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重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为了富民兴渝_重庆兴渝有限公司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解读重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为了富民兴渝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重庆兴渝有限公司”。

为了富民兴渝

6月的重庆引人注目:在重庆市发展民营经济大会召开之时,正式出台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及三个配套文件,从扩大投资领域、放宽经营条件、创新金融服务、加强财政支持、改善发展环境等五个方面出发,发布了45条现实可行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力举措。这些政策措施中既有中央精神的彻底贯彻,也有重庆自身的大胆创新。政策的发布引起了广泛关注。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宏伟目标,解读系列文件,系统、严谨、缜密,且极富操作性,充分彰显了低调而务实的执政思想,这让外界对于重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政策连续性的保持与政策执行度的到位充满了信心。

从两腿走路到三驾马车

毫无疑问,民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是最活跃的经济单元。但是,纵观重庆的经济发展脉络,民营经济尚未彰显出其应有作用。

重庆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在三线建设时期,大量的沿海企业内迁,重庆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以常规兵器制造为主,以及电子、造船、航天、核工业等相结合的国防工业生产体系,比如现在耳熟能详的长安、嘉陵、建设、川维、望江等,即便后来转制或部分转制,仍属于国资背景。而在重庆直辖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及投资者看中重庆的经济战略意义,短短的十余年时间,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近六成世界500强在渝落户,其中以亚洲的笔电产业集群为典型代表。而相对具有资源优势和资本优势的国资以及具有政策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三资,民营经济虽然在重庆改革开放中日益显现其重要作用,2011年增加值占比达48.9%,但其绝对量小,总体竞争力弱,仍亟需发力,实现重庆经济战略由“两腿走路”向“三驾马车”的转变,从而助推重庆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从《意见》中我们不难看出重庆对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战略蓝图:到2015年,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达到65%;民营经济从业人员900万人,市场主体达到200万户,民营企业达到45万户;营业收入十亿级企业100家左右,百亿级企业10家以上;到2020年,民营经济规模进一步壮大、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达到70%,形成国资、民资、三资“三足鼎立”协调发展格局,推动重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2015年前,重庆对民营经济发展具有明确的“量”的指标,这个“量”是数量,但又不是数量。事实上,截止去年,重庆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已经突破百万大户,而天津仅四十万户,虽然不具备绝对比较的参考意义,但对于一个直辖市而言,重庆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数量已然具有相当规模。然而,为何重庆仍在强调并追求量的成倍增长?本刊认为,目的在于其后“质”的提升,在于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更多地走进“亿元俱乐部”。“以量变求质变”,这或许不是强壮重庆民营经济最快的捷径,但绝对是走得最稳的路径。

从发展经济到发展城市

《意见》及其配套文件的出台,表层看来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围绕民营经济出台了若干政策,这些政策是得力的,也必将对重庆民营经济的发展起到从方向上牵引、从措施上推动的积极作用,但本刊认为此举背后更深层的意义乃是通过提振民营经济助力协调发展,从而打造重庆的整体经济实力。

重庆自直辖始至今,具有五个国家级定位,即西部增长极、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国家五大中心城市、内陆开放高地和国家级的交通枢纽,要确保这五个定位的实现,无疑必须依赖

坚实的经济基础。此外,从地理位置上看,重庆居于中国腹地,承东启西,这也决定了其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产业转移中必然起到关键作用;从经济版图来看,重庆既是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渝经济圈的1/2,但意图竞争“中国第四极”,还需要更具有份量的经济话语权。

此次《意见》及其配套文件等的出台,基于“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的前提。因此,我们应当明白,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并非带有某种政策上的偏向,也并不代表国资、三资已经发展到不再需要政策推动的程度,而是弥补“三驾马车”中的短板,使重庆的经济结构更健康、发展更持稳。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为了发展重庆经济。而归根结底,是为了发展重庆这个城市,向国家兑现五个定位。何谓“兴渝”?就是让重庆更有经济基础,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城市发展进程中更有地位。

从政策关怀到民生关怀

解读《意见》,导向明晰:扩大投资领域,就是限制性的部分开放国有市场资源,大开民营经济准入之门;放宽经营条件,就是通过放水养鱼鼓励全民创业,丰富民营经济之源,使之更加“生态”;创新金融服务,就是解决民营企业最实际的资金难题,这关系到民营企业能否存活以及存活得好不好的问题;加强财政支持和降低税费负担,就是政府向民营企业实实在在的输血,通过政策刺激提升其造血功能;改善发展环境,则是“宽政”下的“律己”,通过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做好民营经济的“保姆”,为其发展保驾护航。

五大方面涵盖了民营企业从创业到发展各个阶段的方方面面,也不乏强化行政指导、实施柔性执法等呵护性举措,从政策高度予以充分的成长关怀。而解读《意见》及其配套文件,虽未提及民生,但无论是总纲还是条款,其发挥的效应都与民生紧密相连。时至今日,重庆建设虽取得了骄人成就,但并不属于发达地区,尤其是渝东南、渝东北两翼,幅员面积占全市的2/3,聚集了全市80%的贫困人口,这些地区对于国资、三资吸引力相对较弱,而依托民营经济来解决就业、增收则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民,民营企业的所有者是民,经营者是民,管理者是民,工人也是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兴民富民,何尝又不是民生关怀的大爱之举。

民富则渝兴,渝兴则民富,二者辩证统一、不可分割。让我们为富民兴渝,为重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而叫好。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解放思想大讨论学习心得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掀起了一场学习沿海先进经验,加快“三个转变”,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热潮。为了实施民营经济发展战略,切实为我市民营经......

兴镇富民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经济

兴镇富民 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经济为加快王店子镇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8月31日,王店子镇党委书记宋凤军、镇长苗厚利带领镇政府相关部门及双孢菇养殖户一行18人,根据......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推动经济快速增长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推动经济快速增长 民营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十一五”以来,我区着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积极支持各种经济成分竞相发展,先后出台了《浈江区促进......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渝府发〔〕62号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渝府发〔2012〕62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深化行政和经济体制改革

深化行政和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一、坚持非禁即入,推行公平待遇原则。允许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和政策未禁止的所有行业和领域,放宽股权比例限制等条件,对非公有......

《解读重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为了富民兴渝.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解读重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为了富民兴渝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重庆兴渝有限公司 重庆 发展民营经济 重庆兴渝有限公司 重庆 发展民营经济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