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案例_法律维权案例

2020-02-26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维权案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法律维权案例”。

观后感

今天观看了一个视频:某日深夜0时许,被告人丁某驾驶汽车,沿一座拱桥下坡时,由于拱桥桥面的自然供起遮挡视线,加之天黑,丁某未发现醉倒在拱桥另一侧下坡桥面的被害人李某,将李某碾压于车下。事后,丁下车查看,发现有一人躺在汽车下,想将被害人从车下拉出,但没有拉动,被告人就用千斤顶将车顶起,将被害人从车底拉出来丢弃在路边,驾车逃离现场。被害人李某后来被他人送到医院,经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经法医鉴定,李某是由于内脏损伤,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死亡。交警大队对事故现场进行勘察,认定死者李某趴在桥下坡约5米(桥全长14米)处偏右位置,经开车试验,该位置在汽车上桥时是不能发现的,而在汽车从桥顶下坡,如果是夜里,就较难发现,即使发现也肯定来不及采取措施。

《刑法》第16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后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根据这一规定,所谓意外事件就是指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后果,但行为人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情形。其最本质的特点就是行为人无罪过且损害结果的发生是由于不能抗拒或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

丁某逃逸行为应当认定为间接故意杀人。

1、首先,基于第一点的判断,由于被告人丁某的撞人行为是意外事件,因此,可以排除交通肇事罪的认定。交通肇事罪与交通事故中意外事件的区别关键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过失和客观方面是否违法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主观上有过失,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则构成交通肇事罪;如行为人没有违法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并且是由于不能预见、不能抗拒、不能避免的原因引起交通事故,则不存在罪过,不能认定为犯罪。

《刑法》第133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被告人丁某的逃逸行为构成间接故意杀人

过失致人死亡罪和间接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是:首先,前者对危害结果的心理状态是轻信可避免,并且希望死亡结果不要发生,也即行为人对死亡结果的发生是持否定态度的,死亡结果的发生是违背行为人的意志的;后者则对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否,听之任之,持放任态度。其次,前者对死亡结果认为可以避免,是有所依据的轻信;而后者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时没有任何根据的。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公共生活其已成为社会成员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基本特点和要求,自觉加强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自觉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做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模范。

赵晶伦132224129

女性维权案例

今年45岁的刘军和王兰是大学同学。10多年前,他们在同一所重点大学读书时,曾谈过恋爱。毕业时,被同学们称为“才子佳人”的刘军和王兰却因种种现实原因,不得不含恨分手。去年年初......

大学生维权案例

大学生维权案例(三)大学生就业劳动合同签订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一、目前大学生在签订合同时出现的问题近年来,由于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劳动合同而引起的法律纠纷频繁发生。......

消费维权案例

1、市民豆浆里发现小老鼠 曝光反被判赔厂家1元钱在豆浆里发现一整只小老鼠,惊吓过度找超市要说法,并叫上电视台记者,豆浆厂家被曝光。厂家看到新闻后,气愤之余把这位消费者告上......

妇女维权案例

反对家暴构建和谐新生活(黑体二号字)广饶路社区居委会(仿宋小三号字)【案件基本情况】家住登州路51号3单元506户的崔波长期遭受着其丈夫的毒打,三天两头只要丈夫一不高兴便拿崔波......

残疾人维权案例

北京市王玉梅律师事务所Beijing Wang Yumei Law firm商场张贴歧视标志被投诉2009年10月8日,因为母亲乘坐轮椅,张女士和母亲一道被某商场拒之门外。保安表示,商场规定坐轮椅的残......

《维权案例.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维权案例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法律维权案例 案例 法律维权案例 案例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