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思语文教学法_洋思教学语文阅读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洋思语文教学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洋思教学语文阅读”。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操作方法

中学生已基本解决识字问题,并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对他们来说一般课文都能读,大致意思也能理解,他们也能查阅资料,使用工具书。因此,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必定会受到学生欢迎,效果也会很明显。学科不同:数学常常是一次性的“先学后教”,最后当堂完成作、程序简单,就那么几步;语文教学因为知识性的教学目标不是单一的,既有会读课文的要求,又有对文章中心思想、写作特色的理解、运用等的要求。因此语文教学中一般不能搞一次性的“先学后教”,常常要反复几次“先学后教”,最后当堂训练。

语文课堂教学要从学生读书(自读或导读)开始,教师做到“四不”:不介绍时代背景(因为学生学过了历史,待学生读懂课文后,启发学生联系历史课上学到的知识讨论主题);不介绍作者;不解题(待学生读懂课文后,启发学生自己解题);不范读课文(把教师范读课文,改为让学生自己读,既能发现问题,又能培养学生能力)。

不过,课型不同,应用还要有所变动。现举例介绍如下:

(一)“文言文“教学

一般采取三次“先学后教”,最后“当堂训练”。

1.板书课题

教师三言两语(语速要慢,不可东拉西扯,离题远)导人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板书课题;或者通过屏幕显示课题(可配有陪衬的画面,但不能喧宾夺主,更不必配音乐);或者教师直接一边慢慢读题,一边板书课题。什么方式好,就用什么方式。

课题写在黑板中上方,字不宜小,不能潦草。

教学文言文导入新课时,一般不介绍时代背景,因为学生已学过历史。

2.出示学习目标

板书课题后,教师要通过投影(或小黑板或口述)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以便提高学习效率。

操作要领:

①为了让学生看清教学目标,屏幕上的字要工整,不要太小.屏幕上不要配鲜艳的画面。

②学习目标的内容主要是需要理解的知识、培养的能力,至于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标应由教师把握.靠教师的形象、情感等渗透进行,一般不作为向学生揭示的内容。

③学习目标要准确。目标不能偏、错,如学习说明文的目标,不是要求学生像在常识课上那样理解什么常识,而是要求理解并运用抓住什么特征,按照什么说明顺序,用什么方法说明的等知识。教学议论文,目标不能定为政治、历史、地理课上的目标,否则将会盲目地提问、讨论,达不到语文教学目标(即阅读、写作方面的要求),防止把语文课上成政、史、地课。目标要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来定,既不能降低——该“会运用”的,就要能当堂运用,不能人为地降低到“知道”的程度上;也不拔高——该“知道”、“了解,的,不能要求“运用“。

④学习目标要具体,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⑤不要急于切换投影,使教学目标一闪而过,使学生看不清楚。

⑥揭示学习目标时,教师要注意情感投入,诱导学生尽快明确目标,不宜节外生枝,说闲话。

3.自学指导

揭示教学目标后.教师要有效地指导学生自学。自学指导的方式通过投影(或小黑板)出示。其目的是让学生达到4个明确:自学的内容、方法、时间、要求(即自学后如何检测)。

操作要领:

(1)、语文课上的“自学指导”与理、数、化、政、史、地课不同。政、史、地课在课堂教学中常常搞一次“自学指导”(不包括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过渡语)。以后学生看书、练习、更正、讨论、完成作业,语文课要搞几次“先学后教”,因此,“自学指导”不是集中任出示“学习目标”之后.而是分散在几次“先学”之前一每次“自学指导”时间要短,要简明扼要,针对性要强。

(2)、自学指导的内容应是引导学生看新知识的部分,重点看新旧知识相衔接的地方。

(3)、要紧扣学习目标精心出好思考题,因为思考题直接关系到学生自学的路子和效果。自学指导中常有思考题。一般采用课文后面的问题,也可补充,但思考题不宜太多(一节课两三题),多了就成“满堂问”;思考题不能大而空,要明确具体,富有启发性.便于学生理解新知识,找到规律,能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自学的方法。怎样学得好,就怎样学。一般要让学生独立看书、思考,可在课本上圈圈画画,做上记号,可质疑问难,但不宜边看书边讨论。

(5)、自学的时间。安排自学的时间不宜过长,要让学生紧张、快节奏地完成自学任务;时间也不宜过短,让学生有认真看书、思考的时间,切不可走过场,因为,看书是练习、更正、讨论、当堂完成作业的前提,一定要讲求实效。

(6)、自学的要求。要鼓励学生认真看书,比谁自学效果好,能做对检测题(但检测题在自学指导中不能出现,一定要在看书结束后出示,否则会影响学生专心看书)。这样使自学变成了检测前的准备,使学生看书时能够紧张地思考。

4.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1)先学

指名学生轮流朗读课文。尽可能让后进生读,让多数学生都伺读的机会,每人读一点。这是“先学”。

(2)后教

①引导其他学生认真听,及时指出并更正读错的字音.教师帮助板书正音。如学生读错了,其他学生都不能纠正,教师才帮助正音。这是“后教“。

2在第一次“先学后教”中,○“先学”与“后教”穿插进行,紧密结合,读一点,有错就纠,即边“学“,边“教”。

③轮读课文结束后,齐读难以读准的字词或听朗读课文的录音。

5.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译讲课文)

(1)出示自学指导

可屏幕显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的内容为要求学生看书的范围

(从哪里到哪里)、方法(边默读课文边运用课文上的注释解释重点诃,并练习翻译),以及激励的话(几分钟之后比谁能正确地译讲课文)。

(2)学生看课文,准备译讲

操作要领:

学生看书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教师的任务就是要用目光巡视每个学生,关注并确保每个学生专心读书,紧张思考。教师不宜过多走来走去,不能在黑板上抄题,不能走出教室,不能东张西望,不能辅导学生。教师对认真自学的同学流露满意的神情,对不够专心的后进生,可以说上一两句悄悄话,但不宜过多,切不可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3)边检测(指名译讲),边“后教”

①出示译讲方法。

②指名学生译讲课文.尽量让后进生译讲,让多数同学有译讲的机会,每人译一点,这属于先学。

○3纠正译讲中的错误。引导其他同学认真听,及时指出并更正译讲中的错误,教师仅仅帮助板书关键词。如学生译讲错了,其他学生都不能纠正,教师才讲。这是后教。

④指名译讲(先学)与纠正译讲中的错误(后教)紧密结合,译矿一点,有错就纠,边学边教。

⑤指名译讲结束后,必要时,可以让学生朗读全文。质疑问难。

6.第三次“先学后教“(三读课文)

(1)出示自学指导。

要求学生看书,联系时代背景等,理解文章的中心、写作特

色等。理解文章主题和写作方法,思考课文后的习题。

(2)学生看书,思考,教师巡视。

(3)学生讨论。

①讨论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目光巡视每个学生,不要盯住课本,不要只看少数学生)。应先提出讨论题,让全班同学思考,个个准备回答,然后再指名回答;不能先指名(或指定××组同学),再提出问题,让全班学生袖手旁观;要问“会的请举手”,然后教师先让举手的学生中最差的学生回答。不要问“会不会”,让全班齐声回答(因为齐答会使学生不动脑,谁会谁不会搞不清楚)。要让较多的同学畅所欲言,切不可在一人回答之后,不管对否,就迫不及待地滔滔不绝地讲,使得学生讨论流于形式。

②讨论的内容。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③讨论的顺序。后进生先回答,优生补充,归纳,教师板书。这样,一类一类地按逻辑顺序讨论,由个别到一般,找到规律,上升为理论,指导实践。教师的板书要与学生的讨论密切结合。讨论哪一点,说对了老师板书这个要点,再讨论另一点,老师再板书另一要点。切不可等学生讨论完了,教师再边讲边板书,这样重复、费时,理论与实际脱离,影响学习效果。

④教师该讲则讲,而且要讲好。教师讲的内容应该是全班学生通过更正讨论,还不会的地方,即大家都说错了的。教师讲不能就题讲题,只找答案,应该引导学生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

⑤教师不该讲的,坚决不讲。对学生通过自学,就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坚决不教;若部分学生做错了的.让优生帮助更正,能正确讲出“为什么”的,已经解决的问题.也坚决不教;切不可学生讲一句,教师重复一句,学生讲一遍,教师重复一遍。对极少数学生知识回生的个别问题,也可以不教(待课外个别辅导)。

⑥教师要全身心投入。善于动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能够驾驭好课堂。对学生要严格要求,确保学生坐姿端正,书写:工整,解题规范。教师要用好教棒.干方百计让学生紧张地思考,解决疑难问题。

7.当堂训练。

(1)背诵课文。

①让学生明确读书,准备背诵的时间、方法等。

②学生读书、准备背诵,教师巡视。

③背诵。引导学生自己背、齐背、指名背。

(2)书面练习。

文言文教学一般采用三次“先学后教’’的程序。可一课时完成:如果课文较长,那么第一课时可以搞多次“先学后教”,即第一次“先学后教”。能准确地读全文。第二次“先学后教”,译讲课文或者第一段或一、二段。第三次“先学后教”,背诵一、二段。第二课时继续译讲、背诵或讨论课文后面的思考题。如课文特别长,还可以在第二课时只继续译讲课文、背诵课义.第二课时讨论主题和写作方法等问题。总之.不管上几课时教完.每一个环节都是“先学(发现问题),再“后教”(”兵教兵”,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反复进行.最后当堂训练.完成作业。

(二)记叙文、小说教学

教这类体裁的课文.也像教文言文那样,要“先学后教”,最后“当堂训练”。不过,体裁不同。须稍作变动

1.板书课题

2.出示目标

3.自学指导

4.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5.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1)自学指导,要求学生边读书边分段,写出大意,几分钟后比谁的正确。

(2)学生读书,分段写大意(先学)。

(3)讨论(后教)。

讨论顺序为:,①分段对不对?如有几种分法,则请学生各抒己见,说出“为 什么”。特别是要引导学生注意某一节或几节该属上一段还是下一段,大意归纳得“对不对’’。

②全文段与段之间有什么联系,理清写作顺序(文章的线索)。并举一反三,说说我们阅读和写作时该如何应用。

③说说段意概括得是否准确、简洁。,6、第三次“先学后教”(三读课文,理解文章中心或人物描写或

环境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等写作特色);

(1)自学指导,指导学生读书,思考课文后面的习题或教师出 的思考题。

(2)学生读书,思考。

(3)学生回答问题。

(4)讨论。

7.当堂训练

(三)说明文教学

1.板书课题2.出示目标

3.自学指导

4.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5.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1)自学指导,要求学生边读书边思考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是抓住什么特征按什么顺序说明的。几分钟之后比谁能够正确分段,写出大意。

(2)学生读书,分段写大意(先学)。(3)讨论(后教)。

讨论顺序为: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①分段对不对?如有几种分法,则请学生各抒己见,说出“为什么”。特别是要引导学生注意某一节或几节该属上一段还是下一段,大意归纳得“对不对”。

②全文段与段之间有什么联系。说说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说说我们阅读和写作时该如何应用。

③说说段意概括得是否准确、简洁。

6.第三次“先学后教”(三读课文,理解说明的方法等)(1)自学指导,指导学生读书,思考课文后面的习题或教师出的思考题。

(2)学生读书,思考。

(3)学生回答问题。

(4)讨论。7.当堂训练

(四)议论文教学

1.板书课题

2.出示目标

3.自学指导 4.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5.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找中心论点,划分段落.弄清论证的层次)

6.第三次“先学后教’’(三读课文,理解论证的方法等)

(1)自学指导,指导学生读书,思考课文后面的习题或教师出的思考题。

(2)学生读书,思考。

(3)学生回答问题。

(4)讨论。

7.当堂训练

(五)诗歌教学

1.板书课题

2.出示目标

3.自学指导

4.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5.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放录音,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自学指导,要求学生边听录音边练习读,几分钟之后比谁能够有感情地朗读。

(2)指名学生朗读(先学)。(3)讨论:纠正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6.第三次“先学后教”(三读课文,背诵)。

7.第四次“先学后教”(诗歌表达的情感、写作特色)。

(1)自学指导,指导学生读书,思考课文后面的习题或教师出的思考题。

(2)学生读书,思考,准备。(3)学生回答问题。(4)讨论。

8.当堂训练

总之,教不同体裁的课文,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法,一般都要搞几次“先学后教”,最后“当堂训练”,程序基本一样。不过,体裁不同,教学时每一步该引导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教师该怎么引导,怎么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应有所不同。根据课文,教学时间可以为一课时,或两课时,或三课时。每课时均搞几次“先学后教”,直到教完达标。教师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灵活运用,努力达标。(六)“综合复习型”课教学

在期末复习时,可按单元分类,一次复习一个或两个单元;或者按体裁分类,一类一类复习;或者按阅读写作分类,一类一类复习。这样的复习一般采用大“先学后教”的方式,一次大“先学后教”为三课时。

第一课时:检测(先学)

目的:摸清学生对本专题有哪些掌握了,还有哪些没掌握。

操作要领:

1、让学生做精选的检测题。检测题要依据新课程标准,围绕本专题的主干知识命题,要有代表性。

2、教师要巡视,确保学生按时独立完成检测练习,要纠正学生做题时的不良习惯。

第二课时:纠正检测中的错误(后教),目的是引导学生纠错,更正一题,学会一类,吸取教训,避免下次重复出现类似错误。

步骤:

①学生对照答案互改。

②学生自己更正检测中的错题。③出示典型的错误解法。请学生指出错误并说明原因,然后更正。

④引导学生总结规律,讨论注意点。

操作要领:

*要尽可能地训:学生自己更正,白已不能解决的问题,让同学们讨论,老师只讲大家都不会的。

*不能就题讲题,要由一题讲出一个规律,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

第三课时:针对实际,综合练习(当堂训练)

(七)作文指导课

1.板书文题

2.出示写作要求

3.先学:学生自定中心、自选材料、自编提纲

4.后教:学生交流提纲,“兵教兵”,教师点拨:纠正定中心选材、构思方面的倾向问题

“洋思教学”教学法心得体会

“洋思教学”教学法心得体会渔渡中学 党文州中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是要引导学生去发现他所未知的问题,通过数学手段来解决问题,且能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迁移到其它问题的解决......

洋思

学洋思经验有感四月十日,带着无限期望,憧憬,我走进了洋思中学。这所在1981年5月建校之初,只是一所在普通不过的乡村中学,而今它已经成为占地104亩,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拥有一流的......

洋思小学语文教学计划

洋思小学语文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把握阿长的人物形象。6课《阿长与〈山海经〉》2、体会作者对阿长的思想感情。3、学习“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作者对阿长的......

洋思小学语文教学计划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洋思小学语文教学计划,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洋思模式

洋思模式,不是吹出来的这次,我们带着神圣的使命走进洋思中学学习了一个星期。在这里,我一次又一次的好奇,一次又一次的震惊,而又让我一次又一次的收获。我想告诉你:洋思中学不是神......

《洋思语文教学法.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洋思语文教学法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洋思教学语文阅读 教学法 语文 洋思 洋思教学语文阅读 教学法 语文 洋思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