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认同主题班会设计_传统文化主题班会设计
多元文化认同主题班会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传统文化主题班会设计”。
多元文化认同主题班会设计
班会设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学生受到许多外来文化的冲击,同学们和其他文化的距离拉近了,但有些同学迷失在其他文化中,对本民族文化不了解或不屑于了解;有些同学对外来文化持有偏见,采取防卫的心态;有些同学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由于语言问题以及价值观的差异会使得沟通产生困难,因此,我们要对其进行恰当的引导,才能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新一代中学生班会目的:
1.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能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2.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对本民族的文化有强烈的自豪感,同时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能够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拥有开放的胸怀。
班会准备:
请学生课前通过网络、书报、杂志等途径,搜集各个国家、民族有关节日、饮食、服装、音乐、标志和代表人物等材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上的知识,更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实现学习目的。
活动方法:
通过资料搜集、材料交流、课堂讨论等方法,感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树立对文化差异的正确态度。
班会过程:
一、引入话题
同学们:日益扩大的开放,频繁的国际交往,先进的交通和通信工具,把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偌大的地球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在不断扩展的交往中,了解外国的文化、风俗,吸取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善于与不同国家、民族的人交往,成为当代“地球村”村民必备的基本素养。请同学们来领略下多姿多彩、璀璨迷人的世界文化!
二、感受丰富多彩的文化
活动一:我国的节日文化(板书)
师:同学们,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有一些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流传至今,成为我们今天的节日,大家说一说:我们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烈的节日有哪些?它们都有什么意义?在这些节日中,有哪些传统食品?
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略)
(附)我国五大节日名称、来历及传统食品
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等,民国时期,把农历的一月一日称作春节。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敝,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北方吃饺子南方吃年糕
中秋节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吃月饼。
端午节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干楚襄王九年,报国壮志未酬,投汨罗江而死。端午节的第二个意义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来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端午节的第三个意义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吃粽子饮雄黄酒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又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因此,重九就叫“重阳”。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残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饮菊花酒吃重阳糕
清明节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之子重耳流亡出走,受尽屈辱,一起出奔的臣子,只剩下几个忠心耿耿的人,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了一块肉,用火烧热了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他一次猛然忆起旧事,差人请介子推,但介子推已背老母躲进绵山,晋文公下令烧山,介子推和老母抱树被烧死,为纪念介子推和其母亲,晋文公把放火烧山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禁忌烟火,只吃寒食,就是清明这一天。吃寒食
活动二:说说外国的节日文化(板书)
1.议一议、说一说外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
同学们:外国的节日,你熟知或喜欢的有哪些呢?
学生讨论回答:(圣诞节(12月25日)、愚人节(4月1日)、情人节(2月14日)、母亲节(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父亲节(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万圣节(11月1日)、感恩节(美国,11月最后一个星期4)、春节(阴历一月一日)等等。
2.同节不通俗
师:同学们,不管是世界上哪个国家的人们,都对新的一年充满美好的希冀。在这除旧迎新的日子里,你们知道其他国家都是怎样迎接新年的到来的吗?你知道他们都有怎样的风俗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课前搜集的各国春节风俗。
一组:英国新年:争着打井水深夜迎亲友
在英国,公历元旦虽没有圣诞节那样隆重,但在除夕夜和元旦,还是根据当地的风俗匀惯开展种种庆祝活动,以示送旧迎新。英国人在除夕的深夜,常带上糕点和酒出去拜访,他们不敲门,就径直走进亲友家去。按英国人的风俗,除夕千夜过后,朝屋里迈进第一只脚的人,预示着新的一年的运气。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黑发的男人,或是个快乐、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将全年吉利走好运。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浅黄头发的女人,或是个忧伤、贫穷、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将遭霉运,会遇上困难和灾祸。除夕在亲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谈前,要先去拨弄壁炉的火,祝福主人“开门大吉”。英国的新年庆祝活动大都在除夕火夜举行,“迎新宴会”,便是其中之一,这种宴会分“家庭宴会”和“团体宴会”两种,宴会通常从除夕晚上8时开始中直至元旦凌晨结束。宴会上备有各种美酒佳肴和点心,供人们通宵达量地开怀畅饮。午夜时分,人们打开收音机,聆听教堂大钟的新年钟声,钟声鸣响时,人们一片欢腾,举杯祝酒,尽情欢呼,高歌《往昔的日光》。“除夕舞会”则是另一种庆祝活动。
由当地的旅馆和舞会,夜幕降临。人们身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杰到这些装饰一新的灯光辉煌的舞场,在美妙的乐声中翩翩起舞,成千上万的人群,还云集到各个广场,围绕着广场中心的喷泉和厄洛斯神象,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电视台还在广场做现场直播,让在这家“守岁”的人也共享欢乐。
新年打井水是英国中部乡村流传已久的风俗,据说第一个打到井水的人是新一年的有福之人,打来的水则是吉祥之水,所以元旦一大早,人们就争先恐后地拎着桶,向井边进发。
二组:德国新年:钱包放鱼鳞钟响跳椅子
德国的新年,庆祝时间前后有一周。这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棵枞树和可树,树叶间系满绢花,表示繁花如锦,春满人间。德国人在除夕午夜新年光临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钟声一响,他们就跳下椅子,并将一重物抛向椅背后,以示甩去祸患,跳入新年。孩子们组成乐队,穿上新衣服,拿着口琴和手风琴,列队在街上吹奏。成年人则手持彩旗,跟在后面呐喊唱歌,欢庆新年,德国的妇女在新年里要即兴表演家庭题材的喜剧小品。在德国的农村流传着一种过新年的风俗----“爬树比赛”,小伙子们顺着光秃秃的树比赛爬高,第一名被誉为“新年英雄”,以示步步高升。
德国人元旦还有穿新衣的习俗,他们认为新年换新衣,一切都如意;新年乱穿衣,全年不顺利。此外,他们还会在钱夹里放几片鱼鳞,因为鱼鳞是新年吉祥物,预示着财源滚滚;不少人还把马蹄铁钉在墙上,用来“驱妖辟邪”。
三组:比利时新年:人给牲畜拜年
比利时,人们在元旦清早要做的头一件事就是给牲畜拜年,比利时人会走到牛、羊以及自己的宠物猫狗身边,煞有介事地向它们问候:“新年快乐!”
三四五组(略)
小结:同学们,从这两个活动我们可以看出,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和民族,就会有多少种独特的文化习俗。各个国家的独具一格的文化传统,让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璀璨迷人。
三、感受文化差异
同学们!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世界各国文化也光辉灿烂,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各国文化必然要发生交流与碰撞,他们能和谐相处吗?结果会怎样呢?
1.文化差异造成理解偏差(板书)
(1)出示:
①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成英语。
“If you want to watch more,please go upstairs”(“如果你想看得更多,请上楼”)②把“无风不起浪”。译成英语——
“where there is fire , there is smoke ”(“有火的地方就有烟”)
(2)想一想:
师:古诗和成语翻译上的困难说明了什么?
生1:不同国家、民族在文化上存在着差异、差别。
生2:我觉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可以说是世界是最了不起的文化,特别是古诗词,最能证明这一点。师:语言是一种文化,语言存在差异,不分优劣,文化存在差异,各有千秋。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有自由生存发展的权利,不同民族的文化都蕴含着人类文明的成果。如果这些文化上的差异不复存在,世界将变得单调而毫无生气。
师:有人说全球化就是标准化,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学生回答略。
师: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但经济全球化不应导致文化的单一,世界的发展更趋向于文化多元化。如果全球化就是变成大家都讲一种语言,只允许一种文化存在,同学们,你们想一想世界会变成一个什么样子——它就会像一个百花园变成了只有一种花卉存在,很单调乏味的、缺乏色彩感的花园。在全球化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的局面。
2.文化的差异造成不同待人处事方式(板书)
出示情境,了解不同文化造成的差异。
情境一:你到美国人朋友家作客,他们和你打过招呼后就让你自己安排生活,他们则去看电影,甚至也没给饥饿的你准备一顿饭,你会怎么想?
美国人的理由:这是我们的待客之道,我们崇尚自由,这么做是给客人最大的自由。”。
情景二:你的一位西班牙朋友邀你一起吃饭,饭后他却说要和你平分帐单,你会怎么想?
西班牙人的看法:这是理所当然的,在我们国家,即使是好朋友吃饭,也是AA制,最好的也是先讲好谁付费的。
情景三:你和德国朋友聊天,问他:“你多大了?一个月赚多少钱?”你觉得德国朋友会作何反应? 德国人的反应:“这是我的隐私,为什么要告诉你?”
情境四:你骑自行车摔伤了,和你同行的几位日本朋友非旦没有过来扶你,反而叫你快些起来,不要挡住后面的人,你会怎么想?
日本人的理由:管好自己就是对集体和别人最好的贡献了。我们做事大多是以不会给别人添麻烦为前提的,一切要靠自己。
师:想一想:导致中外沟通障碍的原因是什么?这种障碍会对彼此的交往产生什么影响?
生:不同的文化背景,处世的方式是不同的,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就容易产生误解。师:这种沟通障碍有可能跨越吗?如果有可能,谁该为此做出努力?该怎样做出努力?
生:有,对待这样的文化差异,我们既要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与其他文化之间要平等交流、互相学习。
师: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的方式。我们既要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与其他文化之间要平等交流、互相学习,不能一味的排斥或全盘照收。
四、小结
同学们!面对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我们应该尊重各国民族、国家文化的差异性,坚持为我所用、博采众长的原则,全盘排斥和全盘收取都是错误的,而是要在批评中继承,加强沟通了解,尊重双方的文化价值,应主张平等交流,相互学习。
当代多元文化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影响摘要: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于此相联系文化多元化也成为不可逆转的世界大潮,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管......
主题班会---中西方文化探讨(设计方案)设计者:梁韵仪张润钊一、活动目的:1、了解中西方文化的特征,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对自己收集的资料向他人......
When we Chinese are so proud of kung fu and Japanese feel complacent towards their animation, a film called combines two of them to make a great difference in......
企业的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下面请看小编特地为大家收集的年终总结认同公司文化的相关范文!欢迎阅读!年终总结认同公司文化1企业就像人一样,有躯干和灵魂,没有灵魂的躯干就是行尸走......
"文化认同"阅读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