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洋思_学洋思学什么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学洋思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学洋思学什么”。

2008年11月14日至30日,我随岳麓区教育考察团到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学习,和来自全国各地近千名教师同行,一起参加了这次由北京中国教育服务公司牵头组织,由洋思中学承办、由三所全国闻名的农村中学:江苏洋思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江苏东庐中学参与的初中语数外的同课异构活动。听取了三所中学校长所做的学校管理经验报告,了解了三所学校如何由薄弱的农村中学转变为全国名校的奋斗发展历程。几天听课、评课、听报告下来,感触颇多,心情复杂,尤其是摩拳擦掌想大干一场的冲动和现实中自己的学校目前面临的困境带来的困惑交织在一起,这种矛盾的感觉日益折磨自己,连日来苦苦思索,在我校现有阶段,应该向洋思学习什么?能向洋思学习什么?

洋思发展到今日,成了中国当下薄弱初中教育成功的楷模、江苏泰兴的一大产业,教育界的传奇、业内的神话,尤其是洋思学校成了万人景仰的考察胜地,时至今日,普通参观者需花50元人民币购门票方能进入。全国各地普通中学的老师怀着朝圣的虔诚每天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听课、观摩、感受、交流,大家和我一样,带着好奇而来,带着疑惑而来,带着诸多的问题而来。那么,洋思中学给了我们答案吗?

一、一所好学校必须有个好校长

坐在报告厅里,听洋思现任校长做经验报告。听着秦培元校长做着那或许经由江苏省教育专家进行过多次提炼、锤炼和理论升华的经验介绍,我和其他人一样,无不感受着这成功中所蕴涵的传奇色彩。洋思中学贵在教改起步早,上个世纪80年代初,也是建校之初,正逢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放30周年,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的历史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洋思的第一任校长蔡林森大胆借鉴农村改革成功的经验,把“包”字请进学校,引导教师“包”教学质量、“包”德育、体育,并制定了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可以想象,在当时的教育形势下,这样做是需要胆识和勇气的。不过,时过境迁,蔡校长当年的所思所想已无从考证,我甚至私下里想:说不定蔡校长为了省事,才把承包责任制引入学校教育呢!后来他自己也没想到大大的激发了老师们的积极性,无心插柳柳成荫也不是没有可能吧!但是,当介绍到蔡校长如何教育自己的三个孩子成材的故事时,我是真的被震撼了。蔡林森校长的三个孩子,从小和父母没在一起,在老家读的小学,成绩都不理想,儿子读四年级时,数学只考68分,女儿小学毕业时,甚至是全乡倒数第一名。可是三个孩子在早期的洋思中学读初中时,蔡校长当仁不让的成了三个孩子的辅导老师,每天把孩子当天学习中做错的题目再问一遍,要求孩子自己想清楚,错了再想,再错了还再想,直到更正。就这样,3个孩子学会了自学,越学越会学,越学越爱学。最后,三个孩子一个考起上海交大,一个考起华东师大先后赴美留学,一个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石化二公司任财务科长。于是活生生的事实引起了蔡校长的深思:如果象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去教每一个学生,还有哪个教不好呢?于是“尊重主体、面向全体;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办学思想萌发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理念诞生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初具雏形,“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的“三清”活动,经过实践、提炼和总结,成了洋思中学实现办学思想和目标,落实教学理念的核心手段。

作为学校行政,我深知,在一所学校里要推行学校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多大的魄力、毅力以及背后多强大的制度支撑,但最重要的也是最终统领全盘的,则是校长的教育思想。作为灵魂人物的一校之长,他的教育思想中可以有大而化之、四海皆准、符合当下社会背景中教育制度的条条框框,但一定不能缺的则是

共 4 页 第 1 页

校长本人对教育的独到理解,他必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价值观,这正是一所学校不断的发展、壮大的指路明灯和动力,否则,学校将成为汪洋里的一艘小船,没有方向、经不得风雨,刮来东风就往东,西风一起就往西,要是东风西风没个准数,那这艘船就只有在汪洋里打转转,甚至沉没。

洋思中学在首任校长蔡林森的带领下,坚持走狠抓教学质量的路子,在改革之初,遭到了坚持“满堂灌”的教导主任的反对,他顶着压力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在“尊重主体、面向全体”的办学思想下,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所以说,校长的教育思想,是带领全校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它符合教育科学规律,具有校长独特的人格烙印和相对的稳定性,能够引导学校朝一个目标坚定不移的前进。

二、在思想、理念、模式的背后

其实,于我而言,不用亲自到洋思,早在网上、各种教育报刊杂志、媒体报道、人们的口耳相传中,已基本了解洋思的种种。如今亲临现场,身置其中,亲耳聆听现任校长秦培元的经验报告,亲身感受洋思中学的氛围,更是闭上眼睛也能说出洋思经验的几条,如上文已经提及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教学模式,什么“三个一”、“四个清”亦早就耳熟能详。正如大家所熟悉的一样,经验报告难免拔高,树立典型难免务虚,纸上得来也终觉粗浅。因此,在听课、学习、听报告的间隙,我揣着相机,到教学楼、教室、办公室溜达了好几圈。扑捉到了几个细节,让我看到一个立体的洋思,而非经验报告中的洋思。

在每个教室里,看到公布在墙上的语数外“周周清”三张大登记表,每位同学名下的一长串空格,被各种记号填满。某教室的黑板上留着物理老师的留言:某某五位同学,作业尚未更正,请于放学前来办公室面批。

(教室墙上的“周周清登记表)

在初三教室里,看到另一个场景,令我感慨不已。连忙将它拍了下来。如照片所示,每一位学生将各科“堂堂清”的练习资料,用夹子夹好,每科都有厚厚的一叠,然后将夹子互相套住,一长串练习(试卷)就整齐有序的挂在课桌的侧面,随用随调,整齐划一,蔚为壮观。随手翻开学生的练习,只见其上有蓝笔写的解答,也有老师用红笔阅过的“√和×”,更有学生用红笔细细密密的更正。每一科如此、每一页如此、每一位同学都如此。正如我们自己的学生一样,有字写得非常好的,也有书写潦草马虎的,但是卷子上的三种笔迹,却是张张都有的。这个场景深深的打动了我,同时也折射出,洋思课堂教学的“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背后的真实、落实和扎实。

(学生课桌边的整齐的资料)

且不论洋思的四清制度需要的练习、试卷、材料都需要备课组集体精心设计、共同制定,也不论需要花费多大代价来每堂课自制课堂练习材料,单说这背后的落实,老师需要花多大的心血,多少的时间,才能让每一位同学做到真正的“清”呢?在我睁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相机的内存被这些教室里的场景占满时,我无法想象,洋思究竟是如何让每一位老师都做到这一点的?

(学生作业更正的情况)

(学生作业更正的情况)

(学生课桌边的整齐的资料)

如果说,一所村办中学,几个乡村教师就能谱写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宏伟篇章,似乎太玄乎,但是他们确实获得了别人没有的成功。这里面有什么很深奥的道理吗?道理其实很简单。实际上,教师每天的工作中,课堂时间是极其有限的,而课外时间是弹性较大的。如果一名教师每天只要上几节课,课后改改作业和练习、写写教案,其他时间由于学校不坐班,要老师选择,肯定就是选择回家干自己的私事或者休息。谁会愿意留在学校里呢?你教学质量好只有那么点奖励、教学质量差也没有什么不得了的惩罚,总之没有什么关系到饭碗的压力,那么老师做出什么选择都是可以理解的。我想,洋思中学的“实”,首先是牢牢的、充分的抓住了教师的上班时间。和如今很多学校任科教师不坐班来比较,洋思中学首先就有了时间上的优势,把老师留在学校里了,才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洋思中学号称周末、节假日绝不补课,而且开足开齐部颁所有课程,其实做到这一点并不神奇,就是他们一是做到了提高课堂的实效、二是抓住了老师的八个小时。想想我们的现状吧?哪所初中不补课?国家喊了那么多年,可是大家做得怎样呢?有的校长并不愿意节假日补课,可是就象看露天电影一样,前面的人非要站着看,你后面的人不站能行吗?那么前面的人怎样才能坐下来呢?

象洋思中学一样,把45分钟的效率提高,把教师们的在校工作的效率提高,还有什么工作不能放在5个工作日内解决?

三、制度是洋思科学管理的强大支撑

(学生作业更正的情况)

作为洋思教育产业的组成部分,在洋思中学的资料室内,各种经验、教案、制度对外出售。我以20元购得一本洋思的制度合订本,翻开后直接找我最关心的部分:集体备课制度。

我们来看看洋思中学集体备课组长的考核办法,摘录部分如下:

„„学校设岗位考核津贴每月400元,从两方面进行考核:

一、过程管理考核

(一)备课

1、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超前备一周的课

(1)未组织集体备课,一次扣30元

(2)无故缺席一人扣5元

(3)随意变换备课时间和地点,备课不讲究实效,一次扣20元。

(4)无集体备课记录,一次扣20元(集体备课记录月底交教导处)。

2、每周五下午按时由备课组长送审下周课件及“周周清”练习,不送或少送每课时扣10元,迟交一次扣10元。

3、教导处每周抽查教案,月底普查教案,见一人次不备课扣备课组长50元,见一人次教案不合格,教师未及时复备,扣备课组长10元。

(二)讲课

1、教师无教案(课件)或未按教案(课件)上课,一人次扣30元。

2、负责本组教师公开课的教案把关,失职一次扣20元。

3、不能当堂完成作业,一次扣20元。

„„.(三)批改作业

1、组织老师认真出好课堂和家庭作业,每周星期日晚把上周家庭作业送交教

导处,缺一次作业扣10元

2、作业不按要求及时批改,见一人扣10元。

3、组织教师认真出好课堂和家庭作业,每周星期日晚上把上周家庭作业

(四)其它工作

1、按时组织“周周清”,一次不组织扣50元,未认真组织复验,一次扣40元,不及时报送资料(下周一下午上课前)扣20元。

2、教师每、月听课6节,备课组长每月听课10节。每月底贝壳组长收齐听课笔记送教导处检查,每少一课时扣备课组长5元。

„„

二、实绩考核

1、均分奖

1)基本奖:学年末考试,所负责的某年级某科目达到兄弟学校校平均分,奖励500元。

2)提高奖:学年末考试,所负责的某年级某科目高于兄弟学校校平均分,每高一分,奖200元,低一分罚150元。

3)组内差距奖:后进班级的平均分与年级平均分的差距语文、初三政史低于4分(百分制),数理化、英语低于5分,奖1000元,否则罚500元。

2、尖子生均分奖

„„...3、合格率

1)起始科目全年级人人及格奖备课组长2000元(初一各科、初二地理、初三化学、初三政史视作起始科目)

。。。。

从集体备课制度中不难看出,洋思的集体备课奖罚严明,可操作性强,其基础建立在设专项岗位津贴上。象集体备课制度一样,洋思的许多其它方面的制度也都涉及严明的奖罚,早期的“包产到户”的痕迹还随处可见,按他们的说法是,当年的“包”教学质量发展到今天的“无所不包”,责任制无所不在。在这一点上,洋思的做法完全符合经济规律,符合民意,是最朴素的也是最浅显的道理:责任上肩,做得好,有与责任相应的待遇和奖励,做得不好,有能让老师罚得心痛的惩罚。随着洋思的发展,到了最后,各项制度已深入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制度完善、可操作性强、奖罚分明,是洋思中学管理制度的几大亮点。和他们相比,我们学校也有各项管理制度,但是不同的是我们的管理制度滞后、空泛,有的几乎无可操作性,靠空洞的说教及苍白的精神鼓励,无法层层负责、一竿子到底。

看来,洋思的成功并非传说,也并非浮夸,如今,在洋思人的脸上只能看见满面的春风和耀眼的光环,看不见成功背后曾付出的艰辛、改革过程中曾受到质疑和动摇。学洋思,学什么?仅学那点精神是肯定不够的,仅学其形式也是不够的,比如集体备课,我们也喊了很多年,没有严格的奖罚,那就沦为一种形式和空话,搞得不好,落得画虎不成反类犬的下场。洋思的成功经验,是一整套体系,要学洋思,必须学习其整套的体系,但实践告诉我们,正如人体的器官移植一样,即便移植整套体系,排斥性也将无所不在。现在全国上下学洋思呼声颇高,更有的学校将老师一批一批送往洋思,然后在自己学校全面照搬洋思经验。我校现在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学习洋思的什么呢?我的答案是:在目前状况下,就学学洋思的“实”吧。

学洋思

学习洋思心得体会——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潘亚娜我通过认真阅读“洋思”教学经验的资料以后,深有感慨:一所地处偏僻的乡村初中,建校短短20年,却成为全国素质教育的典型,这是由于洋思......

学洋思心得

学习洋思中学的教学经验,我觉得就是”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扩展为:提出目标,指导自学,互学互教,当堂反馈。这个教学模式的程序是:出示这堂课的学习目标——这堂课的......

学洋思心得体会

学洋思心得体会卢青洋洋思中学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从限制教师讲授时间入手,实现了从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习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

学洋思总结

学洋思总结一、收获首先,是大家的思想观念都在转变,这是推行教学改革的基础。如果思想观念不改变,教学改革永远也迈不开大步子。其次,是学生学习的转变,由过去的集体被动学习转变......

学洋思经验总结

学洋思经验阶段总结杨婕洋思经验虽然可行,但由于受政策、条件的限制,很多东西我们没有办法学习,比如对老师、学生封闭式的事军化管理、重奖细罚等。学洋思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

《学洋思.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学洋思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学洋思学什么 洋思 学洋思学什么 洋思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