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的“七化”(修改稿)_高考作文七个故事
高考作文的“七化”(修改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考作文七个故事”。
高 考 作 文 的“七 化”
高考高分作文特点: 切题(审题、中心)
明快(中心、表达、结构)
规范(语言、文体、书写、卷面)
高考作文内容特点:明确(观点明确,首段和结尾均用肯定形式的陈述句)
对应(各段内容对应观点)
具体(阐明,具体阐释观点)突出(重点,明确写作重点)
高考作文形式特点:文体规范
卷面整洁
字迹易认
表达清楚
1.书写卷面整洁化。
高考对作文书写的要求:易认(笔画交代清楚)、整洁(端正、不涂改)、美观 2.审题立意大众化:“思维正常”、“人云亦云”、先稳后新、常中出彩。
评卷老师的的心理一般只接受或认可、偏爱几种常见的——也就是大众化的立意,与大众化立意不一的文章他们懒得去捉摸、去思考、去体味,他们只想机械地评完作文给个分数了事。所谓审题立意大众化,就是大多数人在审题时都会想到的、最好是首先想到的立意。
为什么有的同学作文经常不能符合题意、更无法达到切题的要求,就因为他们喜欢“创新”,盲目地追求新、奇、异,想借此作为捷径吸引评卷老师。殊不知这样做往往是弄巧成拙、“欲高反低”。这些同学的理解能力强、作文水平也高,他们不是审不到题,而是不愿意如同他人那样立意,喜欢所谓的“换一个角度”“多角度”去立意,甚至喜欢所谓的“逆向思维”“唱反调”。其实,这种做法是很危险的,非常容易变成受打击的“异端”“另类”,被打入“冷宫”,甚至被“处死刑”。3.文体结构模式化。
高考作文要求中的“自选文体”不是说怎样写都可以,而是说假如你选定了某种文体,就必须符合某种文体的要求去写,做到文体特征鲜明。高考作文对文体的要求是规范,而不是创新。不能随心所欲写成不合文体要求的、所谓创新的、其实是“四不像”的文章。
譬如,规范的议论文,它要求以议论为主;记叙要概括,不需要对事情交待得过于清楚;概述时能朝着论证的方向,能围绕论点的论证服务,在说理时就能水到渠成,只要二三句话就能论证清楚。作为说理举的主要例子,再详细也只能用7行以内的文字概述完。概述时不需要描写与说明,抒情的话最多只允许出现一二句,而且只能出现在文末。
由于评卷的任务重(每天要评220篇以上)、评卷老师十多天时间要面对大同小异、水平不高、味同嚼蜡的作文,心里烦躁只想早点结束评卷任务,评卷时往往多是在固定的位置(例如题目、开 1 头、结尾、起首句、结尾句)找文章的中心句、论点句,并以审题的恰当准确与否来作为评判作文等级的标准,所以你在这些地方必须给评卷老师“路标”,让他很快找到,并快速作出等级评判、给出分数。因此,你的文章必须符合文体的要求、结构必须完整,段落、行数、字数都必须符合相应的要求。
议论文的段落可以采取5段式:开头第1段提出论点;第2—4段这3段中各举一个详细的事例论证,并用假设的形式辅助论证;第5段或总结或呼应或深化文章。也可以采取4段式:开头第1段提出论点;第2第3段的前半部分(前6行内)各举一个详细的事例论证,后面各用3个简要的事例(一句话一个事例)辅助论证;第4段或总结或呼应或深化文章。每个论证的段落开头最好是句式整齐的分论点句或段落中心句,段末则应是总结句。无论是分论点句、中心句、总结句最好都含有话题(命题)或话题中的字眼。4.材料语言特色化。
如果我们想在高考作文中创新,最好的地方是在材料的选择使用和语言的组织表达上。高考作文存在材料的严重雷同化,最常见的是使用上一年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四大“死人”(通常指李白、杜甫、苏轼、陶渊明)。在考场作文中,我们罕见学生有自己喜欢、崇拜的人物(如父母、亲友、政治家、金融家、科学家、军事家、影视明星等),也少见中学课本中接触到的诸如孔子、庄子、韩愈、柳宗元、辛弃疾、王维、李清照、白居易、王安石、欧阳修、柳永、陆游、龚自珍、鲁迅、朱自清、茅盾、郭沫若、钱钟书等文人,丘吉尔、罗斯福、十大元帅等名人,甚至连袁隆平、盖茨也不多见。作文不能反映出考生的生活经历、成长过程、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不能反映考生的知识积累和文学修养(如熟读并运用四大名著、《围城》《平凡的世界》等),有的只是一些模仿别人的套话、空话、废话,使用的只是老掉牙的陈旧的(或者说是经典的)的事例,缺少考生生活中的鲜活的材料。这是考场作文的悲哀!
议论文的文采在于:辞格上要多用引用(名言警句、名人事例、语言故事)、排比、反问、设问,语言平实,有的还有气势,恰当地运用论证方法,逻辑性强。以议论、叙述(必须是概述,概述不是简单的压缩)为主,极少抒情(最多在文末一二句)、描写,复杂的长句较多。记牢、应用的方法:像背名言警句一样逐个列出 5.表情达意明快化。
高考评卷由于存在赶任务的问题,评卷老师没有可能仔细阅读考生所写的作文,只能扫描式地浏览,一目十行、走马观花,所以,如果你的作文写得含蓄晦涩,要评卷老师花时间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妙处”,那无疑是自找麻烦,甚至是自寻“死路”。所以,我们主张同学们在作文的时候要明快地把文章的中心写出来,把你的思想情感明白地告诉评卷老师。另外,在文章的明显部位点题是很有必要的。具体来说,就是在开头点题,在文章的中间点题,在结尾再点题。如果是话题作文,文章的前中后部分都要点题;如果是议论文,开头提论点,每段的句首、结尾,最后一段都要说一说,甚至,题目也要点一点。对于想得42—48分的同学来说,做到这一点是一个很有力的保证。当然,假如你的作文水平高一些,还可以处理得不那么生硬,艺术一些,分数当然会高一些了。
因此,表情达意的明快化值得就是在用简洁而通俗易懂的肯定陈述句的形式在第一段及其他段落明白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文章的主题,让评卷老师快速地把握文意、准确地给分。6.论点中心具体化:
不少同学能做到突出文章的中心与重点,但是,在话题或论点的具体化上却做得欠佳,没有逐一地对应论点中的每一个词语,以致在写作的时候慢慢地偏离了题意。要避免在写作时慢慢偏离题意的毛病,关键是要时时回到话题上、论点上、中心上,并注意检查所写的内容是否对应了,每一个段落是否在表述时论证时能具体地表现中心、对应论点。
例如,写“一种文化对我的影响”,有的没有点明是“(某)一种文化”(甚至压根就没有出现“文化”一词,这是非常糟糕的;譬如有的同学在文中写“坚持”“爱国”,可“坚持”“爱国”能说是文化吗?如果要评卷老师相信,你必须在文中点明“中华传统文化中,‘坚持’‘爱国’是其中一个方面才不至于被判为离题);有的没有突出是“对我的”,而变成是“我们的”“大家的”“民族的”,很明显是偏离了题意。写“影响”,没有出“你”的思想认识行为习惯变好或变坏怎么行呢? 7.话题重点明确化:
每个话题,都是有它的写作重点的。评卷老师在评判作文的审题是否准确时,关键是看文章的写作重点是否抓住了,突出了。所以,我们要把话题的重点明确化,多用笔墨把这些部分加以突出,可从为什么、怎么样,必要性、重要性、迫切性、现实性,作用、好处、坏处、危害、意义、影响等多方面写,而那些非写作重点的内容,只要有所提及、有所对应即可。是否写基本义(符合题意)决定你的作文能否得39分左右的平均分,是否突出重点(切合题意)决定你的作文是否得48分以上。
以话题作文为例,不同的结构形式,它是各有侧重的:
① 同义复词(近义词),无所谓侧重,如“传递”(07广东)、“记念”(05广东),“传”即“递”、“记”即“念”。“转折”(03北京)、“包容”(04北京),“转”如“折”、“包”如“容”。
② 动宾式,侧重于动词:如“应变”重在“应”(应对、应付),要写出突然发生的情况下是怎样去应付、应对的,因为“变(变化的情况)”只要简单交待即可。又如“雕琢心中的天使”(06广东),重在写如何雕琢、为什么要雕琢上,因为“心中的天使”是什么只要简单交待即可。“怀想天空”(07江苏)重在写“怀想”。“行走在消逝中”(07浙江)重在写“行走”。“留给明天”(05天津),重在“留给”。“挑战自己”(03安徽春招),重在“挑战”。
③ 并列式,行文可以平均用力,也可以侧重于其中一方(至少保持3:7的比例),但其他方必须提到,而且还要言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并列、选择、条件、转折、递进、包容等关系。例如:
1、坚持与放弃(08保温考);
2、看 听 说(广州二模);
3、寂寞与成才。还有如,“水的灵动,山的沉稳”(04江苏)、“忘记与铭记”(06海南)、“语言与沟通”(04广东)、“一步与一生”(07四川)、“走与停”(06重庆)、“材与非材”(04天津)、“平凡与自豪”(04辽宁)、“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04全国2)、“人文素养与发展”(04浙江)、“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03全国)、“位置和价值”(05全国2)、“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05全国1)、“人与路”(06江苏),“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04甘肃),“凤头、猪肚、豹尾”(05江苏),“生活中的快与慢”、“新科技对年轻人成长的利与弊”、等等。
④ 偏正式,重在“偏”(即定语或状语)上:
A、定语+中心词(名词)
1、底线
2、支点(二检)
3、生活的加法
4、永不消逝的声音(三检)
B、状语+中心词(动词):
1、同行
2、面对
“人生(的)感悟”(05湖北),重在“人生(的)”;“跑的体验”(05湖南),重在写出“跑”的特点;“家庭教育(04湖北),重在体现“家庭(的)”的特点;“双赢的智慧”(05山东),重在写“双赢”。“一种文化对我的影响”,要突出“对我的(影响)”上。
⑤ 主谓式,重在状语及谓语上,突出谓语动词:如:
1、东施效颦;
2、雨过天会晴(佛二模);
3、一叶落知天下秋?(广一模);
4、柳暗花明又(是)一村;
5、心灵在_______中休憩;
6、生活可以这样过 ;还有如“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07山东)、“我想握住你的手”(06上海)、“甜酸苦辣说高考”(07重庆)、“人生,(是)诗意还是失意”(07全国2)、“我能”(07辽宁)、“有句话常挂在嘴边”(07天津)、“生有所息 / 生无所息”(06浙江)、“雨燕减肥”(06江西)、“今年花胜去年红”(05辽宁),等等。⑥ 独词:
1、畏
2、风度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七法一、问答审题法即通过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形式进行推断思考,把与问题有关的内容一一罗列,然后筛选分析,进而将“写什么”“怎么写”等清晰地凸显出来。如......
南岸区采取“七化”举措纵深推进社区服务管理创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提到,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
路南区"三全七化"网格管理体系工作规范 2013-05-23 14:32 来源: 路南区委政法委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认真落实区委九届四次全会《关于构建"三全七化"网格管理体系全......
永昌一中张含光七.向秀:你为什么那么内秀一话说向秀、嵇康在洛阳城中打铁,配合得非常默契:嵇康握着大锤,向秀拉着风箱。嵇康先用锤子敲打铁砧,像发出指令一般,暗示着一种节奏,向秀就......
高考作文热点话题之七廉政明朝户部侍郎张津安曾撰一联: 宽一分则民多受一分赐, 取一文则官不值一文钱。《天下粮仓》中,开始人人都以为米河的父亲是个清官,谁知后来才发现他是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