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把握好工作重点_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把握好工作重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把握好工作重点
刘善桥
2007年第4期 ——特别策划
在当前,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必须紧密结合实际,把握好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重点,积极而扎实地加以推进。
把构建和谐社会的立足点,放在谋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
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搞建设、谋发展的根本目的。因此,必须把是否增加人民群众的福祉,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评价发展成效的最高标准和重要尺度。
一是要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社会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环境和条件。二者互促互动,必须协调发展、统筹安排。近几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克服“重经济增长,轻社会发展”等倾向,统筹推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要继续坚持统筹兼顾,把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一起规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把政府工作的重点、政策支持的重点、财政保障的重点,进一步向公益性、基础性领域倾斜,最大限度地解决就业、环境、安全、社保等民生问题,使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努力实现确保困难群体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确保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障,确保人民群众饮用水有安全保障的“三个确保”的目标,使全市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二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资源要素紧缺、生态环境限载、增长方式粗放是黄冈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牢固树立经济增长的成本意识,切实推进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扎扎实实地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要从单纯抓速度、片面追求产值的传统思维定势中走出来,切实转变“透支”资源的增长方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保“十一五”单位生产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要把环境保护纳入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强化节能减排“硬约束”,对完不成节能减排任务的县(市、区),实行“两个停止”、“两个不准”,即对完不成节能减排目标的县(市、区),停止审批新的工业项目,停止审批新的工业用地;新建项目未通过环评的一律不准开工,在建项目环评设施不配套的一律不准投产。要以集中整治危及饮水安全的污染隐患、工业园区环境危化物、建设项目环境违法三个重点,切实整治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
三是要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黄冈是一个农业大市,70%的人口在农村。提升农业、改变农村、富裕农民的任务十分艰巨。必须按照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的要求,做好“四个结合”的文章,即把富裕农民与提高农民素质结合起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与改变农村面貌结合起来、扶强与扶贫结合起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与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结合起来。大力推进产业增收、发展劳务增收、落实惠农政策增收,做到村有支柱产业、户有致富项目,不断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农民就业本领和素质;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按照公司化、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的要求,建好茶叶、板栗、蔬菜、水产、畜禽、中药材六大农产品基地,培植一批龙头企业。
把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放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从当前来讲,必须从解决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看病上学、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使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感受到真真切切的变化,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公平感、正义感、安全感、幸福感。
一是关注民生。牢固树立“民生无小事”的理念,围绕实现老有所养、少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困有所济的目标,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职能,认真做好群众就业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推广沼气等清洁能源技术为重点,实施农村改水、改圈、改厕工程,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加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争到2010年,全市60%的村普及自来水,216.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积极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社会事业,认真解决“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不断繁荣农村文化,着力营造文明向上、充满活力的新风尚。
二是发扬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支持群众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保证人民群众在基层政权机关、基层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建立完善重大决策评估机制、民意畅通工作机制、初访首问负责制、联合排查和处置机制等长效机制,及时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
三是激发民力。以全民创业活动为载体,进一步营造创业氛围,加强就业培训,改善创业环境,鼓励和支持乡村干部带头创业、机关干部扶持创业、外出能人回乡创业、个体民营扩张创业、新型农民转产创业,形成“家家有主业、户户有副业、处处无闲人”的全民创业新局面。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叫响“麻城海员、英山缝纫、黄州机电、团风建筑”等劳务品牌,确保全市农村年输出劳动力150万人以上,力争劳务经济对农民增收贡献率达到60%以上。进一步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把培养企业家、保护企业家、服务企业家、支持企业家作为培育市场主体的重中之重来抓,以企业家队伍的壮大,引领全民创业、带动经济发展。实行领导联系和部门挂点服务重点民营企业制度,让民营经济成为经济的主体、税收的主体、投资的主体、就业的主体。进一步放活资源、盘活资产,让人尽其力、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使一切有投资能力的人都投入创业,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投身创业,一切生产要素都能创造社会财富。
四是保障民安。构建和谐黄冈,必须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要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防控体系,继续开展平安社区、平安村镇、平安城市创建活动,开展扫黑除恶、反盗打抢、查禁黄赌毒和整顿交通秩序等专项行动,确保五年内80%以上县(市、区)达到平安县(市、区)标准。要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进一步健全慈善救助、优抚福利、社会帮扶相结合的救助机制,重点做好因病致贫、因贫失学、因残失业、因灾受困的家庭和人员的救助工作。大力开展科技扶贫、项目扶贫、开发扶贫,进一步做好整村推进工作和对口帮扶,继续实施扶贫工作“1321”工程,即一个市级领导、带领三个市直部门、通过两年时间、帮扶一个村,到2010年,全市基本解决38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五是塑造民魂。国民之魂,文以化之。要以民族精神为根、时代精神为核、老区精神为神,着力塑造具有深厚历史底蕴、鲜明时代气息、浓郁地域特色的黄冈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基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黄冈提供精神支柱和推动力量。始终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丰富的历史遗存与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基础,大力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建立和发展以和谐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大力开发黄梅戏、民间书画、鄂东民歌、黄梅挑花、诗词楹联等地方特色文化艺术,加快建设红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形成红色革命文化、绿色生态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局面。要大力推广罗田“生态文明垸落”、英山“思想道德协会”、武穴公益事业促进会等典型经验,开展“文明社区”、“文明垸落”、“文明单位”、“文明农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去年,黄冈市推出了黄梅戏《和氏璧》、《红罗帕》,楚剧《大别山人》等精品力作,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欢迎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把构建和谐社会的着眼点,放在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上
一是正确处理发展与和谐的关系。发展是和谐的基础,和谐是发展的保障。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一个对立统一体。发展与和谐的矛盾无时不有。富裕不等于和谐,但贫困绝对是不和谐。只有加快发展,才能消除“不和谐”。要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继续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但也要注意到,经济增长不等于社会发展,生产提高不等于生活提高。必须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更加注重关注民生。今年,我们对解决当前关系群众切身利益若干突出问题,进行了责任分解,并要求各责任单位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分年度落实工作任务,力求把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落到实处。
二是正确处理为民办事和靠民做事的关系。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因此,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务必按照“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的原则,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要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广大群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治安群防群治、道路建设、公益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群策群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力求把每一件事办好。
三是正确处理党内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关系。党风正则社风清,社风清则民风朴。构建和谐黄冈,关键在党。要按照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和俞正声同志在省纪委第十一次全会上的要求,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市委常委会已向社会公开作出了不收受礼金、有价证券和贵重物品等八项承诺,自觉地接受群众监督。今年还要举办全市正县级主职干部作风建设培训班,在党员干部中开展老区精神再教育、宗旨观念再教育、群众路线再教育,狠刹公款吃请、公费出国,严查乘坐超标车,教育党员干部牢记宗旨、情系群众,大力弘扬胡总书记提出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继续开展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建设、流动党员“双联双管”机制建设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创星”活动,认真落实中央颁发的《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进一步规范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行为,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作者系中共黄冈市委书记)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爱弱势群体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入,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爱弱势群体,愈来愈成为社会的共识。一、关爱弱势群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一,关爱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民族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
信访工作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信访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做好信访工作,为我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创造......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做好信访工作 信访工作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信访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做好信访......
把握调解技巧 构建和谐社会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注意法律制度,在我国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半个多世纪以来,人民调解制度作为一种纠纷解决的非诉讼方式在我国已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