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论文_论文小城镇建设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小城镇建设论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论文小城镇建设”。

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协调城乡发展步伐

【摘要】:协调城乡是发展中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重大课题,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是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而当前小城镇建设与管理面临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本文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小城镇建设与管理,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从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角度可以把城市和分解为两个互为相联的子系统,城市和农村的联系是必然的,城乡的相互作用关系也是客观存在的,两者应当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关键字】:城乡发展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

1目录

一、加强小城镇建设和管理是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31.1、小城镇是城乡交流的平台........................31.2、小城镇是深入农村腹地,传播城市文明和辐射农村经济的桥头堡.....31.3、小城镇的快速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3二、在协调城乡发展中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出现的问题..............42.1、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可能导致“准城市化”现象泛滥..............42.2、整体规划不强,布局不合理...................42.3、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4三、国外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借鉴.................53.1、德国的村镇建设经验.........................53.2、英国的小城镇建设经验.....................5四、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协调城乡发展的对策..................54.1、规划,合理布局是基本前提....................54.2、增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最终目的.....................6

4.3、深化小城镇综合配套改革是重要内容..................6

参考文献...........................6

一、加强小城镇建设和管理是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

1.1、小城镇是城乡交流的平台

小城镇的发展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开启了城乡交融的大门。具体体现在:小城镇是城乡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平台,信息匮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对农村的制约尤为突出,在广大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和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农民无法全面及时地得到市场信息,必然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节奏和农产品的销售,小城镇是一定区域内的、经济、文化中心,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基础设施相对较好,协作能力相对较强,信息相对灵敏,人才比较集中,是促进城乡信息交流的最好平台;小城镇是城乡人才流动的平台,当前我国人力资源的结构性问题突出,一方面城市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相对过剩,而另一方面农村急需大量高素质人才,同时又滞留了大量富余劳动力,小城镇可以发挥在城乡人力资源的双向流动中的纽带作用,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引导城乡人才有序合理流动。

1.2、小城镇是深入农村腹地,传播城市文明和辐射农村经济的桥头堡

小城镇向处于广阔农村腹地的农民传播了城市的思想观念、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生活方式等,成为广大农民接触现代城市文明的媒介。小城镇的发展使许多农民的进城愿望变成现实,率先进城的农民以自己抚育文明的生活体验,向“后来者”展示着城市的魅力,为城市化做着无声的宣传。而且小城镇的乡镇在资金方面对农村的“反哺”作用,使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机械化水平提高,小城镇涉农企业的发展有效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

1.3、小城镇的快速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首先,城镇是农村乡镇企业的最佳聚集地,这既可以解决“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侵占耕地、污染环境等问题,又可以资源、环保、规模效益、公共设施等综合优化理想效果,同时小城镇也是未来变动升级为小城市乃至中大城市的前提。从农业现代化内涵看,小城镇为农业环境现代化提供了空间环境,而空间环境是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的依托和载体,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其次,从农业产业方面看,小城镇发展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必要条件,小城镇发展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吸引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迁移并逐步实现“农转非”,这样可以实现农村土地的合理流动和土地集中化、经营的规模化、管理科学化,从而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条件;第三,小城镇发展为农民现代化,一

方面可为进入小城镇的农民知识化提供各种方便条件,另一方面也对农民实现非农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促使农民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改变及文化素质的提高,加快自身现代化步伐。

二、在协调城乡发展中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出现的问题

2.1、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可能导致“准城市化”现象泛滥

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城乡二元结构,但不利于彻底改变城乡分割的局面,因为这种城市化模式本身隐含着鼓励农民进小城镇,限制农民进大城市的思想,是一种在补彻底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不彻底政策。其实践结果可能使中国的社会结构演变成“农村——小城镇——大城市”这种三元结构,使不分小城镇既不像城市、又不像农村;生活在小城镇的居民既不像市民、又区别于农民,从而使人们担心的“准城市化”现象泛滥。

2.2、整体规划不强,布局不合理

规划在先,建设发展在后,作为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的小城镇,必须用成熟的思想指导其建设,以保证小城镇的健康、有序的发展,但长期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存有不同程度的盲目性,造成城镇布局不合理。究其原因,主要有:上级政府缺乏正确的指导和科学的管理;城镇干部大多来自农村基层,对城镇建设的不是很熟悉;城镇干部更换频繁,由此带来的短期行为使规划执行丧失了连续性,一方面使得小城镇数量盲目扩张,布局分散,乡乡有镇,另一方面又使得小城镇规模过小,难以形成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

2.3、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

小城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水、电、路、公厕、绿化、农贸市场、学校、扽公共基础设施必须配套建设,而各种配套性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由于资金紧缺,许多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长期得不到改善,很多小城镇以马路作市场,人车拥挤阻塞严重;有的小城镇尚未安装自来水,人们吃水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有些小城镇电力不足,供应不正常,不能满足乡镇企业和居民的用电需要;小城镇普遍缺少文化、娱乐、社交场所;还有不少小城镇缺少公共厕所,垃圾堆放场,乱扔垃圾现象比较普遍。

三、国外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借鉴

3.1、德国的村镇建设经验

德国的村镇建设经验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政府高度重视村镇改造和建设,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农业用地、保护农产品价格的法规,加强管理机构、管理队伍的建设、完善村镇建设的投资机制,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形成了比较均衡的城镇结构体系;二是优先考虑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为改造村镇的居住环境,提高村镇居民生活的舒适度,政府十分注重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社会设施的建设和各种公益事业的健全完善,且这些建设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国家补贴和乡镇的税收;三是注重单体设计与整体景观协调,德国村镇的特点是村落建设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之所以能够如此,主要是靠村镇改造规划和设计地调控作用,德国地村镇建设是建筑设计在统一中寻求特色,在突出特色中满足规划的统一要求;四是注重环境建设和保护古建筑。

3.2、英国的小城镇建设经验

英国小城镇建设经验集中体现在几次规划运动中,包括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运动,新城建设运动,米尔顿·凯恩斯城建设、中心村的建设等,集中体现了规划在小城镇建设发展中的作用。

纵观各国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历程,虽然和做法各具特色,但都具有以下几点共同之处: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重视规划的权威性和按规划实施建设;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重视人文环境的继承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协调城乡发展的对策

4.1、规划,合理布局是基本前提

要遵循城镇化发展,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要求,抓紧编制统一协调的小城镇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镇规划必须突出科学性,要按照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规律办事,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打破原有陷阵行政区划的限制,在布局上确定好小城镇的性质、功能和基础设施规模,注重实效,使小城镇成为联结农村与城市的纽带和桥梁。小城镇建设规划必须面向“三农”,坚持把“农村化、农村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作为发展目标,统一规划,适度超前。建立完善的规划编制与实施以及监督反馈的管理制度,保证规划的有序进行。同时,小城镇建设规划还需突出重点,注重特色,反对遍地开花、平衡推进的做法。

4.2、增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最终目的可持续发展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小城镇建设必须坚持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正确处理好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大力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和“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坚决淘汰和关闭严重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通过合理布局规划,协调新城和旧城的关系,保护古建筑,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创造优美、和谐、舒适的 城镇环境。

4.3、深化小城镇综合配套改革是重要内容

加强小城镇建设必须深化改革,进行体制创新。首先,要全面落实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确保城乡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积极为城乡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创造有力条件,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其次,要创新小城镇建设资金筹集的渠道和机制,摆脱对财政的依赖思想,运用城市经营理念,盘活城市公共资产,走资本运营的路子,在城镇土地转化和升值、房地产增值中筹集建设资金,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城镇公用事业、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培育资本市场,最广泛地吸引社会投资,理顺财政关系,完善小城镇地财政管理体制,从制度上保证小城镇建设的稳定的资金来源。

参考文献

[1] 朱启臻,叶齐茂:《小城镇建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8.[2] 李文学.建设和谐的新农村[J].农村合作通讯,2006(11).[3] 曹宗敏.新时期小城镇如何发展[J].城市管理,2006(3).[4] 杨守春.新农村建设要做好五篇文章[J].今日浙江,2006(2).

小城镇建设论文

学号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瓯海分校“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论文(作业)题目浅谈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姓 名专 业 农村行政管理 浅谈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摘要:分......

《小城镇建设》论文

《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题目:关于小城镇建设及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考分校(站、点): 学生姓名: 学号:课程名称:《小城镇建设》 完稿日期:年 月 关于小城镇建设及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

小城镇建设论文

小城镇建设论文张普国学号:0962004452101 完成日期:2011-1-2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高湾乡白崖村目前,作为有战略意义的小城镇建设,已经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日......

小城镇建设论文

论加快定西市小城镇建设步伐[内容摘要] 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与对策是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强化镇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我省小城镇类型多样,发展水平层次不......

(小城镇建设)论文

发展新城镇 促进新农村建设内容摘要:农村小城镇建设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最具活力的组织部分和主导力量。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

《小城镇建设论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小城镇建设论文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论文小城镇建设 论文 小城镇建设 论文小城镇建设 论文 小城镇建设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