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化学教学中体现新课标(论文)_中学化学教育教学论文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体现新课标(论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学化学教育教学论文”。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体现新课标
———“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根河市好里堡镇中小学校 杨艺辉
我们都知道,化学起源于对自然界的观察和研究,自然界又是人类的环境,因而化学与生活具有广泛的联系,尤其是化学基础知识,都可以从生活现象中归纳和建构。因此,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将“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作为化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化学教学和生活紧密联系,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对学习内容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另一方面由于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奇特的想象,学生学习时易于理解和接受,能够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
那么,化学教学中,如何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这一基本理念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三个方面进行一下说明:
一、真正理解“生活”的含义。
“从生活走向化学”中的“生活”是指学生生活而非成人生活,它包含三层含义:
(1)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对自然界、社会和他人的不同的感性认识,建构主义认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该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觉得化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让学生在比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过程。
(2)现时的生活环境: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常常是整合各类信息而综合显现的,让学生在接近实际情境的实践活动中去解决化学问题,懂得化学的真正价值。
(3)学生可能的生活世界:这是学生向往着去实现的生活,是具有人生价值和意义的生活,它关注的是人的生活质量、人的生命价值。化学不但具有科学价值,而且蕴涵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于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准确理解了“生活”的这三层含义,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才能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化学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更好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提高化学基本技能。
例如:在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第四单元《物质构成奥秘》的教学中,像“看不见的物质,就能闻到气味”“一滴红墨水使整杯都变红”“冰雪熔化”“河水结冰”“蔗糖溶进水中为何不见” “放在衣柜里的卫生球过段时间变小甚至不见了”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又如: 不能混放1.鲜蛋与生姜、洋葱蛋壳上有许多小气孔、生姜和洋葱有强烈气味,易透进小气孔,使鲜蛋变质。2.面包与饼干面包含水分较多,如果两者放在一起,面包变硬,饼干也会失去酥脆。3.茶与香烟、糖果茶叶对气味的吸附作用很强,会把香烟中的辛辣味吸收,使茶叶变味。另外茶叶与糖果共处,易潮发霉。4.粮食与水果粮食堆积易发热。水果受热后会蒸发水分变干瘪,而粮食吸收水分后生霉变。像关于电冰箱的制冷剂的氟里昂对臭氧层的破坏和《蒙特利尔议定书》等知识就是学生的可能的生活世界,要引导他们去了解和接受,指导自己将来的生活。
二、教师要精心备课,理解和诠释教材内容,用足用活教材。
化学教材内容不可能完全照顾到学生的个体经验,因为每个人的生活背景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根据本地区、本学校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对化学教学内容适度地进行增、删、改,形成自己的讲义。
例如:在九年级化学人教版“酸和碱”部分的教学中,我就充分利用同学们熟知的厨房中食醋,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补充了食醋在生活中除水垢,除锈的例子,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强化和巩固,还指导学生掌握了一些食醋在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小窍门。如:
1.锅炉水能喝么?
家庭中蒸馒头或蒸小菜的水叫蒸锅水。这种蒸锅水不能喝也不能煮饭或烧粥,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知道,水里含有微量的硝酸盐,当水长时间加热,由于水分不断蒸发,硝酸盐的浓度相对地增加,而且它受热分解变成了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对人们的健康是极为有害的。它能使人体血液里的血红蛋白变性,不能再与氧气结合,早成缺氧。亚硝酸盐也能使人体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引起虚脱。现代医学已证明,亚硝酸盐还是一种强烈的致癌性物质。所以,蒸锅水不能喝。
2.不要把菠菜和豆腐放在一起做菜
菠菜的维生素含量在各种蔬菜中是名列前茅的。一斤菠菜,约含胡萝卜素(制造维生素A的原料)133克;含维生素C138克,比大家熟知的西红柿的含量高一倍多。因此常吃菠菜对健康很有好处,对贫血、高血压、软骨病和牙出血等病症也有很好的疗效。菠菜中含有很多草酸,不宜和豆腐放在一起做菜。因豆腐中的氯化镁(卤水MgCI2)或石膏(CaSO4)与草酸相遇就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不溶入水的草酸镁或草酸钙,沉积在血管壁上,影响血液循环,这一点对儿童的正常发育影响特别大。菠菜中的草酸还影响儿童对钙的吸收。但菠菜的这个缺点是可以补救的,只要先用热水将菠菜掏一遍,再放入凉水中浸泡20分钟左右,这样一来绝大多数的草酸就浸出来了。
三、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聆听学生的心声。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理解只能代表教师单方面的理解,甚至不同的教师对物理也会有不同的理解方式,但这都不代表学生的理解方式,因此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就是最直接的面向生活的体现,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对物理课程做即兴调整和发挥,同时注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体会,也可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困惑。例如:在教学“盐对蛋白质的作用”时,有位孩子在课堂上突然冒出一个问题:家里点豆腐的过程是不是物理变化?加石膏又起什么作用呢?当时可真被问住了,我只好机敏地“敷衍”道:这个问题提得好,希望同学们就这个问题查查资料,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会儿,我们再交流答案。这样既激发了同学们的求知欲望,又渗透了解决化学问题的一般方法。于是,我和学生一起查找资料和课本。原来豆腐的原料黄豆富含蛋白质,蛋白质含量约36%——40%,经水浸、磨浆、除渣、加热,得到的是蛋白质的胶体(一种介于溶液和悬浊液、乳浊液之间的混合物)。点豆腐时加石膏就是设法使蛋白质发生凝聚而与水分离。除了石膏外,还可用盐卤(氧化镁)、酯酸、柠檬酸等点豆腐,现在还有一种新的化学物质———葡萄糖酸内酯,用它点制的豆腐洁白细腻,质量明显高于传统方法制作的豆腐。同学们查找的资料也与这基本一致,更重要的是同学们自己找到了答案,明白了点豆腐的过程并不是物理变化,学习化学的成就感也就油然而生。
又例如:在教学“化学与生活”中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时,为了说明身体的生长发育与所吃食物含的营养素有关,我举了如下例子:苹果的营养很丰富,它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酸类物质。苹果中含钙量比一般水果丰富的多,有助于代谢掉体内多余的盐份。苹果酸可代谢热量防止下半身肥胖。至于可溶性纤维果胶,可治疗便秘。吃檫成丝的生苹果,其果胶能止住轻度腹泻。苹果酸可以稳定血糖,预防老年糖尿病,因此糖尿病人宜吃酸味苹果。苹果含有的糖和锂、溴元素,是一种有效镇静的安眠药,且无副作用。苹果含有锌、镁元素,故常吃苹果能增强记忆力,对孩子还有促进发育的作用。因苹果的一些元素能排除体内有害健康的铅、汞元素,所以,欧洲科学家称苹果为防癌药。据植物学家实验:如果一个苹果15分钟才吃完,则苹果中的有机酸和果酸质就可以把口腔里的细菌杀死99%。因此,慢慢吃苹果,对人体的健康是很有好处的。
当然,“从生活走向化学”强调生活的教育意义,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用生活来取代化学知识,毕竟生活具有零散性、直接性和具体性等特点。如何保证学生获得具有普遍性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兼顾面向学生的个体、特殊的生活,切实推进新课程的改革,也是我们每一个化学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体现新课标
———“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教师:杨艺辉
根河市好里堡镇中小学校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十五日
新课标下化学教学中 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策略陈薇儿摘要:新一轮的课改实验,给教学带来了全新的理念,新课标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
价值,在创先争优中体现论文宝泉岭电业局中心试验所现有员工10人,大中专学历9人,担负着宝泉岭电业局6115平方公里供电区域内的计量检定、继电保护和高压试验任务。自开展“创先......
让德育的光芒照亮语文课堂——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这意味着语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智育,而且肩负提高学生德育、美育等的重任。《语文课程标准......
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新课标摘要:面对全新的课程标准,教师要努力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要积极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兴趣;重视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探究......
浅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政策的调整、课程结构的重建、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