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_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国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中明确地提出了要培养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一代新人。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除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外,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可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经过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如手。

第一,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几百篇课文,不仅每篇课文都可以有侧重地进行认知心理教育,而且许多课文中有十分明显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可充分利用进行非认知心理教育。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荷花》《海底世界》等课文就可以陶冶性情,提高审美感;《群鸟学艺》《一定要争气》《爱迪生》等课文可进行不怕困难,锤炼意志的教育;《会摇尾巴的狼》《一次成功的实验》等课文可以进行交往、合作方面的教育;《陶罐和铁罐》《雷锋日记二则》等课文可以进行自我意识方面的教育„„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角度多侧面的,往往有几个方面的教育作用,教师要根据实际,有所侧重。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语文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有时是潜在的,它深深地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不像思想品德教材那样直述。因此,我们必须吃透教材,准确地把握文章里潜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内涵。例如《挑山工》一文,在挑山工的话中包含着做人要认准目标、坚忍不拔的哲理;《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是以邱少云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的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邱少云具有钢铁般的意志„„总之,只要教师能选用心理健康原理进一步深刻理解课文,就不难发现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第二、探索生动活泼,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挖掘出了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教师还应该探索生动活泼,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真正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在平时的语文实践中,我主要用了以下方法:

1、咬文嚼字。这是指教师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启发理解,弄清词句的含义,让学生受到心理上的感染。如《三味书屋》一课,让学生找到描写鲁迅由于为父亲抓药而迟到,被老师严厉批评后的神态、动作的语句,然后理解这些语句的意思,再让学生思考从这些语句可以体会到什么。交流讨论后,学生可以体会到鲁迅严格要求自己和刻苦学习的精神。有的文章甚至可以抓住标点符号,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如《黄继光》一文中写道“啊!黄继光突然

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了起来!”这句话中的三个惊叹号表达了作者的强烈情感:对黄继光英雄壮举的赞叹和钢铁般意志的称颂。

2、启发提问。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问,让学生积极地、逐步深入地体会,从而受到心理上的启迪。如《中彩那天》一课,为了让学生理解到“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的含义,受到诚信教育。可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我们家生活拮据,父亲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而当他意外中彩得到一辆奔驰汽车时,为什么却神情严肃,一点也不高兴?(2)当父亲打电话让库伯把汽车开走以后,父亲为什么显得特别高兴?为什么说这时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你现在怎样理解财富?学生在一步一步思考时,必然潜移默化地受到心理上的教育。

3、反复诵读。诵读是一种重要的语文学习手段。它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充分接受信息,并可产生联想,受到深层次的熏陶。从阅读心理的角度来看,从文章作者的情感到读者体验到的情感,即由入境(悦耳阅目)→ 动情(阅心阅意)→ 明理(阅志阅神),其间不可缺少的就是诵读。例如,《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可抓住描写环境越来越恶劣,情况越来越危急的句子和白求恩争分夺秒做手术的句子,指导学生在对比的情况下个别读、齐读、默读、诵读,让学生被白求恩的临危不惧,沉着冷静所折服,进而内化为遇事沉着冷静,毫不慌张的心理品质。

4、作业练习。作业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好的作业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且可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教学《李时珍》一课,为了让学生学习李时珍那种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忘我精神,就可设计以下练习:(1)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2)先想象,再和同学交流,然后写下来:假如你和李时珍一起上山去采药,在山上会发生些什么?你从中受到些什么启发?这样,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心理教育。

5、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创设美、趣、智的教学情景,可以真实的再现某种场景,缩短教学中人与人、人与教材的心理距离,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接受教育,得到发展。如教《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恐怕任何讲解都远远比不上录像片那么真切动人,扣人心弦。通过看课件,学生面对白求恩大夫临危不惧,沉着镇定的精神和心理素质,极易受到心灵上的震撼。

6、角色表演。小学生十分乐意参加角色表演,通过表演,让学生走进教材,走进人物的,更真切地受到感染,可不知不觉地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如《群鸟学艺》《会摇尾巴的狼》等课文,可让学生排演课本剧,在演出中他们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且能初步接受不怕困难,锤炼意志和人际关系的教育。

7、创造性复述。在课文教学中,让学生以改变人称、处所、体裁,或以补充、删改情节等方

式,对课文进行复述,可使学生受到深层次启发和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如教《守株待兔》一课可采用多种方法复述,学生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不能有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一定要争气》一课通过创造性复述,学生对用顽强的意志去克服困难,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的体验会更深,更会产生心理上的共鸣。

8、习作。习作不仅能对学生进行表达能力的训练,而且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学习了《七色花》一课,学生知道了珍妮用来帮助残疾小男孩的那一片花瓣最有意义,从而知道应该学习珍妮关心他人,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的美好品质。于是,让学生模仿课文写小练笔《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学生在想象一个个美好愿望的同时,也净化了自己的心灵,陶冶了自己的情操。这比简单化的让学生谈感想,更容易收到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塑造美好人格的效果。

9、语文活动。语文教学不能仅限于课堂,还应当开展适当的语文活动,拓宽视野,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同时,通过语文活动,可进一步利用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效益。如学习了和时间赛跑一课,就可开展《一分钟能做什么?》《我也和时间赛跑》等主题活动,让学生先在课外实践或收集资料,然后在课堂上汇报交流,让学生懂得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这样的活动来于教材,高于教材,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十分显著。

10、激励性的评价。在语文课堂上引入激励性的评价机制,形成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的互动场面。老师以身示范,指导同学评价别人时都注意用激励性的话语,先谈优点,再谈缺点,多谈优点,少谈缺点。以此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逐步具有积极向上,自尊自信的良好心理品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人类已经步入二十一世纪,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当代的青少年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健康也越来越关注。这里所指的健康应包括心理、生理两个方面。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不良思潮影响着在校的小学生,再加上现在大多数是独身子女,诸多的心理问题困扰着学生。学生中常出现嫉妒、自私、自卑......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心得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梨树中心校 刘 成 明 2010.11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来说,家庭和学校是他们活动的场所,他们在学校活动的时间远远多......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探微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探微精彩,在不断地思索中生成 2009-05-20 15:40:11| 分类: 教学随笔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给予是快——乐的》的三次“旅途”10月14到12月......

《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语文 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中 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语文 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中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