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复习题_法规的复习题
法规复习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法规的复习题”。
1、行政管理
概念:行政管理是国家行政主体依法对国家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事物进行综合的管理。行政管理的主题是国家行政机关,客体是依法管理的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物,核心是进行公共权力和资源的有效配置。
行政机构是执行国家行政管理职能,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机关,也称行政机关。
2、我国行政体系结构:
(纵向结构):
1、国务院
2、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
3、市(设区)、自治州的人民政府
4、市(不设区)、县、自治县的人民政府
5、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
(横向结构):部、委员会、各直属机构。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横向工作部门主要是厅、局、委员会、科等
3、领导活动三个层面: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
领导活动成果是三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领导者处于主导地位,具有决定性意义。
4、行政沟通
概念:是指行政机构及其成员在行政管理中与相关部门交换、传递信息和保持联系的过程。
作用:
1、是有效决策的依据。
2、增进行政人员对组织目标、工作环境的了解,促进行政人员对组织的认识和认同,从而激发其对于工作的兴趣,形成一种积极的组织意识。
3、能改善人际关系和组织气氛。促进解决矛盾,减少误解,增强合作。
发展趋势:
1、行政沟通的范围越来越广
2、行政沟通的形式趋于多样化
3、行政沟通的反馈作用不断加强
4、行政沟通的手段趋于现代化
5、我国的法律体系:以宪法为顶端的锥状网络结构。以宪法为核心,以法律为主干,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在内的,由7个法律部门,3个层次法律规范所构成。
(纵向法律体系):体现我国政府组织机构的层级制,由上至下的组织方式。由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地方性法规和规章3个层面构成(横向法律体系):翻译不同法律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组成的7个法律部门: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的七个部门法的部门。
6、行政法
原则:合法性、合理性、行政应急性原则
合法性:行政管理权的存在与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合理性: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公正、合乎理性。
行政应急性:在某些特殊紧急情况下,出于国家安全、社会秩序或公共利益的需要,经法律授权的特定的一级政府批准,行政机关可以、采取没有法律依据或与法律依据相抵触的措施,事后必须报法定国家机关予以确认。
行政法律责任的构成条件:指追究当事人行政责任的各种条件:
1、行为人的行为客观上已经构成违法
2、行为人必须具备责任能力
3、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有过错
4、行为人违法行为必须以法定职责或者法定义务为前提
7、行政救济的含义:
1、行政救济起因于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违法或不正当行政行为的侵害。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违法侵权行为即是行政救济的根源,也是行政救济存在的前提条件。
2、行政救济是多种救济手段、方法和制度的总称。救济途径上有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申诉;方法上实施救济的国家机关可以采取撤销、变更、责令赔偿损失或补偿等。
3、行政救济是对违法或不正当行使行政权的的消极后果的补救。
4、行政救济既包括通过行政途径获得的救济,也包括通过司法途径获得的救济。不与司法救济相对应,与民事救济相对称的一种法律救济。
8、城乡规划管理的含义:是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等管理工作的统称,是国家政府机关为实现一定时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目标,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运用国家法定的权利,制定城乡规划并对城乡规划区、乡村规划区内的土地使用和各项建设进行组织、控制 协调、引导、决策和监督等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
目标:在管理过程中,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城乡规划的要求,通过行政、法制、经济等管理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城乡各项建设用地和建设活动进行控制、引导和监督,从而实现城乡规划,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特性:
1、服务性和制约性:城乡规划管理的根本任务是服务,在管理中,为城乡公共利益的需要采取的控制措施是积极制约,制约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管理中,正确处理服务与制约关系,强调服务当头,管在其中
2、宏观性和微观性:增强政策观念和全局观念,正确处理整体和局部、需要与可能的辩证关系,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3、专业性和综合性
4、阶段性和长期性:立足当前,放眼长远,远近结合,慎重决策
5、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管理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需要遵循客观规律,客观规律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在规划管理工作中既要遵循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研究新问题,探求新思路。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重视经验累积,探索工作规律,创造性进行工作。
9、城乡规划编织主体
城镇体系规划组织编制主体:
1、全国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务院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2、直辖市域、其他市域和县城城镇体系规划——直辖市、市、县或自治县、旗或自治旗人民政府结合城乡总体规划组织编织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主体:
1、直辖市和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人民政府
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县级人民政府
城市详细规划组织编制主体:
1、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
2、镇的控详——镇人民政府
3、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主管部门
4、重要地块的控详——城市、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主管部门、镇人民政府。
10、城市规划单位的资质和审批:
资质:
1、甲级: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占全部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20%,其中高级城市规划师不少于4,具有其他专业高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4(建筑、道路交通、给排水分不少于1)中级技术职称城市规划专业人员不少于8,其他专业不少于15。注册资金不少于80万,固定工作场所,人均建筑面积不少于10。
2、乙级: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占总不少于15%,其中高级城市规划师不少于2,高级建筑师不少于1,高级工程师不小于1,中级技术职称的城市规划专业人员不少于5,其他专业不少于10,注册资金不少于50万,固定工作场所,人均建筑面积不少于10。.3、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20人,其中城市规划师不少于2,其他专业的中级技术职称的人不少于5,注册资金不少于20万,固定工作场所,人均建筑面积不少于10 审批:甲级资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初审,由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乙级和丙级资质——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初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11、丙级规划单位承担的任务范围:
1、建制镇总体规划编制和修订2、20万人以下城市的详细规划编制3、20万人以下城市的各种专项规划的编制
4、中小兴建和工程项目规划选址的可行性研究
5、集镇和村庄规划,不能单独承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划编制任务。
12、一书三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13、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历史文化保护建筑
历史文化名城:目前是否还保存有较丰富完好的文物古迹和重大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城市。其现状格局和风貌应保留历史特色,并有一定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
14、城市控制线
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边界线 绿线: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紫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 黄线: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 蓝线: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
15、城市规划行政监督检查概念:是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直接对行政相对人在建设使用土地和建设活动中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或作出影响其权利、义务的处理的具体行政行为。
16、行政处罚原则:
1、处罚法定原则
2、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3、公正公开原则
4、执法行为与出发相适应原则
5、处罚救济原则
6、受处罚不免除民事责任原则
17、公务员权利与义务: 义务:
(一)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
(二)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四)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五)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六)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七)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八)清正廉洁,公道正派;
(九)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权利:
(一)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
(二)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
(三)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
(四)参加培训;
(五)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六)提出申诉和控告;
(七)申请辞职;
(八)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18、强制性内容:(一)城市规划区范围。
(二)市域内应当控制开发的地域。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三)城市建设用地。包括:规划期限内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和相应的控制指标(建设用地面积、容积率、人口容量等);城市各类绿地的具体布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布局。(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城市干道系统网络、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交通枢纽布局;城市水源地及其保护区范围和其他重大市政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方面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五)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包括:历史文化保护的具体控制指标和规定;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重要地下文物埋藏区的具体位置和界线。(六)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七)城市防灾工程。包括:城市防洪标准、防洪堤走向;城市抗震与消防疏散通道;城市人防设施布局;地质灾害防护规定。
19、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以及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20、土地政策:国有、集体所有
21、获得国有土地渠道:划拨和有偿使用
22、五公开:职称有关政策公开、推荐程序公开、推荐结果公开、聘任岗位公开、评审结果公开
23、城乡规划行政法规的制定:立项,起草,审查,决定与公布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1.根据施工合同,甲建设单位应于2009年9月30日支付乙建筑公司工程款。2010年6月1日,乙单位向甲单位提出支付请求,则就该项款额的诉讼时效( C )A.中断 B......
重点:1.会计管理体制、会计信息可靠性与会计独立性的关系。2.财务法规、会计法规与财经法规的关系。3.我国现行会计法规体系的层次、效力与具体内容。4.公司制企业会计核算的......
《建设法规》复习题 (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可以作为建筑法律关系客体的有:(CE)。A.业主B.承包方C.建筑物D.政府部门E.各种服务 2.下列属于工程报建的内容的有: ( ACE) A.工程名称B.......
1、政策的概念 ,政策与法律的区别 P.34-35政策:是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目标任务而确定的行动指导原则与准则。区别:1.从制定的主体和程序来看:政策是党和各......
1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选定的答案,按答题卡要求,用28铅笔填涂答题卡中相应的信息点,多选、错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