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思考_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思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发展”。
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班级:信息工程10-01 姓名:王会民 学号:541007070138
形势与政策
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班级:信息工程10-01
姓名:王会民
学号:54100707013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思考
关键词:社会主义 新农村 现状和问题 思考 对策
摘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我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下大力气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高端战略是一项重要的历史任务,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农村的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与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和要求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制约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含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活;总的说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村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四个大的方面。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性的制约。
我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旧思想和老传统禁锢了人们的思维,制约了农村的发展,这一现象特别是在农村有更加深刻的体现。农民存在“小富即安”思想,只满足于解决基本温饱问题,而不善于寻求更高质量的生活,缺乏现代农业意识,只满足于传统耕作模式而畏于产业结构、种植结构调整。只满足于现有的生活方式,而不求环境及生活状况的改变,导致农村生活环境变化慢、产业发展阻力大,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由于受财力的制约,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主要表现有:一是农田水利实施薄弱,投入资金有限。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目前对发展生产的投入较少,部分村农业基础设施老化,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急需新建一批农田水利基础工程,而这些工程投入较大,国家相应的政策一时又难以到位,单靠地方力量难以完成。二是交通设施落后虽有所改善,但通车里程、通车质量都存在问题,且乡村都面临公路养护资金紧缺的状况。三是农民的文化生活和初级卫生保健场所不健全。
(三)农业经济结构发展层次不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
各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数量偏少而且经营水平和产业链条短,带动能力弱。有的地方农产品由于缺乏有组织的对外销售,以致绝大部分的利润都被外地赚走了。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农产品不适应市场多样化、优质化、安全化的需求。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
(四)基层组织职能发挥不充分,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难以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首先是创新意识不强,多数农村党员干部年龄偏大、思想保守。其次是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不高,对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经济的能力不够、路子不宽、方法不多。再次是村级组织管理不规范,财务、政务、村务公开不及时、力度不够,农民对组织缺乏信任度,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不强,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和途径
(一)要做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发动工作。
要坚持宣传工作“重在乡村、精神入户”的原则,采取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进行长期的宣传引导,要做到电视有影像、广播有声音、墙头有标语、农户有材料、农民又抓手,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目标、中期规划、短期要
办的实事对群众公开、公示,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在全社会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努力提高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度,使农民以主人翁的态度看待和参与新农村建设,充分调动起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特别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要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沼气建设,继续改造农村危房,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要加强农村公路建设,不断完善城乡公交资源相互衔接、方便快捷的客运网络。要大力发展农村水电,积极开展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搞好农村水电配套电网改造工程建设。要推进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积极发挥信息化为农服务作用。要发展农村邮政服务。健全农村公共设施维护机制,提高综合利用效能。要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与此同时,还要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
(三)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民增收。
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以培育主导产业为着力点,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各村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寻求各具特色的增收渠道,全面落实“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的思路和“品种特色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投入科技化”的要求,引导农民走“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养则养、宜商则商”的发展道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优势产业。;二要加大科技促进力度,推广良种,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品牌农业,加快产业升级,促进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三要着力培育龙头企业,重点扶持一批带动能力较强,科技含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重点产业项目;
(四)加强新农村建设组织领导,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村干部是基层干部队伍的重要力量,是党在农村执政的骨干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直接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在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政府部门必须采取教育培训等多种方式,大力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他们的执政能力,树立亲爱民形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打破常规使用村干部,通过民主选举,选出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有发展能力、有创新意识、有技术、有文化、有理想、愿意率众共同致富的能人到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来,带领村民发展农村经济。二是加强农村领导班子培训,村干部必须走进课堂,静下心来学习,不断掌握农村实用技术和法律法规知识,确立新理念,转变传统工作方式,自觉运用市场经济办法,按照客观规律要求开展工作。三是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树立良好形象。首先开展群众对村干部公评活动,建立村干部报酬评议制度,其次,推行村干部向村民公开诺廉;建立村干部廉政基金,落实村务民主决策制;执行好村级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制度;杜绝“家长制”、“一言堂”现象。
参考文献: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全书:第二卷[M].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
[2] 佟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问题及思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报告奏响一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赞歌河南省汝南县君于庄村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为了进一步地学习科学发展观,了解社会主义新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分析调查报告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加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报告——关于陈冲冲新农村建设状况的调查报告姓名:赵记华年级:08级班级:土木工程三班·前言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社会经济的飞速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了了解掌握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于近日就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此次调研的情况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现状与思考摘 要:自2006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 正式公布后,很多农村中建起了文化大院,这对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对山东省利津县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