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连县 “三化联动”发展基本情况_联动党支部基本情况
筠连县 “三化联动”发展基本情况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联动党支部基本情况”。
筠连县 “三化联动”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筠连县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城镇化为支撑、农业现代化为基础,积极探索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全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一、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一)以工业化为主导,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的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着力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步伐,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5.06亿元,比2006年增加57.29亿元,过去五年期间年均增长36.77%。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63.33亿元,是2006年的9.43倍,年均增长47.83%。连续四年总量保持全市第一,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选进县。
一是实施园区建设。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聚集”的发展思路和“市场融资、激活民资、招商引资、政府投资”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调动各方面资金参与工业园区建设。目前,巡司、海瀛、维乐、镇舟工业园区完成相关规划并加快推进。巡司工业园区已纳入全省产业园区发展规划,海瀛工业园区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两个园区已入驻企业16户。
二是实施项目支撑。牢固树立总量意识,实施投资拉动,全县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鲁班山南、北矿,巡司年产
200万吨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全面投产;权林豪门、同心木业、口神碱性酒实现批量生产;新维煤矿、船景煤矿进展顺利;国家发改委已准许武乐煤矿开展前期工作;巡司2×35万千瓦煤矸石发电项目已确定业主,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泓源矿泉水、中石油浙江油田分公司页岩气示范区、合成氨以及好牛旺肉牛深加工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三是实施挖潜提升。深入开展 “到一线服务,在一线解决问题,服务企业一跟到底”的“三个一”主题服务活动,保证工业经济健康运行。积极扶持有代表性的骨干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科技含量、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利益最大化。还积极围绕拉长产业链条上项目,扩大生产规模,完善产业配套,推动产业的优化升级和集群化发展。
(二)以城镇化为支撑,构建以城带乡发展格局 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之举,是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改善民生的重要载体。实践证明,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繁荣农村必须做大城镇。
一是实施“大规划”,科学谋划城乡统筹发展格局。在“山水之城、煤海之都、活力筠州”城市定位的指引下,科学预测县城发展趋势,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编制了《筠连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筠连—巡司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筠连县县域新村总体规划》、《筠连县城乡风貌塑造规划》等规划,确保城乡建设有章可循,有序推进。按照现代城市发展的要求,坚持合理布局,注重功能分区,着力打造“一带三区”即定水河景观带、以玉壶公园为中心的核心生态休闲区,以景阳路为主线的核心商业区以及城南核心生态居住区。
二是挥洒“大手笔”,全力提升城市承载力和城市品位。按照 “延伸主轴、拓展两翼、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的建设总体思路,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旧城改造实现拆迁30万平方米,建成区面积拓展2平方公里,城区总面积达4.5平方公里,共计修建天筠路、河西一路、煤都大道二期等返安房45万平方米。城镇化率从2006年的21%提高到2011年的30.85%。不断加强水、电、气等公共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建设,城市功能日臻完善。二水厂、城市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垃圾填埋场即将投入使用。城区管道天然气通气率进一步提高。实施绿化、黑化、亮化、美化工程,城市品位不断提升。黑化街道7万平方米,县城主要道路完成黑化建设。城市绿化率达34.5%,亮化率98%以上。完成定水河“三化”
一、二期工程。玉壶公园一、二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加快公共交通建设,16辆城市公交车在试运行期间市民免费乘坐。
三是构建“大交通”,努力打造区域性交通枢纽。按照“变远为近,开放带动”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到2011年末,全县共投入约5亿元,建成县、乡、村公路1330公里,建成通乡和断头联网路15条,287.5公里。全县已实
现乡乡通水泥路目标。除乐义到高坎,龙镇到蒿坝几个镇乡外,其余镇乡形成了互通的交通大环线。目前,正在加快推进筠连—巡司快速通道建设的前期相关工作,宜昭高速公路(经筠连)列入省高速公路路网规划,已进场开展前期工作。四川绵阳至贵州天宝公路(经筠连)列入国道规划。
(三)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三农”工作,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2011年,全县13家龙头企业实现总资产14821万元,销售收入31015万元,利润1395万元,上缴税金463.8万元,带动农户4.11万户,农民人均收入达6121元,人均增收900元,增长17.2%。
一是扬优势,以特色产业支撑农业。按照“抓龙头、建基地、兴产业、富农户”的总体思路,以示范片建设为重点,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带。目前,全县已建成 10万亩优质烤烟产业带、10万亩特色茶业产业带、10万头优质肉牛产业带、10万亩优质芳香油产业带和5万亩优质蚕桑产业带,成功培育了13家市、县级龙头企业。“5.20”产业工程(在“十二五”期间,打造5个20万亩特色产业带,即:20万担优质烤烟、20万亩特色茶叶、20万头优质肉牛、20万亩生态经济林、20万亩生态观光区)正稳步推进。
二是抓品质,以品牌效应提升农业。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加强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认证,同时牢固
树立品牌意识,不断扩大农特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筠连红茶和筠连苦丁茶获准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成功注册证明商标;我县成为全省第一个在茶叶类别拥有2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县。青山绿水合作社生产的苦丁茶获“四川省名牌产品”称号,实现省级名牌产品“零突破”。“中国苦丁茶”之乡已获正式誉名。
三是强专合,以体制建设服务农业。以引导、支持、服务为手段,围绕全县“百村工程”建设、“新农村示范片”主线,依托特色效益农业基地、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促进各类专合组织快速健康发展。全县专合组织达到104个,销售收入达35056.9万元。在“百村工程”示范村中,已建成专合组织的有85个,正在组建的有33个,示范片范围内的30个村中,90%以上的村建立有专合组织带动发展。全县专合组织登记率达67.3%。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后发展、欠发达的基本县情仍然没改变。近年来,筠连虽然通过煤炭资源的开采获得了快速发展,但依然处于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化的阶段,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居民收入水平总体相对不高,赶超跨越的任务艰巨。
二是经济基础仍较薄弱,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经济发展受煤炭资源约束大,产业结构和经济支撑单一,多数产品处于产业链条低端,竞争力不强,参与区域分工层次低,加之
土地、资金和节能减排的制约更为严格,工业化和结构优化升级任务繁重。
三是发展瓶颈仍未有效破除。园区基础设施不配套,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与快速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四是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2011年,我县工业化率达69%,而城镇化率仅为30.85%,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落差达38.15个百分点,城镇化远远滞后于工业化,相互之间发展不匹配、不协调的矛盾突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为城镇化快速发展提供产业支撑和经济基础。加快筠连煤田综合开发,带动相关产业成链发展、配套发展和联动发展。加强与华电、川煤等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性合作,实现资源整合和要素重组。推进国有大矿建设,在保持鲁班山南、北两矿稳定生产的基础上,建成船景、新维煤矿及洗煤厂,开工建设武乐煤矿,加快青山、沐园煤矿前期工作;通过资源整合、企业兼并重组、技改扩能推进地方煤矿发展;加大技术升级改造力度,建设高效安全煤矿。延长煤炭产业链,开工建设巡司2×35万千瓦煤矸石电厂,推进乐义2×30万千瓦煤矸石发电项目前期工作,大力推进瓦斯发电站建设,积极争取镇舟大型煤化气基地部分项目开工建设。进一步推动陶瓷、矸石砖、玄武岩与石灰石
利用等建材产业的发展。积极发展煤炭洁净深加工、页岩气开发、酒类、矿泉水、茶饮料等具有一定潜力的接续产业或替代产业项目,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加快推进城镇化,发挥城镇群对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繁荣。坚持把“两化”互动作为转型跨越的核心战略,大力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镇体系,建设融入川南、面向宜宾、辐射滇东北结合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力的空间载体。从筠连、巡司向白鹤、古楼双向梯度拓展城市空间,形成能承载24万人口的“筠连—古楼—巡司”一体化中心城区框架。加快旧城区改造,拓展“一带三区”内涵,倾力建设城南新区,积极推进古楼新城区建设,建成具有区域影响的巡司“两化互动”示范区。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完成环城公路的改造提升工程,建成煤都大道,完善筠连、巡司城市交通网络。按照“筠连—古楼”打造为生活区、商业区和巡司打造为工业区的功能定位,高标准规划,加快桥梁、能源、通讯、给排水、防灾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学校、医院、文体、便民服务网点、大型商场和高档星级酒店等配套设施建设。
三是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用抓工业和城镇建设的办法推进新村建设。以全域推进新农村建设为统领,跨行政区域连片打造新农村示范片,以“百村工程”和“5·20”产业工程为抓手,优先发展农业“三大环线”(一环线以茶、牛、林产业为主,在7个镇乡24个村连片打造规模种养环线;二环线以烤烟产业为主,配套发展林竹业,在8个镇乡23个村连片打造现代烤烟产业环线;三环线围绕茶、花、果立体种植,在2个镇12个村连片打造生态观光农业环线),突出发展肉牛、茶叶、烤烟三大农业骨干产业。重点发展肉牛产业,改良品种,坚持养殖、屠宰加工等各环节标准化、安全化和市场化;大力推进红茶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巩固烤烟生产基地,引进先进种植烘烤技术,加大风险化解力度,提高烤烟生产效益。培育市场经纪人,扶持壮大好牛旺、醒世、双星等龙头企业,不断引入农业龙头企业,鼓励专合组织发展,不断探索创新“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六方合作+保险”等产业经营模式和发展机制。按照“小商品、大市场”的思路,增强市场引领,突出打造“筠连红”、“筠连乌蒙肉牛”等特色品牌。鼓励农民兴办小型农产品储运、营销和加工企业。发展生态观光农业,通过农业向旅游产业延伸、农产品向深加工延伸,进一步提高农业产品附加值。
农业现代化 工业园区化 城乡一体化 陆良“三化”联动壮大县域经济近年来,陆良县按照农业现代化、工业园区化、城乡一体化“三化联动”发展的新思路,通过工业化的理念发展现代......
突出产业兴城 促进产城互动近年来,南充市按照省委、省政府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总体部署,大力推进工业强市、产业兴城、园城互动、共融发展步伐,带动了经济社会跨......
加快“两化”互动 推进筠连转型跨越发展筠连县委副书记、县长刘朝平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一个辩证统一体,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支撑,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筠连作为一个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三化”协调发展调研报告芒山镇党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三化”协调发展是破解当前发展中若干重大问......
实施三化联动促进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思考高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康“三化联动”指的是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在发展进程中相互支撑和统筹推进。其中,新型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