人的名字,所以我在翻译时也不能直接说出这个人的名字,甚至不能表明性别。英文里有男‘他’和女‘她’的区别,所以在翻译时,我选择用被动句式来表达。”

张璐介绍自己在外交部的工作状态时说,“有点上学时的感觉”。“每天要很早起床,要听BBC(英国广播公司)、VOA(美国之音)等充实自己。晚上回去要做功课,总结、回顾当天翻译的东西。有时候刚下飞机,时差还没倒过来,就被叫去,一翻译就是好几个小时,回来后全身酸痛,疲惫不堪。”不过,张璐也体会到其中的成就感,“尤其是给领导人当翻译,他们是我非常敬重的人,我觉得这是件非常幸福的事情。”(《青年文摘》)

21世纪头号紧缺人才:同声传译

http://www.daodoc.comN,做笔记,看《参考消息》和《环球时报》等这一培训分两个阶段进行,前一段时间是强化训练,由翻译室的各位前辈每天陪他们做大量的听力、口译和笔译的练习;第二阶段是在工作中培训,参加一些笔译初稿和不太重要的口译活动。培训结束后,才算成为翻译室真正的一员。

“达到顶级水准,需要很多年的功力积累。”这名翻译家说,像张璐和之前为总理做翻译的费胜潮,虽然看起来年轻,但也“久经沙场”,经验老到了。

温总理历届记者会翻译 2003年翻译

张建敏:1970年出生,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曾经为朱镕基,温家宝等领导人担任口译。

评价:语音流畅,表述准确,有着较快的反应速度。2004年翻译

戴庆利:安徽人,1989年进入安徽大学学习英语,1993年进入外交学院学习,获翻译学硕士,1996年到外交部工作。曾多次为国家领导人担任翻译。

评价:练就扎实基本功,口语和听力都非常出色!2005年翻译

雷宁:外交部翻译室培训处处长 评价:外表沉静,现场反应机敏。2006-2009年翻译

费胜潮:1973年生于武汉,毕业于武汉大学。同年进入外交部翻译室工作,现任外交部翻译室英文处处长。

评价:经验丰富,纪录快速,翻译流利。

2010年3月14日,张璐在温总理的记者发布会上做翻译。张璐,现任中国外交部翻译室英文处副处长

每年“两会”后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总会引用不少经典名句,这些名句的翻译引发网友热议,总理身边的翻译也成为关注的焦点。在普通人眼里,这些外事翻译既能够近距离接触国家重要领导人,又可亲历国家重大事件,然而他们很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因此,他们的工作也显得越发神秘,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

团队

三四十人当“陪练”

外交部翻译室英文处处长费胜潮曾在2006年、2007年连续担任温家宝总理记者招待会的现场翻译。虽然我们看到的只是在台上翻译的他,但在他的背后,却是整个翻译室在默默地支持,差不多有三四十个人担当他的陪练。

温总理曾经在2006年的记者会上用到“知难不难,迎难而上”这么一句话。当时小组准备时,每天阅读《人民日报》,看到总理在一周前参加人大甘肃团组讨论时,讲了这么一句,于是他们就收集起来备用。想不到一周后的记者会上,温总理真的又讲到了这句话。顺理成章地,费胜潮很顺利地就将这句话翻译了出来:“When you know it is difficultit maybe lessdifficult.We need to face up to the difficulites.”

但是,这样的好运也不是时时降临的。据费胜潮说,现在的国家领导人思维非常活跃,很多时候是临场发挥,话语非常精彩,很少出现对着讲稿照本宣科的情况。因此,即使准备得再细,也不可能完全准备到。这种情况之下,前期准备只是打一个基础,实战时,需要翻译在准备的基础上临场发挥。

在费胜潮的翻译生涯中,一些趣事也常常伴着尴尬而来。让他记忆犹新的是,一次记者招待会接近尾声时,凤凰卫视的记者用中文提了一个问题,他居然没有反应过来,词句机械而顺畅地脱口而出,紧随其后的是全场的大笑,他才恍然大悟:原来,刚才自己是用中文把问题重复了一遍。

求助

现场请杨振宁帮忙

要做好外事翻译,需要极广的知识面,但翻译也是正常人,不可能通晓每一个行当,因而被费胜潮戏称为“Jack of all tradesmaster of none.”(意译:三脚猫)。但不会翻不要紧,翻错了却有可能产生重大后果,“所以拿不准的时候一定要问,或请发言者重复或解释,一定不要怕丢面子。”费胜潮说。

对此,身为外交部翻译室培训处处长的雷宁深有体会,他的秘诀就是当场请教。他曾遇到过激光的发明者CharlesH.Townes,中方领导人对激光很感兴趣,说“现在都有飞秒激光了”。这可难坏了从来没有听说过飞秒的雷宁,幸亏现场有杨振宁博士在座,雷宁求助地望着他,发现他其实也在看自己,因为他也担心雷宁不会翻译。杨振宁博士告诉雷宁,飞秒激光是“F-SecondLASER”,雷宁学了一个发音,为自己解了围。

辛苦

一天做了12场翻译

今年人大闭幕后,温家宝总理的记者招待会成为中外媒体关注的焦点,温总理再次以睿智和博学、以富有文采的回答,迷倒了中外记者。与此同时,坐在温总理身边的美女翻译张璐,由于现场流利地翻译温总理引用的古诗词,也受到亿万观众和网民的热捧。

从2006年到2009年期间,温总理的翻译官一直都是费胜潮,但今年这位美女翻译张璐接替费胜潮,她也是五年来首次被起用的女翻译家。张璐出生于1977年,是外交学院国际法系1996级学生,2000年毕业,曾在伦敦一所大学学习外交学专业,并且拿到了硕士学位。

外交部翻译室目前大约有50名翻译,英语和法语翻译人数最多。想进外交部翻译室,基本都得进行翻译方面的“魔鬼训练”,所以外界看外交部里的工作人员,没有官僚气,都带着不少书生气,张璐也是这样,显得“很淑女”。

记者查阅外交部相关资料,发现张璐有一次跟随李肇星在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上,一天之内做了12场翻译;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和同事一起,承担了国新办每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的翻译工作。

张璐在给学生作讲座时就说过,自己常常加班加到凌晨两点,每天还要听BBC、VOA、CNN,做笔记,看《参考消息》和《环球时报》等。

张璐的高中同桌陈浩回忆说,高中时代,张璐课桌上总是堆满英文书籍和词典,耐心回答同学的问题;如今在温总理身边出入各种社交场合,却又很低调,常常说“这就是工作而已”。在陈浩看来,现在张璐虽然身居外交部翻译室英文处副处长,但“她还是原来的那个她”。

陈浩透露说,张璐现在的工作非常紧张:每年能回济南的时间少之又少,今年春节回来也只是和几个相熟的同学小聚,“时间很短就走了”。但陈浩表示,从前张璐对英语学习充满热忱,为人踏实稳重,现在也没什么变化。

综合《新闻晨报》、《法制晚报》报道

■相关链接

慈禧太后翻译:裕德龄

裕德龄,满族,1886年出生于武昌,后在荆州、沙市度过了童年及青少年时代。

上世纪初,精通八国外语的漂亮、聪慧的德龄公主,走进了充满神秘、诡异又异常险恶的皇宫,作为御前女官为慈禧太后做翻译工作。

蒋介石翻译:宋美龄

宋美龄1927年12月与蒋介石结婚后,任蒋介石秘书及英文翻译,活跃于外交场合。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全国妇女指导委员会指导长,并主持全国战时孤儿收容会。1943年陪同蒋介石出席开罗会议。在蒋介石同美、英等国增加各方面合作的外交活动中,她不仅是蒋介石的翻译和助手,还是一位有重大影响的顾问。

毛泽东翻译:吴莉莉

大学毕业后,吴莉莉去美国留学,认识了海伦、斯诺和史沫特莱等人。“七七事变”后,她回国参加抗日,就和史沫特莱一起去了延安。

到延安后,当了毛泽东和史沫特莱的专职翻译。

毛泽东翻译:章含之

上世纪70年代,章含之亲历了中美建交、尼克松访华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在1971年10月基辛格第二次访华时,章参与了接待工作,当时定下尼克松访华的事。

尼克松称章是他见过的最好的翻译。尼克松的表扬影响很大。半年后的1972年9月,章去出席联合国大会,有一天到联合国总部地下室小卖部买东西,一些年纪大的服务员一看到章就说,“哎呀,我们知道你,你做我们总统翻译,我们总统说你翻译得非常好。”

毛泽东翻译:唐闻生

现在50岁以上的人,大概都忘不了唐闻生。她因一口纯正的英语,万里挑一地给毛主席当英语翻译。常年伴随毛主席左右。每当毛主席接见外宾时,她就给毛主席当翻译。白皙的脸庞,梳剪整齐的短发,穿一身灰蓝色的列宁装。在给毛主席做翻译的十多年中,这一身装扮几乎没有变化过。

邓小平翻译:傅莹

在外交部副部长中,57岁的傅莹格外引人注意。1973年,傅莹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毕业后进入外交部。1998年11月,傅莹被任命为中国驻菲律宾第八任大使,成为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大使,也是中国最年轻的女大使。

2000年4月,傅莹出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2003年,傅莹出任中国第十任驻澳大利亚大使。2007年4月,转到伦敦,成为驻英大使。获得副外长任命后,傅莹成为继上世纪70年代王海容后的中国第二位女副外长。

傅莹在1982年至1991年担任过外交部翻译室英文高级翻译,当过邓小平、杨尚昆、江泽民、李鹏等中国国家领导人的翻译。

温家宝翻译:张璐

张璐是外交学院国际法系1996级学生,2000年毕业,后来改行做高级翻译,现任外交部翻译室英文处副处长,有着丰富的高翻经验,是国家领导人的首席翻译,也是重要对外场合的首席翻译之一,外界对她的赞赏是:“反应敏捷、举止优雅。”

揭秘外交部翻译

揭秘外交部翻译:总理记者会提前一个月准备2010年3月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张璐担任翻译。张建敏、朱彤(左)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翻译界的“金童玉女”。《环球人......

外交部翻译张璐古诗词翻译欣赏

外交部翻译张璐古诗词翻译欣赏1.华山再高,顶有过路。No matter how high the mountain is, one can always ascend to its top.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For the ide......

外交部翻译是怎么样炼成的

外交部翻译是怎么炼成的?张璐介绍自己在外交部的工作状态时说,“有点上学时的感觉”。“每天要很早起床,要听BBC(英国广播公司)、VOA(美国之音)等充实自己。晚上回去要做功课,总结、......

关于转发外交部《翻译专业职务

关于转发外交部《翻译专业职务 试行条例》及《实施意见》的通知职改字„1986‟第54号 1986年3月31日经研究,原则同意外交部•翻译专业职务试行条例‣和•关于†翻译专业职务......

翻译资料

False friend 绿豆green bean mung bean 方便面convenience noodles instant noodles隐形眼镜invisible glaescontact lens 早恋early love puppy love 机械对应干货 dr......

《外交部翻译小资料.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外交部翻译小资料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外交部翻译 外交部 资料 外交部翻译 外交部 资料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