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奥鹏作业_奥鹏教师培训专题作业
课程与教学论奥鹏作业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奥鹏教师培训专题作业”。
期末作业考核
《课程与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辨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普瑞恩特(print)阐述了五种课程取向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这五种取向分别是学术理性主义取向、认知过程取向、人本主义取向、社会重建主义取向、技术学取向,在理论上我们可以这样清晰地划分课程设计取向,在实际中这样的划分也是存在的。
答:错,著名课程专家艾斯纳和麦格尼尔的研究对课程及课程取向作了具体描述,并归纳了五种课程取向。普瑞恩特(print)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五种课程取向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并指出许多具体课程所采用的是综合课程取向。
2、由于课程取向是人们对课程设计总的看法和认识,是人们对课程在哲学层面上的认识,所以往往只有理论工作者有自己的课程取向。
答:错 ,课程取向可以影响课程理论研究工作者设计和分析具体的课程,也可以决定教育实践工作者如何在实践中实施一项具体的课程方案。可以说,任何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无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实践工作者,都有自己的课程取向。只不过有的人能够明显地意识到自己的课程取向,而有的人没有明显地意识到自己的课程取向。但在具体地制定有关的课程方案或是采用具体的方法和策略执行课程计划时都会表现出某种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实际上就是一种课程取向的反映。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列举几种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
答:
1、“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与唐宋期间。唐朝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小弁》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句作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但这里课程的含义与我们今天所用之意相去甚远。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虽然他对这里的“课程”没有明确界定,但含义是很清楚的,即指功课及其进程。这里的“课程”仅仅指学习内容的安排次序和规定,没有涉及教学方面的要求,因此称为“学程”更为准确。到了近代,由于班级授课制的实行,赫尔巴特学派“五段教学法”的引入,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程序及设计,于是课程的含义从“学程”变成了“教程”。解放以后,由于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到80年代中期以前,“课程”一词很少出现。
在西方英语世界里,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什 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一文中,它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race-course).根据这个词源,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这一解释在各种英文词典中很普遍,英国牛津字典、美国韦伯字典、《国际教育字典》(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Education)都是这样解释的。但这种解释在当今的课程文献中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并对课程的拉丁文词源有了新的理解。“currere”一词的名词形式意为”跑道“,由此课程就是为不同学生设计的不同轨道,从而引出了一种传统的课程体系;而”currerer”的动词形式是指“奔跑”,这样理解课程的着眼点就会放在个体认识的独特性和经验的自我建构上,就会得出一种完全不同的课程理论和实践。
2、简述赫尔巴特教学阶段论。
答:赫尔巴特根据他的“统觉”原理,把教学过程看作一个新旧观念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并提出了教学的形式阶段: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他指出:第一阶段是为了让学生感知新材料,要求教师尽可能简练、清楚、明白地叙述、讲解或演示等。在学生获得大量彼此已初步联系的个别观念后,教学可进入第二阶段。在该阶段,教师应采用分析教学法,力求使学生形成新观念与先前相关观念的联系。然后,再通过第三阶段,使学生对新旧观念联系的理解,上升到普遍性概念的领域。在该阶段,教师应严谨、周密地综合所教材料,概括出应有结论。最后,进入第四阶段,让学生把系统化了的知识运用于实际。这就是赫尔巴特教学阶段论的基本内容。
3、我们从国外的课程改革中取得了哪些启示?
答:(1)课程设计取向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在课程设计和实施中减少盲目性,增强课程设计与实施中的主动性。(2)借鉴国外关于课程设计取向研究的成果时,须注意到社会背景的差异,结合我国的实际分析应用有关成果,避免照搬照抄。
4、新学习方式的基本教育理念是什么?
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课程变革和实施的角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于学习方式改革的目标中至少包含下面三个方面的含义:
(1)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
(2)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突出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和研究等认知过程。
(3)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
以自主为特征的学习方式。自主性学习的基本品质是主动性。自主性学习的核心品质是独立性。自主性学习是一种元认知监护的学习。以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以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互助性、互补性、自主性、互动性、评价的自主性。
5.一般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有哪几个方面的基本途径?
答:一般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基本途径。第一,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地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或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给与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第二,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与教学经验、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各种课程素材;第四,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以了解他们已经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以确定制定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第五,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不但可以而且应该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第六,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展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谈谈新课改中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答:改变传统的师资培养模式。教师专业发展应从职前、适应期、职后适应期和发展期各阶段给予教师整体的指导。在职前适应期,除学科知识外应重视和加强教育科学理论的修养,这正是当前我国师范院校所缺乏的;在适应期应注重教育实践能力,学会运用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的理论,并付诸实践;在发展期,树立教育观念,通过反思建构自身经验的系统,形成教学指导能力。发展网络教学。未来社会就是信息化的社会,信息的运用能力是未来学生必备的生活技能,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日益普及,未来教师的教学型态与方式,势必有所改变。教师可以透过网络教学的形式,使用网络教学系统来指导学生,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距离与限制,进而逐步形成以终身教育为导向的紧密学习网。
建立学校社区的学习型组织。学校是教师教学的场所,也是成长的园地,不过校园受限于教学时间的切割与空间的限制,往往限制教师分享与沟通的机会,此种现象不利于教师发展。在学习型组织中,行政人员充满使命感与责任心,共同以教育而非行政的角度,分享学校资源,倡导教育团队,相互引领,共同从事组织再造的工程,因此学校中人人充满教育热忱,事事物物均具有教育意义,学校成员也能时时反省与重组经验,并且以批判的途径,省察学校教育目的、教学过程、角色结构与组织,以发展专业探究取向学校,学校就逐步形成一种学习型的社区组织。
培养学校合作机制。如果未来校本课程发展作法能确实落实,透过教学群与协同教学机制的建立与运作,必然会改变学校教学环境与系统的生态,学校会逐渐加强合作性,教师可以重新建构以学校为本位的专业社区,他们会强调集体合作、对话与分享,除了增加教师自主权力,以发展教师尊严与地位外,也能整合社区成员,结合社区资源,如此一方面可以减少教师孤立,增进教师成长及对组织的投入及效能,也使得学校是教育的专业社区,教师是专业的伙伴的概念能够实现
充实教师统整课程的知能。课程统整是实施课程统整能否成功的关键。由于统整课程,不仅只是教材的组织与整合而已,教师必须提升至概念与原理原则的统整,同时与生活经验及社会结构相结合,因此如何提高教师的社会意识与批判反省能力,并能放下权威的角色,以学习的身份,从学生学习者的立足点出发,与学生共同规划与设计课程,同时具有容忍、包容、协调以寻求共识尊重异议的精神,都是课程统整实施过程中,需要培养的知识与能力,这些知能均依赖于教师在各种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中充实。
发展教师行动研究能力。行动研究目的在于减少理论与实际间差距,给予教师更多权力及责任,以教师就是研究者的角度,来自我探索研究,改进教学事务,由于行动研究是在研究中采取改革行动,在行动中实施研究,极适合教师使用。因此,近年来,行动研究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开启教师间的正向互动,克服其不良互动。开启教师间的正向互动可以从几下方面着手:
(1)成立多样选择的教师成长团体,给予教师选择教学群的机会(2)给予每个人做领导人的机会
(3)营造小组讨论时温馨的气氛
公平合理的进行教师评价。公平合理的教师评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教育评价具有导向和激励的功能。
2、提高课堂管理效率应采取哪些策略?
答: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提高课堂管理高效率就做到:
(1)加强课堂时间管理。
(2)优化课堂气氛。
(3)恰当处理课堂问题行为。
当前常用的教学模式学科教学(物理)王雅 201670110532 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当代教学论中的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其核心是用系统、结构和功能等观点研究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方式方法,考察......
磨课,一种重要的教学研讨形式——《小稻秧脱险记》教学反思课堂回放:师:小朋友们读书读得真认真,小稻秧还带来了一些词语,想要考考大家呢!(课件出示词语)师:第一行谁来挑战?生:杂草、争......
摘要:地理课程一直强调对学生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简要从地理教材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使用、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和一种新媒介形式......
奥鹏破冰作业模板自我介绍:我是XX,来自XXX校,教授XXX学科,承担XXX年级的课程。兴趣十分广泛,爱好XXXXX。我的学生来自XXX,学习XXX XXX XXX。对本次培训的期待:国培计划的培训对我而......
反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