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眉冷对千夫指(鲁迅研究).docx.8F0B9BA9A455519F2B9A5136010E439D_鲁迅研究作业答案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横眉冷对千夫指(鲁迅研究).docx.8F0B9BA9A455519F2B9A5136010E439D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鲁迅研究作业答案”。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摘要】鲁迅,这个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个人,对于他我们并不会陌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大多数的我们第一次接触到鲁迅先生,它与《社戏》等其他作品给我们展示了童话般晶莹的世界,先生也以一种调皮可爱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然而大多数时候先生总是以斗争和牺牲的形象出现,于是他那铮铮铁骨斗士的形象也就定格在我们心目中。然而以任何一个简单的形象来定格鲁迅先生都是不妥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正是对先生最好的写照,先生既有冷峻的一面,也有温情的一面,先生是一个形象丰满而真实的人。

【关键词】鲁迅 冷峻

批判 斗争 温情

鲁迅出生于一八八一年九月二十五日(旧历八月初三),上距鸦片战争四十年。其时,正是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中国,变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幼年、少年的鲁迅读的仍然是《四书》、《五经》等孔孟的书。但鲁迅和他同时代的许许多多的知识分子不一样,他没有“中毒”,没有走“学而优则仕” 的道路,没有成为封建地主、官僚或军阀的帮闲或帮凶,而是走着与别人异样的另一道路,并且呼啸着前进。“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鲁迅的评价,鲁迅身上那强烈的批判与斗争精神也正契合毛泽东的评价。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他对民族的劣根性和封建礼教的迫害性进行了有力的控诉。

早年的他弃医从文,正是因为他认识到“愚弱的国民, 无论有怎样健全的体魄,怎样的长寿也是毫无意义的,我等的首要是改造国民的精神,我认为此为文艺的第一要务”【1】于是他要用文艺疗救国人的精神,使那些有着健全体魄的中国人不再做刑场的无聊看客,“这是一条光荣的荆棘路, 也是一条漫长的不归路。”【2】。

一部《呐喊》,喊出了鲁迅先生对封建礼教最有力的控诉。翻开《狂人日记》,我们看到了“狂人臆想的世界”,“ “疯言疯语”可所说的却未必不是真话。那本写满“吃人”的日记,是社会的真实写照。恐怖的封建压迫,毫不留情地扭曲了一条条灵魂;在仁义道德的面具下掩盖的是吃人的本质。狂人说:“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3】在那样的吃人社会里,人亦或是明哲保身,亦或是当一个吃人者,哪里还有纯白的灵魂?那是发自内心的狂呼,也是鲁迅先生对封建礼教无情的控诉,是对吃人社会勇敢的挑战。

而《孔乙己》则又让我们认识了封建社会中的一个落魄的读书人。在封建统治的毒害下,他只会满口“之乎者也”,一无所能,不得不做了梁上君子,并在生活的折磨下慢慢的死去。可怜的他,因穷困成了人们的笑料,因偷窃被打断了腿,尽管他心地善良,可又有谁会去同情他呢?在茫茫人海中,他就只能这么走下去。“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4】是啊,他的债谁帮他来还呢?封建社会欠下的债,又有谁帮它去还呢?辛酸的故事,鞭挞了封建教育对知识分子心灵的戕害,使人不禁心中一沉。

再说《阿Q正传》,它塑造了一个以“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的贫苦农民阿Q的典型形象。他同样可怜,一无所有,受欺凌与剥削,只能用所谓的“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曾经的他,浑浑噩噩,苟且偷生,在听到辛亥革命的消息后,他却向往革命。可这一切的一切,都在他被枪毙时结束,他的死,又是一场悲剧。阿Q的命运揭示了农民在腐朽思想毒害下的人性扭曲,不得不引起人民的愤慨。

鲁迅先生的作品中,还有很多很多诸如此类的小说,它们共同组成了鲁迅先生用来唤醒铁屋子里沉睡的国民的最强声音。

对待“千夫指”,先生的态度同样是丝毫的不妥协。

“三一八惨案”发生后,面对兄弟反目,学生喋血,政府通缉,前途渺茫,不惑之年里先生内心的悲凉可想而知。然而在艰难的环境中,先生奋然抗争,毫不退缩。于是先生灯下奋笔疾书《为了忘却的纪念》时的背影成就了先生不朽的形象。

面对反对派的威胁与恐吓,鲁迅先生从不屈服,先生的文字总像一把锋利的匕首,毫不留情地刺向敌人的心脏。

如果只看到鲁迅先生那批判和斗争的形象,人们会认为鲁迅给人的印象似乎总是严厉冷峻、“横眉冷对”的, 他的为人及其作品总缺少些爱与温柔。然而撇开“横眉冷对”的冷峻形象,我们会看到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温情可爱的一面。事实上,鲁迅先生也有调皮可爱的时候,鲁迅先生对文学青年、对朋友、对爱人和孩子也都充满了温情与柔情,对他的国家和民族, 更是充满了至爱之情。

对青年, 鲁迅先生有着最多的爱。熟悉近现代文学史的人都知道, 鲁迅是青年们的良师益友,他一生指导,帮助过很多的文学青年, 其 中包括萧红、萧军、叶紫、白莽、柔石等。萧红与萧军上世纪 30年代在上海文坛的崛起,就得益于鲁迅的大力支持。当时,这两位东北青年在上海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冒昧地给鲁迅写了一封求助信。不曾想,鲁迅很快回了信,并细致安排了与他们的见面。鲁迅为萧红、萧军介绍了文学界的朋友, 借钱给他们维持生活, 亲自为他们审阅稿子, 包括认真地修正标点符号。在出版极其困 难的情况下, 鲁迅多方联系出版事宜, 将萧红的《生 死场》、萧军的 八月的《乡村》、叶紫的《丰收》等收在 一起, 自费帮助他们出版了 《奴隶丛书》。

对待朋友, 鲁迅是忠诚的。20世纪 30年代初 的上海, 完全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瞿秋白这 位中国共产党的高级领导人, 曾多次到鲁迅家里避 难。从 1932年 11月到 1933年夏天, 瞿秋白和杨之 华亦曾数次避居鲁迅家中。也正是在这个时期, 为 了消除党内一些人对鲁迅的误解, 在征得鲁迅的同 意后, 瞿秋白集中精力编辑了 鲁迅杂感选集 , 并 撰写了长达一万七千字的序言, 对鲁迅及其创作包 括其地位和作用, 都作了充分而科学的分析评价。此文成为人们认识鲁迅及其杂文的经典之作。鲁迅 很认可这篇论文, 为此他写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的对联相赠。瞿秋白牺牲后, 鲁迅全力促成了瞿秋白遗作 《海上述林(上、下卷)》的出版, 从选择文稿,联系出版社,选择印刷用纸,到 设计封面等具体事宜, 他都亲自参与。直到鲁迅去 世的前几天, 他才最后完成了对 《海上述林(下卷)》的 校对工作。对知己、对朋友, 鲁迅可谓做到了肝胆相 照。

鲁迅先生还是一个性情中人。生活于旧时代的鲁迅, 曾深受封建包办婚姻之 苦, 他与朱安女士的婚姻几近成为他生命的桎梏, 令 他苦不堪言。后来, 他遇上许广平, 共同的思想志趣 和对民族的责任感使他们终于走到了一起, 鲁迅的 生命焕发了新的青春。女师大 风潮之后, 鲁迅与 许广平一同南下, 他到厦门, 许广平到广州, 身处异 地的他们只有通过书信保持联系。这部分书信成了 两地书 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他们真挚的爱的见 证。

此外鲁迅作品中的童心童趣的描写, 也体现出 一种温情和爱。像和双喜等小伙伴吃罗汉豆,看社 戏的情景, 像闰土海边看瓜的优美意境, 像 风筝 里对早年毁了弟弟风筝的往事的愧疚等, 都写出了 鲁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童心的呵护。鸭的喜剧 写一只小鸭子在爱罗先珂两手上 咻咻 地叫着, 更 写出了一片天真和爱心。

结束语:鲁迅先生是个伟大的人,但同时他又是一个平凡的人。他不只有“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冷峻,他更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温情。从两方面看鲁迅,我们将会发现一个更加令人尊敬,让人感到亲切的鲁迅。

【参考文献】 [1]鲁迅.呐喊自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朱亚.《重申“鲁迅精神”》.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第18 卷 第1 期

[3]鲁迅.《狂人日记》 [4]鲁迅.《孔乙己》

【5】张秀琴.《大爱无声: 谈鲁迅的温情与柔情 》 【6】陈 裕 容.《重温鲁迅》 【7】百度文库.《狂人日记读后感》

横眉冷对千夫指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慷慨激昂、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鲁迅作为一个中国人,对敌人的愤怒、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同情,也写出了鲁讯的心里活动和想法。......

横眉冷对千夫指成语

横眉冷对千夫指成语【拼音】:héng méi lěng duì qiān fū zhǐ【简拼】:hmldqfz【解释】:比喻以愤恨和轻蔑的态度对待敌人的攻击。【出处】:鲁迅《自嘲》:“横眉冷对千夫指,......

横眉冷对千夫指成语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横眉冷对千夫指成语,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横眉冷对千夫指—读后感

交通杯·我读经典征文活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每次想起鲁迅先生《自嘲》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自己心中就倍感激动,尤其是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工......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课题思想】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学科“辅助式”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环境下任务型学习,“网络环境下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分析......

《横眉冷对千夫指(鲁迅研究).docx.8F0B9BA9A455519F2B9A5136010E439D.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横眉冷对千夫指(鲁迅研究).docx.8F0B9BA9A455519F2B9A5136010E439D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鲁迅研究作业答案 横眉冷对千夫指 鲁迅 F0B9BA9A455519F2B9A5 鲁迅研究作业答案 横眉冷对千夫指 鲁迅 F0B9BA9A455519F2B9A5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