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利设施“民办公助”模式探析_乡村振兴模式探析
农村水利设施“民办公助”模式探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乡村振兴模式探析”。
农村水利设施“民办公助”模式探析
摘要:“民办公助”模式在我国农村水利建设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此模式遇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我国农村水利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探析“民办公助”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分析,以求解决困扰农村水利建设的难题。
关键词:农村水利设施民办公助
水利设施“民办公助”是以群众集资为主、政府资助为辅的政策。它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提高农民参与设施供给的意识,弥补财政资金的不足;二是既克服了财政投资的高成本、低效益问题,又解决了农村水利设施长期以来的“管护难”问题。此模式虽然解决了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普遍存在的筹资、管护难题,提高了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但是,根据观察,“民办公助”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公众对“民办公助”模式并不是非常满意,影响了公众参与项目的热情。目前“民办公助”模式存在的问题
1.1“民办公助”模式“公助”资金投入偏少,且有失公平
据调查,一个中等村小农水设施改造配套约需国家投资25-40万元,一个50万农业人口的县约有500个行政村,约需资金1.2-2亿元,按照现有建设规模和标准,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每年补助小农水建设资金300万元,所以,县农田设施配套建设时间约为50年左右,这意味着建设需要与实际投入存在巨大的反差。
同时,“民办公助”项目选择补助对象的标准之一,就是受助对象有自筹资金能力,或是自筹资金能力较强。可经济能力越强的村或农户受补助的几率越大,而一些经济能力弱且水利设施更薄弱的村或农户受补助几率很小。
1.2“民办公助”水利工程使用效率低,效益发挥不充分
近几年,在国家财政资金的激励下,以“民办公助”方式建设的农村水利设施数量都不同程度增加了,可是工程使用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有的渠首建筑物得到了整修,但它的灌溉渠道却淤塞严重;有的是人为破坏严重,人为挖断沟渠、堵塞管道和输水隧洞,导致水管破裂、沟渠被毁。
1.3“民办公助”模式覆盖面大,资金严重分散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民办公助”模式在政策层面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农村沼气、乡村道路、水土保持的供给等,覆盖面大,用于水利的资金有限。难以抵御大的自然灾害,影响了农田灌溉用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也受到很大影响。
1.4“民办公助”模式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难度大
“一事一议”制度是指对村内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遵循“量力而行、群众要益、民主决策、上限控制、定向使用、财务公开”的原则,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书表大会民主讨论决定的制度。受此影响,会议很难形成统一的意见,因此,目前通过“一事一议”很难达到预其目的,导致筹资筹劳难度大。当前解决“民办公助”模式困境的措施
2.1加大对“民办公助”模式的宣传力度
农民对“民办公助”模式认识模糊、参与积极性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策宣传工作不到位。目前,基层政府采取多种形式对“民办公助”进行宣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宣传方式尚有局限性,带有很强的指令性和形式主义,导致群众对“民办公助”这一惠民政策的认识仍停留在传统的理解中,没有意识到自己事实上是“民办公助”项目的建设主体。
2.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民办公助”项目的规划
在项目实施前期,深入乡、镇、村、农户进行调查,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生产实际需要和投资可能,这对有效实施“民办公助”模式至关重要。政府要搞好规划,必须在规划制定、实施过程中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充分体现基础设施“民办公助”项目规划的前瞻性。另一方面,规划又必须着眼长远,注重“民办公助”模式的长期效益。二是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以当地的经济实力、充分体现农村基础设施“民办公助”项目规划的可行性。三是要逐步改变规划的思路和方式,保持“民办公助”项目规划与新农村建设的其他规划相协调,着力“民办公助”水利项目的整体效益低问题。
2.3提高“民办公助”项目的补助标准和拓宽补助范围
农村水利设施是公益性设施,属于公共财政支持的范畴,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民办公助”模式的补助标准,将中央以及地方各级财政补助资金提高到60%-70%,群众自筹比例适当降低,特别是对于中西部经济发展落后地区,更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同时,拓宽农村基础设施“民办公助”模式的投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民办公助”项目,进一步加大投入。
2.4构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民办公助”决策机制
“民办公助”是以政府引导、农民为主体的供给模式。通过政府政策引导,以一定的方法来了解农民的意愿,积极组织农民参与项目规划、筹资、投劳、建设、运行、管护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使农民真正成为身边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受益的主休。
2.5建立有效的“民办公助”模式建设管理机制
当前,在加大对“民办公助”项目建设补助标准基础上,尤其要加快推进农村“民办公助”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确保工程民建、民用、民管的长效运行机制,效益长久发挥。项月建成后,要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明确“民办公助”项目的所有权,落实管护责任主体。
参考文献:
1.黎仁寅,潘云生等.小农水破解大难题一湖南省“民办公助”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调研[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2.张范,李训喜等.完善民办公助新机制一全面推动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J].水利发展研究,2007.3.李文,柯阳鹏.新中国前30年农田水利设施供给一基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变迁的分析[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
“以目前的农村水利设施情况,早则三五年,迟则七八年,可能会出现崩溃的局面。”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曾这样预言。 陈锡文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在2006年,也......
农村水利设施调查报告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搞好农村水利建设,不仅有助于农村抗旱救灾和防洪,而且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在安岳县水务局的配合下,就农村税费改革后,特别是在......
我县农村水利设施现状、问题、原因及对策调查研究 2009-05-20 21:21:35 阅读57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县水利局局长 童启林根据县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安排......
浅谈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坡头镇人大主席团吴德华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11年工作要点安排,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县委第十一届一次全会和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全会精神,推进......
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调查报告近四年来,云南持续干旱,大范围干旱制约着我们的经济发展。近年来,由于雨水较少的缘故,许多河流,水坝,甚至湖泊都面临干涸的现象,昆明市的许多水库也面临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