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_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满状态”。这表明,如果人们只讲求生理卫生,是根本不够的。必须既注意生理卫生,又注意心理卫生。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体的健康不仅指躯体的正常,还包括正常的心理和健康的人格。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而心理健康与否对人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如果人的心理不健康,一方面会对躯体健康造成危害,导致疾病;另一方面,人的心理一旦失常,社会适应能力就会遭到破坏。甚至无法正常的生活,给家庭带来极大痛苦,给社会造成危害。而如今,在广大的农村,由于大多都是独身子女,再加上多数父母都外出打工,无暇照顾孩子,就把年幼的孩子留在家里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照看。隔代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很多问题,如:过分溺爱导致任性、脾气暴躁、自卑、自私自立、没有责任感„„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无可推卸地摆在了每一位教师面前。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力求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寻找挑战,树立自信,满足学生需求
具有可行性的挑战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而强烈的自信心又能帮助学生敢于接受挑战,而自信心的树立又往往在于教师的教学是否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在教学中我抛开自己原有的设计思路,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我们喜欢什么,愿意学什么;怎样学习我们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接受,让我们尝到收获的喜悦。这样让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满足的喜悦,自信心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更让孩子觉得教师和他们距离的很近,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例如:我曾经在教学正方形的周长时,我先让三个同学在我指定的不同的轨道上比赛跑步,给最快的同学颁奖。学生说这样不公平,我说为什么?学生回答说:“他们跑的路线不同,长度不同。”从而引出这节课的知识。学生喜欢探究这个问题了,接下来再让他们自己利用自己的办法去测量一个正方形的周长,并且通过比较找出最佳的办法,学生自由主动地探索,比我们老师去推导强多了,效果真的不错。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固然不错,但有时给予孩子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教学“得数是10的加法”时,新课开始,我提出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你能自己写出得10的加法题吗?结果有的同学冥思苦想,才写出两三道题;有的同学不慌不忙地按顺序写出了:0+10=10,1+9=10,2+8=10,3+7=10„„10+0=10,11道题。面对极具差异的个体,我给予不同的评价和鼓励:“你真聪明,老师还没有讲,可你已经自己学会两道题啦!”“你更了不起,写出了这么多题,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好方法吗?”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中,勇敢接受挑战,认真面对困难与挫折;在教师的赞扬中,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树立起坚定的自信,积极的自我观念逐渐形成。
(二)合作学习,与人为善,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在老一辈的记忆中,老师总是远远的站在讲台上,手里也总是神气的拿着一根教鞭;在孩子心里,老师总是那么高高在上,让人望而生畏。而在现代的教学中,老师是孩子学习的合作者,是孩子学习的引导者。因此在学习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应该是平等的,友善的。而一个人是否乐于与人交往或善于与人交往是衡量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交往中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同时,他也能为他人所理解,为他人和集体所接受,能与他人相互沟通、交往,人际关系协调、和谐。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缺少与人合作的机会,为培养他们合作意识,让他们接受他人,善于与人相处。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经常为学生提供合作的机会。例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让学生四个人合作,把小筐中的人民币分类。学生们讨论好分类标准后,由组长分配谁来拿哪一类的人民币,一会儿就出现了以下几种分法:(1)按硬币、纸币来分成两类。(2)按几百元、几十元、几元、几角、几分来分,分成五类。(3)按元、角、分来分成三类;又如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时,学生们小组讨论11-9怎么算?比比哪个组的办法又多又好。他们有的摆小棒,从11根小棒中拿出9根,有的画圆圈,11个圆中划去9个;有的数数,从11往前数9个;有的用10-9=1,1+1=2;还有的想:9+2=11,所以11-9=2„„
同学们从小组合作交流中看到:一个人的思维是有限的,同一个问题,集思广益、合作学习我们可以得到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案。面对多个问题时,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一个人完成,必须依靠大家的力量。在数学问题合作学习中,学生们由学习合作、学会合作,到乐于合作,善于与人相处,大大增强了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精心营造学习氛围,克服浮躁心态,强化内控心理。
学生在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时,许多孩子计算正确率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由大量的错例分析可知,计算法则未掌握造成的仅占一小部分,而大多是由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及其导致的不良计算习惯所致:
其一,缺少一丝不苟的学习心态。如写字潦草,结果0、6不分,1、7互变,4、9混合等。
其二,缺少计算后必须检查的内控心理素质,其中一些学生过于自信,从不检查,而一些学生只想尽快完成作业,根本不想检查,更有一些学生只想依赖家长代为检查,有错再改。
正是由于上述这些浮躁心态,造成学生在“反馈控制”阶段所做的大量工作是:纠错、改进、提高。要改变这种现状,措施很多,其中确定一套正确的操作程序是非常必要的。而学生浮躁的心态除了自身的因素外,还主要来自于周围的环境。因此为学生精心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对克服浮躁心态,强化内控心理是十分必要的。
(四)扭转后进生的心理,让他们体会数学的重要性
后进生是教学中最令我们老师头疼的,老师给与他们的往往是更多的关爱,而效果却与预计相差甚远。但我们要知道,后进生不是笨,很多都是因为对数学不感兴趣,曾经一个学生告诉我,他从小就怕数学,因为整天面对着那几个阿拉伯数字不停地加减乘除感到枯燥无味。于是我对他提问:“数学从哪来的?我们的生活没有数学吗?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用吗?”我让这几个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同学成立一个活动小组,利用课余的时间到我们的生活中去找数学。如:超市中各种商品的价格、买东西怎样付钱、怎样预算每月家庭的开支或收入„„ 并且写写心得体会,同学们的兴趣很高。有的同学说:“到现在我才知道售货员也不容易当,要对各种商品的价格了如指掌,收款准确快捷。”还有的同学说:“学习数学可以让我们学会怎样理财。”„„通过这次调查活动,学生了解到要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尝试去煅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为以后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了学好数学的重要性,不再讨厌数学了。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组成一个协调统一的教育整体,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了,学习态度就端正了。少了心理压力,自然就多了动力。行动起来吧,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成长!
2011/6/27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刘新寿当前在农村学校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很不普及且不平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几乎没有,相关的政策措施也没跟......
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城南中心学校 吴 华[内容摘要] 保持健康的正常的心理活动,对人来说是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事情。然而,人的心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人类已经步入二十一世纪,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当代的青少年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健康也越来越关注。这里所指的健康应包括心理、生理两个方面。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
“2015年度特克斯县教育教学论文”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姓名:王先凤单位:乔镇寄宿制中心小学 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健康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