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扶农新路延伸帮农触角_探索农科教结合的新路
探索扶农新路延伸帮农触角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探索农科教结合的新路”。
探索扶农新路延伸帮农触角
金山分局合同帮农指导站工作取得实效
2011年,金山分局围绕深化“合同帮农”,拓展工商职能,在市局合同处的指导下,试行开展“合同帮农指导站”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现将分局开展帮农指导站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拓展职能、建立机制,探索设立合同帮农指导站
围绕在我区试点设立“合同帮农指导站”,市工商局合同处领导多次来我局开展专题调研和工作指导,提出要求。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分局市场合同科会同各工商所了解金山地区“三农”工作实际,形成了“合同帮农指导站”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利用原有“消费维权联络点”网络平台基础,拓展功能,建立“合同帮农指导站”,制定指导员和联络员日常工作职责和制度。在指导站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两固定”、“六统一”工作机制。“两固定”是指固定的专门机构及专兼职人员,固定的办公场所。工商所落实一名合同管理干部作为指导员,负责所在村合同咨询、合同指导和合同纠纷调解工作;村委会指定一名联络员,负责接待本村农民合同投诉举报以及与工商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六统一”是指统一名称标识牌,统一上墙版面,统一工作人员台牌,统一宣传资料和合同文本,统一合同指导工作登记簿,统一合同咨询受理登记簿。确保合同帮农行政指导与工商日常工作有效对接。
经过半年多的先行试点,2011年6月15日,本市首家“合同帮农
指导站”在金山区廊下镇光明村正式成立,市工商局领导高度重视,徐枫副局长亲临指导并为合同帮农指导站揭牌。
在光明村“合同帮农指导站”试点的基础上,我们及时在全区每个乡镇推开,目前,全区已经建立9个“合同帮农指导站”,基本确立了工商分局、基层工商所、合同帮农指导站“三位一体”的合同帮农网络体系,努力把“合同帮农指导站”建设成“功能齐全、维权及时、农民欢迎、企业满意”的涉农合同服务新体系。
二、落实责任、规范运作,深化合同帮农行政指导工作
“合同帮农指导站”的建立,是服务“三农”,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是“法律所依、政府所想、工商所能、农民所需”的一件实事。对此,我们依托科所联动工作机制,立足工商职能,强化服务措施,重点抓好三项制度落实。一是建立健全合同帮农行政指导制度。“合同帮农指导站”的指导员、联络员与辖区涉农企业、农户建立“一对一”的指导帮扶关系,及时便捷地为涉农企业和农户提供合同咨询、签约指导和纠纷调解等法律服务,规范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的签约、履约行为。通过以案说理、以案普法等形式,定期组织涉农企业、农户学习合同法律知识,提升合同法律意识,为推动合同农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律氛围。
二是建立健全涉农合同示范文本制定推广制度。积极推广适合涉农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急需的合同示范文本,细化、明确涉及合同双方权利义务的关键性条款,并做好涉农合同示范文本的宣传工
作,以涉农龙头企业为突破口,引导涉农企业和农户规范自觉使用农业合同示范文本,扶持发展订单农业。
三是建立健全涉农合同争议行政调解制度。分局要求各工商所根据本辖区合同纠纷的特点和规律,加强涉农合同行政监管,在遇到涉农合同争议时,指导员要及时介入,主动上门服务;掌握当地农产品生产营销特色和规律,认真研究分析涉农合同欺诈的特点和形式,提出有效的对策,及时化解矛盾,降低争议双方的诉讼成本,提高农业交易效率。根据合同争议纠纷所取得的信息和线索,严厉打击利用订单农业设置合同陷阱,骗取定金和保证金,或以回收农产品为借口,高价向农民推销劣质种子和伪劣农资等坑农、害农行为,全力维护农民利益。
三、大胆创新、敢于争先,合同帮农工作凸显成效
金山分局依托合同帮农指导站平台,立足区域实际,深入农村、深入基层,不断拓展服务“三农”发展新阵地,取得积极成效。截至2011年12月,全区成功调解涉农合同纠纷3起,受理、解决涉农合同咨询31件,为农户、专业合作社挽回经济损失3万余元。
一是走访调研与成果转化有效对接,助推农村规模化生产经营。以实地调研为基础,主动走访辖区土地流转中心、经济管理事务所、涉农企业及农户,了解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现状,积极推广《上海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示范文本》。我区吕巷镇在工商部门的指导下使用该合同示范文本后,加快了土地流转步伐,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进程提速明显,初步形成了蟠桃、葡萄和蓝莓三大特色农业项目及“万亩蟠桃园、万亩果蔬园、万亩设施粮田、万亩生态林”四个万亩的产业格局。
二是靠前指导与现场推进双管齐下,引导农民规范化生产经营。坚持“走进农村,服务农民”,为农民提供有效指导,提升农民依法经营意识,增强农民交易信心。至2011年底,全区9个“合同帮农指导站”,依托科—所—指导站联动工作机制,多次召开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合同帮农工作现场推进会,实现“零距离服务”。
三是事前规范与事后调解有机结合,服务农业经营健康发展。积极创新工作举措,通过“合同帮农指导站”推广涉农合同示范文本、指导签约、督促履约、调解纠纷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规范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的签约、履约行为,维护公平、公正的合同农业交易秩序。在不断完善合同争议行政调解机制的基础上,掌握涉农合同争议的特点、形式和规律,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提高农业合同交易效率,服务农业经营健康发展。如我们从指导站定期反馈的信息中了解到,辖区一生猪养殖户身陷合同纠纷长达2年之久,经济利益受损严重,遂立即成立纠纷协调小组,工商干部与指导站联络员通过上门了解、多方沟通、跟踪服务等方式,积极帮助农户维护合法权益,使该合同争议得以圆满解决。
建立“合同帮农指导站”,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贯彻落实国家工商总局合同帮农指示精神和转变政府职能,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也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拓展工作思路、创新监管理念,强化合同行政指导功能的探索实践。我们将继续探索,不断深化和推进合同帮农指导站建设,为工商部门服务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做出贡献。
【朔州市阳光农廉网建设经验交流材料】破解三大难题探索农廉新路中共应县金城镇委员会我们金城镇是应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辖25个行政村,9个社区,全镇共有10万人,其中,农......
【朔州市阳光农廉网建设经验交流材料】破解三大难题探索农廉新路中共应县金城镇委员会我们金城镇是应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辖25个行政村,9个社区,全镇共有10万人,其中,农......
合同帮农,订单助农开展涉农合同帮扶是工商部门利用合同监管手段支持“三农”的具体措施,发展“订单农业”是当前促进农产品流通、维护农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举措。以维护农业订单......
延伸基层党建工作“触角”今年30岁的张天陆在丹东市振兴区临江街道做组织委员已经有几年了,如今她有了新的岗位――振兴区基层党建工作第一指导站站长。“指导站共7人,负责指......
***农扶局2011年旱情工作汇报六月下旬以来,我县连续出现天晴无雨的气候,很多地方水源断流,稻田、池塘干枯,人畜饮水困难,种鱼、鱼苗死亡,牲畜因缺水诱发多种疾病甚至死亡。旱情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