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外贸的影响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外贸的影响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绿色贸易壁垒亦称环境贸易壁垒,从其本意上说,它是指那些以维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为目的而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有关国际贸易活动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及其相应的行政措施,以避免这些贸易活动可能导致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

从另一角度讲,所谓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一种以保护有限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制定苛刻的环境标准,对来自国外的产品加以限制的贸易保护措施。

从目前来看,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是显著的。由于中国的绿色贸易措施相对于发达国家处于较低水平,对国外进口起的作用不大。因此,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出口贸易方面。下面,我们从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和进口贸易的影响两方面进行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消极影响】限制了产品出口的市场范围,涉及的产品出口种类也越来越多

目前中国主要贸易伙伴有美国、日本、欧盟、韩国、东南亚以及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与他们的贸易额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 85%以上。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大多数是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与环境委员会成员”,也是绿色贸易保护主义最为盛行的地区[12]。由于中国长期忽视环保产业的发展,出口产品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发达国家制定的环境标准。

目前,发达国家对中国产品设置的绿色贸易的范围呈不断扩大之势。因绿色贸易而受阻的中国出口产品不仅包括粮食、水果、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等大部分农产品,而且包括化工产品、纺织品、玩具、木制品、纸制品、机电产品、医药、保健品、包装物等等,绿色贸易壁垒几乎无所不包,无处不在。例如,作为中国农产品主要贸易国之一的日本,2002 年开始不断对蔬菜等中国农产品加强检验检疫,造成了中国农产品对日本出口的大幅下降。2005 年上半年,由江苏省某外贸公司组织出口销往德国的一批童装,在受德国采购商委托的环保检测中,存在异味等不合格指标而全部扣压,相关企业损失惨重。

例子:由于绿色贸易壁垒,中国对外贸易额遭受了巨大的损失。2002年,因为日本严格的检查和要求价格的大幅度降低,台州蔬菜被阻止进入日本市场。还是在2002年,因为宁波市水产品不能达到欧盟所要求的卫生标准而被限制进入欧洲联盟(欧盟)。由于绿色贸易壁垒,60种中国农药被禁止进入欧盟市场,因为他们不能达到欧盟的绿色标准。根据联合国统计,由于“绿色贸易壁垒”,在2002年这一年中国遭受损失74亿美元。中国出口到欧盟,日本,韩国和其他国家的跌幅尤其明显。一般而言,由于严格的绿色壁垒,农产品和食品,纺织产品和机电产品的三个主要行业遭受损失最为严重。由于这三大类产品是中国出口最多的产品,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得出一个结论:“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限制中国产品出口的一个主要障碍。削弱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绿色贸易壁垒要求将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的原理运用到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无公害、无污染的环境管理体系。在此过程中,制造商为了达到进口国的环境标准,不得不增加投资,履行有关环境保护的检验、认证、技术、鉴定等繁杂手续;并在包装装潢、卫生检疫、标签、广告等方面,也必须做出更多的适应性调整,这势必使产品的中间费用及附加费用增多,使产品的出口成本进一步增大,削弱了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导致出口产品的经济效益下滑。据不完全统计,因不符合环保要求,中国每年有74亿多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派生的费用对企业产品的出口成本的影响表现为:一是认证费用 C1。绿色贸易壁垒引发的检验环节和认证制度产生的相关费用,直接增大企业的出口成本;二是适应性成本 C2。国外绿色贸易技术标准和法规经常变动,企业为跨越新壁垒,要不断收集信息,重新认证甚至更改工艺流程,聘用新员工,由此增加企业适应性成本;三是销售成本 C3。包装和标签壁垒迫使企业更换包装形式,除增加包装成本外,为重塑商誉,企业还必须支付额外的广告宣传费用。这势必会增大出口企业的销售支出;四是其他的派生费用或成本C4。如出口商因绿色壁垒回收废弃物的支出等。造成市场准入障碍

市场准入障碍,即发达国家通过立法或制定苛刻的环境技术标准,使中国产品难以进入他们的市场参与公平竞争。如 2004 年 8 月,在俄罗斯市场上的中国塑料玩具中,酚含量比规定标准超出了 23 倍之多,超过许可标准的还有玩具中的甲醇含量,以及玩具的气味和质量。目前,这些塑料玩具在俄罗斯已全部停止出售。可以预料,中国制造的塑料玩具以后再想出口俄罗斯,将是难上加难的事。据 2005 年 12 月最新资料显示,基于环保考虑,欧盟与美、日等国家在过去几年纷纷贯彻以绿色产品为导向的环境政策,积极推动无铅相关标准和法案。欧盟宣布要在 2006 年全面禁止含铅电子产品输入。美国则结合电子制造商、政府、供货商与学术机构等进行无铅项目的研究计划。日本也预计在 2007年彻底废除电子产品中铅的使用[13]。影响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

1979 年到 1996 年,中国外贸出口以年均 15%的速度增长,而且工业产品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达到 85%。随着绿色贸易壁垒的扩大与强化,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难度增大,1997 年至 1999 年上半年,中国出口贸易停滞不前,扣除出口基数、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冲击因素外,主要是绿色贸易堡垒的阻碍。但是在 1979 年至 2004 年的 25 年间,中国出口总额增长近 43 倍,年均增长 17.4%。这个速度的取得,在一定程度上还是靠在华外商投资企业拉动,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尤其如此。出口商品结构受到影响

中国对外出口贸易商品结构不合理。出口商品中劳动、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高,大多技术含量、档次不高。虽然近年来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中国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出口商品结构。但从具体出口产品类别分析,出口的机电产品大多是低附加值产品,供给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角多为在华外商投资企业。发达国家的出口集中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则以环境敏感性商品为主。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环境敏感性商品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商品,出口商品结构的状况,决定了中国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和冲击。中国受绿色贸易影响和冲击的出口商品主要涉及农产品和食品、纺织品、医药产品、机电产品等类别。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法规中规定的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陶瓷产品的含铅量,皮革的 PCP 残留量,机电产品、玩具的安全性指标,烟草中的有机氯含量,包装物的可回收性指标,汽车废气排放标准,纺织品、服装燃料有害物质指标等标准,使出口商品遭受较大的冲击。如中国受到欧盟绿色壁垒直接影响的电器产品出口额达到317 亿美元,占到中国出口欧盟机电产品总值的 71%。欧美“绿色双指令”几乎涵盖所有的电子电器产品,包括大型及小型家用电器、IT 和通信设备、照明设备、电气电子工具、医疗设

[14]备等 10 大类近 20 万种产品。【积极影响】绿色经济发展迅猛,为中国企业带来了新的商机

环保意识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追求健康的绿色消费,绿色食品、绿色建筑、绿色服装、绿色电脑等正以不可遏止之势席卷全球,环保产业已经构成了发达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国际经济竞争的新热点、发展绿色经济的重点。绿色经济无疑将成为 21 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目前,各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环保产业。据不完全统计,1995-2004 年工业化国家用于环保治理的费用年均递增 14.5%,而此前的 10 年为 10.3%。同期,工业化国家私人企业用于发展环保产品(服务)的投资年均递增 18.5%,而此前 10 年为 11.8%。其中,德国增长最快,近 10 年工业企业的上述支出年均增长 25%。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具有一种“后发优势”,可以利用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来发展本国的环保产业,从而站在较高的起点参与竞争。绿色经济包括积极开发生物资源、发展少污染和无污染产业、努力确保可持续发展等三方面内容。

以有机食品为例:1990 年浙江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第一次开发了有机茶叶出口到西欧市场。1994 年辽宁省开发了有机大豆出口到日本。1994 年 10 月国家环境保护局正式成立了有机食品发展中心,中国的有机食品开发走向正轨。2001 年,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有机食品认证管理办法》。事实表明,国际上对中国有机农产品有着浓厚的兴趣,很多外商想进口中国的有机大豆、花生、茶叶、稻米、小麦、棉花、有机干果类、酒类、有机蜂蜜、有机中药等,中国的有机食品产业前景一片光明。提升了产品国际竞争力

绿色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国为突破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政府不断调整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并按本国国情采用国际标准;本国企业在产品的生产、加工、工艺流程、流通、销售、回收等环节上提高技术水平,并通过相应行业的国际认证,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等突破“绿色瓶颈”的制约。企业苦练内功,提高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3 有利于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

绿色理念有利于促进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进一步调整。随着绿色消费运动多的开展和深化,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必将发生重大变化。我国对外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风行全球的绿色浪潮必将影响我国的外贸商品结构,促使那些鱼资源再生、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有关的一系列初级产品比重进一步下降,而使不污染或有利于环保的绿色产品的比重日益增大,有助于降低我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的能耗,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加快产品更新换代,使我国外贸商品结构由劳动、资源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过渡。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进口的影响将污染产业和产品转移到中国,危害了人民、动植物的健康与安全,影响了国家生态环境的安全。

由于中国技术水平和环境水平低,中国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绿色壁垒,对国外进口几乎不起作用。发达国家在设置绿色贸易壁垒的同时,将污染产业和产品转移到中国。近年来,境外危险物入境具有数量增大、增速惊人的特点。主要来自美国、日本和香港,这些危险废物和废弃船舶、汽车、电器、电缆等工业垃圾的进口严重污染了环境,由于中国环境标准太低,加之海关监管力度不够,进口“洋垃圾”的增长速度很快,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中国塑料垃圾、废铁、废纸的进口量分别是1990年的125倍、50倍和21倍。转基因产品大举进入中国

转基因食品(GMO)对人体健康的有利或不利影响尚处于激烈争论中,如人们认为转基因作物除了给社会带来许多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风险,包括环境风险、食品安全问题、社会经济问题及伦理道德问题。就食品安全问题来说,转基因作物虽然产量高,但人们担心GMO食品可能引起过敏反应,长期食用还可能会诱发癌症等致命疾病。据统计,截止2004年,全球商业化的转基因食品共有16种,包括:油菜、棉花、大豆、玉米、番茄、马铃薯、甜瓜、番木瓜、甜椒、甜菜、西葫芦、转牛凝乳酶基因工程菌、转基因面包酵母菌等。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所谓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一种以保护有限资源、环境和人民健康为名,通过蓄意制定一系列苛求的环保标准,对来自国外的产品或服务加以限制。它属于一种新的非关锐壁垒形式,已越来越成......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贸易的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摘要:绿色贸易壁垒属于非关税壁垒的一种,作为一种全新的贸易保护手段,已日益成为国际贸易中最隐蔽、最难跨越的贸易障碍之一。绿色贸易壁垒对......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成为国际社会、各国政府和环保界人士共同关注的问题。国际市场对绿色产品的需求越来......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分析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年 级: 学 号: 姓 名: 专 业: 指导老师:二零一二年四月摘 要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已成为全球贸易领域一个值得关注的......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分析摘 要:分析了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发展的不利影响,论述了我国目前出口产品生产和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认为须深刻认识我国出口......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外贸的影响.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外贸的影响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