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振兴之路与我国港口经济发展的趋势_中国经济发展新趋势
中国经济振兴之路与我国港口经济发展的趋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经济发展新趋势”。
中国经济振兴之路与我国港口经济发展的趋势
—上海组合港办公室主任王明志先生
港口发展与经济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特别是刚才国务院研究室的陈文玲司长将其进一步上升到了更高的层次,她提到港口产业是综合性、战略性、先导性的产业。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我们国家的经济振兴之路和港口发展的关系是怎样的。
第一,中国经济腾飞的过程与要素。我们经济腾飞的起点是从改革开放以后。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深圳由一个小渔村发展到了现在,上升到了世界集装箱第三位的大港。我们国家的经济振兴之路实际就是港口经济发展之路。随着深圳港口的发展,深圳经济的进一步开放,出现了重大的行政管理体制的不断升格。国家的第一轮改革开放是从四个特区开始,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开始。然后批准了14个沿海开放城市。四个经济特区开放形成了国务院新一轮沿海经济布局。西部西南经济区、珠三角、海西以及到长三角、渤海湾、天津、河北、山东经济半岛经济区全部是围绕这个战略开展的。我们国家的经济振兴之路实际就是港口发展之路。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要素,无论是建立沿海经济开发区,还是建立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全部都是以港口为基础,推动相关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发展。通过沿海的改革开放带动了港口的大力发展,由于货物经济的增加,加强了沿海的基础设施建设。专业化要求提高,加强了专业化码头的建设。运输效率周转速度加快的要求,推进了世界船舶泊位的大型化。由于对货物便利和操作安全的要求,进一步增强了出入境港口管理水平。形成了高层重视、增加投资、出台增侧、扩大自主权的发展过程。正是由于客观需要和国家改革开放的需要,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积极加强研究设施建设,以及出台政策,推动沿海经济区的发展。同时,作为国家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大力发展沿海港口,出台了一系列的吸引外资、凝聚社会资本、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进一步配合国家战略,加强了通关设施的改造,提高了港口效率。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又进一步向内地延伸。国家的经济振兴之路带动了沿海港口的快速发展。
讲到中国港口的发展成就,我们很多方面都成为世界第一,装卸效率也是世界第一,集装箱造箱量也是世界第一。在1996年,进入全世界前10位的大陆港口没有一个,只有上海港的发展规模最大,进入了世界的第17位。这充分说明中国港口在改革开放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从下一步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央的判断非常准确,“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这个阶段,我们国家的经济仍然大有可为,但面临的国际形势更加复杂,国内经济形势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从经济发展来看,对港口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的来看,中国港口的发展水平要继续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支撑、引领和推动作用。要重视国家外需和内需的有效结合,保证国家战略的有效实施;要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型。要率先保持科学快速发展,注意资源节约,加强环境保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
从我们国家港口发展的基本特征来看。从沿海港口来看,通过第一轮改革开放带动沿海港口发展,现在已经具备较好基础和良好设施,能力居于世界前列,吞吐量位于世界第一位,正在进入重要的转型发展时期;从国内港口来看,还处于加快发展阶段,设施、能力、技术、管理、服务水平还有待于提升。要适应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要适应国家港口航运以及相关行业发展的需要。国内沿海港口地位还需要继续提升,内河港口的发展需要大力加强。
从中国港口发展趋势来看。第一,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要进一步优化,是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二,内河运输要快速发展;第三,加快建设以港口为枢纽的现代物流系统。不论是改革开放初期以外向型经济发展为主,也包括现在以扩大内需为主,加强国内货物的交流,港口始终是货物交流的基地和结点,要在全国确立这样的概念,才能保持我们国家相关产业的发展更加有效、更加合理。从政策调整方向来看。第一,进一步优化全国的港口发展布局,统筹利用优质资源;第二,继续加快沿海港口体系建设,促进沿海干支综合运输合理衔接;第三,加快发展现代航运服务,提高综合服务能力。也正是国务院在2009年出台的19号文件中特别强调了要发展现代航运服务,这也正是我刚才的判断,沿海港口已经到了转型发展时期,不但要保持传统装卸业务的优势,更要重视现代
航运服务的发展,才能提高我们国家港口对经济贡献的重要作用;第四,加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许多政策的突破还有待于在某些方面进行实验,这也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总结的重要经验。在港口行业发展过程中,仍然需要在许多重大政策方面进行突破。因为我们已经到了关键时期,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调整;第五,大力发展内河航运,推进全国内河航道港口建设;第六,加强建设综合运输体系,增强运输整体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水运发展将上升到重要地位,特别是内河运输将体现出更大的经济技术优势,促进内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当代经济发展趋势,从地理上看,有沿海经济、沿江经济向内陆经济转移。从结构上,由原来的自给经济、外向型经济向综合型经济发展。从大部类来看,从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粗放向集约转变。从资源来看,由完全依赖国内资源向更多利用国际资源着眼。从货量来看,从世界各地转移过来的制造业将会保持相当长时间的优势,高技术的设计、创新、发展将加快发展。
从港口经济发展趋势来看,由沿海的临港经济、城市经济向腹地经济发展。内河将加快发展临港经济、工业经济和物流园区。内陆地区将加强与进一步加快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强与沿江、沿海经济的联系,扩大货物与沿海发达地区和国外的经济交流。临港的经济发展情况应该是由传统服务、综合服务向高端服务延伸。内陆地区主要是依靠第一阶段,发展第二阶段。沿海地区主要是巩固第二阶段,发展第三阶段。
从临港经济发展方向来看,应该是沿海临港经济发展已经形成规模,特别是传统港口服务基本满足一定时期内临港工业、出口加工化工冶炼、火力发电的需要,将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调整临港经济结构,侧重发展高附加值、低污染、节能、绿色项目以及现代航运服务项目。内陆沿江沿河经济对于传统港口服务和初级加工、石化、电力、大进大出项目仍然具有较高需要,将会成为“十二五”快速发展阶段。内陆无水港临港经济将会通过一定的集疏运方式加快发展,与沿江形成连接通道。
促进临港经济发展的几点想法。沿海地区应该侧重优化结构、调整重点、加快改造、完善体系,发展现代航运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和附加值。沿江及沿河地
区,积极吸引投资,承接沿海项目转移,注意引进项目的环保指标,减少发展的盲目性,避免重复投资。对内陆无水港地区,加快项目的前期研究,借鉴沿海地区临海经济发展的前期经验,把发展传统港口和现代物流有效结合起来,争取走出一条新型的发展之路。
中国经济发展趋势20**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通过及时推出的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宏观政策,我国成为率先从“大衰退”中走出的重要经济体。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
容简介本书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召开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0年秋季座谈会”的基础上,由政府部门、科研团体、高等院校等各方专家、学者共同撰写的关于2010......
2009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的积极作用下,我国经济遏制了急剧下滑的势头,呈现企稳回升的良好态势,预计全年GDP增长8.5%左右。2010年,世界经济将出现缓慢复苏,外需有望止......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中国经济发展趋势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2012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展望发布时间:2012-02-162011年,世界经济呈现新兴经济体复苏较快、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但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分化走势,国内经济出现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