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区水资源现状分析及保护对策_怀柔区水资源利用现状
怀柔区水资源现状分析及保护对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怀柔区水资源利用现状”。
怀柔区水资源现状分析及保护对策
张久省
2012-03-31 09:47:02
来源:北京水务 2012年01月10日
摘要:怀柔区是北京市重要水源地之一。从区域概况和经济社会发展入手,统计分析水资源供需特点、水资源现状和变化趋势,指出当前生产和生活用水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立足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怀柔区经济社会大发展,结合2011 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提出了怀柔区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对策。
关键词:水资源分析 保护 对策
随着怀柔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状况的变化,水资源短缺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严重制约因素,而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这一状况,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即2011 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势在必行,同时也是实现怀柔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和关键。基本情况
1.1 自然地理概况
1.1.1地理位置
怀柔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是北京市远郊区县之一,距市区约50 km,位于东经116°17'—116°53',北纬40°14'—41°04',区域南北狭长,东邻密云,南邻顺义,西接昌平,北与延庆、丰宁、滦平县接壤,全区总面积2 128.7 km2,其中山区约占全区总面积的89%,为1 888.1 km2。
1.1.2河流水系特征
全区河流分属海河流域的潮白河和北运河2 个水系,以潮白河为主,北运河次之。全区有四级以上河流17 条,建有大型水库1 座,中小型水库17 座,塘坝64 座。
1.1.3气候
怀柔区属典型大陆性季风气候,变化大,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全年平均气温11.80℃。全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78.6 mm,80%集中在7 — 9 月份。受地势影响,区内降雨量有较大差异,多年平均降雨量山前区为679.9 mm,山后区为395.7 mm。
1.2 社会经济情况
到2009 年末,全区有常住人口39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9 万人,自2000 年以来,农业人口呈逐年减少、城镇人口逐年增加的趋势,城镇水平明显提高。
1.2.1地区生产总值
2000 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7.85 亿元,2009 年实现国内生产增加值131.4 亿元,2000—2009 年GDP增长率为14.83%。
1.2.2土地利用情况
全区现有灌溉面积1.30 万hm2,其中农业有效灌溉面积0.811 万hm2,林地灌溉面积0.147 万hm2,果园灌溉面积0.335 万hm2,牧草灌溉面积0.01 万hm2。水资源量及开发利用情况
2.1 水资源总量及可利用量
2003 年原怀柔区水资源局和北京市地质勘察院联合编制的怀柔区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计算成果表明,怀柔区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3.31 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3.48 亿m3,二者重复计算为3.23 亿m3,最后计算成果水资源总量为3.56 亿m3,其中平水年水资源总量为3.48 亿m3,枯水年水资源总量为2.64 亿m3。依据报告,怀柔区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仅为1.63 亿m3。
2.2 水资源利用情况
1980 年,全区总用水量1.25 亿m3,且基本上都是农业用水,城镇生活和工业用水量很少。
2000 年全区总用水量上升到1.67 亿m3,其中农业用水1.29 亿m3,工业0.17 亿m3,建筑业及城镇生活用水等0.21 亿m3。2000 年以后,特别是2003 年北京应急水源地在怀柔区建成,年开采量1.2 亿m3。工程投入运行后,全区总用水量急剧上升,一度高达2.53 亿m3 以上,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为满足本区工农业和城镇用水需求,在原有怀柔水厂基础上,相继兴建了北房供水厂、年丰供水厂、开发区供水厂、雁栖供水厂、怀北供水厂、高两河供水厂、潮白河绿化水源地(向水源八厂供水)、怀河潮白河奥运应急水源地(2009 年初向北京供水)等多个供水厂,由于工农业生产及城镇生活用水需求的增长,供水厂的大量投入运行,使怀柔平原地区地下水出现长期的超量开采,累计超采5 亿m3 以上。在2000—2010 年的10 a间,虽然采取了多项节水措施,取得突破性成效,但2010 年怀柔区水资源总开采量年达1.6 亿m3,其中怀柔区自用8 086.3 万m3,向北京市供水8 577.5 万m3,全区仅维持在多年平均可利用总量上,但平原地区地下水超采仍居高不下,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截止到目前,平原地区地下水埋深已由2003 年的17.67 m下降到2009 年同期的29.66 m,局部下降至42.03 m。存在问题
3.1 农业耗水量大、效率低
截至2009 年底,怀柔区农业及林果用地1.302 万hm2,产值7.17 亿元,年耗水3 255.6 万m3,万元GDP 耗水454.05 m3,耗水量大显而易见,虽然多年来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实施了喷灌,微灌、管灌等,但由于管理落后,加之缺少管护资金,有建无管,浪费严重。
3.2 农村农民无偿用水、缺乏节水意识
怀柔14 个镇乡284 个行政村,虽然有80%的行政村实现了集中供水,但除少数村实行成本供水,或定额内无偿供水、定额外收费外,大多数村仍是无偿供水,对农民自身利益没有触动,也就没有节水意识,跑、冒、滴、漏现象仍然存在。
3.3 农村养殖业使用地表水缺少取费依据
近几年,随着怀柔区旅游业的发展,民俗户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多数民俗户依水而建,除吸引游客外,同时利用河流地表径流进行养殖、垂钓等项目增加收入。但由于北京市缺少征收该类水资源费的依据,用水与养殖、垂钓户利益不挂钩,致使农民水环境保护意识较差,使原本就流量极小的地表径流遭到严重污染,虽然市、区政府重视,加大污水治理、湿地建设等工程措施,但水环境污染现象仍较突出,水质恶化情况加剧。
3.4 污水治理零排放缺少奖励机制
目前北京市现行法律法规均没有污水处理后零排放的奖励政策,虽然目前对企业技改治污有一些补助政策,但对企业污水治理达标后排放和不治理排放直接进入污水管线同样征费,缺少零排放的奖励机制,致使众多企业对污水治理达标排放资金投入不足。
3.5 再生水利用投资机制不足
目前怀柔区有庙城和雁栖2 座规模较大的污水处理厂,其余为企业减排自建的一些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达标排放的再生水主要用于怀河、雁栖河景观用水和企业自用绿化用水,少量用于城市绿化灌溉用水。机关企事业单位院内绿化用水仍取用自来水或地下水,其主要原因是缺少再生水供水管网和取用再生水的设施。保护对策
4.1 落实水利一号文件精神,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文件精神,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首先应从行政审批入手,严把取水关;其次,按照行业用水定额逐个重新核定现有企事业单位需水量。
4.2 水利建设与生态建设紧密结合
对水利工程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要通过水利先行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带动山、水、林、田、路综合整治水平的提高和发展,使山区植被进一步提高,实现乔、灌、草、花综合的、立体的、高度的绿化美化,改善环境和大气质量。主要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同时考虑环境的绿化美化,在建设经济林、水源涵养林、用材林、河道湿地等生物措施时,坚持与观光农业、林果采摘和旅游休闲度假结合起来;在建设工程措施时,也要坚持生态的理念,与生产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建设绿色的、生态的谷坊坝和梯田。
4.3 水利建设与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紧密结合
改善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始终是水利建设追求的目标,也是衡量水利工程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在水库上游建设清洁小流域,减少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量,严禁使用含磷洗涤用品,治理村庄、旅游风景区、养殖小区、冷水鱼垂钓、烧烤等污染源。在农村开展一场治污、改水改厕和垃圾处理的革命,彻底改变院内堆放垃圾、向街道排放污水、食用被污染的浅层地下水的简单生活方式,努力改良农村居民的饮用水质。在农村地区实行高封闭的垃圾袋装化,开通全封闭的垃圾班车。结合农村城市化建设,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和人口聚集的大村,建设小型污水处理厂。另外,还要加大对水患的治理,为城乡居民的防汛安全提供保障。
4.4 水利建设与节约用水紧密结合
(1)加大宣传力度,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要让广大群众知道水资源是有限的,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采取严格的措施开展节水工作。对每个单位、每个家庭、甚至对每个人的用水都要量化,确定用水指标,实施用水定额和累进加价制。每一个单位、每一个新的开发项目都要有节水的措施和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大企业自建中水回用系统。
(3)加大雨洪利用力度,将珍贵的雨洪水留在辖区境内。在城镇地区积极推广透水砖,建设透水路面。
(4)加大中水回用力度,提高中水利用率。
(5)在对入区企业的审批上,要严格把关,严禁高耗水的项目落户怀柔区。
(6)建立明确的节水奖励机制,奖励资金与节水数量挂钩,公开透明,同时将该项资金纳入城镇预算,专款专用。
4.5 制定农民养殖业循环用水取费政策
制定农民养殖业取用地表水(山泉水)循环利用取费政策,开征水资源费,这样虽增加了少数农民的负担,但触动了其自身利益,可有效提高节水意识,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4.6 制定水源地的补偿机制
制定水源地的补偿机制,明确保护范围和责任,有利于水源地的可持续利用,更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怀柔区97%的面积是北京水资源保护区的特殊位置,制定相应的补偿机制,同时明确保护责任,特别是地下水源保护区的责任和保护范围,防止污染,既保护了水源也保障了水质,既保护了农民利益又有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沱江流域农村地区水污染现状及对策商学院09级2班李应林0907040118 摘要:本文主要利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针对控制四川省沱江流域的农村地区水污染问题,主要介绍了该区域水资源利......
长治市水资源现状分析与保护摘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短缺的国家,虽然总量大,但是人均量很少,为了缓解我国淡水资源短缺......
中国水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概要:本文予以简析中国近来的水资源状况以及水资源短缺的部分成因,并且归集了一些水资源保护的措施。中国地大物博,人才众多,但是若要保持良好的发展状......
水资源现状分析1、地表水资源平潭岛内无大江大河,只有数十条时令溪,溪流短,流量小,均独立入海。多年来平均来水两分别为1640.89万立方米和1702.60万立方米,但由于缺水水利工程控......
水资源现状分析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离不开水。据各方面的了解,让我认识到了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现状。 水资源短缺目前,水资源严重缺乏构成的水危机已威胁到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