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工作分析与评价期末考试提纲(推荐)_教育学期末考试提纲
大学工作分析与评价期末考试提纲(推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育学期末考试提纲”。
题型:填空 10*2’ 名词解释 5*3’ 简答 4*5’ 案例分析 15’ 实务操作 30’3*10’
第一章 工作岗位研究导论
一、工作岗位研究的基本概念
工作岗位研究是岗位调查、岗位分析、岗位评价和岗位 分级等活动的 总称。更确切的说,它是以组织中劳动者的 岗位为研究对象,采用科学的方法,经过系统的岗位调查、岗位信息的采集,以及岗位分析 和岗位评价,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人力资源管理文件,为员工的招聘、考核、培训、晋升、调配、薪酬和奖惩提供客观依据的过程。
二、工作研究的基本原则
1、系统原则
2、能级原则:功能大的 岗位,能级就高
3、标准化原则:岗位调查、岗位分析、岗位评价、和岗位分级在内容、程序、方法、因素、指标上的 标准化;岗位说明书、岗位培训规范等 标准化。
4、最优化原则:是 指在一定条件下,使系统的 目标函数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最低数量的岗位设置;效率最大)
三、工作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的方法
2、数量分析的 方法
3、心理学的方法(测验、观察等)
4、其他科学的方法
第二章工作岗位调查
一、什么是岗位调查
岗位调查是以工作岗位为调查对象,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各种与岗位有关的信息过程。
二、岗位调查的目的是:
(1)收集各有关的信息资料。(2)为改进工作岗位的设计提供信息。3)为编制说明书提供依据。(4)为岗位的评价与岗位分类提供必要的依据。
三、岗位调查的意义
岗位调查是工作岗位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搞好岗位调查,才能准确、全面、系统地占有丰富的原始资料,顺利地进行岗位分析和评价,正确地认识岗位的性质和特征,达到岗位研究的目的。总之,面向生产实践,深入进行岗位调查,是实现岗位研究的各种任务,提高岗位分析、评价的首要环节和重要保证
第二节 岗位调查的方式及内容
一、调查 常采用的几种方式:
1、面谈
2、现场观察
3、书面调查
三、岗位调查表的一般格式
一基本资料 二工作时间
三、岗位工作描述
四、工作责任
五、工作范围
六、工作强度
七、工作环境
八、任职资格要求等
第三章
第一节工作分析的概念及意义
一、工作分析的基本术语
1、工作要素工作中不能再分解的最小的动作、单位。
2、任务安排一位员工所完成的一项具体的工作。
3、责任(职责)个体在工作岗位上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或大部分任务。
4、职位一个人完成的任务和职责的集合。
5、职务(工作)同类职位或岗位的总称。
6、职业在不同组织中、不同时间内从事相似活动的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7、职业生涯一个人在其工作中所经历的一系列职位、工作或职业。
二、工作分析(Job analysis)的意义
工作分析是对工作一个全面的评价过程,它通过“收集、分析、整合”与工作相关的信息来说明工作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技能要求。
工作分析的意义(即为什么要进行工作分析)
1、工作分析为组织设计和结构提供基础
2、工作分析是制定人力资源计划的依据
3、工作分析使岗位评价和报酬达到公平和公正
4、工作分析使招聘活动有明确的目的5、工作分析使训练和开发有合理的方向
6、工作分析为业绩评价提供客观标准
7、工作分析为职业生涯计划提出方向。
五、问卷法(Questionnaire)
由工作分析者设计出一套工作分析的问卷,把要收集的信息以问题的形式提出,由工作人员填写,再将问卷加以归纳、分析、整理,得到工作分析的信息。
1、问卷法的优点:省时省力;业余时间填写;样本量大;资料可以计算机数据处理。
2、问卷法的缺点:设计表格花费时间,费用较高;被调查者可能出现不积极配合的现象。工作说明书的内容:
(1)工作概况(2)工作目标任务(3)工作的责任范围(4)物理环境(5)社会环境
(6)聘用条件
第四章工作岗位评价
一、岗位评价的含义
岗位评价,也称为职务评价或者工作评价,是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所设岗位需承担的责任大小、工作强度、难易程度、所需资格条件等进行评价;岗位评价最终是要把企业中各种岗位的相对价值作出评定,并以此作为薪酬分配的重要依据。
第二节 岗位评价指标和标准
一、岗位评价指标(共22+1)
劳动技能(5个)
技术知识要求 操作复杂程度 看管设备复杂程度 产品品种与质量要求程度 处理预防事故复杂程度 劳动责任(6个)
1、质量责任:生产岗位对最终产品的质量承担的责任大小。
2、产量责任:生产岗位对最终产品的产量承担的责任大小。
3、管理责任:生产岗位在指导、协调、分配、考核等管理工作上的责任大小。
4、安全责任:生产岗位对整个生产过程安全生产承担的责任。
5、消耗责任:生产岗位的物质消耗对生产成本影响的程度和承担的责任。
6、看管责任:生产岗位对其看管的生产设备承担的责任,及其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影响程度。劳动强度指标(5个)
体力劳动强度 工时利用率 劳动姿势 劳动紧张程度 工作班制
劳动环境指标
粉尘危害程度 高温危害程度 辐射热危害程度 噪声危害程度 生产作业危险程度(加)
其他有害因素危险程度
社会心里因素
该因素主要采用人员流向指标。是由于岗位的工作性质和地位对职工在社会心理方面的影响而形成的。
第五章
1、劳动强度的概念
劳动强度是指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的繁重、紧张或密集程度。劳动强度以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的体力和智力消耗量来衡量。
计算公式:I=3T+7M
I—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指数T—工时利用率M—能量代谢率(千焦耳/分.米²)
一、粉尘的概念
粉尘是指能较长时间漂浮在劳动环境空气中是固体颗粒。
2、粉尘引起的疾病
(1)尘肺病是指在生产活动中吸收了粉尘而发生的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2)肺粉尘沉着症(3)眼病(4)皮肤病
一、噪声的概念 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一、高温作业的定义
高温作业(work in hot environment):高温作业是指以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平均温度为参照基础,其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而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室外温度2℃或2℃以上的作业。
第六章
一、职业危害的概念
在职业活动过程中,未能及时消除和控制的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毒害作用,这种毒害作用称为职业危害。
一、职业病的定义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纳入工伤保险范畴内的职业病是由国家规定的法定职业病。职业病由安监局主管
二、职业病的特点
1)病因明确。职业病一般是由于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
(2)发病与劳动条件密切相关。发病与否及发病时间的早与迟往往取决于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时间、数量。劳动强度大、作业场所环境恶劣是导致职业病发病的根本原因。
(3)具有群体性发病的特征。在同一作业环境下,多是同时或先后出现一批相同的职业病患者,很少出现仅有个别人发病的情况。
(4)具有临床特征。同一种职业病在发病时间、临床表现、病程进展上往往具有特定的表现。
(5)职业病的范围日趋扩大。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职业病将被发现。
(6)已经被发现的职业病可以预防或减少。对已经发现的职业病的预防或减少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国家和企业对预防或减少职业病的预防(治疗)措施的投入力量大小。
案例 1冲床的危险性评价
•某厂每天需要冲床加工工件,由于这种冲床出厂时没有安全保护装置,使用单位也没有采取措施,在操作过程中经常发生冲掉手指事故,为了评价这种操作条件下的危险性,应确定危险分值.•案例的深层次问题:以人为本理念是安全管理的根本。
案例2废弃浓硫酸罐改造
某化工企业要将废弃多年的浓硫酸罐重新改造利用。改造的程序是这样的:三个焊工在安全员处开了动火证后,在现场先用工业水冲洗罐内的 残留的浓硫酸后,其中两人爬到了罐顶用切割机进行切割,另外一人在底下做辅助工作。
第七章 工作岗位分级
• 第一节工作岗位分级的依据和标准
一、工作岗位分级的几个概念
• 岗位分级:是在岗位调查和岗位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根据岗位本身的工作性质、繁简难易程度、所担负的工作职责大小以及岗位所需人员资格条件高低等因素,对规定范围内的所有岗位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划分,从而区别粗岗位的类别和等级,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依据。
• 岗位分级和职业分类
• 职业分类:职业分类是以工作性质的同一性为基本原则,对社会职业进行的系统划分与归类。所谓工作性质,即一种职业区别于另一种职业的根本属性,一般通过职业活动的对象、从业方式等不同予以体现。职业分类的目的是要将社会上纷繁复杂,数以万计的现行工作类型,划分成类系有别,规范统一,井然有序的层次或类别。
• 岗位分类与职业分类是特殊性与一般性的关系,职业分类对企业中的岗位分类起着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而岗位分类又为国家职业分类体系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有益的补充。
• 职位分级与岗位分级是国家政府机关与工商企业对同一概念的不同称谓。正像美国著名行政学专家菲勒说过“工商人员更容易使用工作或岗位分类一词,而公务人事人员却常常说职位分类,它们两者都是指同一件事情。”
• 职位分级与岗位分级区别
1、对象不同
2、实施程序和范围不同。
• 职位分类:国家要制定《职位分类法》作为准绳,建立专门组织、专家加入,带有很大的强制性,范围广;
• 岗位分类本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局限在企业,不具有强制性。
3、两者实施难度不同一套科学合理的职位分类体系的形成,往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职位分类是整个行政人事管理中最重要、最复杂、最难处理的问题。
• 岗位分类则没有那么复杂,适用性和实用性是岗位分级的第一原则。
工作岗位分级的依据和标准
• 分级过程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 根据系统性原则,按工作岗位的性质对岗位进行横向分类。
• 岗位分类要以客观存在的“事”为依据。
• 岗位分类要适度反映各岗位之间的差异。
• 岗位要定期进行重新分级。
管理性岗位纵向分级的方法:
• 1.精简企业组织结构,加强定编定岗定员管理
• 2.对管理岗位进行科学的横向分类
• 3.评价要素的项目分档要多,岗级数目也应多于直接生产岗位的岗级数目。
• 4.在对管理岗位划岗归级后,应对管理岗位岗级统一列等。
工作岗位分级的意义和功能
• 工作岗位分级的意义
• 有利于科学管理;同工同酬;员工的公平感。
二、工作岗位分级的功能
• 在人力 资源配置方面
• 制定职务工资的基础和依据。
• 是对人员考核、晋升、奖励和培训的依据。
• 为员工提供了明确的晋升路线和个人在组织中发展的阶梯。
• 为企业合理的定岗定员提供了依据。
工作岗位分级的缺陷
• 岗位分级的适用范围相对较窄。
• 岗位分级结构的严密性,可能会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带来诸多的不便。
• 岗位分级的工作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力。要请专家。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1、即时性;2、直感性;3、广泛性 电子传播媒介的发展基本上经历了由有线传播到无线传播,再从无线传播到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综合立体传播方式。18951901年,无......
工作分析访谈法提纲:一、工作目标1、此岗位的工作目标是什么?2、此岗位最终要取得什么结果?二、工作地位1、您所做的工作在组织中的作用是什么?或者说组织流程图中所处的位置是......
《大学英语二》试卷分析一、本试卷共包括七个部分: 1.Vocabulary and Structure 20% 2.complete the dialogue 10% 3.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words given 10% 4.Readin......
(一)、工作分析与职位评价的作用和意义工作分析和职位评价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一项基础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工作。其作用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它使组织有明确的......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大学期末考试工作通知,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