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周练九_八上语文第九周周练
八年级语文周练九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八上语文第九周周练”。
八年级语文下册周练九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3分)
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4分)
A.幼稚(zhì)鲲鹏(kūn)吞噬(shì)媲美(bì)....
B.挑衅(xìn)迷惘(wǎng)滑稽(jī)苔藓(tái)....
C.雾霭(ǎi)迁徙(xǐ)和煦(xù)咫尺(zhǐ)...
D.惩罚(chéng)蓬蒿(hāo)干涸(hé)诺言(nuò)....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4分)
A.解 jiě解决押解解释解数 ....
B.宿sù宿舍宿营宿命归宿 ....
C.恶wù厌恶恶心恶习恶劣 ....
D.差chā差错误差出差差距 ....
3、下列字形有误的一项是()(4分)
A.混淆深邃赋予相形见绌
B.考察戈壁清澈沧海桑田
C.郭煌狼藉崩塌混然一体
D.端详焦躁收敛美味佳肴
4、根据诗意默写(21分)
(1)、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诗人以细腻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视角勾勒出春天走近的过程的诗句:。诗中对早春加以赞颂,且极具有哲理的诗句:。
(2)、李商隐《无题》诗中运用比喻修辞,以谐音双关的手法表达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诗句:。诗中原为表达思念之情,现常用来表达对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人的赞颂的诗句:。
(3)、李煜《相见欢》词中词人眼望楼外之景,心头笼上凄冷之情的句子:。词中现在经常被人们用来形容心绪烦乱,某事令人难以解决的词句:。词中运用形象的比喻,将难以言状的愁绪描绘出来的名句:。
(4)、王安石《登飞来峰》诗中表现诗人高瞻远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诗中表现诗人虽然变化遇到挫折,但仍矢志不改的诗句(诗中表现诗人不畏艰难,极具有深刻哲理的诗句):。
(5)、范仲淹《苏幕遮》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而离情别绪则隐寓其中的诗句是:。用一段‘愁肠’把‘泪’与‘酒’巧妙联系起来,弥漫着苍凉之悲,读起来令人回肠荡气的诗句是:。
二、课内文言阅读(42分)
(一)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在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1
得无异乎?
1.对文中加点的词浯;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胜状:胜景,好景色。
B.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C.南极潇湘:潇水和湘水的南边极远。
D.骚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世称诗人为骚人。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之‛意为‚的‛,下面句中加点的‚之‛字不是‚的‛的意
思的一项是()(3分)
A.属予作文以记之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前人之述备矣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3.对第一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段文字简要记述了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以及作者写作本文的缘由。
B.‚越明年‛的意思是‚到了第二年‛。
C.‚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写滕子京虽为‚谪守‛亦政绩显著。
D.‚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予‛即范仲淹的朋友膝子京。
4.对第二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段文字详细描写了洞庭湖及其周围的景色。
B.‚前人之述备矣‛是对‚岳阳楼之大观‛的小结,简洁不繁。
C.‚然则‛轻轻—转,引出‚迁客骚人‛可能有的不同的情怀。
D.‚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反问,引出下文的写景抒情。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第①段中‚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是洞庭湖千变万化的特点。
B、选文第①段中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引起下文。
C、选文第②、③段除写景之外,还分别抒发了迁客骚人登楼时‚喜‛和‚悲‛的情感。
D、选文写‚暗景‛用语雄浑浓郁,状‚明景‛用词清丽明快。
6、翻译句子(4分)
(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二)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
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至若春和景()明(2)宠辱偕()忘
(3)把()酒临风(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而或长烟一空(或许)B.或异二者之为(的)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的)D.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
3.翻译句子(4分)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4.‚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具体指的是哪两种心情?(4分)
5.‚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指什么?(4分)
6.最后一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什么?(4分)
三、课外阅读(25分)
(一)现代文阅读(13分)
牵着母亲过马路
①周末下午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母亲说:“你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②到菜场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我宽容地耐心地听她诉说。儿女们还能不听?
③穿过马路,就是菜场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④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⑤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掌心,牵着走到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有车来就别过马路”,“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⑥2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公路已改进成混凝土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爱子的情肠。
⑦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鱼网……
1、①段中写‚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第⑦段中写‚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2分)。
(1)母亲为什么喜不自禁?(1分)
(2)母亲为什么眼里闪过惊喜?(1分)
2、第4段中‚我的心灵震颤起来‛的原因是什么?(2分)
3、‚我‛周末回家做了些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分三点概括。(每一点不超过8个字)(3分)
4、第6段叙说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惟独母亲‚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这样写采用了什么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分)
5、下列叙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2分)
A、这篇散文的重点是写‚我‛牵着母亲过马路,文中也回忆了小时候母亲牵着‚我‛的小手过马路的情景。
B、文中的母亲,不仅仅是‚我‛的母亲,也是包括读者在内的大家的母亲,同时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C、这篇文章以叙事为主,精选了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将炽烈的感情寓于字里行间,语言平白如话,质朴无华。
D、文章最后一段连用两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亲欣慰、满足和喜悦之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6、这篇散文写得很感人,(1)你认为最使自己感动的内容是什么?(2)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教育?(2分)
(1)
(2)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
鲍子难客
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有鲍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彼此相食,非相为而生。人取可食者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ruì)囋(zá)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也!‛
【注释】①田氏:齐国姓田的(贵族)。②祖:古人出远门设宴祭路神叫‚祖‛。③ 殖:种植。④非相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⑤蚋:一种吸血的小虫。⑥囋:叮咬。⑦食客:春秋战国时期凭一技之长投靠贵族的人叫‚食客‛。权贵人家为了网罗人才及显示实力,多的有食客三千,少的也有数百。在食客中有的善出谋划策,有的善外交辞令,那些擅长于偷鸡摸狗的有时也能成为食客。食客中凭才能大小区分等级。
1、解释(4分):①众客和之和:②亦在坐亦:
③天地万物与我并生并:④类也类:
2、翻译(4分):①天之于民厚矣②不如君言③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2分)
3、题目‚鲍子难客‛中的‚难‛,解释为。(2分)
4、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八年级语文下册周练九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略)
二、课内文言(略)
三、课外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
牵着母亲过马路
1、(1)看到儿子偕妻儿回家看望自己。(2)觉得儿子懂得了事理。
2、‚我‛看到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
3、(1)陪母亲买菜。(2)听母亲诉说。(3)牵母亲过马路。
4、对比手法。突出了母亲爱子的感情之深。
5、B6、(1)母亲牵着‚我‛的小手过马路和‚我‛牵着母亲过马路这两次牵手。(2)要孝敬老人、父母,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文言文阅读
鲍子难客译文
齐国姓田的(贵族)出行前在厅堂设宴祭祀路神,(一起吃饭的)幕僚有上千人。宴席上有进献鱼和大雁 的,姓田的看了,于是感叹道:‚老天对民众很宽厚啊!生长五谷,孕育鱼和鸟,用来给我们享用。‛所有食客附和。一位姓鲍的人的儿子,年龄12岁,也在场坐着,进言道:‚不是您说的那样。天地万物和我们人类一同生存,种类不同而已。种类没有什么贵贱之分,只是因为大小、智力不同而互相制约,互相成为食物,并不是为了给谁吃而生存的。人类获取可以吃的东西吃,难道是天为了人们而孕育它们吗?况且蚊虫叮咬(人的)皮肤,虎狼吃肉,难道是为了蚊虫而孕育出人、为了虎狼而孕育有肉的动物了吗?‛注释:1.田氏:齐国姓田的(贵族)。2.祖:古人出远门设宴祭路神叫‚祖‛。3.食客:战国时期投靠在贵族门下有一技之长的人。4.蚋:一种吸血的小虫。5.囋:叮咬。6.非相
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7.殖:种植,使......繁衍生长。8.和:附和。
9.类:同类。
习题答案:①附和 ②都③一同 ④相似
2、①老天爷对百姓有恩德啊!② 不像您所说的,或您说的不对③ 仅仅因为力量大小有别、智慧高低不同而互相制约。
3、反驳,责怪对方。文章主旨: 本文告诉我们做人要厚道,不要过于自我,认为世间一切皆为自己而生。
校() 论() 狠( )2018年秋二年级语文周练题(九)学校: 班别: 姓名: 分数: 拌( ) 幸( ) 捡( ) 胖( ) 辛( ) 检( )一、看拼音,写词语。jiè kǒu zhuǎ zi dǎn xiǎo fǎn kànɡ ( ) ( ) ( ) ( )Jiǎ r......
清华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周练试题---11命题人:刘国强(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蹒跚(pán)荒谬......
周练九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舐犊吞噬仕宦狼奔豕突....B.倩影旌表粳米泾渭分明 ....C.收讫. 修葺.雕砌.迄无音信.D划拨划算划分整齐划一....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
2013届高三语文周周练九命题人:王兴梅一、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题。于公平法丞相西平侯于定国者,东海下邳人也。其父号曰:“于公”,为县狱吏,决曹掾,决狱平法,......
南洋学校高二语文周练(三)一、语言文字运用(9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解数/解甲归田着凉/着手成春连累/硕果累累提防/提心吊胆 ........B.济世/人才济济应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