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_中职学生思想政治现状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职学生思想政治现状”。

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

【摘要】 近几年来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得到较快发展,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初、中级技术人才,但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家庭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仍存在误区,大多数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上中等职业学校,因而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对象基本上是初级中学的“差生”,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着教育难和管理难的问题。我省地处边疆,职教起步晚,教育理念更新不及时,学生基本素质相较沿海发达省份差距更大;如何从实际出发,不断提高我省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素质全面的技能型人才,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将从分析我省中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现状入手,浅谈如何抓好中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升中职学生的道德素养。

【关键词】 中职学生 思想品德教育 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国家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职”)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好。而中职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历史重任,应努力培养出适应社会要求的职业道德高尚、专业技术过硬、思想素质全面的学生,使他们能够适应和胜任现代企业的管理和要求。要完成这一任务,关键是必须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作为中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点来抓。我省地处边疆,职教起步晚,理念更新不及时,学生基本素质相较沿海发达省份差距更大;如何从实际出发,吸取职教发达地区经验,不断提高我省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增强我省中职学生的竞争力,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下面结合笔者几年来年分别在江苏和我省从事中职学生教育工作的经验,谈谈在我国、我省、我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形势下,如何有效进行中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一、我省中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

(一)社会方面

1、社会对中职的办学质量期望过高,往往与当地优质普高作对比。一方面中职学校面对的是较低层次的生源和复杂混乱的学生思想现状,另一方面却要求中职要有优质普高的教育效果。

2、由于相关职能部门履行教育法律法规的职责不到位,对文化娱乐市场、营业性网吧等场所监管不力,致使大量未成年人进入,这些学生无心向学,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中职学生。

3、社会上的一些不健康思想的产物(如暴力、色情影片、书刊、网站等)对学生的误导,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一些中职学生,使他们出现了狭隘、嫉妒、暴躁、孤独、抑郁、攻击等不良个性心理特征,甚至一部分中职学生经常发生违纪违法行为。

(二)家庭方面

家长与学校不能很好配合工作,包括三个方面:

1、家长无力配合,本身管教不了子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生活的压力,近年来我省越来越多 1 的农村劳动力改变了“家乡宝”的传统观念外出打工,导致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出现,形成了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的社会现象。许多中职学生在进校之前,与父母很少有情感交流,好多都是隔辈的老人帮忙照管,甚至是以大带小,这些人往往不是过于溺爱就是疏于管教孩子,有些抚养者甚至自己都还有很多不合格的地方,又哪能照顾、教育好下一代?

2、家长有能力督促子女,但过于放纵子女,偏听一面之词,使学生养成不服管的气焰。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家里爆发了,富裕了,家长忙于赚钱和娱乐,很少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他们只知道给学生钱,对学生的恶劣行径却不闻不问,从而助长了学生的不良道德行为。

3、家长对子女失去信心。受“普高热”的影响,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只有升入普通高中,才有希望;进入中职,就是“末等公民”,因而对孩子无心管理,放任自流。而家长的这种“放羊”心态,对于正处于叛逆期的中职学生而言,是极其危险的。有些学生为了引起父母的关注,可能会主动制造一些事端。

(三)学校方面

面对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的上述现状,中职“教育难”、“管理难”的问题一直在困扰每一个职教工作者,中职德育工作现状堪忧。

1.学校对新生入学关没有把好、抓牢。

由于中职招生不设限,特别是我省近几年来大力扩招,造成生源成分复杂,初中应届生、往届生,甚至一些社会青年都成为中职学生,为学校以后的教育管理增加了难度。以我校2009级新生为例,在招收的3400余名学生中,往届生和社会青年就达800余人,虽然学校在新生开学之初,专门开展了新生军训,在各方面严格要求新生,但在军训过后,这一部分人的老毛病又犯了。再加上未能及时抓住机遇做好制度教育和职业引导工作,开展诸如制度学习、良好习惯养成、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教育活动,结果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军训过后由于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而开始放纵自己。

2.德育工作缺乏指导性、长期性、系统性,德育教育缺乏可操作性。对于我省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尤其是近年新建的中等职业学校而言,虽然十分重视学生的道德素质建设工作,在大会小会上也都一再强调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但就目前来看,基本上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道德素质管理体制,没有科学的学生道德素质测评制度,也没有适合学校特点的学生道德素质反馈制度。往往是会开了,课讲了,就算完成了,对于学生具体接受情况如何,没有适当的举措来收集、分析与监控。

3、德育班子队伍建设不力,班主任队伍素质有待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水平跟不上时代步伐,与学生沟通能力不强,教育效果不理想。首先,除安宁职中等少数几家学校外,我省大部分学校缺乏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能手和骨干队伍,是制约学校德育工作的一大软肋。其次,学校对班主任、政治课教师、学生干部等进行专门系统的培训与管理太少。学生工作多是由学生处(政教处)、团委等部门个别应对,学校德育工作未形成合力和全网式覆盖,还停留在点、面水平。

4、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过于单一,德育工作效果不明显。现阶段中职实施道德素质教育工作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上思想理论课,一种是以开会的形式讲道理。由于形式单

一、缺少互动,学生普遍是上课背理论,开会听理论,台上老调重弹,台下我行我素,根本无法达到学校原先设想的效果。

5、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不当。中等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不是升学教育。部分教师从思想上放松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关心和关爱,只注重管理学生,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未能将管理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加上教育方法上的单一,或体罚或放任自流或对待学生不公正,处理问题偏袒等,使部分中职学生产生消极敌对情绪。

(四)学生方面

1、行为习惯和自控能力差。行为习惯差表现为(1)自理能力低。部分学生仍不会洗衣服叠被褥,学习用品、生活用品乱扔乱放。(2)卫生习惯差。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乱倒剩饭剩菜、使用厕所不冲水等。(3)出言不逊、满口粗话和脏话。(4)打架斗殴、抽烟、喝酒、赌博、迷恋网吧和游戏厅等。

2、学习基础差,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不当。学生在以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差,缺乏计划和规划,既不爱学习,也不会学习。进入中职阶段后,学生对文化基础课如数学和英语等课程普遍不够重视,基础打不牢,对全新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学起来就更感费力。

3、心理承受能力不强,情绪管理能力差。受传统教育观的影响,许多中职学生认为进入中职,就是“末等公民”。为此,不少学生自暴自弃,意志消沉,情感冷淡,遇到挫折就更难承受了。稍有不如意之处,就诉诸武力等不当手段发泄和解决。加上我省是一个少数民族大省,由于民族习惯和历史原因,“一言不合大打出手”这类现象就更普遍。

4、意志力差,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现在许多90后中职学生由于家长的娇生惯养,无原则的溺爱、宠爱,加上家庭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缺乏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艰苦奋斗、勇于创业和吃苦耐劳精神。

5、法制观念淡薄,对生命尊重不够。我省很多地区因历史、民族等原因,历来法制意识不强,长久以来养成武力解决一切争端的不良积习,动不动就喊打喊杀,对自身生命不够珍惜和重视。

二、提升我省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对策及建议

(一)中等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应切实把德育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树立成才先成人的教育观。我省人口总数与河南、四川等差距较大,但我省外出务工人口比例与这几个省的差距更大。近几年来,我省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这不仅因为外省薪资水平相对较高,更实际的原因是,我省内部无法消化这么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而,未来我省中职学生的就业将更多向省外转移。这就要求我省中等职业学校要从提高自身竞争力的角度来认识学校德育工作,将其作为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来抓。笔者几年来在学校工作中经常与各类企业接触,深知企业(尤其是世界500强企业)对员工的职业道德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文化技术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对有吃苦耐劳精神,遵规守纪,乐于奉献,诚实守信的学生求之不得。因 3 此,中职学校必须把好德育教育关,培养出思想品德过硬的素质全面的学生。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作为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形成目标层次递进的德育体系,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二)构建德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将学校德育工作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学校要努力完善和建构德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对中职学生的成长过程展开全程管理,实现德育工作的高效化。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抓好细节管理,注重养成教育。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养成教育开始,从一点一滴抓起。所以,学校应发动全体教职员工齐抓共管,从新生一入学开始,就着手抓文明行为的养成,要让学生知道企业对职工有哪些行为规范,从习惯入手抓养成教育,制定学生的一日常规,某个时段着重解决某个问题,纠正其不良行为习惯,这样方能使养成教育工作系列化、阶段化。

2、抓住一切可能的契机,将德育工作渗透到课堂教育中。很多老师认为,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和政治、语文等文化课教师的事,与其他专业课教师无关。其实不然,中职教师要结合各专业课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找准“切入点”,结合身边的实际和社会的热点进行分析,重点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品质,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3、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和老师是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责任人,学校和老师应充分认识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取一切手段加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举办讲座,对学生进行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不仅是普及心理卫生知识,还要矫正学生不健康心理认知结构。讲课要有针对性,可以与学生就心理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有的放矢的解决他们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2)将心理健康知识贯穿于教学内容之中。各科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材内容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学生自信自强,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3)开办心理咨询室,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辅导。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应对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可以讲故事,问问题,聊心事,从而解除学生心理上的疙瘩。

4、举办法制教育系列活动。每学期学校有计划地请司法、公安、交警等部门的同志到校给学生作法制教育讲座,围绕学生的切身利益,传授实用法律知识,教育学生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权益;举行“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校园拒绝暴力”签名活动、法制知识竞赛、学生模拟法庭、公演普法小品等活动来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5、全程扶助,致力就业指导。学校应定期对学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指导,把历届优秀毕业生在事业上取得一定成就的学生请回学校做讲座,让他们将当代企业的用工要求,把企业对员工的管理向学生作介绍,以便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教育,以此促使学生形成效仿并付诸行动,让学生体验成功,让成功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

(三)抓好德育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注重言传身教。无论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示范和引领。“什么样的将带什么样的兵,什么样的老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因此教师要在日常工作中、与学生交往中的小节行为上都做出示范,以具体的行动来影响、感染学生。教师要率先垂范,做到自己不希望学生做的,自己也坚决不做,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滋养学生的精神生活。尤其是班主任的培养、培训和管理,学校要利用各种手段培训好班主任,使班主任具备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品质。

(四)充分发挥校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的职能作用,创新活动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用先进的道德文化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

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可配合学校积极开展适合中职学生自身特点,为大家喜闻乐见的、健康有益的各项活动。如开展文体竞技、知识技能比拼、团队协作体验之旅、环保护绿公益活动等,都可积极搭建同龄人的个性舞台,让每一个人展现自己的个性和特长,使他们能感悟到“活着是很有意义的”,启示他们能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的良性道德体验。特别是对于中职学生,他们经历过太多的失败,以至于对自己缺乏起码的信心,如能在活动中使他们养成有明确目标、积极心态、良好习惯、坚韧毅力的品质,那将让他们一生都受用无穷。

(五)营造良好的大德育环境,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有效教育合力。

学校、家庭、社会是相对独立的实体,但彼此又有割不断的联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都各有优势,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发挥教育功能。在三者之中,学校是主体、是纽带,家庭是配合,社会起组织领导协调作用。只有相互配合,互为补充,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一方面学校要与政府职能部门配合,采取“关、停、转、”等手段取缔学校附近的娱乐场所,如网吧、歌厅、游戏厅等,为学校教育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

另一方面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优化家教,实现双向配合,充分发挥学校和家庭两方面的积极性,主要措施有:一是召开问题学生家长会,交换信息和意见;二是开好家教经验交流会,及时总结、交流家教经验,树典型,立榜样,带动其他家长;三是建立学生成长记录册,记录学生在学校和家中的表现,以便双向沟通,为教育帮助学生提供依据,使之更具有连续性和科学性;四是和双差生的家长签订教育协议书,双向配合共同转化差生;五是学校建立家访制,规定班主任到学生家中访问等。

最后,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来抓,加大对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文化走廊等设施的建设,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健康成长。同时让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得到实践锻炼,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达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目的。

通过以上措施,有效地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强有力的德育教育合力。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中、初级技术人才的重任,而面对我省中职学生现状,我们只有在一手抓技能,一手抓思想品质,两手都要硬的情况下,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才能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实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才能真正改善我省现阶段各级专业技术人才紧缺和职业道德素质普遍偏低的现状。

中职学生现状分析

浅谈中小规模中等职校教育现状及改革对策 一、现状1、社会家庭对发展职业教育的认识不够受传统观念影响,社会上很多学生家长重普高,轻职高,重学历,轻技能的现象十分普遍,读普高,考......

中职学生管理现状对策研究分析论文

中职学生管理现状对策研究分析论文目前中职教育的学生管理现状,还存在着诸多需要改进与完善的地方。本文以中职学生的管理现状为基点,对于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管理水平与管理质量......

中职学生管理现状对策研究分析论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中职学生管理现状对策研究分析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摘 要 新课标改革以来,“高效”的教学已成为提升中职数学课堂效率的目标。但目前我国很多的中职学校数学课堂仍存在很多问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

中职生脆弱心理现状分析及对策

中职生脆弱心理现状分析及对策—关于中职生脆弱心理现状的调查郑州市新郑电子工业学校姜增文中职生作为21世纪一代的特殊群体,正处在一个多彩多姿而又变幻万端的世界,他们在学......

《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中职学生思想政治现状 学生 思想品德 对策 中职学生思想政治现状 学生 思想品德 对策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