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_大提琴曲
大提琴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大提琴曲”。
【赏析】低调而高贵:品味优雅的大提琴音乐
圣桑的《天鹅》优美的旋律能将人们带往一个山光水色、画意诗情的世界:碧波荡漾的湖面上,一群洁白的天鹅悠然自在地生活...大提琴的音乐就是有一种这样醉心的魅力。它的声音是那么的温柔优美而富有人情味;造型又是那么华丽、高贵...今天,“影音新生活”小编就和大家一起随着这悠扬的琴声进入如画般的音乐世界。
在16世纪时期,文艺复兴发源地的意大利有一位出色的提琴制造大师沙罗和他的伙伴阿玛迪在一种叫“低音维奥尔琴”的乐器基础上进行改造,于是就出现了大提琴。
大提琴是大型乐器,由于体积的关系,在演奏时,演奏家需要将琴身轻轻夹于两膝间,底部以一根可调整高度的金属棒支撑。演奏方式则有:弓毛拉弦、手指拨弦和用弓杆敲弦。17世纪前期的大提琴还属于一种伴奏乐器。在乐队和重奏里起辅助的低音作用,演奏技巧也比较简单;
而自17世纪大提琴家多曼尼科·加布里埃利创作了第一首大提琴独奏曲以来,就开始有不少作曲家专门为大提琴创作乐曲。
18世纪的维瓦尔第、塔尔蒂尼和莱奥等作曲家,才最先使大提琴成为独奏乐器 从此以后 大提琴才登上了独奏的舞台。
如今的大提琴是交响乐队中最常见的乐器之一。当整个大提琴组奏出的美妙的旋律,足以令交响乐队中的任何其他乐器都相形见绌。
著名大提琴演奏家介绍
大卫·波佩尔(David Popper)
大卫·波佩尔是19世纪大提琴之王,近代大提琴技术派创始人,捷克作曲家、大提琴家。.波泊尔创作了四首大提琴协奏曲,一首三把大提琴与钢琴的安魂曲,以及大量深受欢迎的大提琴小品。其《精灵之舞》是经常加演的曲目。他的48首大提琴练习曲,被称为可以与肖邦的钢琴练习曲相提并论的重要教程。在波泊尔之前,很多大提琴曲需要从小提琴作品改编,在至波泊尔时代,则有许多小提琴家改编他的大提琴作品来演奏。
家。他以惊人的演奏和表现才能,提高了大提琴作为独奏乐器的地位。在本世纪的大提琴家中,是他将巴赫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推荐给世人,成为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艺术家。他的演奏颇为迷人,无论在技巧、音色还是音乐表现上都达到了异常高超的境界。他对大提琴演奏艺术贡献甚大,赢得了全世界音乐家的尊重,公认他是“大提琴史上的帕格尼尼”。
皮亚蒂戈尔斯基Gregor Piatigorsky
皮亚蒂戈尔斯基,美籍俄罗斯大提琴家,与著名小提琴家海菲茨,著名钢琴演奏家鲁宾斯坦搭档,演出很多钢琴三重奏作品。皮亚蒂戈尔斯基的演奏艺术如同他的外表一样气质突出并富有表现力,他的演奏风格并不像前几位演奏家那样简练且线条明确,皮亚蒂戈尔斯基演奏风格既严格地忠实于原作,他主张在情感、理性和技巧三大要素中不偏向于任何一方面,力求完美精确地去反映作品,精确地表达作品的全部风貌和精神内涵。皮式的演奏富有浪漫主义气息,音色甜美、柔润,变化多样,富于歌唱性,被称作是“浪漫主义的最后一位演奏家”。
演绎得最好的作品,可惜英年早逝,是世界少数著名女大提琴家之一。她的演奏生命只有短短的十年,但是在今天,她曾经为EMI录制的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依然是古典界最畅销的唱片之一。
得到极高评价,如小提琴大师斯特恩称马友友为“当今稀世奇才”,更把小泽征尔、马友友同林昭亮一起称为“当今世界音乐舞台上达到某种伟大水平的 三个东方人”。
乐大师们的嘉许。1985年赴美留学,在欧洲各国巡回演出,成了举世瞩目的华人音乐家。1999年,他被美国著名的《美国音乐》杂志评选为“全美杰出音乐艺术家”。英国弦乐杂志《斯特拉底》则盛赞他是“一位令人激动的演奏家,他的技巧是建立在花岗岩上的”。
分岛花音(Wakeshima Kanon)
分岛花音,日本大提琴表演家及歌手。她的表演通常具有极强的舞台表现力,非常眩目。独创的“一边拉大提琴一边唱歌”这样崭新的独立风格使人过耳不忘,同时也是日本公认的唱功最好的歌手之一。被媒体称为“大提琴精灵”。
除此以外,还有沙夫兰、西尼格罗、瓦列夫斯卡、富尼埃、卡萨多等等。
著名大提琴音乐作品
《G弦上的咏叹调》--巴赫
《G弦上的咏叹调》,此曲为巴赫《第三号管弦乐组曲》的第二乐章主题,充满诗意的旋律美,使此曲成为脍炙人口的通俗名曲。传说在一次宫廷舞会上,巴赫的大提琴被做了手脚,除了G弦之外,所有的弦都断裂了。当大家准备看巴赫出糗的时候,巴赫,仅仅只用了一根G弦,就即兴演奏了一首《咏叹调》,该曲子就是今天所说的《G弦上的咏叹调》。
《梦幻曲》--舒曼
《童年情景》之梦幻曲,完成于1838年,是舒曼所作十三首《童年情景》中的第七首。1838年,热恋中的舒曼写信告诉克拉拉:“记得有一回你对我说:‘有时在你面前我真像个孩子。’无论是不是这句话的影响,总之,我突然有了灵感,即席写了30首有趣的小品。”在其中,就有《梦幻曲》。
在《梦幻曲》中,可以够明显觉察到诗歌般层层递进但又有些微妙变化的律动感。这是每个聆听此曲的听众心中的旋律。它叙述着人们儿时的美丽的梦,也抒发着理想世界的温暖、深远与甜蜜。
《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巴赫
在巴赫的时代,大提琴是作为伴奏的低音乐器,演奏固定低音,为其他声部提供支持。然而,巴赫在1717-1723年间,却为这种当时不受重视的乐器创作了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一下子就把以往作为伴奏的大提琴提升到独奏的地位上。巴赫的创作却为大提琴留下了千古名篇。
这六首组曲采用古组曲的形制,由前奏曲、阿勒曼德、库朗特、萨拉班德、插段舞曲(小步舞曲、布列或加沃特舞曲)和吉格舞曲组成,形成快-慢-快-慢-快的节奏变化,结构很是规整。每首乐曲的风格又各具风格:第一号的明朗舒展、第二号的忧郁悲凉、第三号和第六号的热情温暖欢乐、第四号的庄重严肃,以及第五号的沉重压抑,使我们得以领略大提琴的丰富表现力。
在巴赫的这部作品中,大提琴温暖浑厚的音色和蕴涵于乐曲之中的悲伤与凄凉,仿佛一位老人独自诉说生活的悲欢离合,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天鹅》--圣·桑
在法国作曲家圣·桑斯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一首大提琴乐曲《天鹅》是整个组曲中最著名、最优美,也是流传最广的一首小曲。它以深沉、典雅的旋律赋予了天鹅拟
人化的情操与美感。
乐曲开始,在钢琴轻柔透明的分解和谐伴奏音型,使人联想起水光粼粼的湖面上碧波荡漾。在这背景上,大提琴以浑厚、柔和、优美的音色奏出朴实无华、端庄娴静、优美舒展的天鹅主题旋律。温婉舒展的旋律刻画了洁白的天鹅在湖面上昂首浮游的高雅神态,抒情的曲调中带有几分忧郁、忧伤。而当大提琴奏出结束长音时,钢琴轻轻地自高音区蜿蜒下行,柔和的级和级和弦交替进行,描绘天鹅渐渐远去,它拨起的层层涟漪连同身影,慢慢地在我们的视野中消失„„
《如歌的行板》-柴可夫斯基
>是柴可夫斯基1871 年创作的D 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是这部作品中最动人的乐章。音乐素材来自俄罗斯民歌《凡尼亚坐在沙发上》。这首民歌是1869 年作者在基辅附近卡明卡他妹妹的庄园里听泥瓦匠唱的歌。据说一日他正在写作歌剧《女水神》的管弦乐总谱,忽然听到窗外粉刷墙壁的泥水匠哼唱的一支民歌,柴科夫斯基立即被这支淳朴优美而又婉转凄恻的民歌吸引住。翌日,他找到了唱歌的匠人,把这首民歌记录下来,配上和声,收进了他在这一年中编成的《俄罗斯民歌五十首》(。两年以后,他在写作《D大调弦乐四重奏》的时候,又用这首民歌做为第二乐章的主题,这第二乐章就叫“如歌的行板”。
《如歌的行板》是柴可夫斯基作品中最为人们熟悉与喜爱的作品之一。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在听这一乐章时,曾为它流下眼泪。并说通过这一作品使他“接触到忍受苦难人民的灵魂深处。”鲍恩和巴尔巴拉在《挚爱的朋友》一书中说:“《如歌的行板》镲是柴可夫斯基的代名词,正如亨德尔的《广板》一样,世人有时简直忘了作者还写过别的作品。”
《爱的问候》--埃尔加
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爱的问候》是埃尔赠给新婚妻子的一首音乐小品,作品以典型的小夜曲风格,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典雅的爱情画卷。大提琴奏出饱含深情的旋律,恰似来自恋人的绵绵情话。在柔美的曲调中,又有一丝哀怨的情调。经过带有复杂情绪的尾声,乐曲逐渐减弱而终了,仿佛是情人还在喃喃私语...音乐甜蜜温馨,旋律温婉动人,让人一听倾情。
《母亲教我的歌》--德沃夏克
《母亲教我的歌》是捷克著名作曲家安东宁·德沃夏克创作于1880年。该首曲子深受很多人的喜欢,后来被改变成小提琴等乐器独奏,流传至今,深受歌迷的喜爱与推崇。
《母亲教我的歌》融入淡淡哀愁的旋律,将德沃夏克对斯拉夫人的伤感情怀毫无保留的倾泻出来,让听众为之动容。曲调朴实无华,亲切动人,在简练的音乐语言中充满了怀念的愁思,感人肺腑。表现出母亲心灵的颤动。
《西西里舞曲》--弗雷
弗雷(Gabriel Faure)的这首《西西里舞曲》是弗雷作品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了。原曲是由一把大提琴独立完成的,弗雷作这首曲子的时候正在意大利的一条船上,听到有人唱起意大利传统民歌,他由此写下这首充满着异国情调的浪漫舞曲。
《天使小夜曲》--布拉加
《天使小夜曲》又名《瓦拉齐亚的传说小夜曲》,这首曲子旋律优美,节奏富于变化,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总体的曲调明畅舒缓,就像宁静月夜下的缓缓流水,让人觉得十分惬意。
《圣母颂》--古诺
《圣母颂》法国浪漫时期的著名音乐家古诺有一首广为流传的音乐作品,其音乐灵感来自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首《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的前奏曲部分。
《圣母颂》诗意般的旋律营造了一种高雅的氛围。优美的曲调能把人引入圣洁的心境,心情趋向纯净虔诚的境界。
结语:那些优美动人的旋律完美地展现出了大提琴独特的音乐表现能力:沉稳、委婉、伤感„„当时光在大提琴的弦上流逝时,每个人都会徜徉在惬意的音乐世界中感受到大提琴每一个音符带来的感动。
在这条村子一个贫穷的家里里住着一个聪明伶俐的小男孩.有一次,男孩跟母亲到亲戚家里看电视,电视上正播放着一个音乐节目.几个大提琴手在拉着动听的音乐.男孩入神地看着.细心......
感受大提琴一、定题原因当下的年轻人在音乐方面的追求,大概多半是某个明星的演唱会,这也算是“较高”追求的生活品质了。但是我相信也有,也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大剧院去欣赏某......
十二把大提琴的歌唱 (2012-08-09 23:06:13)转载▼标签: 杂谈指挥大师西蒙·拉特爵士率领的柏林爱乐乐团虽然还没有到达北京,但北京的观众早已高度关注翘首以待,不过,两场音乐会......
湘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五课 大提琴曲堤中学 李冬梅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能够把握乐器造型的特点,领悟造型的独特魅力。通过乐器造型的分割重组学习,让学生了解绘画从具象......
大 提 琴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湘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5课一、导入播放大提琴独奏曲《海顿主题变奏曲》,使学生进入一个提琴音乐的氛围,欣赏两分钟。提问: 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