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地域文化平时作业二_黑龙江地域文化作业一
黑龙江地域文化平时作业二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黑龙江地域文化作业一”。
平时作业二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的渔猎民族主要有(鄂伦春族)、(赫哲族)、(满族)。
2、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的游牧民族主要有(蒙古族)、(鄂温克族)、(柯尔克孜族)。
3、黑龙江流域少数文明农耕民族有(达斡尔族)、(锡伯族)、(朝鲜族)。
4、(尊长敬神)和(居住禁忌)反映了黑龙江少数民族居住文化中的社会结构、伦理思想和宗教观念。
5、萨满教是以(万物有灵)为核心信仰的多神崇拜教。
6、萨满文的主要观念(气运说)、(灵魂观)、(九天三界说)。
7、物质形式存在的萨满文化遗存主要有(萨满服)、(萨满鼓)、(萨满面具)。
8、非物质形式存在的萨满文化遗存主要有(萨满神话)、(萨满神舞)、(萨满调)。
9、我国早在(3000)年前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就存在“桦树皮文化”。“桦树皮文化的传承人”是(郭宝林)。
10、远古时期的黑龙江的黑龙江曾是(肃慎)、(东胡)、(秽貊)三个民族先民繁衍、生息、劳作的地方。
11、在我国历史上,“流人”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徐无鬼》)篇。
12、(清代)是东北人数量最多、发展最快的时期。
13、黑龙江流人在历朝历代的流人历史中都存在流人对自己命运的抗争和对统治者残暴统治的反抗,这些反抗主要表现在(逃亡)、(个别的报复性手段)、(集体的暴力斗争)。
14、黑龙江近代移民潮主要表现在(清政府的“移民实边”)和(民国政府支持下的移民垦荒)。
15、黑龙江历史的外侨文化主要包括(哈尔滨俄侨文化)、(哈尔滨犹太文化)、(朝鲜、日本侨民文化)。
16、俄侨文化作为哈尔滨近现代城市文化中的一种特色文化,对于哈尔滨城市文化的积淀和丰富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新闻出版)、(建筑艺术)、(生活习俗)等方面。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黑龙江流域少数文明的三种文明形态的特征。
答:(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渔猎文明。第一,对大自然无限敬重的生存理念。第二,坚韧进取的性格与广收博纳的开放意识。第三,合作和分享的平和心态。
(二)顺从“长生天”理念的游牧文明。第一,关注草原的周而复始和物质的循环利用。第二,坚韧、顽强,尚武好战,武牧结合。第三,游牧经济对农耕经济强烈的依赖性。第四,游牧民族的文化具有包容性与开放性。
(三)以人为本的农耕文明。第一,敬天但以人为本。第二,安土重迁,男耕女织。第三,随遇而安,顽强生存,知足常乐。
2、“萨满”的职能。
答:萨满的职能,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以精神疗法和药物结合,达到给人治病的目的。他们通过跳神仪式来祭神、桂 病、祈福。为了博得人们的尊重与信任,萨满更加注重观察人的心理状态,他们试图以各种精神方式掌握生命形态的秘密,并以获取这些秘密和神力为终生追求和实践的内容。因而产生叫阳明上的萨满渐向叫的思想意。
第二,为族群主持重大祭祀活动。在其中传承与生活生产相关的知识与技艺,带领人们与变幻莫测的大自然争取和谐相处的权利,战胜灾难与疾病,用高歌狂舞、锵锵锣鼓, 振奋人们的精神。
第三,主持民族成员的重大人生礼仪,如生育、婚礼、寿礼、葬礼等。第四,培养新萨满,传承本氏族的祭乐、法器、神像、神谱、神服以及本氏族的族 史。每个民族萨满的传承方式不尽相同,有的是老萨满用神验的方式来选远,有的是族人 推选,还有的是那些生过病而被萨满治好的人,只有这些人才有资格当萨满。
3、简述流人文化。
答:“流人文化”是指历代“流人”在与自然、社会相互作用的各种关系中所创造与传播的一切知识(精神与物质)的总和。这种文化基汉民族中原文化与“流人”队伍中的其他民族文化、边疆固有的少数民族文化之间互相碰撞、交流、融合的产物。流人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一直以来都存在于世界文化史当中,只是它一直被各时代的主流文化所包裹,因此,流人文化在人们的视野里基本是若隐若现。
4、简述“闯关东”精神。
答:“闯关东精神”则是这段悲壮的移民史所蕴涵的人类为生存与自然与社会抗争的自强不息的精神的充分体现。这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闯关东精神让我们后人看到了先人们为了生存和理想不畏艰难、敢于拼搏的崇高品质。同时,这种精神也随着岁月的流转深深地沉积在我们这片黑土地上,成为今天黑龙江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黑龙江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乃至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5、简述黑龙江移民的贡献。
答:第一,使东北人口的民族构成和主流文化构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第二,对东北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开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第三,落后民族的统治者被先进民族的文化所征服。
三、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深层分析黑龙江少数民族图腾文化。
答:图腾即氏族的神,人们将动物或植物人格化后作为氏族的象征就成为图腾。
一、图腾标志
也许我们无法描摹黑龙江少数民族祖先所生活的自然环境,但是我们从他们极富地域 特色的图腾标志可以想象那时的自然环境是独特的。因为图腾标志的选择必然源于他们生 活中必不可少的条件,源于周围自然环境中的动植物群。
二、图腾禁忌。
因敬畏而生的图腾禁忌,最初表现为对图腾的敬重、禁捕、禁杀,甚至禁止触摸、注 视,甚至不准提图腾的名字。这种图腾禁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成为人人无条件恪守的规 则。以熊、狼、虎为图腾的氏族,他们称公熊为祖父,称母熊为祖母;对狼不叫狼,而叫 “额古德阿木嘎其”(意为“大嘴”)。随着人类对自然认识的提高,这种图腾禁忌也随之变化和发展。
三、图腾神话和图腾艺术
图腾神话是原始人对自身心理 状态和生活状态的主观描述,是古代人类精神活动的智慧之果。原始的图腾观念还激发和哺育了图腾艺术,并且通过集体承传表达着古人蒙昧的心理意识以及原始审美观。这种图腾艺术的生命力是旺盛的,至今还常常复现在民族民间文化活动中。比如,鄂伦春族的《斗熊舞》就是具有图腾意义的舞蹈艺术,通过模仿黑熊在激烈搏斗时的一种动作来表达对熊图腾的崇敬和希望获得图腾庇护的愿望,显示了人们向往获得像图腾那样英勇强悍的力量以战胜自然的心理渴望。
四、图腾文化深层分析
上述仅是对黑龙江少数民族图腾文化的管窥,若想解读暗含其中的民族文明的生命密码,还需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一)源于万物和自身起源的追问
对黑龙江少数民族图腾文化的梳理,让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个结论:图腾文化产生于原始人对于万物起源、特别是人类自身起源的追问,是先民按照独特的原始思维逻辑来观察岛 和思考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结果。
(二)以万物有灵的视角表达对自然的敬。远古时代自然生存竞争要比我们想象的残酷得多,用怎样的视角去看待自然和人类自尊己,是将自己凌驾于万物之首,还是将自己放在自然的对立面上,努力去征服战胜它,黑龙江少数民族祖先选择了万物有灵的信仰视角,将人和自然视为一体,将动物界以 及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人格化、神圣化,将其视为提供给他们衣食、安身、繁衍的物质依托。
(三)与现代文化的渊源关系
任何现代的存在都可以寻找到历史的影子,或者说现存是对过去的承继和创新。首先,图腾文化与宗教起源是密不可分。其次,不同的图腾氏族是现代社会组织的雏形。
2、论述流人对黑龙江文化的贡献。
答:黑龙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高寒的自然环境,自古就成为统治者发配流人的首选 之地。据史料记载,早在西汉汉武帝时期,黑龙江这块土地上就已经开始有流人出现。而且,从那个时候起,在黑龙江的发展史上就开始留下了流人们奋斗的足迹。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黑龙江流域文明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向前发展着。但是流人的到来却给这里带来不一样的风气、不一样的冲击。被流放到黑龙江的流人大部分来自中原地区。虽然黑龙江的一些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上曾一度放马中原,先后建立过几个朝代,但中原文化却一直作为主流文化影响整个中华大地。因此,当这些来自中原地区的流人来到这里之后,他们不仅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手工业等 经济,更是把中原主流文化带到了这里,对黑龙江流域的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在当时强悍的“北风”之中融入了中原农耕文化的因子。
(一)史上流芳的黑龙江流人及其作品
吕留良后裔。主要著作有《吕晚村先生文集》、《东庄吟稿》等。方式济所著的《龙沙纪略》一书从方隅、山川、物产、经制、时令、风 俗、贡赋、屋宇、饮食九个方面,以笔记体裁详细记述了边醋的山川、民族分布、物产、资源和历史沿革等,成为清代名志,被收入《四库全书》当中。方拱乾所著的《绝域纪略》一书,是清代东北笔记中的早期作品,很有史料价值。黑龙江现存第一部山水志为《宁古塔山水记》,为张绪彦所作。黑龙江现存第一部戏剧作品为《龙沙剑传奇》,为程所作,被收入《中国戏曲志》。黑龙江现存第一部书信集《归来草堂尺牍》,是吴兆骞在科场案后被逮人狱及流放宁古塔时写给父母及朋友的信。
上述流人通过自己的言行及作品传播了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的流人文化,为边疆文化 乃至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们在偏僻的北国疆土上播种下的文明种子,结 出了影响深远的累累硕果。
(二)流人促进了黑龙江官办、私塾教青的发展
清代前期,东北的学校教育分官学和民办两种形式。早在1744年,时任黑龙江将军的傅玉,奏请朝廷并获批准在黑龙江设立满官学。这些官学的老师大多都是由流人担任。许多被流放到这里的流人都曾经是文坛精英、江南才子,有很高的学术修养。这些文化流人以开办私塾来维持生计,当时私塾的规模较小,但教师教得却很认真。他们教唐诗、宋词、百家姓以及数学等知识, 使寂寞的边塞有了朗朗的读书声。这种私塾教育便是黑龙江省早期教育的雏形。这些流人私塾先生以其丰富的学识和亲民的教授方式,受到当地百姓的欢迎,可以说,是流人发展黑龙江的私塾教育。流人文化作为一支中坚力量,对黑龙江省地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流人促进了黑龙江文化的发展。清朝时,被流放到黑龙江的流人在教育、书籍传播、著书立说、医学等方 面对当地的发展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他们博得了当地人的颂扬。他们带来的中原文化促进了黑龙江当地文化的发展。历代流人所具有的奋斗精神、创业精神、爱国精神及其所做出的辉煌业绩,也为我们今天对全民进 行艰苦奋斗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历史的借鉴。
(四)流人促进了黑龙江经济的发展。据郭熙楞《吉林汇征》中记载,清代宁古塔地区“土人不知养蜜蜂。有采樵者采松子, 于枯树中得蜂窝,其蜜无数,汉人教以煎熬之法,始有蜜”。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商业贸易的发展,流人用从中原地区带过来的物品与当地人进行交易,把当地贵重的皮毛运往关内,而当地人也开始大量使用布及丝绸 等作为服饰的主料,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五)流人促进了黑龙江地区的边境安定。
作为边境地区的黑龙江,在有先进农业做坚实保障的同时,国防能力也大大加强。沙俄远征军曾多次侵人黑龙江流域的广大地区进行烧杀抢掠。顺治末年至康熙初年,沙俄政府利用清政府刚刚统一中原,时局还未完全稳定这一时机,侵占了中国领土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和雅克萨等地,并以那里为据点,不断对黑龙江中下游地区进行骚扰和掠夺。
沙俄的侵略,成了清政府边境的一个敏感问题。在反对沙俄的战争中建立起来的黑龙江水师营中水手、帮丁、匠役,以及黑龙江火器营中的营丁,都是由流人组成。
黑龙江电大在线地域文化平时作业四1、简述日伪时期东北作家群小说创作的类型答:一是揭露日伪黑暗统治、表现人民反抗斗争的作品;二是直面人生、揭示人性的作品;三是粉饰太平、......
平时作业一一、填空题1、黑龙江省事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土地面积( 47)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6)位。2、黑龙江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木材蓄积量 )和(木材产量)均居中国之......
《地域文化》课程平时作业三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1、黑龙江流域生育习俗有(祈子习俗)、(古老的生育禁忌)、(踩生、洗三、睡扁头与抓周)、(育儿摇篮)2、黑龙江流域旧式举行的求子......
平时作业四一、填空题(43分)1、1935年萧红的长篇小说(《生死场》)和萧军(《八月的乡村》)的出版,标志着东北作家群的正式出现。2、日伪时期,东北作家群在小说创作中,有大量揭露日伪黑......
平时作业三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1、黑龙江流域生育习俗有(祈子习俗 )、( 古老的生育禁忌)、( “踩生”、“洗三”、“睡扁头”与“抓周” )、( 育儿摇篮)。2、黑龙江流域旧式举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