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师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中的体验式教学_小学语文教学法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谈高师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中的体验式教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学语文教学法”。

谈高师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中的体验式教学

一、关于体验式教学

处在如今这样的经济时代,我们面临着知识的爆炸和信息技术的革命,这导致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也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学生面临的生存环境更为复杂,单靠高学历和高智商难以应对。社会对学生的认可更为多元化,智力、情商、能力等各方面的要求都是越来越高。因此,现代教学理念必须以人的整体塑造为核心,以培养具有知识、能力和人格魅力的完整生命为终极目标,否则高校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创造性地提出了体验式教学模式,它以关注学生生命的完整性、独特性、生成性、自主性,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与人格健全为核心,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

什么是体验?有关“体验”的阐释,不同学科各有侧重。哲学范畴的体验有认识论和本体论之说:在认识论中,体验是一种认识方式;在本体论中,体验是一种存在方式。美学范畴的体验是读者在观赏和享受美时产生的深层的、活生生的、令人沉醉痴迷而又难以言说的特殊的内心感受,伴随着紧张、剧烈的内部活动、丰富活跃的思想、热烈欢快的情感。心理学范畴的体验主要指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即对事物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的情感。教育学意义上的体验,既是一种活动,也是活动的结果。作为活动,即主体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作为活动的结果,即主体从其亲历中获得的相应的认识和情感。

什么是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境,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引导学生亲自感知、体验所要学习的知识,达到领悟并运用知识的目的。简单地说,就是学习者在具体情境中借助亲身体验进行的学习。它是由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的师生双方共同创造的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之中的师生思维的互动,具有情境性、行动性、反思性、感悟性、主体性等特征。

心理学研究表明:阅读的信息只能记得10%;听到的信息只能记得20%;经历过的事却能记得80%。这就告诉我们:使用传统式的教学,受教对象在课堂中仅吸收10%~30%的内容,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遗忘,而体验式教学采用科学的多重感官学习法,使受教对象通过亲身体验获得自己的经验,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获。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用手操作,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也是增强学生职业技能,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潜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

语文教学中的体验教学,更多地表现为心理层面的“亲历”,即情感的体验。它以情感体验为核心,以生活和对生活的理解为基础,以想象为主要手段,以精神升华为目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先哲大师们作心灵的对话,形成情感共鸣,受到作品的濡染和震撼,形成认知和态度。

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中的体验式教学,不仅仅表现为心理层面的“亲历”,往往是心理、生理、事理等多层面的“亲历”。

二、高师小学语文教学法课中的体验式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它要求学生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情况,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的相关理论,熟悉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流程、方法、原则、规律等,并且要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能够按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给小学生上语文课,并能运用相关理论评价小学语文教学。因此,要想让学生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必须运用体验式教学。

1.讨论交流,综合体验。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是一种很好的体验方式。其形式可以是小组讨论,也可以是集体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无论是哪一种形式,教师都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个值得争议且有话可说的话题。小学语文教学法课中的很多教学内容,先让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再适时点拨、归纳总结,比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很多时候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这种体验式的研究性学习,边学习,边分析,边思考,边讨论,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利的。

比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阐述的小学语文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也是其核心内容之一。这些内容很抽象,看起来简单,但是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运用在实际教学中更困难。而学生不仅要理解,更要运用,运用这些来指导教学实践,运用这些来评价别人的教学。教学这些内容时,笔者往往会组织讨论交流: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学习语文的经历或者见习过程中所听语文课的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体会。这样,学生就不单单是“竖起耳朵听”,还要动脑筋回忆、分析、判断、思考,并且要组织语言,以便简洁、明了、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体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获取知识,在讨论交流中提升认识,在讨论交流中培养能力,在讨论交流中明白事理,在讨论交流中加强沟通,在讨论交流中增进友谊,在讨论交流中提高修养。

2.朗读成诵,加深理解。快速理解课文内容,准确把握教学重点,是语文教师当然也是高师中文系学生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如何训练?朗读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通过朗读形成语感是每个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朗读让学生直接感受作品中的生活气息,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进而探求隐含在作品中的内涵。朗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读文章不止读一遍,要读若干遍,读得烂熟,而且要全身心地投入,要在认真领会、准确把握文章的精神实质后,诉诸于声,那么声音发出时负载的思想内容、情感符号,会比文章自身原生态的意、志、情更为丰富。

比如,小学三年级有一篇写荷花的课文,其中第二段的内容是: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在教法课上,笔者给学生一个问题:面对小学三年级学生教学这一段时,哪些内容应该作为重点?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这段文字,要读出作者的意图,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语言的优美,读出景物的恬美――这就是体验,情感体验。文章读熟了,读透了,确定其教学重点就水到渠成了。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把课文内容“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然后驾轻就熟地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进而“走出”课文。

3.观摩欣赏,酌情借鉴。高师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让学生能够走上讲台,给小学生上课。怎么给小学生上课?这远远不是学习几条理论,归纳几条经验,总结几种方法能够解决问题的。必须观摩,从别人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寻找方法、发现规律,进而借鉴过来,为我所用。现场观摩,身临其境,体验的效果更好,但是组织难度大,为了观摩一节课,往往要耗费半天时间,而且一般教师不愿意上这类公开课。我们一般是运用多媒体播放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方便易行,而且是优质课,可借鉴性大。再者,运用多媒体播放课堂实录有其独特的优势,那就是:可以随时叫停,可以根据需要回放。这就便于一边观摩,一边讲解,一边讨论,一边归纳……引导学生反复感知,反复体验,加深印象,加深理解。但是,观摩不是“看热闹”,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看门道”。那么,怎样“看门道”呢?笔者的做法是将观摩、思考、讨论、归纳、总结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别人的实践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归纳、总结形成理论,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些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

谈“体验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推荐)

谈“体验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摘要:现在,体验式教学已被数学教学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本文论述了体验式学习活动的内涵、体系、学习活动建构的意义,并提出......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结题报告赣榆县黑林镇中心小学樊灵艳 内容提要:本课题研究是在小学数学新课程背景下进行的,小学体验式创新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积极......

高师声乐教学中微格教学法应用

高师声乐教学中微格教学法应用【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高师声乐集体课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了声乐微格教学法,通过对微格教学法在其他学科运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声乐课的特殊性和......

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摘 要:新课改之后,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情境教学法非常适合小学语文教学,有利于活跃课堂的气氛,提高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小结

“小学语文教材分析与教学研究”课程小结本学期开设了小学语文教材分析与教学研究这门课程。虽然上学年已经上过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及英语教学法的课,但对于小学英语......

《谈高师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中的体验式教学.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谈高师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中的体验式教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小学语文教学法 教学法 小学语文 式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法 教学法 小学语文 式教学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