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及成因的研究_幼儿肥胖现状研究
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及成因的研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幼儿肥胖现状研究”。
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及成因的研究
目前全球有1.55亿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3000万~4000万儿童青少年肥胖。儿童肥胖的流行病学报道越来越多,其全球流行趋势已引起高度关注。我国学者在研究中发现,2000年我国发达城市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呈全面流行趋势。同时,国内的很多研究也表明,我国的青少年肥胖发展速度比欧美发达国家发展速度还要快。
儿童青少年期体重超重和肥胖最严重的后果是到成年期的延续,发生于6~11岁和12~17岁的肥胖,分别有约55%和75%将持续到成年,而延续到成年的肥胖又与心血管疾病、非传染性疾病相互影响,从而加剧其发生与发展。目前,我国很多学者对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发生的现状及流行趋势作了大量的研究。
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关于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及成因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就如何进一步研究超重、肥胖的成因进行探索。我国目前推荐使用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评价标准
WHO认为,身高别体重是评价青春期前(10岁以下)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最好指标,对于10~24岁青少年超重和肥胖,WHO则建议采用年龄-性别-BMI评价。这一评定标准使用简单、方便,比较客观,也有利于世界各国间横向比较。在欧美等国家使用较多。我国无论采用“身高别体重法”或者“BMI方法”,7岁以上低年龄组肥胖的检出率都很高,并随着年龄增长,检出率明显下降。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现状研究进展
自1975年起,我国有关部门已在不同儿童青少年群体中每间隔5~10 a进行1次体格发育抽样调查或监测评估。2005年中国9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结果提示,我国儿童实际生长水平正在接近或赶上一些发达国家,但也更明确地表明了我国儿童体格发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体重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身高增长幅度,儿童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增高。3次学生体质调研数据变化提示,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超重与肥胖已进入全面增长期,我国7~22岁儿童青少年2010年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与1995年比,成倍乃至10倍以上的增加。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前,儿童的主要问题是营养不良和感染性疾病,儿童青少年肥胖的检出率低于1%。20世纪90年代初7~22岁儿童青少年肥胖检出率为1.50%~5.53%,该年龄段学生1995和2000年肥胖率比较,城市男生从 5.08%增加到8.71%,城市女生从2.25%增加到4.07%;乡村男生从1.45%增加到3.43%,乡村女生从1.09%增加到2.28%。城市增加幅度更大,1991和2000年资料比较,肥胖检出率城市男生从3.79%增加到14.36%,城市女生从1.76%增加到7.34%;乡村男生从0.80%增加到8.69%,乡村女生从 0.76%增加到
4.16%。
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等部委共同组织的第五次全国多民族大规模的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 7~22岁城市男生2009年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25%和11.39%,比2005年上升了1.4和2.7个百分点;7至22岁城市女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也分别上升了0.7和0.9个百分点,达到8.72%和5.01%。最严重的肥胖流行状况出现在北京,北京城区男、女生的超重和肥胖率已经达到27.0%和15.9%(平均21.7%)。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流行趋势是: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处于失控的奇高状态。城市肥胖的发生率逐年增加,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高于内地及经济落后地区,大城市高于中小城市,各年龄组男性高于女性,10~12岁年龄组是高发年龄段。对于儿童肥胖问题的成因,不同学科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索。医学专家和营养学家认为,儿童肥胖既与儿童的基因遗传有关,又与后天的饮食、体育锻炼等有关。青少年
儿童肥胖与遗传因素关系密切,肥胖儿童常有家族史。双亲均为肥胖者,子女中有70%~80%为肥胖者;双亲之一(尤其是母亲)为肥胖者,子女中有40%为肥胖者;双亲均为非肥胖者,子女中只有10%~14%为肥胖者。双生子研究表明,单卵双生子无论是在同一家庭长大,或分开抚养,他们在体重方面的差异很小;二卵双生子成年后体重差异很大,有1/3二卵双生子成年后其体重相差多达 6 kg。
肥胖起源于能量摄取和能量消耗之间的不平衡。这一失调的机制目前了解得还不十分清楚,可能是摄取过多,或是能量消耗减少,以及两者兼有。一般认为:摄取能量超过消耗能量,剩余能量则以中性脂肪的形式主要蓄积在脂肪组织内。2009年的营养调查表明,居民膳食脂肪供能比在大城市已达38.4%,谷类和蔬菜消费逐渐减少,谷类供能比降至41.4%,大大低于平衡膳食 60%~65%的合理比例。城市 37%的中等收入家庭和 60%的高收入家庭的青少年为高脂肪饮食。因此可以说,运动量减少以及膳食习惯和结构变化与儿童青少年超体重、肥胖的发生有关。总结
近年来,国外已有学者注意到出生体重与后天肥胖及代谢性疾病呈“U”形分布,即低出生体重与高出生体重可能均是后天肥胖及代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我国近年来新生儿的出生体重也在不断攀升。国内研究表明,出生体重与儿童肥胖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也有不同的研究结果,总之,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关系密切。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人数正在激增,十分令人担忧。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儿童青少年肥胖约有50%到成年后也肥胖。儿童青少年肥胖对成人期各种慢性非传染病的发病和死亡都有一定的影响。60%的5~10岁的肥胖儿童,在成年后出现代谢紊乱、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其带来的危害不可低估。面对我国目前居高不下且逐年递增的儿童青少年超体重、肥胖的检出率,全社会都要予以重视,深入研究其危险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保证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参考文献
[1] 李辉.儿童肥胖的现状和对策.中国医刊,2005,40(5):7-9.[2] CYNTHIA LO,KATHERINE MF,MARGARET DC,et al.Prevalence and trends in overweight among US children and adolesconts,1999-2000.JAMA,2002,288(14):1 728-1 732.[3] 季成叶,孙军玲,陈天娇.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1985-2000年超重、肥胖流行趋势动态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2):103-108.[4] 罗飞宏,沈水仙,屠月珍,等.上海市6~18岁少儿肥胖患病率调查.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6):427-429.[5] 徐勇,谭琪.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17(3):166-167.[6] COLE TJ,BELLIZZI MC,FLEGAL KM,et al.Establishing a standarddefinition for child overweight and obesityworldwide:international survey.BMJ,2000,320:1 240-1 253.[7] WHO.Physicalstatus,the use and interpertation of anthropmetry.Geneva :WHO, 1995:165-271.[8] 姚兴家.儿童青少年肥胖判定及干预策略.中国学校卫生,2006,27(3):185-186.[9]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2):92-102.[10]蒋一方,林钟芳,居美芳,等.上海市男女童体质指数超重及肥胖最佳界值点的探讨.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5,2(8):686-689.[11]梅建.青少年儿童1985-2005体质健康发展状况和对策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7,25(11):25-28.[12]王陇德.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一——综合报告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8-53.
[13]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5.[14]孙斌.肥胖成中国孩子致命弱点,北京肥胖赶超英美.重庆晚报,2008-06-02(04).[15]丁宗一.1986—1996年儿童期单纯肥胖症研究.中华儿科杂志,1998,36(7):404-407.[16]彭宁宁,冯晓刚,王芝英.上海市儿童肥胖的现状与对策.上海预防医学杂志,1997,9(1):16-17.[17]刘松华,许立,杨友春,蒋竞雄.学龄前儿童超重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7,(22):52-54.[18]刘军祥,黄宗能,苏红卫.儿童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中国公共卫生,2006,22(9):1 032-1 033.[19]朱惠莲,王身笏,许月初,陈裕明.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危险因素的研究.实用预防医学,2000,7(3):167-168.[20]李明,颜虹,MICHALE JD,等.2004年西安市 11~17岁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现状及其相关因素.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6,28(2):234-239.
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摘 要 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具有极大的健康隐患,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也会造成不良的心理负担,这将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影响儿......
预防超重和肥胖 什么是肥胖肥胖是身体内的一种能量代谢性障碍,是由于膳食能量摄入过多,活动消耗能量过少,生活、饮食方式不良,加上遗传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体重过重现象。肥......
我国青少年犯罪现状及成因浅析 学号:20092793 姓名:杨宇翔 专业:交通运输 班级:四班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现状、特点、成因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现在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及案例分析,得出......
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已成为小学生的重要健康问题。学生中的肥胖检出率,小学生是最高的人群,男生12%,女生6.7%;其中男生在10~12岁年龄段最高,达17%。爱吃油腻、油炸、方便食品和甜......
大学生体重超重_肥胖对体质健康状况影响的研究 Vol122 No11 Jan12008 Ξ 文章编号 : 100823596 2008 0120078203 女生为 214 远远低于发达省市 这符合我省属内陆省 高达 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