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当今中国的周边形势[1]_如何看待中国周边形势
如何看待当今中国的周边形势[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如何看待中国周边形势”。
如何看待当今中国的周边形势
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归根结底取决于国家自身的实力;也取决于建立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和调整。冷战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急剧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问题没有解决,发展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南北差距愈来愈大。国际安全形势总体稳定的态势继续发展,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也在不断增多,新挑战新威胁不断出现。当前,我国的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国家安全形势上看,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只要工作做得好,那将是机遇大于挑战;否则,则将是相反。
中国周边地区环境特点:中国已被“C”字型战略包围,受到美国的战略遏制。
涉及范围不限于海陆邻国中国周边地区不仅限于那些与中国有共同的陆上和海上边界的国家,还包括在地理上靠近中国并与中国有着密切关系的国家,如与中国没有共同边界的东南亚和中亚的其他国家。美国虽然不是我国的周边国家,但美国在东亚有着巨大的战略利益,美国对华政策对中国的安全环境影响最大。因此,“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美国是中国的邻国,而且是最大的邻国”。当前中国周边问题主要是朝韩问题、缅甸问题和巴基斯坦地区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美国“上兵伐谋”战略的产物。而回顾历史中美关系纷繁复杂一直以来相互竞争相互利用,改革开放以来和美国的三十年,又分为三个截然不同的十年。1979年到1989年是蜜月期。双方为了共同对付苏联,而形成事实上的结盟。1989年,苏联即将倒台,中国对美国战略价值丧失,并逆转为潜在对手,美国带头对中国进行全面制裁;双方关系急转直下。故从1989到1999年的十年间,是中美关系中的冰霜期。所以,发生在这十年的事最多:1993年,美国公然搜查中国银河号商船;1996年,美国出动两支航母舰队,干涉中国台海演习;大规模对台军售150架战斗机;1998年,印尼军警大肆屠杀华侨;1999年,美国公然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将中美关系推到战争边缘。这个冰霜期一直延续到2001年。这一年,美国侦察机在中国周边撞落中国战斗机,小布什一上台就针对中国进行太空战演习,还十分嚣张地宣称,美国将为保护台湾而出兵。但是,突然来了个本拉登,从背后掏了美国一拳,这一拳,把美国打成了中国的朋友,也打出了8年中美最好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一直持续到2008年。虽然中间美国也不断在各种领域找中国麻烦,但总体上是比较顺利。但是,到了2008年,又是一个急转直下。2008年,在美国的带动下,全球围堵奥运圣火传递;策动西藏骚乱;达尔富尔问题。准备设立非洲司令部。美国开始加速度、大力度,全球围堵中国。人权,民主,金融,贸易,石油,媒体,宗教,转基因食品……等非常规武器的持续运用。进入2009年,几乎每个月都有关于中国的不幸消息传来:4月,美、日、印在中国海军阅兵第二天,在冲绳大搞联合军演;5月,南海多国宣布法理拥有南沙;6月,印度增兵6万到藏南;7月新疆爆发大规模屠杀事件;希拉里在泰国签署《东南亚友好条约》,并公开宣布“美国又回来了……8月,澳大利亚借力拓案,政治上攻击中国;国防白皮书公开叫嚣准备和中国打一仗;8月,缅甸突然出手,痛杀华人。9月,13号奥巴马宣布对中国钢管、轮胎加征关税,14号中国反击,美国当天宣布派助手到印度会见*,15号美国情报部门出台报告,把中国和俄罗斯、伊朗、朝鲜,一起列为危害美国利益的“假想敌”。美国防部长公开鼓励研制新轰炸机B-3对付中国。10月,台湾突然大规模试射各种导弹。印度三军研究对付中国,美印进行18天陆军演习。11月,印度怂恿*窜访达旺;美国副国务卿去缅甸;日本宣布在冲之鸟建海军基地。单个看,每个问题的原因都不一样,整体观察,事态很清楚:那就是中国已被“C”字型包围了。这一切都源于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战略。
21世纪初中国国家安全环境的一个总体特征,是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所主导的遏制中国的国际环境。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秩序的“领导者”,站在限制、打压中国的前列。首先,是为了使美国最大限度地保持在世界上的超强地位。美国国家利益委员会在2000年7月发表的报告中指出:“当今美国是唯一有资格塑造国际体系,促进未来几十年乃至几代人的国际和平与繁荣的国家”。它不会允许任何国家挑战其地位。因此,防范中国不是美国的一时政策,而是出自其国家利益的战略目标。其次,是为了防止形成不利于美国的国际体系。中国坚持反霸政策,倡导并推进世界多极化,主张建立公平合理的国家新秩序。在美国看来,随着中国国际影响的增强,一些受到美国挤压的国家会赞同、甚至追随中国的外交政策,形成一个潜在的抵制美国的国际体系。再次,是为了继续维持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和利益。美国“两洋国家”的地缘位置,使其一直非常重视在亚太地区的利益。美国认为,与欧洲局势的逐步稳定和北约不断东扩相比,亚太地区安全局势仍是混沌不清,尤其是中国的强大和在亚太地区影响的上升,会削弱其在亚太的主导地位。另外,美国担心随着中国的发展,会扩大中华文明在世界的影响,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明构成冲击。因此,美国制造出的逻辑是:中国越来越强大一一“中国威胁论”一一中美军事冲突不可避免——要准备与中国进行一场战争。结论是:中国的强大必然对美国构成威胁,美国必须把中国当作头号敌人。
美国战略压力下的中国国家安全环境为了遏制中国,因此美国在中国周边地区形成了针对中国的战略合围圈。在中国东部,凭借美韩共同防卫条约、美日共同防卫条约,以及其在韩日和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实力对中国进行遏制。在中国东南,为了控制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连接通道,已在西北太平洋地区构成了三道岛链防线:第一道防线是韩国、台湾、越南;第二道防线是日本、冲绳、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第三道防线是小笠原群岛、澳大利亚、新西兰。在中国西南,美国实施联印制华政策,在政治上,两国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在经济上,两国加强经贸往来;在军事和安全领域,两国签署了《防务合作协定》,定期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在中国西部,美国借反恐之机将军事实力渗透到了阿富汗,从而为插手中亚事务,也为从西边遏制中国创造了条件。在中国北部,美国通过北约与俄罗斯建立了合作关系,这种合作机制也许在实际的战略中不会对中国的国家安全环境形成实质性的威胁,但也会在国家安全空间上对中国形成一定的影响。
面对美国的战略遏制,面对国际局势复杂多变,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我们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但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因此,我们要把握发展机遇,努力营造一个国际安全环境,对我国国家实力的增强和国家利益的拓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开展睦邻外交
中国一贯主张,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主权一律平等,相互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国,以维护地区和平等稳定出发,妥善处理与邻国的领土,领海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暂时解决不了问题暂时搁置,待历史事件成熟解决,防止霸权主义从中得利。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展睦邻外交。
(二)积极开展首脑外交
为了消除周边国家的戒心和疑虑,积极开展首脑外使双方准确地了解双方的政策意图和政策方针,加强国家间的关系。首脑外交对于中国和邻国之间增加信任,巩固关系起促进作用。
(三)积极开展经济合作和经济援助
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且历史上有着悠久的经济交往,进入21世纪,我国与东盟建立了自由贸易区,在上海组织加强了地区经济合作,倡议与印度和巴黎斯坦等南业国家谈判签订自由贸易协议。对于周边发展中国家,提供必要的,力所能及的援助,加大为发展中国家培训各类人才,以此增加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自己的作用和影响,争取和掌握国际安全运筹的主导权需要发展中国家。
(四)开展国际军事交往,增强军队维护国家安全能力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维护一个国家的安全需要国际的合作,在东亚复杂的国际格局中、中国只有通全广泛的军事合作来维护地区稳定。努力同周边国家在安全与防劣的双边及多边的战略磋商和对话,增强相互了解信任。尤其同周边国家加大国际反恐合作力度,参与海上搜救,打击海盗,打击贩毒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维护和行动。此外,中国不断扩大多种形式的对外军事交流。
(五)积极利用区域性国际组织建立经济一体化和多边安全协商机制
随着国际性组织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为了积极参与自己周边地区和经济发展的区域对话和合作,于1996年参与组建了上海合作组织,并积极成为东盟的对话国。上海合作组织还在反恐打击分裂势力,国际犯罪,以及军事互信做出了贡献。2010年的第一天,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标志着双方经贸关系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对于自贸区建设的重大意义,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第六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说。因此,中国利用区域性国际组织建立地区安全机制,以带动周边地区和平安全进程。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肩负着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我们同我们的祖国一样面对着机遇和挑战。国家的机遇就是我们的机遇,国家的挑战也是我们每个人所要面对的挑战。因此我们要关心祖国和民族的命运,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继往开来,为中国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们要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我们要多关心时事,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方面的信息。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踏踏实实地打好基础,积极迎接科技和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要顺时代潮流而动,作时代的弄潮儿。我们要敢于挑战时代、挑战自我,要以强者的姿态于世。我们更要能够实事求是的工作和学习。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如何看待我国的周边形势我认为一个国家要很好的生存和发展,就离不开一个好的安全环境,尤其是周边安全环境。 周边安全环境,国家周边有无危险和受到威胁的情况及条件,是一个国家......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周边形势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既面临着需要紧紧抓住的发展机遇,也面对着需要认真对待的严峻挑战。这一判断,应成为我们正确看待和把握当前国际......
浅谈当今中国形势摘要:2012年国际战略与安全形势将承接2011年出现的新态势向前发展。全球经济发展依旧困难重重,美欧等西方家金融经济危机的政治社会效应更趋突出;中东地区动荡......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周边形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陈向阳(副研究员)周边地区在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中处于“首要”地位,中国的周边包括六大“板块”,分别是中亚......
正确看待当前中国的周边形势和平年代耳边的警钟 尽管已经远离了金戈铁马的饮水河,尽管已经用不着醉里挑灯看剑,尽管我们已经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可是,朋友,在你的心中是否还存在......
