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名词解释_民法的名词解释
民法名词解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民法的名词解释”。
1、民事权利
2、个人合伙
7、担保物权
8、监护
13、联营
14、代理
15、善意取得
19、诉讼时效 20、物权
21、共同共有
22、相邻关系
23、附期限的民
24、民事法律事
27、法定代理 实
25、不动产
28、善意占有
32、民事义务
33、复代理
38、宣告死亡
3、附条件的民
9、法人
5、指定代理
6、时效
4、事法律行为
10、财产所有权
16、按份共有
11、承包经营权
17、房屋典权
12、民法
18、等价有偿原
29、法人的清算
34、抗辩权
35、共有
26、国有土地使30、人格关系 用权
31、表见代理
36、平等原则 事法律行为
37、其他物权
名词解释
1、民事权利,是指民事主体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依法为某种行为或不为某
18、诉讼时效,指的是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丧失请求人民法
种行为的可能性。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叮能性的制度〔石1〔)
2、个人合伙,是指两个以上公民出于共同的经济目的,自愿签订协议,19、物权,是指权利人在法定的范围内直接支配一定的物,并排斥他人干
共同出资和经营,共负盈亏和风险,对外负无限连带责仸。涉的权利。
3、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设定一定的条件,并将条件的成就与否20、共同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民或法人,根据某种共同关系而
作为决定效力发生或消灭的根据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某项财产不分份额地共同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
4、指定代理,是指按照人民法院或者有权机关的指定而产生的代理。
21、相邻关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5、时效,是指→定的事实状态持续一定时间之后即发生→定法律后果的在行使不动产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因相邻各方应当给与便利和接受限
制度。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6、担保物权,是指以担保债权为目的,即以确保债务的履行为目的的物
22、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指当事人为民事法律行为设定一定的期限,权。并把期限的到来作为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发生或消灭的前提。
7、监护,是为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身和财产
23、民事法律事实,是指依法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权利而由特定公民或组织对其予以监督和保护的制度。客观现象。
8、法人,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
24、不动产,是指不能移动或如经移动即会损害和降低其经济价值的物。
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25、国有土地使用权,指民事主体依法对国家所有的土地享有使用和收益
9、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
和处分的权利。5.按份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共有人按照各自
26、法定代理,是指法律根据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存在而设立的代理。它是的分额分别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一种共有关系。为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设立的代理方式。
10、承包经营权,是指由公民或集体组织,对国家所有或集体所有的土地、27、善意占有,是指不法占有人在占有他人财产时,不知道或者无法知道
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等,依照承包合同的规定而享有的占其占有是非法的。
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28、法人的清算,指法人终止后由清算组织依据职权清理并消灭法人的全
11、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部财产关系。
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9、人格关系,指因民事主体的人格利益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12、联营,是企业之间、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为实现一30、表见代理,指无权代理人的代理行为客观上存在使相对人相信其有代
定经济目的而达成的联合。理权的情况,且相对人主观上为善意且无过失,因而可以向被代理人
13、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范围内以被代理人名义与第三人实施的、主张代理的效力。
法律效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行为及相应的法律制度。
31、民事义务,是指为满足权利人的利益而为一定的行为或不为一定的行
14、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占有人,在不法将动产转让给第为的必要性。
三人以后,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就可依法取得对该
32、复代理,指代理人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转托他人实施代理的行为。动产的所有权,受让人在取得动产的所有权以后,原所有人不得要求
33、抗辩权,是指对抗请求权或否认对方权利的权利。
受让人返还财产,而只能请求转让人赔偿损失。
34、共有,是指某项财产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权利主体共同享有所有权。
15、按份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分别对共有
35、平等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享有独立法律人格,在具体的民事关系中互
财产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一种共有关系。不隶属,地位平等,各自能够独立地表达自己的意志。
16、房屋典权,指典权人支付典价,占有他人的房屋,并对其进行占有、36、其他物权,是指所有权以外的物权,它是在所{i权权能与所有权发生
使用、收益的权利。分离的基础上产生的,由他物权人对享有一定程度的直接支配权。
17、等价有偿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从事转移财产等民事活动中,要按照
37、宣告死亡,是指公民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
价值规律的要求进行等价交换,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人民法院宣告该公民死亡的民事法律制度。
名词解释;1,民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财产;狭义的财产;是指由金钱价值(即能用金钱表示或能用金钱衡量的价值)......
《民法总论》重要名词解释一物一权原则是指一物之上只能存在一个所有权,不得有互不相容的两个以上的物权同时存在于同一标的物上。一般期间是指适用于各种民事法律关系的期间......
法理学名词解释1、1、法学:法学又称法律科学,是一切专门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2、法学体系:指法学是一个有各个互不相同,但有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知识系统。3、社......
第一部分 案情介绍2009年12月6日17时30分,被告胡伟国(男,38岁)持***518驾驶证,驾驶黑A58992号轿车,沿道里区抚顺街由西向东行驶至抚顺街电话分局门前时,将原告彭建华(男......
民 法 教 案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民法的概念和民事法律关系、民法的基本原则、民事主体和民事行为,使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我国民法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学习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使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